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董瓷器質量很好,價格為什麼一直很低?

2020-12-22 無心撿漏
日本十九世紀藏春亭三保造瓷杯

眾所周知china這個英文單詞除了代表中國以外還代表著瓷器,中國從宋代起就將瓷器銷往歐洲,中國的瓷器可謂是長期佔領歐洲市場,日本瓷器偷師於中國,以中國瓷器的基礎上加入了日本的風格,日本自古就模仿中國,日本的東京模仿的就是我國唐代的都城長安,唐朝時日本就派遣唐使到長安學習中華文明,所以日本很多的文化都來自於中華。

從13世紀開始日本人模仿中國製作瓷器,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日本的制瓷水平已經成熟,康熙時期正好大清開始閉關鎖國,康熙皇帝下令片板不得出海,導致了我國與歐洲的貿易被迫中止,所以歐洲人把市場改到了日本,日本當時燒造的伊萬裡瓷器以青花和礬紅彩為主,由於顏色對比比較強烈深受歐洲人的喜愛,後來康熙開放廣州為對外通商口岸,由於當時的市場已經被日本所佔領,景德鎮的匠人被迫仿造日本的瓷器,最終由於景德鎮的匠人制瓷水平過硬,最終景德鎮瓷把日本伊萬裡瓷的市場又搶回來了。

二十世紀日本瓷器

我國明代晚期到清代中期,主要是萬曆、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朝代瓷器質量很高,尤其是康熙和雍正兩朝,瓷器的質量可以說稱得上登峰造極,所以一直到清代中期中國一直牢牢的掌握著海外市場,但是由於清代中期以後大清朝開始走下坡路,瓷器的質量也因此一路下滑,最後只能以量取勝,反觀日本瓷器後來者居上,由於日本十九世紀晚期,明治維新以後國力大幅度提升等等多重元素的影響,日本瓷器逐漸又重新佔領瓷器的市場。

圖片上這件是我收藏的日本藏春亭三保造瓷杯,這是日本十九世紀制瓷一著名堂號出品,這是我在歐洲的一個古董店中淘到的,胎質非常非常薄,薄的超乎常人想像,十九世紀我國出產的外銷瓷已經大不如前,可以想像這種品質的瓷器出口歐洲對我國的瓷器銷量一定有所影響。我國十九世紀晚期主要外銷瓷以廣彩為主,廣彩雖然符合外國人審美,但是瓷胎雜質較多,釉面也很容易脫彩,所以在十九世紀晚期日本瓷要比大清廣彩質量要好。

我們通過這張圖片可以看出胎質非常薄,可能只有2毫米厚,和我們建國後的蛋殼瓷差不多。

現如今在國際市場,尤其是歐洲日本瓷器的價值高於中國的民窯瓷,但是在國內市場由於我們對國外的古董不是很了解,所以日本瓷器在國內價格一直處於低谷,其實日本瓷器也不乏精品,尤其是日本仿宋代建盞,在國際上一直備受追捧,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瓷器價格較高的瓷器基本都和茶道有關,中國宋代的建盞曜變天目在日本堪稱國寶,日本人對曜變天目的喜愛不可想像,所以日本歷朝歷代眾多制瓷大家不斷仿製建盞,其中出來不少精品,我相信隨著年輕人的成長,外國的古董在中國價值會不斷增加,因為藝術無國界。

相關焦點

  • 瓷器的價格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大
    在這物質生產過剩的年代,什麼產品都是供過於求,市場的完全競爭也導致產品五花八門,質量也參差不齊,價格自然相差也非常大,瓷器作為一種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我相信沒有哪個中國人不認識瓷器,它的價格自然也有高有低,高的拍出天價上億元,低的低到出廠價幾毛,有人說價格貴就是好,貴有貴的道理,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那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怎樣去看待一件瓷器的價格呢?
  • 中國瓷器好還是日本瓷器好
    作者:甄昊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在最高端瓷器上,中國最高端的比日本最高端的好。 德化窯那些過八千的瓷雕,龍灣窯的那些彩瓷……連寶雞的耀州青瓷現在也都很好很好,2000塊以上的刻花青瓷器,漂亮極了。 沒看過、沒摸過這些,不足以批評中國瓷器。
  • 日本收藏家坂本五郎:竭盡洪荒之力收藏中國古董
    有一位日本老頭值得我們敬佩,他在8月15日去世了,生前為中國古董收藏的圈內大咖,他與中國古瓷的大藏家広田松繁交從甚密,他在歐洲拍場上屢創中國古董天價,他被歐洲人譽為「小拿破崙」。他,就是中國青銅器、瓷器大藏家及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
  • 【保利拍賣 四季古董】 第50期古董精品拍賣會——重要瓷器選萃
    北京保利第50期古董精品拍賣會將於2021年元月4-8日在北京萬特國際黃金珠寶中心預展,9日拍賣。本次拍賣共上拍瓷器、玉器以及文房雜項等共計603件。 本次拍賣我們徵集到了以明晚期及康雍乾三朝為主的若干重要宮廷瓷器。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一件唐英御製乾隆官窯青花釉裡紅獅子繡球蒜頭瓶。
  • 遇金融危機富豪賣古董,我「閉著眼睛」拍下元青花
    為了追求進步,就開始留意元青花,其實心裡很明白:自從有2億多元的「鬼谷子下山」後,元青花的價格一直就凱歌高奏,響入雲端。有時我盯著拍賣會上擺在重要位置的元青花大件器,看看估價後面那一串0……摸摸自己的口袋,只有嘆口氣的份兒。
  • 國內市場大量出現日本二手瓷器,那些回流的洋貨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日本買舊貨無關於財富多少,卻有關於情懷與興趣,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一個選項,購物也多了一條途徑。舊物和二手貨在中國一直不被重視,一些城市自發形成的舊物市場不是被取締就是趕到了城邊,唯恐影響市容。但在一些發達國家有各式各樣的地攤、跳蚤市場賣舊貨,是政府鼓勵的一種文化現象。
  • 讀瓷·視界▏日本瓷器為什麼都叫「燒」?它有哪些
    喜歡日本陶瓷的朋友常常好奇,他們的瓷器為什麼叫「燒」,有什麼其他含義嗎?其實「燒」,指的是瓷器產地。目前產量和影響最大的主要是美濃燒、有田燒、波佐見燒、九穀燒。另外,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些認知的還有清水燒,信樂燒、小鹿田燒、常滑燒等等。
  • 中國珍罕瓷器舊藏家坂本五郎東京辭世
    坂本五郎被歐洲人譽為「小拿破崙」,他早年馳騁於鮮有亞洲面孔的歐洲拍場上,屢次締造中國瓷器拍賣紀錄。  家境貧寒自小喜愛藝術  1923年8月31日,也就是日本關東大地震的前一天,坂本五郎在日本橫濱出生,他是由剛生產完的母親艱難地從地震中背出來的。在十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五,因此取名「五郎」。
  • 分析中國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價值
    我國歷代瓷器多以產地命名,屬於某州某縣,就以某州某縣為其窯名。如唐代的越州窯、邢州窯,宋代的定州窯、汝州窯、耀州窯等等。在瓷窯的密集地區,窯與窯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規模小的瓷窯模仿規模大的名窯,燒瓷質量差的向質量好的借鑑,成功品種與受人歡迎的暢銷瓷器很快地得到傳播。
  • 秉承匠人精神,深耕細作的日本瓷器
    作為瓷器的發源地,每個中國人都很驕傲。可是到了現代,情況逆轉。對比歐美和日本,我們甚至沒有知名的日用瓷器品牌。國內日用瓷器最大的產地是潮州和景德鎮:其中潮州以量產為主,景德鎮定位中高檔。市面上也不乏設計師品牌的日用瓷器在售。
  • 世界頂級古董商是如何煉成的
    轟動整個收藏界,創下當時中國文物價格的世界紀錄,至今仍是中國陶瓷的最高成交價。這位神秘人物就是世界級最大的古董商,經營東方古董的世界級泰鬥——朱塞佩·埃斯卡納齊先生(Giuseppe Eskenazi)。
  • 從雞缸杯到官窯八方瓶,仇國仕和他經手的「天價」中國瓷器!
    此後的兩三年裡,仇國仕得到了蘇富比前亞洲區主席朱湯生和時任蘇富比中國瓷器工藝品部主管謝啟亮的大力栽培。自2003年起,仇國仕開始致力於開拓蘇富比亞太地區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與全球重要收藏家及古董商保持緊密聯繫。在隨後的幾年裡舉辦了多場成績超凡的拍賣,使得香港蘇富比繼續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領域保持風向標的地位。
  • 日本十大陶瓷之首,皇家御用瓷器長這樣~
    而今源於中國的瓷器,卻在日本驚豔了世界。日本是一個以生產陶器為主打產品的國度,其瓷器製作的歷史僅有400多年的時間,大大晚於中國。但是,其陶瓷行業的日用細瓷的產品設計與技術工藝卻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目前日本的日用細瓷產品佔據了美國近一半的高檔陶瓷市場,在歐洲在世界各地甚至在中國也識別度很高,擁有鍾愛和追捧的粉絲,令人刮目相看。日本瓷器在質量,白度,產品規整度,控制釉面鉛,鎘溶出率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領先於國際水平。器形特色種類繁多,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 康熙漿胎瓷器為什麼尤為珍貴?
    此時的瓷器胎質特別好,從瓷片的斷面就能看出,晶瑩如玉,耐人尋味,僅僅是一塊瓷片都可玩可賞。粉白和漿白兩種釉面如何區分呢?其實很好區分,因為漿白是用特殊方式燒造出來的。燒製漿白瓷,要用瓷土淘洗之後的細泥漿,這一點就比別的瓷器精緻許多,這種漿胎瓷器胎很薄,上手之後很輕,扣之發出瓦聲,而且胎內容易產生氣泡,釉面也偶爾有開片。粉白和亮白釉瓷器胎質雖然也很精細,但不用細泥漿,燒制出來的瓷器密度大,有壓手的感覺。
  • 437萬買古董瓷盆,為求心安去鑑寶,報價時專家說:站穩了嗎?
    不過如此說來也並不是古董不可以保值,只是如果想要入手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鑑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訣竅。古玩、字畫、器具都是古董,鑑賞鑑別的辦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稍一打眼可能字畫變廢紙器具變瓷器。專家們在鑑定之前提到清朝時期的古董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贗品居多,而官窯的贗品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稍微不注意不僅買到假貨甚至價格連現在骨瓷的裝飾品都不如。「粉彩」作為一種瓷器上色方法最早是出現在清朝的康熙年間盛於乾隆年間,就像唐朝最著名的唐三彩,康雍乾年間裡最出色的就是「粉彩」技藝。
  • 馬未都:戴白手套去鑑定瓷器的「專家」,不是外行就是騙子
    這些專家像是拿起自己的孩子一樣,把古董物件放在掌心,隔著白手套仔細的把玩。也許是因為放置手心出汗,手指打滑,怕拿不穩當給摔地上了,或者害怕手裡細菌腐蝕文物吧,不管怎麼樣,在我們看來,這戴著白手套拿古董的專家,確實是既工作認真又專業負責。可是我們當下的收藏界大佬馬未都,似乎不大認可,甚至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工作給矇騙!
  • 【談瓷】麥森瓷器和中國瓷器
    曾以收藏中國、日本瓷器著名的德國薩克森州選帝侯奧古斯都強力王,因其對於東方瓷器的狂熱,促成了麥森瓷器的誕生。當提到麥森瓷器的時候,都寫作Meissen瓷器。 麥森瓷器專指由地處麥森的麥森瓷廠生產的瓷器,從約1710年開始作為薩克斯選帝侯的皇家創燒瓷器發展到今天,一直被皇室、貴族和豪富所追捧,三百年來其價格一直極其昂貴,並成為德國的著名奢侈品牌之一,還擔任一些國家訂製的外交瓷器的角色。
  • 兩件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器,你能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區別嗎?
    喜歡瓷器的人應該知道景德鎮即「瓷都」和世界瓷都,他也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中國最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有郎紅和祭祀紅兩種。他們的存在更體現了中國古老的頂級制瓷技術。在外行看來,郎紅和祭品紅瓷看起來幾乎一樣,如何區分這兩種瓷器?
  • 歷代瓷器的鑑定方法
    中國被西方國家稱之為「瓷器大國」,在今天的歐、亞、非各國都有中國瓷器出土。歷朝歷代出產的瓷器,唐代的秘色瓷,宋代的鈞瓷,元代的青花瓷,清代的琺瑯彩瓷,另外還有雕塑瓷,外銷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那麼,鑑定瓷器真偽的方法有哪些呢?重點記住一句話:時代風格不可逆!
  • 德國名瓷|麥森瓷器於歐洲瓷器的起源
    瓷器在18世紀歐洲啟蒙時代象徵了皇室貴族的財富與地位,而歐洲瓷器的起源,則與德國麥森瓷器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