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躋昆教授
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王晶、曾書柔、瓦利德、法伊薩)2020年4月13日,中國翻譯界最高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阿拉伯文學研究與翻譯家仲躋昆教授在京逝世,享年82歲。他生前編著的《阿拉伯現代文學史》、《阿拉伯文學通史》、《阿拉伯古代文學史》等作品,填補了我國在阿拉伯文學史領域的空白。2011年,他獲得阿聯「謝赫扎耶德圖書獎之年度文化人物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學者。仲躋昆教授是我國傑出的阿拉伯文學研究者,是一位翻譯大家,為中阿文化友好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仲躋昆教授將他的一生獻給了他最愛的阿拉伯語文學研究與翻譯事業。他的夫人劉光敏透露,仲教授臨終前還一直念念不忘他的文學研究和教育工作,希望能把他的著作《阿拉伯文學通史》中的所有阿拉伯詩文配上原文,方便老師和同學們閱讀、引用。
巨匠的逝去令眾多國內阿拉伯語學者及中阿友好人士深感心痛,在接受人民網記者的採訪中,他們紛紛表達對仲躋昆教授的追思之情。
2019年 12月12日,仲躋昆教授(右四)與張洪儀教授(右二)、薛慶國教授(左一)等共同出席在京舉行的慶祝世界阿拉伯語日活動。活動中,仲躋昆朗誦了阿塔希葉的長詩。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發言。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教授張洪儀:仲老師走了,這阿語圈裡天大的事兒讓人的心總是難以平靜。他一生辛勤教學、翻譯、研究,憑著對阿拉伯語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幾十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在此我們寄語仲老師的愛妻劉光敏老師,請節哀順變,我們的愛將溫暖您的心。同時希望我等晚輩以仲老師為榜樣,永遠懷念他,學習他,讓他的精神在阿語學子中世代相傳。
2019年,葛鐵鷹教授與仲躋昆教授於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留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葛鐵鷹:獲悉仲躋昆先生逝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仲躋昆先生是中國翻譯界泰鬥級人物,是中國阿拉伯語學界公認的旗手,是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領域第一人。同時仲先生也是一位中阿文化交流的辛勤使者,在阿拉伯國家學術界享有很高聲望。對我個人而言,仲先生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師長,也是一位讓我受教無窮的忘年之交。他深厚的學養,率真的秉性,優美的文筆,幽默的談吐,無不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在我心目中,仲先生是一位具有文人情懷和詩人氣質的純粹的知識分子。他酷愛詩歌,記得去年與他最後一次餐聚時,他還把自己翻譯的詩篇用中阿兩種語言朗誦給大家聽。仲先生的音容笑貌,在我這個他還算喜歡的晚學的腦海中,就定格在了那一刻。這樣也好,就讓這樣的回憶伴隨我一生。仲躋昆先生沒有離開我們,他只是帶著他的詩歌去了遠方。
仲躋昆教授(圖片由付志明提供)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付志明教授:仲躋昆老師走了。從18歲進入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學習,到82歲仙逝,從一個行動敏捷的青年小夥到需要助聽器的八旬老者,歲月並沒有磨滅仲老師對阿拉伯文學的追求和熱愛,反而愈發感受到來自仲老師內心深處對阿拉伯文學的執著追求。病榻上的仲老師還夢想出院後,開一個阿拉伯詩歌朗誦會,眾多人圍攏在他的周圍,欣賞他朗誦的阿拉伯詩歌。他不斷說,「我是愛阿拉伯的,我是愛阿拉伯詩歌的」。
仲老師是執著的,他執著於加強中國阿拉伯文學的研究,如何讓這個世界文化的明珠在中國發光,如何用阿拉伯語,原汁原味地傳遞阿拉伯文化的美。
仲老師是浪漫的,他的浪漫表現在他對阿拉伯詩歌的翻譯中,他的浪漫體現在他和師母浪漫的愛情中。住院期間,仲老師每天要師母通過簡訊傳遞消息,師母說,電視上不是都有嗎?仲老師說,你的簡訊是有溫度的!!!
仲老師是幸福的,有他熱愛的阿拉伯文學相伴,有熱愛他的學生的問候,更有與之相伴60餘載的師母的守候。
仲老師走了,世間再難見優美的《淚與笑》,願仲老師天堂之中與阿拉伯詩歌永遠相伴。
仲躋昆(左一)與巴勒斯坦前領導人阿拉法特(右一)合影 (圖片由羅林提供)
仲躋昆教授(圖片由羅林提供)
教育部外語指導委員會阿拉伯語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羅林教授:去年10月13日,在北大見到仲老師,當時他精神很好,只是耳背,但我說的,他都回答得很準確,當時約好年後就去家裡看他。35年的師生情,我人生的每一次成長,都有仲老師的關心和指點,沒想到竟成永別。今天(13日)上午聽到噩耗,一直沒緩過神來,眼前是他高大的背影,孤獨地走向他詩的王國了。正如他翻譯的祖海爾詩句:如果人們的稱頌會使人流芳百世,那麼你一定會在世上永生不死......
林豐民教授與仲躋昆教授夫婦2019年留影(圖片由林豐民提供)
北京大學阿拉伯語系主任林豐民教授:我有幸師從仲躋昆老師。他常常教誨我說:「板凳甘坐十年冷」。仲老師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猶記得我剛進入北大的時候,仲老師擔任阿拉伯語教研室主任兼任希伯來語教研室主任,但是為了學術研究工作,他第二年毅然決然地辭去了教研室主任的職務,埋頭於阿拉伯文學的翻譯與研究。那時候我還不能理解,如今我自己擔任系主任的工作,特別能夠理解導師當年的選擇。讀書、翻譯、研究、寫作,構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讀書、寫作是寂寞的,但也唯有在寂寞的學習中才能靜心於讀書和思考。
2009年,薛慶國(左二)與仲躋昆(中)在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北京之行詩歌會上(圖片由薛慶國提供)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薛慶國:仲躋昆教授是我國阿拉伯文學、文化研究領域的擎旗者。他留下的豐富的著譯作品,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對阿拉伯文化、文學的了解,也為中國的阿拉伯文學研究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對學術研究的熱愛,對阿拉伯人民的深厚感情,對晚輩後學的關愛和提攜,乃至他率真、寬厚、謙遜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影響了我們幾代同業學人。他的去世,是我國阿拉伯文化、文學研究事業的重大損失,也是中阿友好事業的重大損失。他的道德文章、音容笑貌,都將長留我們心中,並激勵我們接續學脈,傳承薪火,沿著老一輩學者開創的學術之路、授業之路、中阿友好之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仲躋昆教授與比來勒教授(圖片由比來勒提供)
黎巴嫩大學現代語言學教授比來勒·阿卜杜·阿勒海蒂:驚悉中國傑出的阿拉伯語專家仲躋昆教授於13日清晨逝世,我深感悲痛。我一直關心中國,以及中國人與阿拉伯人之間是如何相互看待,因此,我對描寫阿拉伯世界的中國作家非常關注,其中就包括仲躋昆。2016年,我參加了在華舉辦的首屆中國-黎巴嫩翻譯研討會,其間我有幸與仲躋昆結識。他的翻譯、文學作品及活動都非常吸引我。通過閱讀他對阿拉伯文學作品的翻譯,並將其譯本與阿語原文作對比,我時常都能從中汲取新的知識。因為他的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還蘊含著獨到的觀點。我也經常閱讀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文章和翻譯作品。仲躋昆深愛中國,也熱愛阿拉伯文化。他的逝去是中國的損失,同樣也是阿拉伯人的損失。斯人已逝,其著作永存,供世人緬懷。
阿卜杜克裡木·傑迪曾為仲躋昆教授生前選譯的《阿拉伯古詩100首》錄製朗誦音頻
仲躋昆教授巴勒斯坦籍好友阿卜杜克裡木·傑迪: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北大求學期間,我有幸與仲躋昆結識。仲躋昆是阿拉伯語研究與文學的巨匠,他用生動優美的翻譯,將眾多阿拉伯文學瑰寶和經典詩歌譯介給中國讀者,受到世人敬仰和讚頌。我親愛的偉大的朋友,去年十月,我才去探望了病中的你,當時你良好的精神狀態令我稍稍寬了心……如今,你已平靜地離我們而去,你的音容笑貌將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裡。
仲躋昆與薩法裡尼2018年在北京某活動現場留影(圖片由薩法裡尼提供)
巴勒斯坦前駐華大使薩法裡尼:仲躋昆於我而言,是良師,是益友,是多年的好夥伴…… 他並未真的離開,而是用他的遺著永遠陪伴我們。親愛的朋友,對你的敬仰和思念之情無以言表,你在我們阿拉伯朋友們心中永垂不朽。
生與死
要活得尊嚴,死得光榮,
在戰旗下,在槍叢中!
讓熠熠閃光的槍尖
解除一切仇恨和憤怒!
活,不能庸庸碌碌苟活在世,
死,不能窩窩囊囊不為人知。
縱然在地獄也要去追求榮譽,
即使在天堂也不能忍辱受屈!
你若不惜生命去追求榮耀
你若不惜生命去追求榮耀,
那就應當把星星當作目標。
因為碌碌無為或建功立業,
到頭來死都是一樣的味道。
謹以仲躋昆教授生前最喜愛的兩首關於生死的詩歌為他送別,先生一路走好!
(責編:燕勐、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