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造物,「90後」小情侶的廣彩理想國
「其實我們並不會刻意想到要去創新,就像我們認為非遺也不該是綁架人們購買行為的一個理由。廣彩也罷,非遺也罷,我們希望客戶能從第一眼先感知這個瓷器是美的,是好看的,是想要購買的,然後再了解到,原來這是廣彩啊!這才是我們創作的出發點。」蔚菁說。
繼續,廣彩
文:徐語鴻
圖:繼續廣彩
2月14日的傍晚,蔡思哲和何蔚菁在安靜的工作室對坐的兩張桌子前累得睡著了。這對「90後」小情侶度過情人節的方式和每一天沒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投入到廣彩瓷器的製作中。從他們創辦「繼續廣彩」品牌的3年來,他們丟掉了每一次旅行的機會,放棄了每個假期的閒暇時光,把生活的多姿多彩都埋首在繪製在光彩中。
落寞的潛力股
其實,真正入行之後,蔡思哲和何蔚菁才發現自己的決定在大家眼中是多麼膽大潑天,要繼續廣彩,並不容易。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既是廣州市的地方傳統工藝,也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廣彩的命運和其他瓷器有些不同。它從清末誕生起就是為了出口外銷而造的,那時海禁剛剛解除,外國來華貿易的商船隨之增多,常常滿載著名的中國瓷器而歸。比較起色彩清新的青花瓷來說,華麗繽紛的廣彩更符合正流行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西方人的口味。因此,廣彩接到了大筆國外的定製訂單,按照西方的審美和要求進行來樣製作。華麗繁複、滿彩描金的廣彩,成為了西方貴家族瓷的定製專用。
然而由於戰爭等原因,「混血兒」廣彩的出口量銳減,不得不轉內銷,而國內民眾對廣彩的認知遠遠不如粉彩、琺瑯彩。蔚菁的媽媽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廣州織金彩瓷廠(簡稱廣彩廠)成為一名廣彩手藝人,因為購物群體的轉變,廣彩廠將生產線分為精瓷車間和普通車間,用流水線的方式生產了較為粗糙的、便宜的廣彩瓷,這才讓廣彩走入了當地的千家萬戶。
廣彩就像一個落寞的貴族,曾經華麗的外衣已經漸漸老舊、褪去,無人再去問及它昔日的榮光。而初出茅廬、半路出家的這對小情侶,沒有拜過大師,專業也是與廣彩無關的視覺設計,卻因為喜歡媽媽做的瓷器的美,想要與這落寞的貴族同行,並讓它能夠繼續下去。「真正進入這個圈子才知道,原來這個圈子這麼小,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開工作室,竟然是頭一個。」
在外人覺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蔡思哲和何蔚菁,並不認為自己是盲目投入:「正相反,我們覺得廣彩是潛力股。因為人們對粉彩、琺瑯彩等其他有名的釉上彩太了解了,他們往往很『皇家範』,已經有了一種審美的標準。而廣彩本就是混血兒,它可以自由運用中西方的元素,它沒有桎梏,沒有標準,它在今天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克制的創新
兩個「90後」來做300年歷史的廣彩,有什麼不一樣呢?許多人懷著這樣的好奇找到了藏在中山七路背後小巷子裡的繼續廣彩工作室,竟然有些「失望」。
除了在廣彩原有的瓶、碟、碗器形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瓷質杯墊、首飾等小器物,其他如廣彩紋樣的描線、用色、織金、燒制方式均沒有什麼不同。但羅列的蓋碗、餐碟、花瓶個個精緻,價格也沒有負擔,和那些拍照的比買的人多的店鋪相比,繼續廣彩少有空手而歸的顧客,這背後全靠一份對美的認真。
一個小小的鵝卵形廣彩吊墜,是他們用了2年時間才打磨出來的最終版本。蔚菁的設計初衷是讓廣彩日常化,然而僅僅是為了打造一塊輕質的、堅固的瓷胎,就讓他們倆往返景德鎮數次,才尋找到最優質、適合繪製飾品的瓷片。
對於人人大談「非遺創新」的今天,思哲和蔚菁這兩個年輕人卻顯得有些謹慎。「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討論,什麼是廣彩的創新。我們很害怕為了創新而去創作,結果做出的東西缺乏廣彩的韻味,也不美麗。」思哲常常會收到院校的邀請,分享一些創作的作品與心得。「在我看來,學生的畢業設計是大膽的、革新的,它值得鼓勵,但更偏向於實驗性。我和蔚菁打算先從最傳統的廣彩繪製的步驟、技法與表現形式開始學習,在掌握好廣彩的工藝和規範之後,再用我們的設計去改良,使之符合時代的審美。」
獲得2018年第十四屆廣州市工藝美術「工美金工獎」的金獎的作品《幻遊羊城》,出自蔚菁某天早晨的奇思妙想:如果紅樓夢裡面的金陵十二釵,來到廣州喝茶會是怎樣一幅場景?思哲在更改了三個月的草稿後,最終在一個半徑約20釐米的瓷盤上,將近20個服飾考究、神態生動的人物在嘆早茶。為了將廣州文化融入其中,邊飾以廣州經典滿洲窗為錦地元素,配以早茶點心「蝦餃」「燒賣」「春卷」「蛋撻」等廣府點心,而人物背景中還隱約能看到廣州塔、五羊像等廣州地標。
去年年底,他們二人接受了一本時尚雜誌的採訪,萌生了想要做一個「國潮一點的、顛覆性的」產品的念頭。於是,兩人製作了「虎中作樂」蓋碗,以「虎」為原型,遠觀能看到傳統廣彩的設計元素,比如廣彩強調的金色;近觀會發現各具形態的老虎,相互嬉戲玩耍,表情可愛古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杯身都趣味十足,適合細細把玩。這個嘗試性作品一面市,就得到了非常火熱的反饋,大大出乎蔚菁和思哲的預料。
「這是件需要努力平衡的事情,傳統是根,創新是生命力,兩者缺一不可。」蔚菁補充道。
追求平衡的佛系青年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並沒有減緩情侶倆製作的步伐,他們常常工作到凌晨2點,為了製作網上預訂的100套「虎中作樂」蓋碗套裝。
認識思哲和蔚菁的人都說,他們倆是一對相當「佛系」的情侶和工作夥伴。例如藏在小巷背後的工作室,因為時間常常不夠用不想受到外界打擾而從不主動宣傳的品牌,最難得的是面對如此精彩的花花世界,兩個年輕人能全力堅守在30平方米的工作室中。
「思哲好厲害,很喜歡傳統中國文化,做起工作來超認真細緻,會把控好事情的點點滴滴。但其實我們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蔚菁俏皮地提起二人的關係。「哈哈,就是吵架啦!」思哲大方地坦白,「蔚菁總是抱怨不能出去玩!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啊!」
「你這個完美主義者!」「你這粗枝大葉的個性!」在相互吐槽完後,思哲又毫不吝嗇地誇獎起女朋友:「但蔚菁思維很活躍,創造力很強,沒有她,我們的設計不會這麼有意思。」蔚菁笑著說:「思哲對手藝很有敬畏之心,他身上真的有匠人精神哦!一點點瑕疵都不容許!」
繼續廣彩的客戶並不少,有二三十歲喜歡接受好玩的產品的年輕人、有喜愛精緻的中年人、也有企業定製的訂單。而繼續廣彩的工作室只有三人——思哲、蔚菁和蔚菁的母親。「我們沒想過要把東西交給其他人做,一定要自己親自把控品質才安心。因為我們希望無論哪一件廣彩,在客戶眼中都是美好的。」
對於這樣全力的投入,蔚菁說:「我最害怕的就是等我和思哲老了,有人跑來和我們說:『你們好不容易啊,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堅守這項快要失傳的手藝!』我們不想當那個『偉大』的人,我們希望廣彩能夠越來越多人願意買,繼續它的榮光和美麗。」
天黑了,兩人從小憩中醒來,許多戀人開始相聚來慶祝2020年的情人節,而在堆滿上百支各色畫筆的工作檯上,思哲正如平常地繪製白瓷,蔚菁一邊埋頭填色,一邊拿著火槍燒掉多餘的油脂,兩個人按照共同的創作與設計,一筆一筆流暢地描畫著。他們既是情侶、也是合伙人、更是廣彩工藝發展的追夢人。在個性不同中、在傳統和當代之美中,尋找著最好的平衡。
看他們的作品,給人清雅恬靜的感覺,很喜歡!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