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郭繼舜帶你讀汽車科技》旨在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嘗試撥開迷霧,解讀熱點背後的汽車科技真相。
本欄目由廣汽研究院智能駕駛技術部部長,廣汽 L3/L4 無人駕駛技術總監郭繼舜博士與汽車之心聯合出品,每周一至周五更新,每日一期,內容獨家授權汽車之心發布。
北京時間 5 月 15 號,也就是上周五,Cruise宣布裁員150 個人,這個消息震驚了業內。
因為這家累計融資72.5 億美元的美國自動駕駛公司,是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裡面的融資王,資金非常的充裕,被認為是僅次於 Waymo 的最不差錢的自動駕駛公司,連他們都進行了裁員。
我們可以想像,現在疫情和汽車行業整體不景氣,對於美國自動駕駛公司的影響。
我印象裡面 Cruise 的人員規模差不多有 1900 個人,是現在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團隊,這個人員的規模比 Waymo 的 1500 個人還多了不少。
這次 Cruise 裁員裁掉了公司總人數的差不多8%。
同樣在這個月,也就是 2020 年的 5 月,美國另外一家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的標杆企業,曾經創下獨立初創公司單輪融資最高紀錄的Zoox,他們單輪的融了 5.3 億美元,也被媒體報導,正在尋求被收購。
再加另外一個消息,重卡領域裡面的自動駕駛公司Starsky Robotics在今年 3 月份宣布停止運營了。
原因就是 2019 年 11 月份他們在尋求一輪 2000 萬美元融資失敗了,這家公司累計融資 2030 萬美元,花完之後資金鍊斷裂了,不得不尋求破產保護。
2020 年,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的自動駕駛公司出現了裁員、賣身倒閉等等這樣的困境。
但另外一方面,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高調宣布完成了一輪外部投資累計30 億美元的融資。
就單輪融資額而言,創下了全球自動駕駛公司裡單輪融資的最高紀錄。
美國的自動駕駛領域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狀況,我們可以從中間得到兩條基本的邏輯。
第一條邏輯,就是作為一個人才密集型的領域,以 Robotaxi 作為主要商業模式的 L4 級別自動駕駛公司,人才成本運營成本都是比較高的。
在如今自動駕駛車隊規模也在越來越大的時候,更需要大筆的資金的投入。
但由於法律、技術、場景積累等等相關的原因,其顯性的商業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成立。
就我個人估計,L4 自動汽車安全合法的成為我們的出行工具,大約還需要 3-5 年的時間。
關於 L4 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的前提條件,我們可以在以後的節目裡面好好的講一講。
當前 Cruise 是唯一的一個詳細的公布了財務狀況的自動駕駛公司。
根據通用汽車的財報,Cruise 燒錢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從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Cruise 分別虧損了1.71 億美元,6.13 億美元和7.28 億美元,總體虧損額達到了15.12 億美元。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報導,通用汽車董事兼 CEO 瑪麗·博拉在電話會中提到,說從 2018 年第四季度的開始,Cruise 的投入就達到了 2 億美元。隨著人力人員規模的不斷擴大,Cruise 的開支每一年維持在10 億美元的水平。
這麼大的投資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自動駕駛的初創企業在單輪融資的時候,也差不多達到了 10 億美元的級別。
這樣的軍備競賽是全行業的,融資很難的公司就會被淘汰掉。
曾經雄心勃勃的 Zoox,原本要自己造車,還要推動 Robotaxi 服務的大規模的應用,無論哪一個都是極度燒錢的方向。
但是 Zoox 自從 2019 年 2 月份宣布獲得了 5.3 億美元的投資,累計融資額超過 8 億美元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融資進來了。
時隔一年零三個月之後,今天我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Zoox 很可能會完成新一輪的一輪融資,投資方可能是一家車企。
這都讓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的可能性,就是 Zoox 很可能會被一家車企收購,成為它的下屬的子公司。
另外就關於我們剛才講到的 Starsky,做重卡的自動駕駛公司一共只融到了 2300 萬美元,這對於一個智能駕駛公司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在新一輪融資失敗之後,他們就只能宣布倒閉了。
作為一個初創公司,因為他們的時間太短了,所以積累的技術還不夠系統,也沒有太多的實體的資產,再加上核心的技術人員已經不斷的流失了。連尋求被收購 都成了奢望。
第二方面,我把它總結為頭部效應顯現。隨著 Waymo 開啟了針對於外部投資人的融資模式,可能會加劇其他自動駕駛公司融資困難的問題。
原因兩有兩個:
一方面,在投資人看來,既然有機會能投全球的自動駕駛的領頭羊 Waymo,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除了賺錢之外,可能會有更好的盈利預期。
另外,就是對一個基金來說,投如此好的標的,那是一個能夠擴大其資金的影響力的。
另一方面,越往後所需要的資金鍊會變得越來越大,投入的資金會越來越多,但是能投得起的投資人就會越來越少。
這就從 2016-2017 年那個時候,滿世界都在找各種各樣好的自動駕駛公司到現在完全處於買方市場,就是少數的頭部企業已經聚集了,然後投資人開始關注頭部的效應。
那麼市場的其他的融資會變得更加的困難,疊加疫情的影響,融資難會成為未來的主旋律。
美國的自動駕駛公司會進入到淘汰賽,其實中國自動駕駛公司也是這樣的,預計在 2020 年也會進入到淘汰賽的階段。
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成本,延長企業周期生命力。那麼這就是未來我們的智能駕駛公司所面臨的最大的困難。
不過,因為未來自動駕駛的前景我還是非常看好的,所以短暫的困難是存在的。但是熬過了這個冬天,我相信那些真正能夠生存下來的成長起來的自動駕駛公司,一定是偉大的公司。
在未來,我們相信智能駕駛依然是人工智慧改變整個世界光輝的起點。
好了,這是今天的《郭繼舜帶你讀汽車科技》,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