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4月,註定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月份。4月2日,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康股份」)發布成功重組公告;緊接著4月23日,重慶市政府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兩江新區」)、東風公司、小康股份《關於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協議》,以及東風公司與小康股份《全價值鏈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等三項籤約一併籤署。
按照協議,東風公司與小康股份從過去成立合資公司的關係順利完成小康股份的「混合所有制」身份轉變,重慶市政府也將指定主體或基金將向金康新能源投資20億元。三方合力,目標一致且明確,將小康股份打造為高質量發展的百萬輛級整車企業,將小康股份旗下金康新能源打造成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標杆企業。
前者是一次改變中國企業經營關係的重大事件,民企與央企合作實現企業更高層級混改;後者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創造了契機,其帶來的影響和價值巨大。
■更高級混改打造可持續發展通路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在汽車產業,同樣如此。特別是在進入「後合資時代」之後,中國汽車產業如何通過體制機制的深化改革,進一步釋放企業活力成為關鍵所在。
作為中國汽車企業「中中合資」的典範,東風小康公司寫下了一段光輝歷史。早在2003年,小康股份與東風公司先行先試混合制經濟,各出資50%成立了「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堅持「市場導向、創新經營」經營模式,雙方緊密合作,充分發揮長板效應,成功開闢了造車新路徑。雙方合作17年來,成功實踐了「民企與央企創新性合作模式」,被視為民企與央企合作的成功範例。至今,東風小康及東風風光品牌汽車市場保有量已經突破400萬輛。
在當前國家支持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和推動企業混改的政策環境下,借鑑東風小康合資的寶貴經驗,小康股份以向東風公司定向增發的方式,收購其持有的東風小康50%股權,東風小康成為小康股份全資子公司,而東風公司成為小康股份二股東。自此,小康股份就由民營企業轉變成了既有國資也有民營資本的合營企業,實現了更高層級的混改。雙方的此次合作將再樹中國混合制經濟新典範。
雙方的重組具體能帶來哪些積極轉變?首先是一體化協同發展。完成重組之後,東風小康公司成為小康股份全資子公司,可以與集團旗下所有公司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並與東風公司一體化協同發展。
其次是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小康股份的機制優勢將與東風公司的資源優勢相結合,充分發揮協同及長板效應。這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資源整合、統籌協調管理,同時還通過雙方聯合開發、共享平臺、採購協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協同、營銷協同,能更好推動小康股份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為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車板塊按下了「加速鍵」。長遠看來,企業的發展將行穩致遠。
可以說,與東風公司重組,小康股份增強了抗風險能力,但發展還得靠自己,這正是「更高級混改」的價值所在。
■凝聚三方力量共造中高端電動汽車
「明天總會到來,又總會與今天不同,如果不著眼於未來,最強有力的公司也會遇到麻煩。對所發生的事感到吃驚是危險的。哪怕是最大的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難以承受這種危險,即使是最小的企業也應警惕這種危險。」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這番話,啟發所有的企業,特別是在市場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強力競爭者,如果不能對不確定的未來未雨綢繆,那麼當急劇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發生之時,即使是大象也難以順利轉身。
在指出問題的同時,德魯克也給出了問題的解決思路,即「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如何創造未來?對此次深化合作的三方而言,就是共同打造中高端新能源汽車。
根據重慶兩江新區、東風公司、小康股份籤署的三方協議,三方將重點加大對小康股份旗下金康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在政策、融資、生產、管理、銷售等方面為金康新能源的發展提供支持,並在2025年前將之打造成為年產15萬輛、產值在300億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標杆企業。為此,重慶市人民政府及兩江新區管委會將指定主體或基金共同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由SPV向金康新能源投資20億元。
為什麼三方都一致看好金康新能源?答案很簡單,這是一家在電動汽車領域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小康股份順勢而為,於2016年開始布局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在美國、中國等全球重點國家設立研發中心,匯聚全球優勢資源培育領先核心技術,並投入智能工廠的建設。目前,位於兩江新區的金康新能源已形成「中國領先,世界先進」的三電及增程核心技術,到「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智能製造工廠,再到行業領先的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產品的高質量閉環。
4月10日,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賽力斯5已經交付體驗用戶。賽力斯5在性能、續航、智能和品質等方面有著出色表現。其增程型可實現百公裡4.8秒的加速度,最高車速達230km/h。可提供超過150km(純電續駛裡程)+R(増程器介入後)的續駛裡程,能夠徹底解決裡程焦慮的用戶痛點,實現有電充電、無電加油、全時電驅、裡程無憂。賽力斯5還是首款搭載阿里的AliOS 2.0智能交互系統的量產車。
「此次籤約將促進兩江新區汽車產業向著高端高質高新發展,還將在增強區域內汽車產業鏈抵禦風險的能力,提升市場品牌和國際影響力,增加汽車產業的活力和韌性等方面起到強有力的示範引領作用。」小康股份董事長張興海如此評價金康新能源未來將產生的帶動作用。
■解決複雜性難題協同抵禦市場風險
世界的複雜性越來越超出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改造能力。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市場競爭加劇的當前車市,每一家汽車企業都對此有了更為深刻和清醒的認識。有業內人士預計,在今年車市下行壓力背景下,汽車品牌之間的業績分化將持續加劇。
解決複雜性難題,絕非任何單方面的力量可以勝任。《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的作者凱文·凱利從生物學中洞悉出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邏輯,提出「大眾智慧」、「協作」、「共生」和「共同進化」等概念與方式。
具體到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如何提高車企競爭力,抵禦市場風險,成為擺在汽車企業面前的頭號複雜性難題。如今,重慶市政府、小康股份與東風公司幾方力量的協同合作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寶貴經驗。
根據《東風與小康全產業鏈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東風公司和小康股份將在技術、研發、採購、製造和市場拓展等全產業鏈上協同共享,包括但不限於聯合開發、共享平臺、採購協同、製造協同和營銷協同等領域合作。在研發方面,雙方進行全方面的研發協同,從整車平臺、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電子架構四個領域率先實施,後續發展到其它研發領域。在採購方面,雙方建立聯合採購的機制,通過聯合採購的方式擴大採購規模、降低成本;在製造方面,共享製造資源和技術,進行產能協同;在營銷方面,雙方以後市場協同為切入點,拓展相關衍生業務。
張興海告訴記者:「公司與東風公司通過深化戰略協同合作,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有利於推動公司產業技術升級,實現規模化效應,合理配置研發投入,降低採購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
對於重慶而言,汽車工業絕對是其重要支柱產業,保持汽車工業的「長盛不衰」是重中之重。為此,重慶必須為當地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而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重慶汽車產業轉換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此次東風公司與重慶市政府籤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顯示,重慶市政府將全力支持東風汽車和小康股份進一步深化合作,並和東風公司一道,將小康集團打造為高質量發展的百萬輛級整車企業。東風公司也將充分利用重慶市的汽車產業基礎和東風作為特大型汽車央企的優勢,共同推動小康集團高質量發展,將金康新能源打造成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標杆企業。
站在汽車工業發展的十字路口,走過艱險迎來發展新天地的,必是順勢而為者。
編輯: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