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賽道開啟!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提車甚至排到明年6月!為啥...

2020-12-22 央視財經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

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消費依然承載了眾多的期待。2021年國內的消費市場又將如何發力呢?

記者到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了探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在北京部分新能源汽車4S店,記者了解到,第三季度以來,新車的銷量出現了快速增長,大部分消費者都是改善型的需求。

北京消費者:我原來買的是A級車(緊湊型),現在根據需要換B級車(中型車),價格在二十萬元到三十萬元之間。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現在熱銷的車型已經從原來的政策補貼型轉向了中高端產品。北京某新能源汽車4S店負責人表示:「有款車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三個月以後了。」

北京某新能源汽車4S店負責人:新車型推出,我們的銷量有很大提升,大概能提升40%。

從全國範圍來看,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V型」反轉的態勢,其中上半年增速為-43%,下半年增速預計達到70%。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充電出行事業部副總監 鄭傑:有個別品牌、車型出現供不應求、訂單排隊的情況,有的甚至要等到明年六月份才能提車。

除了部分城市中高端車型的熱銷之外,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也將拉動長三角等地區縣域的需求,明年縣域的充電基礎設施也將逐步完善。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充電出行事業部副總監 鄭傑: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下鄉服務這塊,對於下沉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有計劃,預計明年帶動超過2萬臺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消費。

專家表示,預計2021年,一二線城市新能源汽車增量將轉向中高端車型,三四線城市和縣鄉的需求也將快速增加。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崔東樹:我們估計新能源車今年銷量能達到130萬輛的規模,明年應該能達到182萬輛的規模,總體增長速度在50%左右。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龔新語)

相關焦點

  • 傳統車企扎堆高端純電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包括東風、上汽、長安在內的傳統車企集體扎堆高端電動品牌,紛紛推出相應的品牌或項目進行獨立化的市場運作。長城汽車作為國內自主車企的領頭羊之一,此番動作緊追行業大潮,不過誰又能在這條全新的賽道跑出?
  •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 造車大軍又迎來一員猛將
    原標題: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 造車大軍又迎來一員猛將   據近日報導,中國臺灣汽車電子
  • 恆大汽車終於上路,新能源賽道再添超級玩家
    出品 l 觀點財經作者 l 橙子2020年,恆大又幹了件大事,不僅在8月份公布了6款恆大新能源汽車造型,而且恆馳1也於近日成功上路,這預示著恆大汽車將成為新能源賽道又一強勢玩家。2019年10月22日,恆大汽車專門成立了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投入,致力於憑藉科研創新打造中國版「特斯拉」,增強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再造民族品牌。
  •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造車大軍又迎來一員猛將
    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有望在2021年9月正式推出,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電動汽車企業迎來勁敵。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旺盛,各路其他領域企業紛紛邁入造車賽道。當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陣營中,蔚來、理想、小鵬已相繼在美股上市,初步形成了造車新勢力「三足鼎立」的局面。
  • 解析吉利前11月銷量116.6萬輛 受益智能化數位化轉型 多元新能源...
    資本市場早就開始熱烈擁抱和布局智能化、電動化的賽道。這其中兩大造車勢力殊途同歸的方向成為最鮮活的例證:一是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大眾等一眾傳統車企,蔚來市值超越寶馬,所有這些都來自於智能化和新能源的標杆下,質量的改善以及生產製造的迅速爬坡,造富神話的鏈條終於形成了「可靠」閉環保障。
  • 金華新能源汽車小鎮煥發新活力
    作為經信領域省級行業標杆小鎮、高端裝備製造類特色小鎮行業標杆小鎮,5年來,這個3.6平方公裡的新能源汽車小鎮錨定引項目、強配套、聚人氣,讓產業跑起來,人流動起來,全面激發園區發展新活力。如今,小鎮在經歷一次次「從無到有」的全局謀劃和關鍵落子後,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高端裝備製造類項目,園區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
  • 「銀十」汽車市場加速回暖 新能源汽車銷量翻番
    單月銷量創新高「銀十真的來了!」在北京市朝陽區的特斯拉體驗店裡,銷售經理小姜告訴本報記者,10月份,該店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成績不俗,「尤其是Model 3,賣得特別好!這款車全國每月能賣1萬多輛呢。」周六下午,記者就在店裡見到了三五成群專門來諮詢、試駕Model 3的消費者。
  • 傳統車企集體推新品牌 新能源汽車吹響高端化「號角」
    而據天眼查顯示,12月10日,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從汽車整車、零部件、汽車高新技術開發變更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換電設施、充電樁銷售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等。據了解,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註冊資本為150萬元,法人代表為胡樹傑,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多元化新能源路線助推高質量發展:吉利汽車11月銷量突破15萬
    今年10月,吉利汽車迎來1000萬用戶,吉利星瑞則拉開了吉利汽車下一個千萬時代。吉利汽車造車23年,星瑞帶來的不僅是對家轎標準的顛覆,更代表中國汽車品牌已經站到與合資品牌同一價格起跑線、進入產品實力的全新競爭時代,中國品牌不再靠價格、配置打差異戰,而是靠架構賦能,以CMA超級母體在技術、智能等方面的開創性和領先性,讓用戶不用多花一分錢就能享受超越強勢合資品牌的產品品質。
  • 踩準碳排放步點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原力覺醒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斌 北京報導從1885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臺現代汽車以來,汽車產業從未像今天一樣成為如此多技術變革的交匯點,而發生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賽道競逐,亦從未如2020年這樣波瀾壯闊。
  • 富途證券|新能源車行情火爆,四大新能源車企同時入駐富途企業號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文件中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為4.9%。
  • 花生財經:恆大汽車上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玩家
    今年8月,恆大曾一下子發布了6款概念車,覆蓋A級到D級,包含轎車、SUV和MPV,全部由世界頂級設計大師Anders Warming等人操刀。「恆大造車」,一度引發全民好奇,但之後由於沒有太多具體的造車進度相關消息,許多人質疑恆大造車消息真實性。
  • 小康股份張興海:聯手東風打造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
    小康股份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從合資合作升級到全面戰略合作,東風公司成為小康股份第二大股東。小康股份董事長張興海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康股份和東風公司將發揮各自優勢,加大對公司旗下金康新能源的資源及資金投入,在重慶打造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
  • 20億投資金康新能源,三方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
    4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4月23日,重慶市政府與東風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江新區、東風公司、小康股份《關於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協議》,以及東風公司與小康股份《全價值鏈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三項籤約活動舉行。
  • ARCFOX出道即遇「窄門」 北汽新能源板塊贏弱何解
    但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0年9月產銷數據,今年前9月新能源乘用車共銷66.3萬輛,同期乘用車銷量為1337.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佔比僅5%。在這5%中,還有像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這樣已經打出一定知名度的品牌,ARCFOX若想趕超甚至做到引領地位,還有機會嗎?
  • 新能源汽車唱響「狂熱2020」
    6月11日,特斯拉股價站上1000美元大關,市值也陸續超越一家又一家傳統車企。8月底,特斯拉進行了以5:1比例的股票拆分,股價調整至442美元,但這依然沒有阻止股價的一路馳騁。截至美東時間12月9日,特斯拉盤中創下新高,收盤迴落至604.48美元,總市值接近3個豐田汽車。  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已暴漲超6倍。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在一年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富豪,僅次於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
  • 買「國五」汽車半年不能上牌提車,4S店:無法退款,可換車
    上海宋先生2020年1月4日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反映,他2019年7月在上海弘仁銳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輛比亞迪混動版新能源汽車秦ProDM,購車時銷售告知他九月上牌十月就可以提車,但隨後提車日期一拖再拖,時隔半年他都未拿到車,要求退款被拒。
  • 比亞迪和特斯拉,誰會是新能源汽車裡的王者?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開啟新能源戰略那是比國外大牌車企整整早了五年,可惜國內這些造車的企業,一大部分人就盯著國家那點補貼資金。凡是能造車的,沒造過車的,都一窩蜂湧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七拼八湊整輛車,噱頭滿天飛,更有一部分所謂網絡大咖出身的「造車新勢力」,更是弄得每天都上頭條,結果呢?都誰穩定交車了?除了蔚來和小鵬,理想,勉強算上威馬,還有誰?
  • 2020車企年度KPI完成度:長安汽車達標無虞 北汽新能源不足一成
    多家自主品牌目標實現在即 在所有公布今年前11月銷量數據的主流車企中,截至11月,年度目標完成率最高的是長安汽車,完成率為94.4%;其次為長城汽車,完成率為94.26%。之後分別為完成92.6%的江淮汽車、88.3%的吉利汽車、86.54%的廣汽集團、85%的東風集團(以H股上市公司東風集團股份計,下同)及80.9%的上汽集團。
  • 「混改」注入強動力 金康新能源發力中高端電動汽車
    2020年的4月,註定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月份。4月2日,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康股份」)發布成功重組公告;緊接著4月23日,重慶市政府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兩江新區」)、東風公司、小康股份《關於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協議》,以及東風公司與小康股份《全價值鏈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等三項籤約一併籤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