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YIMO家是三代同堂,還養了一隻柯基。買下這套110㎡的公寓後,YIMO帶著20KB需求表+48.4MB分析PPT找到了設計師小春,希望能Get溫馨實用的「理想宅」。
關於屋主:有孩子,愛狗子,超強執行力,日系建材愛好者,收納控,強迫症,咖啡中毒者,魔獸、手辦,對四分離有執念。
▲ 原始結構圖
原戶型方正,屬於非常好的飛機戶型,加上南北通透,底子不錯。
▲ 平面布局圖
設計策略:1、四分離:幹區(洗烘機)+換衣區+淋浴區+馬桶間;2、開放式廚房,中廚和西廚都安排上,北陽臺擴入廚房作為工作陽臺,圍繞著吧檯+餐桌,整個動線很順暢,滿足大家庭的各種需求;3、陽光最好的南陽臺,打造成孩子的遊樂園;4、利用地暖的高差,實現下沉式玄關。
▲ 下沉式玄關
原戶型並沒有玄關,改造後用雙面鞋櫃圍合,利用地暖和原始地面的高差做了下沉設計,分隔出獨立入戶區。
左手邊是換鞋凳、掛鈎和全身鏡。右邊依次是掛衣高櫃,上下鞋櫃+中間開架(上方鞋櫃700深),側面還有一組可以拉伸出的鞋櫃,收納能力Max!
▲ 摺疊圍欄
玄關的摺疊圍欄用於攔住狗子,摺疊起來也不佔空間。開架上面留了電源,屋主常用的電子手錶會在這裡進行充電,下側挑空剛好放換下的鞋子。
▲ 遊戲桌:易果醬 磁性牆貼:慈善家
玄關鞋櫃朝客廳這側做成了磁吸黑板牆,方便小朋友塗塗畫畫。
客廳,是全家放鬆休息的區域,用孩子的遊戲桌代替茶几。
客廳的電視不常看,也不想讓小朋友時常想起,所以用了兩扇移動的櫃門,可開可合。
▲ 櫃門閉合狀態
放置手辦的區域做了玻璃櫃門+暖光燈帶,不僅隔塵,也有效免疫狗子跟孩子的「破壞力」。
手辦櫃旁邊加了一個家務用品收納櫃,放入洞洞板,各種工具排列整齊。
地板採用的是愛格的強化地板,耐磨結實,適合擁有狗子的家庭。
南陽臺,是採光最好的地方,打造成孩子的遊戲區域。「小房子」造型增加趣味性,是小朋友的專屬城堡。
抬高部分做成了榻榻米,YIMO已經滿滿當當地塞進了泡泡的玩具。
樹屋一樓做了下沉設計,左側的圓洞引入採光,右側小窗口可以跟孩子產生互動(玩過家家,一會是賣冰淇淋的老闆,一會是城堡裡的公主),樹屋二樓沒有開洞,這裡是安全的角落。
陽臺另一側放置開放櫃,收納小朋友的一些繪本。隱形晾衣杆可以調節高度,晾曬小件衣物,非常方便。
▲ 長凳:失物招領
開放圍合式餐廚區,擴入陽臺面積,形成左中廚、右西廚的格局。
1.8米大餐桌,桌面是巖板材質,滿足大家庭的用餐需求,且方便打理。(買了三條椅子,分別來自北歐表情、伽羅生活、TON還沒到,孩子的STOKKE暫時填補一下預留位置)。
▲ 島臺+水槽,可以做簡單的清洗
中島的另外一面,右側預留了放日常蔬果的拉籃,不適合進冰箱的根莖類蔬果也有專屬的地方。拉籃右側是抽拉櫃,放各種調味品。
▲ 兒童椅:STOKKE
中島一側採用柵格元素,更具設計感。
餐桌跟吧檯形成T字結構,吧檯側面預留的軌道插座讓生活更方便(不管是在桌子上工作還是吃火鍋,有電才能長時間續航)。
日常Tips:YIMO在桌板下方貼了兩個紙巾盒,既方便抽取又隱藏了紙巾袋。
▲ 燃氣灶:百樂滿
中廚,帶著小烤箱的燃氣灶配上富士帝的抽油煙機,喜愛路的水槽搭配KVK的抽拉龍頭,洗切備煮,一應俱全。
日常Tips:水槽右側,YIMO在牆上貼了兩個納川的肥皂盒,平時放蔥姜蒜,太機智了。
全廚房的臺面均採用了巖板。櫃櫥下面安裝了感應燈帶,不僅可以調節亮度還帶有定時功能,做菜時就很方便。
▲ 冰箱:日立590
冰箱旁邊是原廚房的煙道,利用臺面的進深差異,完美卡進宜家小推車。
西廚這一側集合了蒸箱、烤箱、管線機、咖啡機、超強收納櫃。咖啡機後面安裝了軌道插座,上方做了開放櫃,便於收納杯子、豆子等(方便拿取,立面也不會顯得呆板)。
▲ 百隆內抽
百隆內抽承重超級棒,櫃體層板可以做上下3.2公分的調整。由於櫃體較高,櫃門安裝了拉直器,防止後期變形。
圖片左側是北陽臺的大尺寸雜物收納柜子,狗子的物品跟家務電器、雜物收在裡面。
▲ 杜邦一體盆
生活陽臺也是狗子吃飯的地方,還放置了杜邦一體盆,小朋友的一些衣物都可以在這裡清洗。
▲ 電腦椅:尖叫設計 摺疊門:驪住
左側收納隔夜衣,中段是摺疊門+宜家艾格特組成的衣櫃,右側是書桌。書桌的牆面同樣做了柵格設計,和餐區呼應。
主臥設計了一個小衛生間,採用長虹玻璃門隔斷,透光不透人。
▲ 吊燈:千吸萬吊
主臥衛生間,選擇粉白配色,代表狗子的吊燈超級可愛。
兒童房的柜子是亮點,採用圓形木把手搭配粉色開放櫃,右下方還做了小房子設計。
打開後的柜子,是泡泡的最可愛的公主裙衣櫃,為了凸顯C位還加了燈帶打光。
次臥一側的收納櫃做了粉色的展示櫃,圓弧造型帶來一點變化,櫃門採用皮質把手,手感更舒適。
走廊設計房屋造型的小夜燈。
把小夜燈做得如此有愛,多虧了全屋定製跟施工,放上屋主精心挑選的手辦,感覺整個家都被愛意圍繞著。
▲ 四分離之幹區
臺面用了杜邦亞克力的一體盆,配合兩個KVK的抽拉龍頭、智能鏡櫃,粉色櫃體是兩塊固定板+下方兩個大抽屜。兩側放置磁吸杯,臺面更加整潔。
底部懸空,剛好可以放進小凳子,小朋友就可以學習自己洗手洗臉刷牙。
日常Tips:定製鏡櫃時,提前在底部開洞,紙巾放在柜子裡,從下方即可抽取(參考一些商場衛生間)。
▲ 摺疊門:立川
更衣室採用立川摺疊門,佔用空間小,另一側只需安裝磁吸,很方便。
▲ 四分離之更衣區
電熱毛巾架+洗烘機,利用跟水管之間的凹槽在窗下做了懸空的收納櫃(洗衣液、清潔劑等都藏在裡面),下方用來放髒衣籃,鋪了荷包蛋的入口後面便是淋浴房。
▲ 四分離之淋浴房
標準的日式淋浴房,做整體浴室有尺寸限制,於是我們DIY了這個淋浴房,選用日本進口浴室牆材、鑄鐵浴缸+三協門。
▲ 四分離之馬桶區
左側是松下的MINI洗手臺,紙巾架、馬桶也來自松下。背後利用凹槽做了一個壁龕,牆地面同樣用了日本牆材,帶有一點編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