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0億美金估值地平線傳出了裁員消息 2020年會發生什麼呢?

2020-12-09 GPLP

作者:夏天

經過多次融資,AI領域已經形成了幾個「AI獨角獸」,地平線就是其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2月27日,地平線宣布完成由SK中國、SK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 (與旗下基金) 聯合領投的B輪融資,獲得6億美金左右的投資,估值達30億美金,據悉,這是全球估值最高的AI晶片獨角獸。

2019年下半年,伴隨著Wework等獨角獸的沒落,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是否同樣遭遇估值困境呢?

GPLP犀牛財經對地平線進行了觀察。

資本催生下的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裁員了?

「風來了,豬都會飛」。

在過去幾年的AI風口當中,地平線作為「AI獨角獸」的估值也是水漲船高。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起至今,地平線已經完成了5輪融資:

2015年10月(媒體公開資料顯示為2015年7月),地平線獲得由晨興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線性資本、創新工場和真格基金投資的首輪百萬美金天使輪融資;

2016年4月,地平線獲得了DST Global創始人Yuri Milner數千萬美金 Pre-A投資。

2016年7月,地平線獲得雙湖資本、青雲創投、祥峰投資及其他天使投資機構的A輪投資;

2017年10月,獲英特爾投資領投、嘉實基金聯合投資,一筆由Intel領投的1億美金A+輪融資。

2017年12月,公開資料顯示,在A+輪跟投的建投華科加倉,以戰投名義塞了一筆錢進來,這個金額據媒體公開報導為超1億美金。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地平線完成了一筆10億美元的B輪融資,不過投資人未披露。

此後,2018年10月,市場傳出消息,地平線完成了一家頂級汽車廠商及一家與英特爾規模相當的晶片公司的投資。

這一點與其2019年2月份27日公布的消息頗為吻合。

彼時,2015年人工智慧風口剛起,餘凱帶著百度的光環,想不受到資本的關注也不可能。

更何況,當時的餘凱野心十足,在其辦公室當中,曾立下了一個「做機器人時代的Intel」的願景,因此,在創業大潮當中,地平線剛一成立,就獲得了國內一線VC的熱捧,其融資記錄在過去幾年當中堪比火箭,可謂一路順風順水。

只是,如果運氣用完了,後續也就麻煩了。

2019年,伴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地平線自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2月宣布獲得融資之後,一直沒有相關融資消息傳來,反而在地平線內部,在2019年底傳出了「裁員」風波。

據脈脈爆料,從2019年4至5月開始,在地平線拿到offer即將入職的應屆生需強制和公司籤下《兩年服務協議》,一方面不籤署條約則面臨錯過春招無法入職的處境,另一方面提前解除合約又將面臨10萬元違約金的賠償。與此同時,地平線還開始針對不同部門人員進行「優化工作」。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開始傳出地平線業務或將面臨調整的消息,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深圳五個辦公區均有裁員動作,南京的人工智慧研究院、廈門分部以及 AIoT 相關人員成重點優化對象,接下來要主要聚焦做 Auto 車規級晶片的相關業務。

(地平線裁員資料如圖所示)

2019年2月剛完成一筆6億美金左右的投資,隨後在兩個月後就開始裁員,地平線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地平線的尷尬:估值太高融資有點難 晶片落地遭到市場質疑

AI晶片也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即專門用於處理人工智慧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其他非計算任務仍由CPU負責)

關於AI晶片,2017年工信部發布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中,表示,AI晶片本質是神經網絡晶片。

在AI晶片這個領域,從全球來講,目前,英偉達和谷歌幾乎佔據了人工智慧處理領域80% 的市場份額,當然,除了這兩家之外,特斯拉、ARM、IBM 以及 Cadence 等也都在人工智慧處理器領域擁有一席之地。

當然,這跟其特殊背景有關。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晶片製造商,人工智慧晶片是英特爾近年的核心戰略之一。

對此,為了加強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實力,英特爾曾以167億美元收購 FPGA 生產商 Altera公司,同時還以153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以及機器視覺公司Movidius和為自動駕駛汽車晶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Yogitech。

谷歌也是同樣如此,自從2017年穀歌發布第二代 TPU 晶片之後,谷歌布局繼續加強在人工智慧學習和推理方面的能力,而且認真將其推向市場,而在谷歌AI晶片團隊當中,則包括谷歌傳奇晶片工程師 Jeff Dean、谷歌雲計算團隊首席科學家、史丹福大學 AI 實驗室主管李飛飛、Alphabet 董事長 John Hennessy 和谷歌傑出工程師 David Patterson。

在中國,在這波人工智慧大潮當中,也同時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晶片創業公司,如地平線、深鑑科技、中科寒武紀等。

客觀而言,AI晶片就是賭的AI的大規模應用,並且和算法結合去布置晶片,但是這個很受算法的影響,你壓的某一個算法如果後期沒有成為主流,那麼性能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也就是說,成功的概率並不高。

這一點,我們從矽谷半導體公司的競爭當中可以一窺一二。

眾所周知,矽谷曾經誕生了蘋果、高通、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然而,沒有人知道,在矽谷的半導體行業競爭有多激烈。

公開資料顯示,20世紀60年代,矽谷產生了31家半導體公司,然而,到了70年代,存活下來的只有寥寥無幾,由於半導體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這讓很多半導體公司投入的研發周期和研發經費最終因產品被市場拋棄而打了水漂。

也就是說,一個算法沒有算對方向的話,也就是押題不準的話,那麼這個公司此前的數億研發費用都有可能打水漂,這也就是在矽谷不斷有晶片公司發展,也不斷有晶片公司倒閉的原因。

正常來講,作為新的晶片廠家,新品除了在內部驗證需要時間之外,還需要對外部客戶送樣、驗證工具鏈,然而進行再修正及開發,因此,短期內在晶片上有大量營收是不可能的。

因此,晶片投資風險極大。

比如,2018年7月,深鑑科技已被FPGA巨頭賽靈思以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2020年3月26日,在寒武紀科創板上市招股書中如此表述:

巨額虧損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公司研發支出較大,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二是「報告期內因股權激勵計提的股份支付金額較大」。寒武紀也在招股書中寫明,公司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公司上市後亦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

同時,寒武紀亦面臨技術研發投入大、商業化落地尚存考驗的難題。

而對於地平線這家新成立的AI晶片企業也同樣如此。

2015年,地平線成立之後,地平線將自己定位於OEM、Tier1的供應商。其核心優勢在於向行業提供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軟硬一體的邊緣AI晶片解決方案。

對此,在大量融資之後,經過兩年研發,2017年12月,地平線發布中國首款的邊緣人工智慧視覺晶片徵程(Journey)系列和旭日(Sunrise)系列;

然而,目前,這兩組晶片的應用如何?是否批量走向市場,被主流人工智慧企業接受,截至2020年3月23日,地平線並沒有回覆,GPLP犀牛財經也就不得而知,他們在這兩個產品方面賭對了沒有。

只是,業內人士曾對GPLP財經介紹,「本來按道理來說,既然這個賽道周期長,那麼就應該集中力量,備好糧食,準備打長線的仗,但是偏偏地平線急於擴張,譁的一下招到接近2000人,又譁的一下裁到1000出頭。」

不過,對於裁員及市場傳言,地平線創始人餘凱簡訊回應稱,那篇報導非常不尊重事實。地平線只是正常的企業經營決策而已,年底每個企業都應該做組織調整和優化,持續提升經營效率,同時藉此激活組織活力。

或許,裁員的真相只有地平線內部人知道了。

AI晶片大規模應用及普遍賦能汽車商家 地平線真的實現了嗎?

在砸了至少10億人民幣之後,地平線在過去5年當中的產出主要如下:

據地平線提供的資料顯示,2019年8月,地平線發布中國首款車規級 AI 晶片——徵程二代;2019年10月,發布新一代 AIoT 智能應用加速引擎——旭日二代,地平線已成功流片產中國首款邊緣人工智慧處理–專注於智能駕駛的 「徵程(Journey)」系處理和專注於 AIoT 的 「旭日(Sunrise)」 系處理,並已大規模商用。

與此同時,地平線還向業客戶提供「晶片 + 算法 + 雲」的完整解決方案,比如,在智能駕駛領域,地平線已賦能合作夥伴包括奧迪、博世、長安、比亞迪、上汽 、廣汽等國內外的頂級 Tier1s ,OEMs 廠商。

「地平線作為整個產業的『賦能者』,意味著我們會隨著整個產業的升級而不斷發展,我們並不是一定要等到自動駕駛4級、5級實現的時候才會進入市場。」餘凱曾表示說,「實際上,地平線從2級的輔助駕駛,到3級的半自動駕駛和4級的自動駕駛,我們在每一階段都會給行業、企業提供處理器。」

然而,地平線真的已經賦能上汽等汽車廠商了嗎?

對此,前上汽總工程師程驚雷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個解決方案能滿足所有要求。雖然有人工智慧企業發布了晶片,但還是Demo(樣片)階段。目前全世界自動駕駛Demo中,即便只有L3級,晶片功耗也不能滿足尺寸要求。」

這個讓地平線的回覆頗為尷尬。

如今,放眼全球市場,在自動駕駛的AI晶片領域,包括谷歌、英特爾、英偉達、地平線在內的科技公司,以及特斯拉、零跑汽車這樣的新造車企業,都在積極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專用的AI晶片。

然而,目前,沒有一個公司表示自己的AI晶片已經大規模商用。

2018年,地平線在2017年新出來的晶片產品之後,計算平臺拓展了智能駕駛、智能攝像機、智能商業、智能教育、智慧工地、智慧通行、智慧安防以及一些語音技術解決方案,似乎有了AI晶片,就能夠做好各行各業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地平線還曾在2019年大規模進行推廣商用汽車。

「現在是2級輔助駕駛的階段,我們的系統正在大規模上車,所以說我們不會等到10年以後無人駕駛完全實現了,才進入市場、進行商業化。」餘凱曾公開表示說。

然而,其大規模推廣能否真正應用及幫助到這些企業,這是一個問號——如同上汽一樣,即便給上汽使用,然而,其賦能也遭到了上汽的否定。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其AI晶片不能夠被市場普遍認可,接下來,地平線超過30億美元的估值又將如何持續下去呢?2019年下半年沒有傳出融資消息的地平線,其到底能走多久呢?

這是一個問題,因為曾經對於盈利問題,對於盈利,餘凱的態度頗為灑脫,「如果現在盈利了,說明我們沒有未來」。

或許並不是其不想盈利,而是很難盈利吧,如果2020年繼續融資困難的話,地平線到底能撐多久呢?

顯然,2020年,迎接地平線的除了裁員之外,更是企業的的生死問題。

相關焦點

  • AI史上最高融資記錄:30億美金地平線成全球估值最高AI晶片獨角獸
    【新智元導讀】地平全球估值第一的AI晶片初創公司誕生!去年多次傳言地平線融資的消息,正式靴子落地。今天,地平線 (Horizon Robotics) 宣布完成由SK中國、SK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 (與旗下基金) 聯合領投的B輪融資,獲得6億美金左右的投資,估值達30億美金,這也讓地平線成為2019年第一個完成B輪天價融資的公司,成功登上AI晶片獨角獸王座。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為前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院長餘凱。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超7億美金,現已獲C1輪1.5億美金融資
    12月22日,地平線發布公告稱,已經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元的C輪融資。目前已經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和KTB。
  • 「人人車」燒光7.6億美元,現在欲1000美金賣身
    1000美金賣身?何至於此。畢竟是中國炙手可熱的科技獨角獸之一,兩年前的一輪融資中人人車的估值是15億,美金。從15億到1000塊,這都不是縮水,而是洩洪。對比這兩天風光無限的開心汽車,大家都是車,境遇差別咋就那麼大呢。
  • 完美日記上市迷雲:資本寵兒半年估值翻倍 被曝瘋狂裁員
    4月1日,完美日記完成新一輪1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後,完美日記估值將達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97億元)。據了解,完美日記該論融資,領投方為老虎環球管理公司,厚樸管理投資公司、博裕資本參投。完美日記上一輪融資是在2019年9月,彼時10億美元,時隔半年,完美日記估值整整翻了一倍達到20億美元。
  • 地平線:啟動超7億美元C輪融資 C1輪1.5億美元融資已完成
    原標題:地平線:啟動超7億美元C輪融資,C1輪1.5億美元融資已完成    12月22日,地平線官方渠道發布
  • 地平線獲C2輪融資4億美元,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
    【獵雲網北京】1月7日報導今日消息,地平線完成 C2 輪 4 億美元融資,由 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 7 億美元 C 輪融資已經完成 5.5 億美元。
  • 地平線啟動7億美金C輪融資
    12月22日,自動駕駛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公告稱,公司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Neumann Advisors和KTB,後續將有更多戰略投資人和國際級機構加盟。據介紹,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慧晶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金「徵程2」AI晶片出貨量超10萬
    DoNews12月2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2日,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宣布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金 「徵程2」AI晶片出貨量超10萬
    DoNews12月2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2日,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宣布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
  • 幣安比特大陸等真實估值多少 荒謬胡潤排行榜 曾給星際蝸牛站臺
    對於獨角獸的估值,一般有幾種算法:第一,是以它上一輪融資時的估值來確定;第二,是以營收、利潤相近的公司來參照估值,或按一定比例估值;第三,則是以營收、利潤、發展前景、行業來進行估值。Coinbase的估值,胡潤應該是以它在18年完成融資時的80億美金來進行計算,那麼350億人民幣的增值又來自哪裡?
  • 瑞幸咖啡回應裁員;外媒:字節跳動估值已超過1000億美元
    對於裁員的消息,瑞幸公關人員稱沒有那麼嚴重,並表示:「隨著公司業務戰略的調整,個別部門涉及人員的轉崗與優化,一些員工離職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主要是在執行2019年績效考核的末位淘汰機制。」該公關人士還表示:「目前瑞幸全國門店復工率在90%以上,公司員工總體穩定。」
  • 地平線擬籌資7億美元 將用於加速人工智慧晶片研發
    周二,地平線宣布已經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   資料顯示,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擁有5年歷史的獨角獸公司,專門研究機器人   2017-2020年,地平線先後推出中國首款邊緣人工智慧晶片、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新一代AIoT智能應用加速引擎旭日2、全新一代AIoT邊緣AI晶片旭日3和新一代高效能車規級AI晶片徵程3等產品
  • 估值50億美金的泡泡瑪特,會不會是一個巨大的資本泡沫?
    根據剁椒娛投(ID:ylwanjia)拿到的一份2020年年初老股轉讓募資計劃。計劃顯示,泡泡瑪特老股轉讓估值為25億美金,上市後預估市值為40-50億美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B站上市時的32億美金市值。 但6月1日招股書公布之後,卻引來了業內的質疑,在潮鞋的泡沫破滅之後,潮玩的泡沫還能傳遞多久?這是泡泡瑪特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
  • 太平鳥2019年淨利潤逾5億;萬達電影將裁員20%-30%;任天堂 Switch3...
    開雲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跌15.4%開雲集團昨日公布截至3月30日的第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該集團收入同比大跌15.4%至32.03億歐元,上年同期為大漲21.9%。其中奢侈品部門銷售額大跌16%至30.66億歐元,超過集團預期的15%跌幅。
  • 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
    打開APP 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 小瓶蓋 發表於 2020-12-22 15:10:57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金,已完成C1輪融資
    2020年12月22日,地平線公告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和
  • 印度對中國進口激增;Wish母公司提交上市申請,估值百億美金
    【APP專享】聽跨境資訊,用雨果電臺,點擊收聽>> 印度政府公布數據,對中國進口出現激增 當地時間22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對中國的進口激增,莫迪「自力更生」的印度發生了什麼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元,已完成C1輪1.5億美元融資
    【獵雲網北京】12月22日報導今日,地平線公告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和KTB
  • 3300億泡沫破滅,2019年最悲慘的"獨角獸"
    2019年9月,估值一度超4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20億元)的「獨角獸」:WeWork,突然變得「一文不值」。而這一切,都要從WeWork啟動IPO說起。就一年前,軟銀願景基金的負責人曾揚言預測,WeWork的估值未來幾年內會達到1000億美金。可見,當時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們有多麼樂觀、瘋狂。卻不料在IPO時慘遭滑鐵盧,若以福布斯給出的28億估值計算,軟銀集團在WeWork的投資將縮水98億美元,浮虧比例高達92%。
  • 地平線宣告獲6億美元B輪融資 破全球AI晶片領域融資紀錄
    (Horizon Robotics)公告完成近6億美金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30億美金。本次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是繼2017年下半年獲得由Intel領投的超過1億美金的A+輪融資之後,成立僅三年多的地平線再次獲得重量級投資。至此,全球三大半導體企業中有兩家(英特爾和Hynix)成為了地平線戰略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