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天水師院的財務管理專業女孩,她是軍營裡的優秀士兵,她更是訓練場上的鏗鏘玫瑰。在她的心中有熱血,有故事,有情懷蒼穹大地。迷人星空激情壯志,赤心報國。她說:「受命之日忘其家,臨軍約束忘其親,援枹之鼓忘其身。」她將師院精神帶進了軍營,帶進了閱兵的訓練場。她就是被CCTV7國防軍事報導的天水師範學院學子王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分享王可又酷又熱血的軍營故事。
王可簡介
王可,女,2015年考入天水師範學院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7年參軍入伍;新兵連期間因軍事素養優異,考核實射成績50環,被推薦到女子特戰隊,經過兩年集訓,成長為一名狙擊手;2019年參加了建國70周年閱兵,回來後作了新兵授課,並赴地方高中作巡迴演講;2020年參加教導隊集訓,經組織推薦訓練新兵。
個人榮譽:
榮立三等功一次;中央軍委嘉獎一次;優秀義務兵一次;現帶領新兵斬獲新兵團隊列會操冠軍。
學生記者:田亞文
採 訪 者:王可,中共黨員,天水師範學院2015級學生,現服役於武警新疆總隊
田:你是在什麼時間,在什麼樣的機會下參軍的呢?
王:我是在2017年9月參軍入伍的,大三未讀,採取本人自願,悄悄報名從軍。父母是在我體檢時才知道我要參軍的消息,但是他們給予了我支持與期待。他們也曾猶豫遲疑過,唯恐一襲女兒裝在鋼鐵營盤裡難以蛻變成盛放在軍綠迷彩下的鏗鏘玫瑰。雖時光流逝,幸而不辱使命,紮根邊疆,奉獻邊疆,建設邊疆。參軍以來,我慢慢成長為一名戍守在祖國西北邊疆天山腳下的戍邊衛士,現服役於西藏軍區某部隊,是一名駐紮在祖國西北邊陲的邊境反恐戰士。
田:在你就讀於天水師範學院期間,是否有一些人或事促進你做出參軍的決定?
王:20多年以來,想穿上軍裝保衛祖國的種子一直在我心裡深埋,但是從不曾有機會破土發芽。直至有一天,在一次不經意的閒聊中,我的部長(原商學院學生會體育部部長 駱鵬林)感嘆大學時光很快,人生的選擇也有很多種,他的部長(原商學院13級會計3班 申慶國)報名參軍,可能馬上就去部隊了。夢想接軌,火光一觸即發,通過別人打聽自己親自聯繫,才發現本年度參軍報名已經結束,政審工作也基本完成。也是自那以後,我遇到了兩個影響我人生軌跡走向的貴人——學長申慶國和保衛處科長李寶林(退伍老兵,偵察老連長,尊稱他為「李老頭兒」)。學長申慶國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在部隊給我在線指導,李老頭不厭其煩(因為我三天兩頭跑他辦公室從始至終只問一個問題,「老頭你覺得我這身高體型滿不滿足應徵入伍條件。」他看我的第一眼,就說沒問題,因為當時我是從各二級學院挑選出來組建第一屆天水師範學院女籃校隊隊員)。他跟我分析,解釋,引導。入伍前,很榮幸與我同年入伍的王雷珍同學參加了李老頭的戰友聚會,那是我的第一次洗禮,來自退伍老兵的教育和期盼。
田:在進入部隊前,你認為的學校生活和部隊生活之間有哪些差異?
王:現實中的部隊生活沒有想像中那般酷炫瀟灑,部隊生活簡單明了;集體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悲歡離合;軍人的榮耀無法與親人朋友共享,所以後來我開始自己寫軍旅日記。人前的汗,人後的痛,無法與他人分擔,只能默默藏在行囊中,繼續負重前行。每到春節,夜空中偶爾大雪紛飛,時而星空閃爍,哨所裡,眼前漆黑的夜加深了我對家的思念和對親人的牽掛,「一家不圓萬家圓」因為柔弱的肩上有使命,柔軟的心中有擔當,特戰隊的「魔鬼周」極限訓練一次又一次挑戰心理,突破生理上的極限,克服一道又一道心理上的障礙,徵服了一個又一個關卡。
田:大學的學習生活經歷對你在軍隊的適應與發展有什麼幫助?
王:大學生活對我的軍旅生活提供了幫助,又稍有影響的是在班級擔任學習委員和學院學生會的工作。在擔任這些職務得到的工作經驗和方法,讓我受益匪淺,同時師院老師和同學曾經對我的信任和支持,讓我身上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親和力。在師院的兩年學習生活中,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要軟,做事要硬,待人要誠,待人要真」。這十六個字我一直記在心中,也讓我在部隊生活、鍛鍊、交往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田:作為國慶70周年大閱兵的一員,你有什麼感想?
王:在出發前一天,我先到部隊醫院進行了身體檢查,因為前期在戰場技能訓練時頭部受傷,剃了一塊頭髮,做了小手術,縫了三針,裹了紗布。在5月2日和戰友們一起乘坐火車,動身前往北京閱兵訓練場,開始了真正的閱兵訓練。5月份的北京天氣很熱,訓練場上汗珠從額頭滑落,頭上總感覺到隱隱作痛與不爽,但是頭上傷口的痛沒有打敗我,雖然每天的訓練很辛苦,汗水將整個後背衣服浸透,皮膚一天比一天黑……但是身邊的戰友、心中的信念使我一天又一天的堅持了下來,直到邁著正步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國家和人民的檢閱。如果沒有穿越黑暗,沒有經歷過痛徹心扉的過往,你永遠不會明白看到星光時的喜悅,也自然不會懂黎明的意義。
作為國慶70周年大閱兵的一名參閱士兵,我心中無比自豪、驕傲。先輩們用熱血與生命鑄就了人類史上的奇蹟。我自己是多麼的幸運,能見證先輩們奮鬥一生為之追求的景象,而這份幸運更賦予了我前所未有的責任與使命。肩上的槍,口中嘹亮的口號,都將會是我前進的動力。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無到有,從發展到富強,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國人,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國軍人。
田:在閱兵訓練場上,有哪些挑戰是比較困難的?
王:在烈日灼灼之下,被陽光曬熱的槍筒鐵銷燙在後背,長時間因挺拔鎖骨挑起的痛,細密汗珠在不知不覺中匯聚成一條線,在耳鬢處無聲滑落,膝蓋隱忍著傷,腳底長時間站立和踢正步磨起了水泡,腰杆的肌肉也會不停的發抖。因為踢正步的需要,我們每個訓練的士兵都會在腳踝綁3公斤的沙袋和小腿綁5公斤的沙袋,以此來鍛鍊腿部力量,固定正步要求的距離,以此來達到橫看一條線,豎看一條線的排面標準。
在閱兵訓練場上,每一項訓練都是一項挑戰,都是一種任務,但是我自己和身邊的戰友還是以一種以自豪的、帶著使命的心態去接受所有的訓練任務。那麼多的戰友在一起,那麼多的任務等著完成,每天想的就是怎麼高標準完成訓練,與隊伍提高默契度。能參加國慶大閱兵,我早就做好了接受一切挑戰的準備,前面那麼多的坎坎坷坷都過來了,這次閱兵,我對自己也是充滿信心的。
訓練總是辛苦的,也是枯燥的,但是看著自己的正步踢得越來越好,軍姿挺得越來越正,內心深處還是會對自己感到驕傲。五個月的訓練像是一種洗禮,靈魂深處的洗禮,精神的洗禮。黝黑的皮膚印記了五個月的風吹日曬,嘹亮的口號是新時代中國走向強大的最強音,踢爛的軍鞋和磨破的軍裝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是青年一代敢於吃苦的精神象徵。
田:有什麼想對學弟學妹們說的?
王:你我素未謀面,從未相識,卻奮鬥在祖國的同一片藍天下。 每個人都有一個寶貴而又多彩的青春。要讓自己的青春在人生中閃光,就需要不懈的去努力奮鬥,讓每一步都能留下有價值的腳印。閱兵訓練雖然艱苦,於我而言卻是全面的塑造,「在這裡淬火成鋼,從這裡走向戰場。」作為一名軍人,不僅要走好閱兵場上的正步,也要走好人生的正步,做出好榜樣,體現好價值。或許你們不會和我一樣選擇戍守邊疆、保家衛國,但無數個「我」圍成了祖國的邊防線,我相信無數個「你」會拼搏,會奮進,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貢獻屬於師院人的力量。
願你們風雨兼程,披星戴月。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田:對未來你有什麼規劃?
王:我現在還處在服兵役階段,如果可能,我會一直在軍營奉獻自己的力量,保家衛國。等到真正退役了,我會繼續完成我的學業,我也會把軍營優良的作風帶進校園。等畢業走向社會,我個人可能會傾向於選擇走向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崗位,或者深入基層服務。現在的我就是繼續努力,做好自己,勇於追夢,為自己的人生增添砝碼。
我為我是一名中國軍人而驕傲,也為我是一名師院人而驕傲。我會牢記師院校訓「明德 新民 至善」,也會牢記師院精神「困境中求生存,奮鬥中謀發展」。這將都會是我人生的信條,給我人生的道路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