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瓷·視界▏日本瓷器為什麼都叫「燒」?它有哪些

2020-12-17 騰訊網

喜歡日本陶瓷的朋友常常好奇,他們的瓷器為什麼叫「燒」,有什麼其他含義嗎?其實「燒」,指的是瓷器產地。目前產量和影響最大的主要是美濃燒、有田燒、波佐見燒、九穀燒。另外,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些認知的還有清水燒,信樂燒、小鹿田燒、常滑燒等等。

■ 美濃燒

如果你對中國現在的瓷器產地有了解,那麼美濃燒相當於廣東潮州,都是機器生產,走量,產量日本第一,產品只是籠統的日本特色。淘寶和一些生活用品店裡能買到的,幾十塊錢一個,產地是日本的瓷器,無一例外都是美濃燒的產品。

一般售價在幾十塊錢,底部燒著made in japan、美濃燒,或者日本制的瓷器,都是來自美濃燒的產品。

在日本,高檔些的民用瓷,會打上自己的品牌,而不是「日本制」。很多品牌都出自景德鎮製作。

■ 有田燒

有田燒是日本瓷器最早的產地,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中國景德鎮。因為長期做工藝品瓷器和高檔瓷器,糾結在老式的日式風格裡難以轉身,最近產值已經被附近的波佐見燒超越,成為日本第三。

設計師是柳原照弘在有田創立的品牌

■ 波佐見燒

波佐見與有田毗鄰,我們去日本考察瓷器市場時,從有田燒開車到波佐見,只有二十幾分鐘的車程,只是有田燒屬於佐賀縣,波佐見屬於長崎。

長期以來,波佐見作為有田的小弟存在,很多時候甚至是給有田燒做代工,產品打有田燒的標。但因為一直做民用瓷,價格相對便宜,這幾年產量超越了有田燒。

目前在中國相對知名的四個日本瓷器產地:美濃、有田、波佐見、九穀,有田和波佐見還有一些品牌出現,而美濃和九穀,主要還是以產地面目出現。

■ 九穀燒

跟有田一樣,做傳統的日式風格瓷器,但九穀的手工彩繪色彩強烈,很多有中國古風,多系工藝品瓷。

九穀燒強烈的色彩與構圖,與日本其他陶瓷器大不相同

■ 清水燒

中國人去京都旅遊的不少,去清水寺的路上和很多京都小店,都有清水燒。但對中國人來說,清水燒陶器多,文化隔膜太深,日式傳統花紋多,不易理解。清水燒的高端藝術品瓷,線條纖細優雅,在斑斕的色調上綴以金色釉彩。

■ 信樂燒

其實日本瓷器產地有幾十個,我們只是揀重要的說一些。這個信樂燒以陶器居多,著名的是那個招福貓頭鷹(八相狸貓),相信不少人見過。

■ 小鹿田燒

小鹿田燒值得拿出來說下,是因為它被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評為「世界第一民陶」。至今小鹿田燒依然採用傳統江戶時代的做法,比如用河川水力推動石臼磨碎粘土製作陶土,每戶僅傳一子等等。

雖然是傳統的東西,但不像清水燒那麼起點高,深奧,到了這個時代反而因為其古樸而更受人喜愛。(文圖來源網絡)

--END--

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談瓷】麥森瓷器和中國瓷器
    從產生到發展的過程中,麥森瓷器和中國瓷器都有不解的關係…… 名稱和品牌 緊鄰德國薩克斯州(德文:Sachsen)首府德雷斯頓(Dresden)的麥森(德文:Meißen),是歐洲最早生產出硬質陶瓷的地方,其中文名稱有三種,通常稱作麥森或邁森,來自其德語或英文發音,也有的譯作梅森。
  • 一篇10萬+的文章,引出眾人詢問:你那賣日本瓷的朋友都有啥?
    我昨天寫了篇文章《疫情下的生存:買賣太難做,這幾個朋友調轉方向,生意竟滋潤起來》,寫我瀋陽的五位做二手相機和維修的朋友,在疫情下如何轉型和生存的,其中最後一位叫丁競傑,他實在扛不住了,最後逃離三好街,搬到古玩城,賣起了日本瓷器。
  • 中國瓷器好還是日本瓷器好
    新燒的龍泉,那種一千塊錢以上的碗,看著就如玉一樣,真看到你就知道那是好東西。然而大家不一定有機會看到。還有八百塊以上的建盞,都美極了。這還都不算是頂級的好東西。景德鎮的陶瓷就更是技術好,白瓷、青花、顏色釉、彩繪瓷……那些新的、高品質的東西,真是好。
  • 秉承匠人精神,深耕細作的日本瓷器
    作為瓷器的發源地,每個中國人都很驕傲。可是到了現代,情況逆轉。對比歐美和日本,我們甚至沒有知名的日用瓷器品牌。國內日用瓷器最大的產地是潮州和景德鎮:其中潮州以量產為主,景德鎮定位中高檔。市面上也不乏設計師品牌的日用瓷器在售。
  • 為什麼茶人圈和玩瓷圈都在追捧景德鎮上10000元的柴燒杯子?
    它的特徵是什麼?首先跟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柴燒杯。景德鎮柴窯始建於南朝陳代(公元557~589年),又稱「鎮窯」。所謂柴燒,顧名思義,就是用柴火燒制。因柴窯焙燒時窯內溫度高達1330°以上,所以,柴窯的瓷器盡為釉下瓷(釉上彩瓷的受溫在1200°以下),如高溫顏色釉瓷、青花瓷、釉裡紅瓷等。
  • 有一種寶貝,日本叫七寶燒,歐洲叫琺瑯,中國叫什麼?
    中國習慣把附著在陶、瓷上的琺瑯叫釉,覆蓋於金屬表面的叫琺瑯或景泰藍。「琺瑯」一詞來源於古德語「冶煉廠」,有「融化」之意。琺瑯工藝起源於埃及,後傳至歐洲,在元朝時傳入中國。▲ 十四世紀初期歐洲琺瑯製品當年,元蒙軍隊橫跨歐亞大陸入侵西亞,俘獲了很多有專業技能的工匠,他們被押送回中國,專為蒙古貴族生產豪華日用品,其中就有在金屬表面做琺瑯的阿拉伯工匠,他們給中國帶來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技術——掐絲琺瑯。
  • 日本神田燒瓷碗|古染手作、雅而不嬌,讓一餐一飯都美若春日風光
    最近有朋友送了小璞一套日本進口神田燒的釉下彩瓷碗,內心那個歡喜呀~果不其然,當我拆開一看,就知道自己賺到了!憑我多年搜集瓷製餐具的「火眼金睛」和小小的研習心得,這套瓷碗無論是碗型、花色,還是質感、做工等,都無可挑剔!
  • 成都博物館疫後首展伊萬裡瓷,再現300年中日瓷器興衰歷程
    李參平遍訪佐賀藩各地,1616年在有田地區發現了製作上等瓷器所需的原料——瓷土礦。從而,改寫了日本陶瓷的歷史。展覽現場展覽現場明末清初,中國瓷器生產大幅減少。海禁令的頒布更是令瓷器外銷停滯,荷蘭東印度公司轉而向日本尋求瓷器商品,抓住這一機遇的日本,正式拉開瓷器外銷的時代大幕。
  • 柴窯、柴窯瓷器、柴燒,別再傻傻分不清!
    於是經常能遇到朋友們分不清柴燒和柴窯,更分不清一樣的倆字「柴窯」,怎麼就說的不是一回事了呢?柴窯和柴窯瓷器簡稱的柴窯又有什麼不同?今天就簡單地跟大家把概念捋一下,區分一下這三個詞彙。柴窯瓷器柴窯瓷器,也就是現在大家口頭常提及的柴窯。這個「柴窯」指的是現代把生坯裝入匣缽之中,通過木材做燃料經高溫1250℃-1350℃所燒制的瓷器。為什麼特指現代呢?
  • 日本古董瓷器質量很好,價格為什麼一直很低?
    ,日本自古就模仿中國,日本的東京模仿的就是我國唐代的都城長安,唐朝時日本就派遣唐使到長安學習中華文明,所以日本很多的文化都來自於中華。從13世紀開始日本人模仿中國製作瓷器,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日本的制瓷水平已經成熟,康熙時期正好大清開始閉關鎖國,康熙皇帝下令片板不得出海,導致了我國與歐洲的貿易被迫中止,所以歐洲人把市場改到了日本,日本當時燒造的伊萬裡瓷器以青花和礬紅彩為主,由於顏色對比比較強烈深受歐洲人的喜愛,後來康熙開放廣州為對外通商口岸,由於當時的市場已經被日本所佔領,景德鎮的匠人被迫仿造日本的瓷器
  • 日本十大陶瓷之首,皇家御用瓷器長這樣~
    中國古有「瓷國」之稱,「瓷」曾為我們這個善於創造的民族所獨有。而今源於中國的瓷器,卻在日本驚豔了世界。日本是一個以生產陶器為主打產品的國度,其瓷器製作的歷史僅有400多年的時間,大大晚於中國。目前日本的日用細瓷產品佔據了美國近一半的高檔陶瓷市場,在歐洲在世界各地甚至在中國也識別度很高,擁有鍾愛和追捧的粉絲,令人刮目相看。日本瓷器在質量,白度,產品規整度,控制釉面鉛,鎘溶出率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領先於國際水平。器形特色種類繁多,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 【談瓷】海外藏明清外銷瓷的紋飾
    1.克拉克瓷紋飾 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常見青花開光花卉盤、碗、瓶、軍持等,這種以開光形式為紋飾特徵的器物,在明末清初時期非常流行,它最先發現在荷蘭捕獲的葡萄牙的一艘名為克拉克的船上,船上運載的貨物都是帶有開光裝飾的中國明代萬曆期的青花瓷器,以後歐洲即以這艘船的名字命名這些瓷器,稱之為克拉克瓷。
  • 只知道福建建窯建盞,其他省份都有多少古代窯口競相模仿黑釉瓷?
    規模化燒制黑瓷的窯口遍布宋土。雖然黑瓷到明代又遭冷遇,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宋代茶史的關鍵地位,令它在當代又吸引茶人藏家的目光。除建窯之外,還有哪些歷代瓷窯燒制黑釉瓷?分別是什麼藝術風格?[注1]. 冕服為中國古代最高禮服,上衣為玄色,即黑色;下裳為纁色,即淺紅色。
  • 瓷器的價格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大
    在這物質生產過剩的年代,什麼產品都是供過於求,市場的完全競爭也導致產品五花八門,質量也參差不齊,價格自然相差也非常大,瓷器作為一種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我相信沒有哪個中國人不認識瓷器,它的價格自然也有高有低,高的拍出天價上億元,低的低到出廠價幾毛,有人說價格貴就是好,貴有貴的道理,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那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怎樣去看待一件瓷器的價格呢?
  • 古瓷造假:揭開這些本已身價不菲的「高仿」古瓷器的奧秘!
    而其中一個瓷器高仿造假產業鏈就在景德鎮,景德鎮一件高仿的明清官窯,在境內外拍賣公司拍出,成交可達幾百萬,而這些高仿的明清官窯在景德鎮的行價為幾萬元。景德鎮古瓷高仿造假,究竟讓多少收藏家血本無歸?)市場熱炒的古代瓷器中,民間高手幾乎都能形神兼備地複製出來。
  • 為什麼中國瓷器這麼好,國際市場卻不認可?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那麼大家知道China這個英文還代表什麼嗎?沒錯,China同時也是瓷器的英文名稱。我國是瓷器的故鄉,我國早在4200年前就已經有人在燒瓷用瓷了。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在山西馮龍山文化遺址中,另外在黃河領域、長江中下遊以及南方都有發現。並且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的一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能夠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因為我國天然擁有製作瓷器所需要的原料高嶺土,我國工匠也掌握了制瓷需要的高溫技術,而那時候的外國人既沒有高嶺土,也沒有制瓷所需要的技術手段,別說超越我國了,連模仿都摸不到門。
  • 這種宋代的瓷器成了日本國寶,可我們自己家卻失傳了
    建窯建窯創燒於晚唐五代,在宋代以盛產黑瓷而聞名於世。黑瓷原本來自青瓷,青瓷的釉汁中的含鐵量如果達到飽和狀態,就能燒出純黑色。由於含鐵量高,在高溫燒制時釉面就會產生奇特的花紋。黑瓷兔毫有了皇帝的推薦,建窯的黑瓷火了,適宜鬥茶的黑釉茶盞成為了爆款,還得了個專用的名字叫建盞。建盞不但成為了貢品,還流傳海外,在日本和韓國都非常重視,備受歡迎,在日本也有個專用名字叫"天目釉",據說是被譽為日本茶祖的榮西禪師從浙江天目山帶到日本的而得名。
  • 為啥骨質瓷貴,不懂吧!
    感謝唐山盛宴骨質瓷提供圖片不都是瓷器餐具嘛為什麼那麼貴呢?是一種以動物的骨炭、粘土、長石和石英為基本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釉燒兩次燒制而成的瓷器,是世界上公認的高檔瓷種。中國史書《陶記》說這種瓷:「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歐洲的說法則是:「比紙還薄,比牛奶還白,比玻璃更透」(直譯)。據說剛研發出來時,這種瓷器在歐洲價值連城。一件瓷器甚至可以換回一支軍隊。
  • 低溫綠釉瓷與高溫綠釉瓷有何特點?
    綠釉瓷器分為高溫綠釉瓷器和低溫綠釉瓷器兩大類,而高溫綠釉瓷器和低溫綠釉瓷器又有很多更細的分類,如郎窯綠屬於高溫綠釉,孔雀綠釉屬於低溫綠釉。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各種低溫綠釉瓷與高溫綠釉瓷的特點,使您輕鬆掌握綠釉瓷器小知識。
  • 看展覽|匠人精神在日本:柿右衛門與400年瓷器史
    展覽現場即日起至8月21日,正在大英博物館舉行的「日本製造:柿右衛門與400年瓷器史」(Made in Japan Kakiemon and 400 years of porcelain)為西方人提供了接觸陌生東方文化和時代非常品的機會,展覽通過講述柿右衛門瓷器、鍋島窯瓷器(Nabeshima)以及今右衛門瓷器(Imaemon)的燒制過程,讓觀眾了解位於日本南部九州島上的古老瓷器小鎮有田町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