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瓷器這麼好,國際市場卻不認可?

2020-12-18 水木雲飛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那麼大家知道China這個英文還代表什麼嗎?沒錯,China同時也是瓷器的英文名稱。

我國是瓷器的故鄉,我國早在4200年前就已經有人在燒瓷用瓷了。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在山西馮龍山文化遺址中,另外在黃河領域、長江中下遊以及南方都有發現。

並且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的一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能夠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因為我國天然擁有製作瓷器所需要的原料高嶺土,我國工匠也掌握了制瓷需要的高溫技術,而那時候的外國人既沒有高嶺土,也沒有制瓷所需要的技術手段,別說超越我國了,連模仿都摸不到門。

古代的時候,我國最普通的青花瓷在歐洲也只有貴族才能消費得起。但是在這樣遙遙領先的先發優勢下,我國的瓷器也丟掉了大量的國際市場。

中國瓷器早在唐代就沿陸路和海路傳播到了世界許多國家。在巴基斯坦的布拉明那巴德、埃及的福斯塔特古遺址中均有發現。如越窯青瓷以及邢窯白瓷,在朝鮮、日本、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的許多地區都有出土。

宋代的時候海運發達,在通往歐亞交通線的主要地區裡,都發現有中國青瓷和青白瓷。宋代人趙汝適撰寫的《諸蕃志》裡就記有將近20個國家在與中國交易瓷器。

元代的時候對外貿易進一步擴大,景德鎮的青花瓷出口就受到廣泛的歡迎。

明代鄭和(1371~1435)開闢了橫渡印度洋通往非洲東海岸的航路,中國瓷器更是譽滿天下。與鄭和同行的費信在《星槎勝覽》中記述與我國進行瓷器交易的有20餘國。歐洲先是由阿拉伯商人販去中國瓷器,16世紀的時候葡萄牙、荷蘭商人來中國販運。近人考察,1602~1682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販運的中國瓷器就有1600萬件以上。

我國制瓷技術最早傳播到朝鮮和日本。朝鮮在10世紀初即已仿造越窯、汝窯青瓷,日本在南宋和明初都曾派人來中國學習制瓷。11世紀中國制瓷技術傳到波斯,又從波斯傳到阿拉伯,15世紀傳到義大利及歐洲其他各國。14~15世紀中亞、歐洲所造瓷器中常具有中國風格。

歐洲人分析制瓷的所有條件,反覆實驗,並一一記錄,最終掌握了陶土中各元素的最佳配比,當地高嶺土不過關,就人為往原料裡添加礦物質改變土質。沒有中國大型瓷窯的高溫,他們就創新地用聚光燈解決。

後來日本人挖了人才過去之後,在瓷器上色上進行創新,做出了工藝極其複雜的赤繪瓷器。這種日本人創新的瓷器,取代中國瓷器成為了歐洲人心目中的亞洲瓷器。

目前我國在國際瓷器市場的上的佔有率遠低於其他國家,日本瓷器的佔有率為第一。在現今技術已經發展到頂端的瓷器行業來說,應該儘可能地去創作瓷器內所表達的文化內容。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底蘊使我們擁有更多的創作素材,可以挖掘出我們以前不曾關注過的內容,創作出更優秀更代表中華文化的瓷器作品出來。

我們是始終堅持手繪青花瓷的工作室。

關注我們,關注中華傳統文化,關注中華傳統技藝。

相關焦點

  • 讓中國瓷器風靡全球
    但近代以來,中國陶瓷與國際陶瓷之間的差距卻在拉大。淄博華光國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同強20年前的一次歐洲考察,讓他正視了與國際領先陶瓷製造水平之間的差距,更堅定了他決心做好中國陶瓷品牌的決心。  「在法國考察時,我曾因為近距離觀察精美瓷器遭到服務員呵斥,真是一輩子也忘不掉國外服務員的輕蔑態度。」
  • 中國瓷器好還是日本瓷器好
    作者:甄昊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在最高端瓷器上,中國最高端的比日本最高端的好。 新燒的龍泉,那種一千塊錢以上的碗,看著就如玉一樣,真看到你就知道那是好東西。然而大家不一定有機會看到。還有八百塊以上的建盞,都美極了。這還都不算是頂級的好東西。景德鎮的陶瓷就更是技術好,白瓷、青花、顏色釉、彩繪瓷……那些新的、高品質的東西,真是好。
  • 分析中國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價值
    這是我國瓷器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第三個因素。中國古瓷為什麼越來越貴重?中國瓷器從開始銷往國外的那天起,就受到了人們的另眼看待。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越來越受到珍視。十九世紀後半期,歐洲開始出現了從事蒐集中國瓷器的收藏家。到本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的尤摩弗普路斯和霍蒲森便以中國瓷器藏品豐富而名噪當時。
  • 瓷器的價格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大
    在這物質生產過剩的年代,什麼產品都是供過於求,市場的完全競爭也導致產品五花八門,質量也參差不齊,價格自然相差也非常大,瓷器作為一種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我相信沒有哪個中國人不認識瓷器,它的價格自然也有高有低,高的拍出天價上億元,低的低到出廠價幾毛,有人說價格貴就是好,貴有貴的道理,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那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怎樣去看待一件瓷器的價格呢?
  • 中國瓷器興衰記:從出口的高端奢侈品,到無人問津
    真正將中國制瓷技術傳到歐洲是法國傳教士殷弘緒,他通過十多年在中國景德鎮的觀察和學習,在1712年和1721年給歐洲耶穌會信中詳細介紹了景德鎮瓷器生產方法,引發了整個歐洲尋找高嶺土的狂潮,並最終燒製成功瓷器。 隨之而來的是中國瓷器不再被追捧,而中國文化也慢慢不被歐洲人所接受。
  • 日本古董瓷器質量很好,價格為什麼一直很低?
    日本十九世紀藏春亭三保造瓷杯眾所周知china這個英文單詞除了代表中國以外還代表著瓷器,中國從宋代起就將瓷器銷往歐洲,中國的瓷器可謂是長期佔領歐洲市場,日本瓷器偷師於中國,以中國瓷器的基礎上加入了日本的風格
  • 文玩市場中,為什麼陶瓷最有收藏價值,瓷器收藏要注意什麼?
    中國陶瓷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的文明貢獻,是硬通貨,同時也極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準、生活品位。在古代,瓷器一度作為中國的代稱,並支撐佔據著外貿大量份額。瓷器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載體,是無價的,收藏它主要是其文化價值,珍藏而傳世,使更多的人認識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方為收藏的真正意義。瓷器裝飾上各種不同的美,是吸引收藏者的一個重點。瓷器不單有品種繁多的造型,還有非常豐富的裝飾手法,工匠們巧手施藝,使器物異彩紛呈,而這些美表現出了不同時代的審美意向,反映了主流社會,民族融匯,民間習俗各個階層在不同種類器物上的印記。
  • 【談瓷】麥森瓷器和中國瓷器
    由於瓷器具有不腐蝕、無雜味、易清洗等優點,比早期的金屬餐有優勢,即使和一些錫釉陶器來比較,瓷器白色的胎質和精密的胎體也令其相形見絀。除了用於餐飲,很多中國瓷器專門用來作為裝飾和收藏品。為保證配方不被洩露,實驗是在保密狀態下進行的,而緊鄰易北河的阿爾布萊希特城堡是最適合的地方,即使今天走進城堡內參觀當時的工作室,也仍能感受到一些陰森和封閉。雖然中國的制瓷配方對歐洲保密,但是中國外銷瓷器尤其是一些破碎的瓷片等,必然是其實驗中的重要參照物。這位曾聲稱可以燒造出黃金的鍊金師雖然沒有煉成金子,但經過一次次實驗後,成功地燒造出了硬質瓷器。
  • 馬未都:戴著白手套拿瓷器的,一種是外行,一種是騙子
    中國瓷器的歷史要追溯到千年之前的東漢時期。瓷器的前身由陶器演變而來,東漢時期人們用泥土入窖燒制陶器,多用來製作盛食物的容器或者陪葬物品。到了唐朝,瓷器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而宋朝人更加喜愛瓷器,甚至有許多人改行專門製作瓷器,他們又將瓷器的發展推向了另一個高度。瓷器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能夠反映那個朝代人民的喜好和習俗,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 。
  • 用騎兵換瓷器的國王收藏的中國瓷器
    或許是不了解二者的差異,或許是對瓷器的偏愛,歐洲人選擇了陶瓷作為早期仿中國式建築的裝飾材料。 瓷器帶動了中國風尚在西方的盛行。在「中國風」的初期,最使西方人痴迷的是中國的瓷器和絲綢。德國學者利奇溫(A. Reichwein)曾表示,洛可可時代歐洲對於中國的概念主要不是通過文字得來,而是通過瓷器的纖細優雅和絲綢的輕柔飄逸得來。
  • 中國負利率債券是什麼?為什麼國際投資者大力追捧?
    還沒別說,從簿記情況看,這次債券發行得到國際投資者的踴躍認購,群體涵蓋各國央行、主權基金、養老金資管和銀行等,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歐洲投資者最終投資比例高達72%。為什麼這樁「賠本買賣」,這麼受國際投資者追捧?
  • 大英博物館之中國瓷器館
    在大英博物館中除了單獨的中國館之外,瓷器館是被另外列出來的一個展區。也許是因為瓷器數量太多了原因吧,整整站了一個大大的展廳。下圖中這個龍壁,是中國館進館時的一個標誌。可見中國館在大英博物館中的重要地位。
  • 從雞缸杯到官窯八方瓶,仇國仕和他經手的「天價」中國瓷器!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作為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仇國仕從小就對中國藝術品耳濡目染,繼承了仇氏家族對藝術品鑑賞的獨特眼光。加盟蘇富比以來,他組織了多場成績超凡的拍賣專場,使得香港蘇富比繼續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領域保持風向標的地位。
  • 看紋飾斷代,明代瓷器與清代瓷器紋飾區別在哪?
    在歷史的長河裡,華夏文化五千年,瓷器卻一直被作為文化傳承下來,一些傳世之品更是彌足珍貴,除了本身的市場價值以及觀賞性,傳世瓷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各個時代的印記,一件瓷器的鑑定,從瓷器本身來看最明顯的就是紋飾,這就相當於人的衣服,60年代衣服風格跟90年代的風格差別都是很大的!
  • 康熙漿胎瓷器為什麼尤為珍貴?
    此時的瓷器胎質特別好,從瓷片的斷面就能看出,晶瑩如玉,耐人尋味,僅僅是一塊瓷片都可玩可賞。粉白和漿白兩種釉面如何區分呢?其實很好區分,因為漿白是用特殊方式燒造出來的。燒製漿白瓷,要用瓷土淘洗之後的細泥漿,這一點就比別的瓷器精緻許多,這種漿胎瓷器胎很薄,上手之後很輕,扣之發出瓦聲,而且胎內容易產生氣泡,釉面也偶爾有開片。粉白和亮白釉瓷器胎質雖然也很精細,但不用細泥漿,燒制出來的瓷器密度大,有壓手的感覺。
  • 2019全球四大核心市場及日本市場與中國藝術品交易
    中國香港作為遠東地區最重要的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是零關稅和增值稅的自由港,國際化程度高。中國香港具有獨特的稅收優勢、便利的貿易金融條件和規範的營商環境,藝術品交易可以輻射到廣闊的亞洲乃至全球市場。中國藝術品在香港市場具有較高的認可度、需求量和投資收益。
  • 景德鎮瓷器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出名
    景德鎮瓷器,江西省景德鎮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景德鎮瓷器以白瓷為聞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品種齊全,曾達三千多種品名。瓷質優良,造型輕巧,裝飾多樣。
  • 國內市場大量出現日本二手瓷器,那些回流的洋貨究竟是怎麼回事?
    舊物和二手貨在中國一直不被重視,一些城市自發形成的舊物市場不是被取締就是趕到了城邊,唯恐影響市容。但在一些發達國家有各式各樣的地攤、跳蚤市場賣舊貨,是政府鼓勵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日本有很多的專門「中古店」,我所住的酒店周圍就有一個大型中古店,遠看還以為是一個大超市。
  • 三百年中國瓷器vs日本 「伊萬裡」背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很多人都不知道,300年前,中日兩國工匠,圍繞著瓷器這一「白色金子」,曾進行過一場長達百年的精彩對決。 7月3日,「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將在成都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展示168件/套東莞展覽館藏中日伊萬裡瓷器。中日兩國瓷業工匠生產的「國際名品」背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 西班牙雅致瓷器:玩票玩出的歐洲著名瓷器廠
    一提到瓷器,就會想到中國的景德鎮。那如果說歐洲的瓷器,您可能會想到梅森瓷器,但實際上在西班牙也是有瓷器的,那就是西班牙雅致瓷器。在數個世紀前,當瓷器第一次傳入歐洲,這種來自古老東方世界的藝術品便被貴族們瘋狂地追捧。工匠們在幾個世紀中,努力地去模仿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