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邊疆戰士致敬!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每一寸領土

2021-01-09 央廣網

【我和軍隊的不解之緣】向邊疆戰士致敬!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每一寸領土

未來網8月1日電(記者謝深森 見習記者朱延生)遼闊草原有烏蘭牧騎,高原雪域有巡邊衛士。邊疆戰士們行走在祖國邊防線上,捍衛著祖國邊疆的每一寸領土。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向駐守在祖國邊疆的軍人們致敬!

烏蘭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

「雪裡巡邏,霧裡守望,你是雪劍風刀刻出的雕像。」烏蘭牧騎和該旅文藝小分隊共同演唱一曲《邊關好兒郎》讓要離開戍守的老兵熱淚盈眶。

烏蘭牧騎的蒙古語寓意是「紅色的嫩芽」,後被譽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產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具有「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職能,深受廣大農牧民歡迎。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團在京演出。來源中國日報 記者鄒紅攝

1957年,蘇尼特右旗建立了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如今已有75支烏蘭牧騎活躍在內蒙古大草原,他們走牧區、進礦場、到邊防,每年為農牧民和邊防戰士演出超過7000場。

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勉勵他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30多年前,烏蘭牧騎老連長李相恩帶領連隊戰士在巡邏途中突遇山洪,為營救戰友,他永遠倒在了草原深處。李相恩的妻子為寄託對丈夫的哀思,在三角山哨所旁種下一株樟子松,被稱為「相思樹」。

如今,這棵「相思樹」枝繁葉茂,多少年來迎風鬥雪,纏著藍色哈達,昂首聳立在三角山哨所前……烏蘭牧騎隊員以此為素材,精心創作音樂劇《哨所有棵相思樹》,該劇以藝術手法再現英雄壯舉,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從軍戍邊。後來,原內蒙古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在烏蘭牧騎創演的基礎上,把該劇重新編演,使之影響更加廣泛久遠。就在今年,該劇還參加了全國巡演,引起無數觀眾的強烈共鳴。

雪域巡邏:「絕不把主權守丟了,絕不把領土守小了」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高黎貢山,海拔高差近4000米,每年有8個月大雪封山。邊防19連的戰士們要用兩天時間,沿著獨龍江穿行橫渡,趕在大雪封山前對41號界碑進行巡邏。

「別看下面,往前看!」巡邏車沿著高黎貢山蜿蜒的盤山路前行,克服暈車帶來的不適是戰士們的第一關。行車三小時後,戰士到達獨龍江河谷,開始徒步巡邏,獨龍江河谷水系豐富,在其支流上有很多用鐵絲和竹竿搭設的藤網橋。簡陋的藤橋下是洶湧的河水,想要安全度過,戰士們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恐懼。

「切記一點什麼呢,這個手千萬不能扶這個溜鎖,因為我們這個地方是活動的,會打開,這樣人就掉在江裡面去了。」南部戰區陸軍邊防某旅邊防十九連指導員範茂廷提醒道。

由於地質鬆軟,雨水充沛,遇到山體滑坡阻礙道路,戰士們只能選擇繞道翻過這座山再沿著河谷繼續前進。有時候,還不得不冒險渡河。

「邊防有我,鐵心戍邊,絕不把主權守丟了,絕不把領土守小了,請祖國和人民放心。」南部戰區陸軍邊防19連到達中緬邊界41號界碑後,還細心打掃界碑為其描紅。

在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上,西藏軍區「墨脫戍邊模範營」的戰士們需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巡邏,巡邏的目的地山口位於原始森林深處的無人區。

「墨脫戍邊模範營」戰士爬山涉水 。 圖片來自央廣軍事

墨脫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曾被稱為「雪域孤島」。墨脫地處雅魯藏布江下遊,屬於亞熱帶雨林氣候,夏季多雨,地質災害頻發,在巡邏過程中,戰士們不僅要面對多變的天氣,還要經過峽谷、密林、絕壁、激流、雪山等多種複雜地形。他們沿著衝溝,踩著淤泥,手腳並用地艱難攀爬,在經過沼澤路段時,拄著木棍,排成一列,謹慎前行,但依然會有戰士陷入沼澤,在戰友們的奮力協助下才得以脫身。

巡邏路上,戰士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但由於路況複雜,在經過峭壁時有人跌落受傷,而隨行軍醫就地為其縫針、包紮。傷員也並沒有因受傷而停下,他緊跟隊伍,繼續踏上巡邏路。

墨脫的巡邏路戍邊戰士已經走了50多年,期間有20餘名戰士犧牲在戍邊崗位上,長眠於此,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的每一寸領土。

喜馬拉雅衛士:永存歷史記憶

西藏,邊境線4000餘公裡,地區覆蓋山林、荒漠、草原等多種地貌。這裡海拔高、氧氣少、風雪寒、行路難。這裡,有一支駐守22年,戰功顯赫、功勳卓越的高原勁旅。他們,就是被黨和人民譽為「喜馬拉雅衛士」的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在22載戍邊徵途中,近萬名戰士榮立個人三等功、71名戰士榮立二等功以上榮譽。

西藏公安邊防戰士在邊境一線展示國旗。圖片來自法制網

自1996年單獨組建以來,一茬又一茬戰士始終繼承和發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喜馬拉雅衛士精神」,戰風雪、鬥嚴寒、抗缺氧,以「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帳」的拼勁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韌勁,默默奉獻、靜靜堅守,與駐地群眾一道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戍邊史、團結史,在祖國穩邊固防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戰士長年駐守雪域高原,因為高寒缺氧,長年透支生命與健康,時時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據統計,目前全總隊168人身患高原性心臟病,415人身患高血壓,523人有高原性肺水腫發病史,白髮、脫髮、指甲凹陷、紅細胞增多、肝脾腫大等常見高原性疾病更是極為普遍。在藏工作10年以上,患高危性高原性疾病的概率高達30%,回內地後至少需要2到3年才能度過生命危險期。據統計,自1996年部隊單獨組建以來,先後有26名戰士突發高原性疾病,將生命定格在了雪域高原。

海拔高,精神境界更高,身體差,工作質量不差。廣大西藏公安邊防總隊戰士依舊有苦不言苦、再苦不言敗,以「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的無私情懷,用實際行動忠誠踐行著「爭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錚錚誓言。

在這支英雄輩出的部隊裡,先後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集體和個人,成為了雪域高原八千裡邊防線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公安邊防部隊「八面旗幟」之一的帕裡模範邊防派出所、榮立集體一等功的吉隆邊防檢查站「國門21勇士」、「戰鬥英雄」拉吉、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格列,被授予「鋼鐵運輸大隊」榮譽稱號的後勤基地運輸大隊……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一樁樁永生難忘的戍邊故事,道不盡,說不完。

22年,於歷史發展的長河而言,只是轉瞬即逝的短暫歲月,但對於西藏公安邊防總隊而言,是值得全總隊退役和即將退役的全體戰士銘記一生的光榮歲月。

今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方案》,明確提出:「公安邊防部隊全部退出現役」,「西藏公安邊防總隊」的番號或許即將成為永存史館的歷史記憶,但全體喜馬拉雅衛士必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傳承邊防基因,續寫新的輝煌。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塔吉克族:長著白人的面孔,卻義務幫助戰士守衛中國的邊疆
    塔吉克族是一個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民族,雖然他們長相酷似白色人種,但他們卻是為國家守衛邊疆的可愛戰士。其實關於這個民族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在18世紀時,帕米爾高原附近的國家曾多次侵犯我國色勒庫爾地區,塔吉克民族湧現出的民族英帶領塔吉克族人浴血奮戰,但卻不幸被入侵者殺害,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歌頌這位民族英雄,族人為他創作了詩歌,至今仍在塔吉克族人之中傳唱,他的精神也將一直流傳下去。
  • 一支孤軍駐守邊疆50年,派兵匯報:祖國四鎮猶在,在場人號啕大哭
    在忠魂為國的故事中,有一支「西域老兵」的事跡很感人,他們從很年輕時就為祖國駐守邊疆,一守就是大半輩子,一直到戰死始終無怨無悔。 當鏡頭轉向大唐的邊疆,那蒼涼雄渾的西域時,我們可以看見白髮蒼蒼的老兵,這些士兵並非一開始就這麼老,是他們在年輕時候就歃血盟誓,要守住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他們是將全部的青春都獻給了祖國。
  • 中國有一個特殊民族,高鼻子藍眼睛,誓死守衛祖國每一寸領土
    主權對每一個國家而言都極其重要,是一個國家獨立的標誌。為了更好的保護國家的主權,每一個主權國家都會建立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來保障主權。中國是世界的主權國家之一,為了守衛國家的主權,中國也組建了一支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 致敬!凝固在西南邊疆的熱血方陣
    在長達十多年的戰火硝煙中,數以萬計的中國熱血青年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丹心獻祖國,碧血寫青史。他們不愧為偉大祖國的忠誠戰士,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他們是我軍的光榮,民族的驕傲!英烈們雖然倒下了,但是,偉大的精神將永世長存。
  • 寒冷冬日,他們走進祖國北部邊疆,服務官兵—— 千裡巡診 不落一兵...
    接下來的9天時間裡,聯合巡診隊的軍醫們迎著風雪不停奔波,輾轉上千公裡,為駐守邊疆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提供診療服務。這是2019年以來兩家醫院組織的第三次聯合巡診。過程中,他們共享醫療資源,互補技術優勢,探索出一條優質高效的聯合保障新路。
  • 一個班士兵被遺忘邊疆,挨凍受餓4年,解放軍見到他們後熱淚盈眶
    ——《出塞二首·其一》從古至今,邊防戰士似乎都是所有士兵中最艱苦的一支隊伍。他們總是遠離祖國和家鄉,駐紮在最偏遠的邊疆要塞,忍受著或酷熱難耐或天寒地凍的極端天氣。在他們的身邊沒有家人更沒有朋友,唯一擁有的就是無邊荒野,但他們卻毫不後悔,甘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所有。
  • 專訪中央軍委嘉獎的邊疆女戰士王可
    父母是在我體檢時才知道我要參軍的消息,但是他們給予了我支持與期待。他們也曾猶豫遲疑過,唯恐一襲女兒裝在鋼鐵營盤裡難以蛻變成盛放在軍綠迷彩下的鏗鏘玫瑰。雖時光流逝,幸而不辱使命,紮根邊疆,奉獻邊疆,建設邊疆。參軍以來,我慢慢成長為一名戍守在祖國西北邊疆天山腳下的戍邊衛士,現服役於西藏軍區某部隊,是一名駐紮在祖國西北邊陲的邊境反恐戰士。
  •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史實不容辯駁——專訪中國邊疆研究所...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史實不容辯駁——專訪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攀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史實不容辯駁——專訪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攀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李晗雪  近期,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鼓譟有關西藏歸屬權的荒唐論調,這些欺人耳目的謬論在涉外輿論場中如沉滓泛起
  • 他們這樣把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
    他們用行動訴說著對祖國的無限赤誠駐守「蚊蟲王國」他們有「三不言」精神每立方米蚊蟲達5200多隻一巴掌能拍死100多隻……」行走在雪域高原這些普通的戰士用執著和堅守守衛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寧這條只能騎犛牛執勤的巡邏路上每一位官兵都是一座「行走的界碑」
  • 勇鬥敵軍的女戰士,身懷六甲仍和敵人戰鬥,一屍兩命只為守護邊疆
    而邊防戰士,作為守衛邊防的人,在發生衝突的時候,是衝在最前面的人,因此承擔著極大的危險。尤其是在特殊年代,因為我國與鄰國的矛盾,時常在邊境上發生衝突,很多戰士為了保衛國家領土而受到攻擊,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著名的軍旅歌曲「小白楊」,其背後就隱藏了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1978年的春節期間,塔斯提哨所的邊防戰士陳福森,回家過年。
  • 他們是白人說伊朗語言,卻穿「中國軍裝」,世世代代保衛中國領土
    雖然說在古代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塔吉克人曾經因戰亂的影響而被迫流離失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當清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亂之後,塔吉克人民的生活也變得越發安穩。由於塔吉克人民始終生活在我國邊疆地區,因此,他們也承擔起了守衛祖國邊疆的重任。
  • 人類學與「人地關係」視野裡的「邊疆」
    所謂的想像中的邊疆是指當時的政治單元對稱為邊疆的地方並沒有非常明確的領土概念,更遑論對之進行有效的統治、管理——反映了一種人地關係上的疏遠。中國歷史悠久,歷史上涉及疆域的討論和文獻很多。但是,這些討論是否可以作為今天版圖的足夠根據?如果現代國家疆域不等於古代國家的疆域,反之亦然。現代國家與其版圖上的,和周邊的古代國家關係複雜,因此無法完全用古代的資料來為現代國家疆域的合法性提供依據。
  • 《愛情的邊疆》開播 劇中究竟藏了多少青春密語
    5月8日,該劇在浙江衛視黃金檔開播之後短短兩集立刻形成刷屏效應,劇中無論是當年青春美好的校園,還是父母輩單純甜美的愛情都引發了熱議,更收穫不少劇評人的關注好評。觀眾圍觀追憶純美校園青春《愛情的邊疆》由一個中蘇跨國之戀的故事講起,從上世紀50年代的大背景開始,講述一個女人與三個男人長達半個世紀跌宕起伏的情感糾葛。
  • [我為祖國守邊疆] 普谷偉:「紅星哨所」守護人
    [我為祖國守邊疆] 普谷偉:「紅星哨所」守護人 2020-11-25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電影《青春之花綻放在克克吐魯克》致敬守衛國門的邊防軍人
    不過,在這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哨所裡,並沒有盛開的鮮花,只有駐守在這裡的邊防軍人們為國戍邊的青春印記。在第四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徵集展播活動中,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選送的微電影《青春之花綻放在克克吐魯克》,從眾多微電影中脫穎而出,獲得了「3分鐘類二等優秀作品獎」。觀眾從這部微電影中可以近距離了解到克克吐魯克邊防連官兵長年在「生命禁區」的戍邊生活,聆聽他們前赴後繼、紮根邊疆的青春誓言。
  • -40℃踏雪巡邊 這5人守衛的是祖國的邊疆
    內蒙古呼倫貝爾邊境管理支隊室韋邊境派出所民警 李波表示,巡邏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仔細觀察四周有無可疑人員和腳印、牲畜越界現象以及非法捕撈等。由於道路積雪嚴重,車輛無法通行,民警只能徒步前進。隨著海拔不斷攀升,巖石峭壁積雪越來越厚,漸漸民警腳下坡度越來越陡。徒步兩個小時,民警翻越了2座高山,到達休整點,吃上了熱飯。簡短休整後,巡邏民警繼續前進。
  • 曾被南亞國家拋棄,後如願加入中國籍,達曼人情願為祖國守護邊疆
    我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融合性高,所擁有的種族也是極多的,比如一首歌就有歌詞「56個民族,56個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對待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我國一向是非常寬容和友好的,但是不代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是這個樣子。達曼族的人就是這樣一個不被承認和認可的一個小種族。
  • 他們是塔吉克族,討厭別人喊他們外國人,穿中國軍裝守衛我國邊疆
    在我們國家的邊境地區有這麼一群白種人,他們雖然說著伊朗的語言,但是卻身穿中國軍裝,並且誓死守衛中國邊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群說外語的白種人,他們作何來歷,跟中國又有著怎樣的特殊關係呢?能夠讓他們誓死守衛中國的邊疆。
  • 致敬偉大祖國:守衛歲月安好,捍衛每寸山河
    中國軍網 致敬偉大祖國:守衛歲月安好,捍衛每寸山河 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親愛的祖國今天,我們每一名中國軍人心中
  • 誓死捍衛每一寸領土,拒絕美國35億援助,鐵了心要和印度抗衡到底
    近年來,印度和附近的巴基斯坦、尼泊爾還有中國的關係都不太好,甚至和巴基斯坦已經鬧到了相互開火的地步。雖然巴基斯坦的實力暫時還比不上印度,但是巴基斯坦可是擁有著核武器,如果印度一再相逼,相逼巴基斯坦也不會客氣。而另一邊的尼泊爾,國土面積小,軍事力量落後,怎麼看都不像是能與印度抗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