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打造的 Origin 才是未來嗎?
作者 | Fibo
新智駕按,今天,通用旗下自動駕駛部門 Cruise 在舊金山發布了旗下首款真正的全自動駕駛產品,它長著一副穿梭車的樣子,但已經徹底幹掉了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踏板。可惜,Cruise 並未公布該車的量產時間及一系列性能參數。
1
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穿梭車」
在 Cruise 的語境中,這是一款超越了傳統乘用車的車型,因此值得在黑色的展臺上被光環圍繞。在塗裝上它也相當醒目,一共用到了橙、黑、白三色。體型方面,這款車型與一臺跨界 SUV 無異,但從外面來看卻大得多。外形設計上,它並沒有明顯的車頭或車尾,沒有引擎蓋,也沒有後視鏡,對稱的車輛外部設計看起來挺舒服的。
Cruise 將其命名為「Origin」(意為原點),只需點按一個按鈕,車的側滑門就會像太空艙一樣打開。走進車裡,你會看到兩排對向放置的座椅以及兩塊大屏幕,其他就什麼都沒了。安全駕駛員去哪了?方向盤、油門踏板、換擋杆呢?經常體驗自動駕駛汽車的我剛坐進去還有點不習慣呢。
「傳統汽車在設計時通常前方會有引擎蓋,後方則是儲物空間。」Cruise 聯合創始人兼 CTO Kyle Vogt 說道。「但如果你不再需要這些東西了,我們就能打造一個寬敞的座艙,車輛整體上也不會太大。說實話,這樣設計還挺瘋狂的。」
確實,現實沒有那麼理想化。在大家普遍對自動駕駛持懷疑態度的時候,Cruise 如此大刀闊斧斷絕一切人工操控的機會,到底是哪來的自信呢?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還未驗證並放出最終的自動駕駛技術。」Vogt 說道。「因此 Cruise 從未宣稱它比人類更安全,我們只是離目標越來越近而已。」
在對車輛進行參觀後,Vogt 終於憋不住放了「狠話」,他表示:「等這款車量產後,我們相信驅動車輛的核心軟體在駕駛技術和安全程度上能全面超越人類駕駛員。放心,在正式部署前我們會拿出足夠有說服力的證據的。」
2
通用、本田的合作結晶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將 Cruise 看成通用旗下的一個部門,不過「控股子公司」可能更適合它們,畢竟通用只有它們三分之二股份,本田與軟銀願景基金等帶著真金白銀投資人則拿走了剩下的部分。多輪融資後,Cruise 的估值已高達 190 億美元。
在接受本田投資時,通用曾答應日本巨頭要共同打造一款「特定用途」的自動駕駛汽車。這裡所謂的特定用途車型並非普通車型改裝而成的自動駕駛汽車(路上大部分自動駕駛汽車都是這個路子)。相反,它必須是一款從零開始設計的新車型。當時,Vogt 就曾透露稱,這款特定用途的新車應該有「大屏、小冰箱和能躺平的舒服椅子。」
顯然,展臺上的 Origin 並沒有將願景中的功能一一實現,不過 Vogt 堅稱其真正價值在於模塊化設計。「打造這款車之初,我們就決定車裡不能有駕駛員,而且它會被用在打車車隊裡。」他說道。「車輛設計行駛裡程可達 100 萬英裡,所有內飾部件都是可更換的。當然,可更換的還有車載計算機與傳感器。我們這樣設計的目的也是為了節省運營成本。」
Vogt 確實很明智,成本 30-40 萬美元一臺的自動駕駛汽車不一直用到報廢確實是太浪費了。
據悉,Origin 投入研發已經有三年多時間了,本田的加入加速了這一過程。兩家巨頭並不在每個細節上死摳,相反它們各自承擔了自己擅長的部分。通用負責車架及電動機的設計,而本田則專注於內飾及車內空間挖掘。至於 Cruise,專心為車輛注入傳感與計算技術及自動駕駛體驗就行。
Vogt 指出,未來量產前 Origin 的傳感器套裝可能還會有變化,不過現在就是老三樣:攝像頭、雷達與 LiDAR。有趣的是,車輛中負責「寄存」 AI 與感知軟體靈魂的硬碟,有電池系統專門負責冷卻,因此坐在後座上的乘客屁股不用受高溫之苦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Lyft 與 Uber 的經驗告訴我們,大家不喜歡拼車,但Cruise 依然很看好這一市場,因為它們覺得 Origin 的車內空間又大又舒服。「設計之初 Origin 就是以舒適為取向的。」Vogt 解釋道。
3
修正現行商業模式?
在市場宣傳上,Cruise 一直想將 Origin 定位為一輛超越傳統乘用車的新車型。不過說實話,這樣甩掉了方向盤、踏板等累贅的車型谷歌早就做過,它就是那個憨態可掬但卻最終被拋棄的「螢火蟲」。
近些年來,在自動駕駛領域通用總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樣子,它們宏偉的計劃總是會遇到各種坎坷。去年 7 月份,Cruise 就不得不認慫,宣布推遲原定於 2019 年年底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大規模部署。為了掙回點面子,Cruise 只能宣布未來將大幅增加舊金山測試車隊的規模。
現在的 Cruise 正在努力扭轉人們的期望,畢竟過去的一年自動駕駛行業經歷了太多壞消息,它們急需重獲曾經的「法力」(不知道 Origin 能否讓市場滿意)。同時,它們也試圖變得更加務實,並適應發展和擴張業務的現實。
4
專注硬體?
與競爭對手相比,Cruise 近些年來確實建樹不多,它們的商業服務遲遲未能落地(有自動駕駛打車服務,但僅向自家僱員開放)。至於 Origin 何時能上路運營,Cruise 也是三緘其口。不過,Cruise 在硬體方面的努力卻是有目共睹的。
一直以來,Cruise 都是家軟體公司,但2018 年年初它們開始著力提升硬體開發與系統集成的能力,對硬體工程師的需求開始急劇上升。
從現有消息來看,Cruise 已經有 1700 多名員工,但大多數都是軟體工程師。十個月前,Cruise 宣稱要新招至少 1000 名工程師,在人才緊缺的自動駕駛行業這絕對是個大手筆,不過後續它們就沒再談論過這件事。
從最近的消息來看,它們的努力有了成效。舊金山 Cruise 的大樓地下室裡出現了一個不斷擴大的硬體實驗室。
不過,這個地下室裡的硬體實驗室恐怕不太夠用。消息人士稱,Cruise 計劃將舊金山布萊恩特大街的這棟建築全部交給硬體團隊。當然,一部分軟體團隊還會留在這裡,但大多數程式設計師們以及其他僱員都會搬到此前 Dropbox 的總部大樓。
雖然從未公布過軟硬體團隊具體的員工數字,但從領英數據來看,Cruise 已經有 300 多名工程師專攻硬體了,他們中至少 10% 是過去三個月新招的。此外,招聘還遠未結束,Cruise 還有 160 多個開放職位,其中 106 個屬於軟體工程師,而屬於硬體工程師的有 35 個。
5
監管部門同意 Cruise「放飛自我」嗎?
沒了安全駕駛員,也沒了方向盤和踏板的 Origin 能合法上路嗎?它可不符合美國聯邦政府的車輛安全標準。
有趣的是,通用曾經向 NHTSA 提交過請願書,請求在 2018 年讓全自動駕駛的 Bolt 電動車合法上路,但現在也沒收到回復。
當然,通用並非唯一一家推動聯邦政府修法的公司,福特也想在 2021 年取消方向盤和踏板,Waymo 的安全司機則已經開始逐步退出駕駛艙。
END
新智駕 |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