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矽谷自動駕駛獨角獸Cruise、Zoox紛紛裁員?

2020-12-17 騰訊網

編者按:《郭繼舜帶你讀汽車科技》旨在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嘗試撥開迷霧,解讀熱點背後的汽車科技真相。

本欄目由廣汽研究院智能駕駛技術部部長,廣汽 L3/L4 無人駕駛技術總監郭繼舜博士與汽車之心聯合出品,每周一至周五更新,每日一期,內容獨家授權汽車之心發布。

北京時間 5 月 15 號,也就是上周五,Cruise宣布裁員150 個人,這個消息震驚了業內。

因為這家累計融資72.5 億美元的美國自動駕駛公司,是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裡面的融資王,資金非常的充裕,被認為是僅次於 Waymo 的最不差錢的自動駕駛公司,連他們都進行了裁員。

我們可以想像,現在疫情和汽車行業整體不景氣,對於美國自動駕駛公司的影響。

我印象裡面 Cruise 的人員規模差不多有 1900 個人,是現在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團隊,這個人員的規模比 Waymo 的 1500 個人還多了不少。

這次 Cruise 裁員裁掉了公司總人數的差不多8%

同樣在這個月,也就是 2020 年的 5 月,美國另外一家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的標杆企業,曾經創下獨立初創公司單輪融資最高紀錄的Zoox,他們單輪的融了 5.3 億美元,也被媒體報導,正在尋求被收購。

再加另外一個消息,重卡領域裡面的自動駕駛公司Starsky Robotics在今年 3 月份宣布停止運營了。

原因就是 2019 年 11 月份他們在尋求一輪 2000 萬美元融資失敗了,這家公司累計融資 2030 萬美元,花完之後資金鍊斷裂了,不得不尋求破產保護。

2020 年,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的自動駕駛公司出現了裁員賣身倒閉等等這樣的困境。

但另外一方面,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高調宣布完成了一輪外部投資累計30 億美元的融資。

就單輪融資額而言,創下了全球自動駕駛公司裡單輪融資的最高紀錄。

美國的自動駕駛領域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狀況,我們可以從中間得到兩條基本的邏輯。

第一條邏輯,就是作為一個人才密集型的領域,以 Robotaxi 作為主要商業模式的 L4 級別自動駕駛公司,人才成本運營成本都是比較高的。

在如今自動駕駛車隊規模也在越來越大的時候,更需要大筆的資金的投入。

但由於法律、技術、場景積累等等相關的原因,其顯性的商業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成立。

就我個人估計,L4 自動汽車安全合法的成為我們的出行工具,大約還需要 3-5 年的時間。

關於 L4 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的前提條件,我們可以在以後的節目裡面好好的講一講。

當前 Cruise 是唯一的一個詳細的公布了財務狀況的自動駕駛公司。

根據通用汽車的財報,Cruise 燒錢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從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Cruise 分別虧損了1.71 億美元,6.13 億美元和7.28 億美元,總體虧損額達到了15.12 億美元。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報導,通用汽車董事兼 CEO 瑪麗·博拉在電話會中提到,說從 2018 年第四季度的開始,Cruise 的投入就達到了 2 億美元。隨著人力人員規模的不斷擴大,Cruise 的開支每一年維持在10 億美元的水平。

這麼大的投資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自動駕駛的初創企業在單輪融資的時候,也差不多達到了 10 億美元的級別。

這樣的軍備競賽是全行業的,融資很難的公司就會被淘汰掉。

曾經雄心勃勃的 Zoox,原本要自己造車,還要推動 Robotaxi 服務的大規模的應用,無論哪一個都是極度燒錢的方向。

但是 Zoox 自從 2019 年 2 月份宣布獲得了 5.3 億美元的投資,累計融資額超過 8 億美元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融資進來了。

時隔一年零三個月之後,今天我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Zoox 很可能會完成新一輪的一輪融資,投資方可能是一家車企。

這都讓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的可能性,就是 Zoox 很可能會被一家車企收購,成為它的下屬的子公司。

另外就關於我們剛才講到的 Starsky,做重卡的自動駕駛公司一共只融到了 2300 萬美元,這對於一個智能駕駛公司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在新一輪融資失敗之後,他們就只能宣布倒閉了。

作為一個初創公司,因為他們的時間太短了,所以積累的技術還不夠系統,也沒有太多的實體的資產,再加上核心的技術人員已經不斷的流失了。連尋求被收購 都成了奢望。

第二方面,我把它總結為頭部效應顯現。隨著 Waymo 開啟了針對於外部投資人的融資模式,可能會加劇其他自動駕駛公司融資困難的問題。

原因兩有兩個:

一方面,在投資人看來,既然有機會能投全球的自動駕駛的領頭羊 Waymo,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除了賺錢之外,可能會有更好的盈利預期

另外,就是對一個基金來說,投如此好的標的,那是一個能夠擴大其資金的影響力的。

另一方面,越往後所需要的資金鍊會變得越來越大,投入的資金會越來越多,但是能投得起的投資人就會越來越少。

這就從 2016-2017 年那個時候,滿世界都在找各種各樣好的自動駕駛公司到現在完全處於買方市場,就是少數的頭部企業已經聚集了,然後投資人開始關注頭部的效應。

那麼市場的其他的融資會變得更加的困難,疊加疫情的影響,融資難會成為未來的主旋律。

美國的自動駕駛公司會進入到淘汰賽,其實中國自動駕駛公司也是這樣的,預計在 2020 年也會進入到淘汰賽的階段。

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成本,延長企業周期生命力。那麼這就是未來我們的智能駕駛公司所面臨的最大的困難。

不過,因為未來自動駕駛的前景我還是非常看好的,所以短暫的困難是存在的。但是熬過了這個冬天,我相信那些真正能夠生存下來的成長起來的自動駕駛公司,一定是偉大的公司。

在未來,我們相信智能駕駛依然是人工智慧改變整個世界光輝的起點。

好了,這是今天的《郭繼舜帶你讀汽車科技》,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受疫情影響 通用Cruise裁員8%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5月14日,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部門Cruise通知員工,該公司已經決定進行裁員,這是自動駕駛行業在疫情中最近宣布裁員的企業。(圖片來源:Cruise官網)Cruise公司證實了裁員的消息,但是拒絕透露具體的裁員人數。外媒獲得的該公司內部郵件顯示,本次裁員約佔Cruise員工總數的8%,具體人數為140餘人。
  • Zoox傳賣身,自動駕駛大冒險要落幕了
    此前,這一常與Waymo相提並論的矽谷明星獨角獸一直是資本圈裡的香餑餑: 2015年7月,Zoox獲4千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此後,其身價一路走高; 2016年10月,Zoox獲得澳洲基金Blackbird Ventures、矽谷知名投資機構DFJ 德豐傑基金、IDG資本的青睞,成功完成2億5
  • 自動駕駛上半年加速洗牌:不是裁員破產,就是實力非凡
    缺錢導致裁員破產在全球範圍內,自動駕駛行業基本都是新創公司,資金始終是其繞不過去的一道「生死之門」。在疫情帶來的資金、運營等困境之下,裁員、破產、關閉並不罕見。5月,通用旗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宣布裁員8%,約140餘人。
  • ZOOX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未來的公共出行是啥樣?
    「自動駕駛」這個話題已經被炒了多年,從最早的概念發布到今天的各種試點項目,自動駕駛的發展有目共睹。日前,一家名叫ZOOX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發布了品牌旗下首款產品——Robotaxi,從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款車未來將被應用在計程車領域。
  • 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亞馬遜首款無人駕駛車Zoox robotaxi完成研發
    打開APP 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亞馬遜首款無人駕駛車Zoox robotaxi完成研發 新戰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25 09:15:44
  • Zoox欲賣身 通用Cruise乘機挖牆角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正試圖從競爭對手Zoox挖走工程師。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創立於6年前,日前有媒體報導稱,電商巨頭亞馬遜正在與Zoox洽談收購事宜,雙方還沒有達成最終協議。但是Cruise顯然已經瞄準了機會。
  • 2019年30億美金估值地平線傳出了裁員消息 2020年會發生什麼呢?
    資本催生下的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裁員了?「風來了,豬都會飛」。在過去幾年的AI風口當中,地平線作為「AI獨角獸」的估值也是水漲船高。對此,為了加強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實力,英特爾曾以167億美元收購 FPGA 生產商 Altera公司,同時還以153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以及機器視覺公司Movidius和為自動駕駛汽車晶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Yogitech。
  • 亞馬遜旗下Zoox推出一款電動無人駕駛汽車
    打開APP 亞馬遜旗下Zoox推出一款電動無人駕駛汽車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6 14:17:09   據CNBC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亞馬遜旗下的Zoox推出了一款電動無人駕駛汽車,其有望成為亞馬遜的第一臺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
  • 全世界最牛自動駕駛公司,它的新車甩開滴滴D1太遠|C次元
    縱觀自動駕駛領域,頭部效應已經顯現。近日,亞馬遜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推出了首款用於Robotaxi運營的自動駕駛汽車Pod,這是一款集完全無人駕駛、電動化為一體,專門為自動駕駛場景設計的車輛。
  • 「大甩賣」自動駕駛業務 Uber重回老本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疫情重壓之下,Uber不得不放棄燒錢的自動駕駛業務。在Uber看來,ATG的發展仿佛陷入了“詛咒”:先是在2017年被從谷歌拆分出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起訴竊取商業秘密,作為和解,Uber庭外向Waymo賠付了2.45億美元股票;同一年,Uber一輛用於自動駕駛測試的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發生車禍,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公司也因此暫停了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項目。
  • 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落地上海,而這些中國公司早已拿到美國自動駕駛...
    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各大科技公司都已經紛紛開始搶佔Robotaxi市場,只要誰能夠在中國自動駕駛市場率先拿到商用牌照,就能更早的接觸到真實付費用戶,並快速驗證商業模式,在國內市場上領先其他對手一大截,甚至有可能獨佔Robotaxi市場的鰲頭。
  • 如何搶佔自動駕駛入口?
    進入2020年以來,資本市場對於自動駕駛的投資回歸了理性,一大批自動駕駛公司宣布了裁員的消息,還有一批自動駕駛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倒閉。 因此,一眾初創公司開始瞄準率先落地的低速自動駕駛領域,例如自動代客泊車、園區運營、最後一公裡物流等等場景,並將此作為未來自動駕駛市場的入口。
  • 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大躍進:Cruise 測試車登陸舊金山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繼 Waymo 之後,有通用、軟銀和本田強力支持的 Cruise 也開始發力,它們的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方向盤後不再有安全駕駛員準備接管了)終於在年底正式上路,而且落地城市直接選了交通異常繁忙的舊金山,絕對的勇氣可嘉。
  • 先驅者(6) Auto X和它的平民化自動駕駛
    作為《先驅者》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的開篇,我想先從Auto X聊起。Auto X是首個獲得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中國初創自動駕駛公司,作為一家初創公司能有這樣的成績頗為不易,所以這家公司必有其獨到之處,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 亞馬遜的Zoox發布Robotaxi,純電動且能自動駕駛
    加利福尼亞州初創公司 Zoox 於 2020 年 6 月被亞馬遜收購,剛剛展示了其首款 Robotaxi 的預覽。當然,它是純電動的,專為完全自動駕駛而設計,無需方向盤或駕駛員座艙。
  • 加速洗牌,國內自動駕駛正進入快車道|CCF-GAIR 2020
    上半年通用、Zoox、Ike、Kodiak Robotics等多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宣布裁員。放眼國內,受益於新基建,政策加持,國內自動駕駛進入快車道。簡言之,全球自動駕駛的「軍備競賽」將奮力向量產和商業化落地衝刺。他這個看法,也被業內絕大多數從業者所認同。他們紛紛表示,汽車產業鏈上下遊都紛紛表示要頂住智能化轉身的壓力和挑戰,刺破「偽量產」自動駕駛泡沫,抓住核心要素,深耕於中國的汽車產業。
  • 估值高達 27 億美元,曾希望造車萬臺的 Zoox 正醞釀「賣身」
    雷鋒網:Zoox 的測試車雷鋒網新智駕按,雖然是自動駕駛新創公司中的翹楚(至少融資額上是數一數二的),但 Zoox 也有點堅持不住了。The Information 就爆料稱,Zoox 正在醞釀「賣身」。
  • 關門、賣身、落地、上市,復盤全球自動駕駛「跌宕起伏」的 2020
    一個宣告結束、一個則被接管,悲觀情緒開始在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間蔓延開來。同時,不少原本對全自動駕駛堅定無比的汽車OEM商開始出現了動搖,紛紛將自動駕駛項目上的資源拉回到ADAS系統上。於各家新創公司來說,這個消息絕對算得上是噩耗,因為要買它們創新點子的巨頭們好像要撤了。
  • 通用Cruise正式推出首款自動駕駛汽車
    雷鋒網消息,據CNBC報導,當地時間1月21日晚,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在舊金山發布首款名為「Origin」的無人駕駛汽車。這是通用汽車公司、Cruise公司和本田公司合作三年的成果。目前,Cruise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是基於通用汽車的全電動雪佛蘭Bolt EV。6個月前,Cruise推遲了在舊金山推出一項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服務,該服務原本預計在2019年投入使用。該公司表示,其車輛需要進一步測試。
  • 自動駕駛2020:失落、破冰以及「奇點時刻」
    資本在自動駕駛領域頻頻出手,為頭部的自動駕駛企業加滿彈藥,剩下的企業則面臨裁員、兼併的尷尬局面。儘管商業化模式仍然模糊,但多數自動駕駛從業者都為行業在2020年取得的成就歡呼。這是出行領域中最科幻且最性感的生意。但它的行進速度很快,稍有不慎就會掉隊成為羔羊。而在2020年,這場技術與資本的追逐遊戲,已經開始步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