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0億美金的泡泡瑪特,會不會是一個巨大的資本泡沫?

2020-12-1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作者:藍蓮花 劉景慕,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家歷時9年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在六一發布招股書,著實浪漫。從數據上來看,這是一家相當賺錢的實業製造公司。

一個Molly一年的銷售額就能達到4.5億;2019年全年營收16.8億,僅雙11當天就賣出潮流玩具超過200萬個,銷售額達到8212萬;公司毛利率高達65%。

也許你對65%的毛利率沒有概念。但對比一下就會發現,一般鞋業服裝等零售毛利率能達到30%;一般玩具零售毛利率在40%左右,像喜茶和美甲這樣的暴利行業,毛利率可達到60%-70%。

泡泡瑪特無疑是國內潮玩行業的開創和領航者。曾經日本扭蛋盒蛋的國內售價僅僅是10-50元區間,而泡泡瑪特僅靠Molly,單品能賣到399元。其開創帶動了國內盲盒市場如火如荼,每年舉辦的潮玩展勢頭直逼線下cosplay展。

根據剁椒娛投(ID:ylwanjia)拿到的一份2020年年初老股轉讓募資計劃。計劃顯示,泡泡瑪特老股轉讓估值為25億美金,上市後預估市值為40-50億美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B站上市時的32億美金市值。

但6月1日招股書公布之後,卻引來了業內的質疑,在潮鞋的泡沫破滅之後,潮玩的泡沫還能傳遞多久?這是泡泡瑪特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

此外,就公司本身而言,泡泡瑪特的創新能力開始出現滑坡,未來能否撐起50億美金的估值還存疑。

在部分玩家看來,泡泡瑪特的Molly 盲盒設計已經越來越沒新意了,且市場中各種競品主題套路越來越明顯同一化,盲盒還能靠什麼吸引眼光越來越高的老顧客,泡泡瑪特這樣依賴設計師創造銷售神話的路還能走多久?

以及,加之今年疫情後可能的消費降 級,如果粉絲們和黃牛們購買力都疲軟了,泡泡瑪特的未來財務數據堪憂,如果潮玩盲盒價格不能繼續炒下去,下一波韭菜從哪裡來?

這些都是擺在泡泡瑪特面前的現實問題。

利潤翻400倍,毛利率近70%,泡泡瑪特如何這麼賺

翻開招股書,泡泡瑪特業績之好,著實嚇人一跳:

從2017-2019年,公司營收從1.58億增長至16.83億,淨利潤增至4.5億;總毛利率高達65.8%,線下店鋪淨利率近30%;

賣貨速度也極快,每年存貨周轉天數分別是49、45、46天,相當於一家健康的快消品公司;

三年裡,除了租賃沒有任何借款,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也從2017年的1.4,逐漸增至2019年的1.9,償債和變現能力逐年增強;現金流連續三年為正,2019年期末帳面現金3.2億。

這樣看起來,泡泡瑪特如若上市,也會是一支妥妥的「玩具業茅臺」。

泡泡瑪特收入的飛漲,始於2016年7月,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開設的首家IP店中,潮玩「Molly星座系列」的上市。

彼時的泡泡瑪特,仍是一個連續三年虧損的普通玩具合集店。而Molly系列,是泡泡瑪特的第一款潮流玩具產品,也是公司將自主開發潮玩系列IP作為主營業務的開啟。同時,公司也在擴張線下店的數量,新增機器人商店和展會的相關業務線,擴大產品銷量,進一步佔領受眾認知。

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僅一年,泡泡瑪特就扭虧為盈。2017年到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萬、9952萬元、4.51億元,三年利潤暴增400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根據2017-2019年的收益,泡泡瑪特目前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玩品牌。

再來看毛利率。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從2017-2019年間在逐步增加,從2017年的47.6%,增至65.8%。營收大幅上升,銷售成本也控制在了穩定水平。

哪怕是毛利普遍較高的玩具行業,這樣高的毛利潤率也是少見的。根據數據,就算是業內頭部玩具公司如孩之寶、邦寶益智,毛利率和淨利率也均低於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的成本低,首先來自於自有IP銷售的增長。省去了版權費,自主開發的產品相對毛利率也較高。招股書中也表示,2019年毛利率的增長,主要來自於自主開發產品的銷售增加。根據招股書,泡泡瑪特的自主開發產品收入,已佔到總營收的82.1%。

另外,從2018年開始,泡泡瑪特開始在線下大量鋪設機器人商店,加之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等線上渠道的增加,進一步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招股書顯示,目前泡泡瑪特全國共有825家機器人商店(無人售貨機),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機收入亦在2019年增至2.71億元。

數據上看,泡泡瑪特線下零售店佔收益的比例在逐年下降。2017年佔總收益84%,2019年只佔48%,而線上銷售和機器人商店卻都有大幅提升。批發商營收比例的下降,也說明公司更多的傾向於自營,讓中間成本得以減少。

據了解,泡泡瑪特線下零售店成本本就不算高。店面面積⼀般不超過100平米,店員不超過3個。這樣便可以有效提升坪效以及單店利潤率。數據顯示,三年來,全國的泡泡瑪特線下零售店中,關店數量就總共只有7家。2017-2019年,全國新增線下零售店數量分別為17家、36家和53家。至2019年,泡泡瑪特線下零售店已達114家。

此外,機器人商店在店鋪租金、人力、運營方面成本,也遠小於零售店。一般來說,只需一名工作人員來負責日常補貨和機器維護即可,並且一名員工就可以覆蓋很大範圍。

電商的收益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去年雙十一,泡泡瑪特在天貓旗艦店全天銷售額超過8000萬,1小時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295%。

業績良好的同時,泡泡瑪特也從不缺資本市場的青睞。就在今年4月,泡泡瑪特獲得了來自華興新經濟基金、正心谷創新資本的Pre-IPO融資,金額達1億美元(約7億人民幣)。從2010年成立以來,泡泡瑪特也共完成了9輪融資,共計近8億人民幣。

這些平均高不到10cm的小玩具,一手帶起了盲盒潮流,引得資本市場蜂擁而至。這座資本大廈,就是由均價59元的盲盒一個一個堆出來的。而這些產品,究竟都是誰在買?

踩中人性弱點的生意

實際上,泡泡瑪特踩準的,是人性中天生的博彩心理。

單價來看,49-69元/個的盲盒並不貴,屬於上街「隨手一買也不心疼」的小玩具。而在拆盒子的過程中,對於盒子裡未知內容物帶來的刺激和驚喜,讓不少愛好者欲罷不能。而僅有幾百分之一抽中概率的隱藏款,高稀缺性更讓他們趨之若鶩。這些色彩鮮明,造型獨特的玩具,瘋狂俘獲著目標受眾的心智。

因此,抽到隱藏款的更堅信自己的「手氣」,臉黑的「非酋」則投入更多妄圖翻盤。就這樣,不少人「上了頭」,成箱成箱地買,甚至不惜刷爆信用卡。「4個月時間,我們在泡泡瑪特花了20萬。」一對潮玩愛好者夫婦告訴剁椒娛投(ID:ylwanjia)。

「年齡介乎15-40歲,受過良好文化教育的年輕一代,是潮玩行業的主要受眾。」招股書中說。這一群人,收入尚可,購買力強。他們普遍住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壓力大,精神需求高,消費主義就成了他們的欲望釋放口。

高需求+高稀缺,賣方市場就這樣被造就起來。

招股書顯示,目前泡泡瑪特線上+線下共計320萬名註冊會員,2019年,註冊會員復購率達58%。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在產品數量上,也為受眾提供了充足選擇。根據招股書,迄今為止,泡泡瑪特共運營有85個IP,其中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以及51個非獨家IP。

其中,Molly系列是泡泡瑪特的第一款自主研發潮玩IP。這個嘟著嘴的湖藍色眼睛的小女孩,至今仍是泡泡瑪特最大的搖錢樹。2018年,光Molly系列的營收,就佔了總收入的41.6%,2019年,Molly系列產品的收入下降至28%,但仍所有IP中佔比最高。

不過,泡泡瑪特也在逐漸擺脫對Molly的依賴。2019年,公司開始增加其他IP的開發。2019年的設計、授權費用相關成本約為1.05億元,比2018年增加了63%左右。

這份成本在招股書中亦有體現。在2019年,泡泡瑪特推出了Dimoo、Yuki、BOBO&COCO等新自有IP。另外也增加了獨家IP系列的形象,使2019年相關銷售收入比前年上升35.4%。

這樣的做法,也看得出,泡泡瑪特意識到了單一IP存續性較差的問題,通過多品類產出,瓜分Molly銷售份額的同時,也能夠用新品進一步留存客源、提高增量用戶。

目前從招股書上披露的情況來看,這樣的策略依然奏效。

除了淨利4.5億外,2019年,無論是線下零售店、機器人商店,還是線上銷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零售店仍為營收大頭,為7.39億;線上渠道收入增速最快,達32%,營收5.39億元。

此外,在2019年,公司產品存貨周轉天數為46天。也就是說,從一個盲盒出廠到上架被買走,平均只需要46天。這個速率,相當於一家快消品公司。招股書也顯示,儘管年初的疫情對於銷售有所影響,但2019期末剩餘的5230萬存貨,已於今年4月30日售出。

儘管從底層邏輯上講,收集、博彩、交易……這種建築在人類心理弱點上的商業模式會一直存在。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剛需」。

然而,再「瘋狂」的博彩也總有夢醒的一天。總有一天,盲盒會被替代,就像曾經的小浣熊水滸卡、陰陽師的SSR式神、動森裡的大頭菜,被人們扔進角落,被刪掉APP,再去追逐下一個快感需求。

潮玩退潮,泡泡瑪特能否支撐起50億美金估值?

根據上述老股轉讓募資計劃裡面提到的數據,2018年,中國潮流玩具核心用戶達1.36億,天貓數據,僅90和95後有20萬消費者一年花2萬收集盲盒。購買力強的一年能消費100多萬。

過去的一年,鹹魚上有30多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2018年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瘋狂漲價39倍。最瘋狂的時候,有玩家說,是它們讓我傾家蕩產。

正是市場的瘋狂,支撐起泡泡瑪特的資本故事。但現在,這場潮玩狂歡開始退潮。

 (截圖來自:三文娛微信公眾號)

「架子上的都收起來了,我不是忠粉,新鮮勁過了,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有疲勞期,至少我是脫坑了。」「自從玩大娃手辦以後就不怎麼關注小娃盲盒了,今年搖搖樂水晶球都沒有喚起我。」「買過不少盲盒,並且曾經沉迷於這種不確定性玩法,不過現在我已經看透了不盲買了。」

疫情之後,玩家們更加明顯感受到潮玩市場在降溫。

在物質生活滿足的基礎上,年輕人會覺得錢財易得,快樂難尋。因此對於喜好的追求,願意花更多的成本。但疫情之後,在「悅己」上產生的消費,開始變得謹慎。尤其是泡泡瑪特的線下店也受到了疫情影響。

在潮鞋的泡沫破滅之後,潮玩的泡沫還能傳遞多久?泡泡瑪特算不算是趕在泡沫破裂之前上市?

有玩家提出這樣的觀點:「泡泡瑪特的泡沫快破了」、「和娃娃機一樣泛濫就不值錢了」、「炒盲盒與炒房類似」、「盲盒玩的就是新鮮刺激,新鮮感過了就不行了」「消費終要回歸理性」......

相比炒房、炒鞋、炒幣,炒盲盒的門檻更低,盲盒的售價59元一個的molly隱藏款,轉手在二手交易市場就可以賣到2000多,溢價30倍。

據悉,今年雙十一泡泡瑪特旗艦店銷售額達8000多萬,店鋪活躍20萬用戶,其中10萬新客,過半數首次在天貓買盲盒。也許等潮水退去,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盲盒愛好者,而不是為了炒盲盒而炒盲盒的新客。

那泡泡瑪特能撐起50億美金的估值麼?

潮玩這個行業有點像影視行業,這個公司以籤約代理IP為核心,影視行業以籤約明星為核心,也有不同之處就是這個公司有龐大的線下門店,線下門店也許是它未來在行業競爭的主要優勢。所以,它的估值應該按照零售公司來計算。

按照上述老股轉讓BP的數據顯示,2019年淨利潤5億,2020年預計收入40億,淨利潤10.9億。如果按照50億美金的估值計算,PE倍數為31倍。

相比其他類似的上市公司,PE倍數並不高。孩之寶2019年PE倍數為51倍,Funko的PE倍數為36倍,國內A股類似的公司平均PE倍數也有54.9倍;A股上市公司三隻松鼠PE倍數約為55倍,百草味估值約為35.7倍。

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2020年,泡泡瑪特的利潤能否達到10.9億。這相當於,比2019年的淨利潤翻一番,而且還是在有疫情的情況下。

事實上,撇開疫情的環境影響不算,泡泡瑪特自身也面臨一些發展瓶頸。

在招股書的風險披露中,泡泡瑪特提到,公司可能無法有效管理零售店,以及機器人店網絡的增長,也無法保證能準確預測消費者的偏好

「消費品,尤其是潮流文化產品,生命周期相對較短。在報告期內,Molly的銷售獲得很大一部分收益,分別佔2017-2019年三年的,26.3%,42。6%,27.4%。因此Molly對我們的銷售表現,至關重要。我們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和市場接受程度,能繼續維持現有水平。」

除此之外,在設計和創新上也有待突破。

有玩家吐槽,「最愛的茉莉近2年來出的真的是越來越沒點心意了!真心希望換個設計師。」

此前,泡泡瑪特的設計師Molly設計師Kenny wong和畢奇及FLUFFY HOUSE設計師在國外社交帳號上發布疑似港獨言論。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聲討抵制。

這也給泡泡瑪特敲響了警鐘,如何擺脫單一IP,如何擺脫對設計師的依賴。這些都是擺在泡泡瑪特眼前的現實問題。未來,泡泡瑪特到底是未來新秀,還是曇花一現,且行且看。

相關焦點

  • 老虎證券:泡泡瑪特憑什麼估值40億美元?
    40億到50億美元,這是目前國產消費品牌大致估值。泡泡瑪特賣玩具,毛利高達64.8%。喜茶和元氣森林賣飲料。完美筆記賣化妝品。毛利也高於20%。這些生意都挺賺錢。新消費也因此被視為是一級市場最後幾個熱門的投資賽道。但這股熱鬧中,上述公司都曾陷入估值過高的爭議。泡泡瑪特也不例外。從20億人民幣到40億美元,這家公司是怎麼變貴的?
  • 市值千億港元的泡泡瑪特,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計劃顯示,泡泡瑪特老股轉讓估值為25億美金,上市後預估市值為40~50億美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B站上市時的32億美金市值。但昨日招股書公布之後,卻引來了業內的質疑,在潮鞋的泡沫破滅之後,潮玩的泡沫還能傳遞多久?這是泡泡瑪特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
  • 泡泡瑪特股票什麼時候香港上市?估值或超60億美元
    據IPO早知道消息,港交所官網於11月22日晚間披露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通過聆訊的招股說明書,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預計於12月中下旬正式掛牌上市。
  • 泡泡瑪特上市,盛世與泡沫
    一個小小的盲盒,出廠價 10 多元,售價 59 元,毛利率高達 65%。而在二級市場,熱門隱藏款的價格甚至一度被哄抬到了數千元,溢價幾十倍。泡泡瑪特是否能真的撐起 1000 億的估值?裡面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是泡沫還是下一個迪士尼?
    12月11日首日開盤,泡泡瑪特股價一度大漲超過100%,使得其市值超過1100億港元。其市盈率達到了169倍。湖藍色大眼睛的Molly有些神秘,似嗔似喜。Molly背後的公司——泡泡瑪特也類似。大家對於它的評價兩極分化,到底是泡沫還是能最終成為迪士尼?市場反應是熱烈的。
  • 無人格化IP,撐不起泡泡瑪特60億美元的估值
    近日,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最快將在12月下旬IPO,預計募資規模達到2-3億美元,市值將超過60億美元,是此前新三板市值的19倍。 IP很容易掙到錢,因為有50年產權保護,只要消費者認可、購買,這50年中,企業就能不斷地從IP中賺取收益。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從影視公司,到全國各個地方的旅遊景區,大家都在打造IP,這是一個長線投資。
  • 夫妻賣盲盒年入16億,暴利生意背後估值25億美金的泡泡瑪特要IPO!
    6月1日「兒童節」晚間,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還曾於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870578,2019年4月2日於新三板退市。退市完成前,北京泡泡瑪特的市值為人民幣20.0億元。
  • 泡泡瑪特IPO募集火爆!估值高達460億,超額認購78倍!憑啥這麼牛
    據泡泡瑪特在港交所發布的IPO正式公告顯示,泡泡瑪特擬發行1.36億股,其中公開發售0.1632億股,國際配售約1.1616億股,每股發售價格介於31.50-38.50港元,集資額42.75億至52.24億元,約6.7億美元,遠高於早前預期的2至3億美元,IPO估值則將達到約70億美元。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此次打新門檻為每手200股,入場費7777.6元。
  • 劍指泡泡瑪特,估值70億美金名創優品向潮玩賽道「上升」
    12月11日,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開盤一度漲超100%,達到80.95港元,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收盤報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市場上沒有同類參考,身為新經濟代表者踩在風口上,使得它成為暗盤最大的「驚喜盲盒」,正式登陸之前面向散戶的部分已經獲得了365倍的認購。但也有人認為其估值虛高,或存在泡沫成分。
  • 港股打新 | 泡泡瑪特(09992)轉板後估值飆漲1870%,「盲盒第一股...
    >基石:無泡泡瑪特投資價值分析胖貓分析新股系列會對每一個港美股新股,根據公司財務狀況分析,行業前景及IPO表現,新股中籤率預估,保薦人往績,基石投資者、超額認購倍數及估值水平七大指標,綜合評級新股的投資價值。
  • 盲盒裡藏著50億美金:泡泡瑪特為何能撩動Z世代?
    懂財帝原創 · 作者|琳琅85後王寧,用一個嘴角上翹大眼睛的Molly潮女,撕開了中國Z世代精神世界隱秘的一角。過去十年裡,王寧帶著它創造的泡泡瑪特完成了八輪融資,從新三板輾轉,如今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再謀主板上市,擬募資2~3億美元。泡泡瑪特在中國掀起了盲盒文化的盛行,Z世代手中的潮玩「玩」出了盲盒經濟。
  • 估值超400億元的泡泡瑪特即將上市
    泡泡瑪特在招股首日面向散戶部分的股票發行,已獲得78倍超額認購;泡泡瑪特擬通過上市發行1.36億股,每股發售價格介於31.50-38.50港元,募資金額遠高於此前預期。泡泡瑪特上市時的估值,也將達到約70億美元。更有多位投資人表示,其市值突破百億美金只是時間問題。
  • 泡泡瑪特估值憂慮:「爆款」Molly收入貢獻下降,曾捲入涉嫌抄襲醜聞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即將亮相港交所。泡泡瑪特12月10日公告披露,發售價已釐定為每股股份38.50港元,估計將收取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50.25億港元,每手200股,預期股份將於2020年12月11日上午9時在聯交所主板開始交易。
  • 泡泡瑪特一年賺4.5億,盲盒成了「印鈔機」?
    根據《潮流文化發展白皮書》顯示,全球潮流市場規模已於2017年達到2000億美元,玩具是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潮流細分品類,於2016至2017年間的增速接近300%。   泡泡瑪特營收利潤堪比印鈔機的暴漲的同時,也迅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青睞。
  • 泡泡瑪特赴港IPO估值25億美金,「盲盒之王」是投機還是賭博?
    平時閒來無事,她甚至會為自己收藏的幾十個Molly娃娃起名字,跟它們聊天,說話。那個綠色眼睛,嘟嘟嘴的小玩偶有著萬千樣貌和無限魔力,並成為泡泡瑪特的標籤和搖錢樹。千千萬萬個像她一樣的盲盒玩家共同託起了泡泡瑪特(POP MART)融資後25億美元(約177億元)的估值。
  • 泡泡瑪特赴港IPO估值25億美金,「盲盒之王」是「投機」還是「賭博」?
    平時閒來無事,她甚至會為自己收藏的幾十個Molly娃娃起名字,跟它們聊天,說話。那個綠色眼睛,嘟嘟嘴的小玩偶有著萬千樣貌和無限魔力,並成為泡泡瑪特的標籤和搖錢樹。千千萬萬個像她一樣的盲盒玩家共同託起了泡泡瑪特(POP MART)融資後25億美元(約177億元)的估值。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多位投資人表示,其市值突破百億美金只是時間問題。但上市首日就達到這個水平,多數人還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受歡迎程度。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擔憂。
  • 上半年營收超8億,潮流玩具第一股泡泡瑪特今日公開招股,估值達70億...
    若以招股區間上限完成定價,泡泡瑪特將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約52.24億港元,約6.7億美元,遠高於早前預期的2至3億美元,IPO估值則將達到約70億美元。2020年6月提交招股書以後,泡泡瑪特開始了對資本市場的衝刺。11月22日晚間,港交所文件顯示,泡泡瑪特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
  •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盲盒,這個在年輕群體中廣受追捧的小玩意兒,讓其背後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在三年內營收瘋漲10倍,2019年淨利潤高達4.5億元。[1]2020年6月1日,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預估上市市值40-50億美金,一舉超過b站的32億美金上市市值。
  • 高瓴騰訊看上新風口:美妝遊樂園火了,5000億市場的下一個泡泡瑪特?
    高瓴騰訊看上新風口:美妝遊樂園火了,5000億市場的下一個泡泡瑪特?,還是中老年投資者看不懂的下一個泡泡瑪特?這個新風口不止高瓴中意,投出泡泡瑪特的「黑馬基金」——黑蟻資本也在重倉。這一新風口還吸引了包括騰訊、華平、經緯中國、CMC資本、復星銳正資本、真格基金在內的一線資本悉數進場。市場最新的引爆點來自於這一賽道選手HARMAY話梅的新一輪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