胃痞滿,是指胃脘部痞塞、滿悶,或伴有疼痛、嘈雜、飲食減少等症狀,病位在胃,但是與肝、脾關係密切。胃主通降,以降為順;肝主疏洩,調暢氣機;脾主運化,升清主氣。若肝失疏洩,脾失健運,胃失和降,造成肝脾胃失和,影響氣機的升降,三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很多脾胃病於此相關。
脾胃升降失常,氣機不暢,就會發生痞滿、疼痛、脹悶、飲食不振、大便不調等症狀。尤其痞滿,以氣滯為重點,因此治療著重在於疏肝、健脾、和胃、通降為主,這都是順應脾胃的特點的重要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逍遙丸、柴胡疏肝散、枳實導滯丸、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子湯、保和丸,都是治療肝脾胃症狀的一些具體方藥應用,可根據肝脾胃病症的特點,靈活化裁加減用藥。
肝胃不和,以疏肝和胃為主——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散。飲食停滯者,以消食導滯為主——保和丸。脾胃陽虛,以溫陽健脾為主——附子理中丸。脾氣虛弱者,以健脾補氣為主——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湯。溼熱阻滯中焦,以清熱祛溼通降為主——枳實厚樸丸。胃痞多屬於本虛標實,治療常需要兼顧肝脾胃,先通後補或通補兼施,上述方藥,常需要靈活化裁,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文章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