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結緣,以水為媒,北京十堰一家親。
七年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在為京津地區送去浩浩碧水的同時,這座宏偉的世紀工程也成為京堰兩地結下深情厚誼的見證者。
七年後的10月26日,第七次「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拉開帷幕。4天時間,30名北京院士專家帶著先進理念、前沿科技,深入高校、醫院、企業、農田,開展項目論證、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共同譜寫京堰對口協作發展新篇章。
柔性引才促發展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近年來,圍繞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目標,十堰始終把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014年起,每年一次的「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為十堰創造了引才新方式,豐富了引才新路徑,形成了引才新亮點,成功搭建起十堰、北京人才智力協作新平臺。
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作用,讓每一個需求單位都「解渴」?關鍵要在找準企事業單位發展痛點上下功夫。
活動開始前,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聯合市科技、經信、生態環境、文旅等部門,深入企事業單位,綜合運用座談調研、發放意見函、開闢網站留言板等形式,廣泛徵求各類人才在創新創業中最希望幫助解決的問題。經過反覆研究、精心篩選後,形成項目需求清單。北京有關方面根據我市需求確定專家人選,確保無縫對接。
本次活動共邀請30位院士專家(1位院士、29名專家)。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王恩哥被市委、市政府聘為「十堰市科學顧問」,光子製造領域專家趙衛、汽車塗裝專家侯長林、神經外科專家倪明等被聘為「十堰市特聘專家」。
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後,院士專家們直奔主題,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分成汽車及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及環保、醫療衛生、農業農村、文化旅遊、高校和城市規劃7個組,深入我市企事業單位、各縣(市、區)實地對接。
4天時間,院士專家通過實地調研、項目論證、技術攻關、學術交流及座談諮詢等方式,先後深入我市92家企事業單位,為103個項目「傳經送寶」。
精準對接解難題
院士專家們的到來,猶如久旱的大地迎來甘霖。
「當前我們研究課題中有鋁合金輕量化、高性能剎車片及新能源電池等新技術,相信能應用於重卡研發和新能源汽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北京大學教授陳東敏、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長趙衛一行實地考察時提出的意見,讓東科克諾爾商用車制動系統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十分興奮。
恆進感應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是專家參加2019年院士專家行活動時的對接企業。這次專家再次回訪跟蹤,並向企業介紹了共同申報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獲獎情況。雙方還就2021年共同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建立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十堰)實習基地等事宜達成初步意向。
「北京專家上門診療,幫我們省了一大筆費用!」回憶起一周前的「驚喜」,正在市中醫醫院照顧老伴的張阿姨很激動。張阿姨的老伴患有頭部膠質瘤,原本想去北京找專家看。聽說北京腫瘤專家張青教授要來市中醫醫院,她趕緊報名。「張教授為老伴開了中藥處方,並建議實施直腸給藥,同時實施中藥貼敷、穴位針灸。這幾天,老伴的痛感明顯減輕,我心裡踏實多了。」張阿姨說。
「專家的一席話,幫了我大忙!」房縣朝青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朝青說,他養殖的雞產蛋量低、抗病性差,一直找不到原因。北京畜牧專家陸軍實地察看後,一針見血地指出「養殖場地處深山,土雞近親繁殖導致雞種退化」的癥結,並提出「適當引入外地雞種、改良基因」的建議。
4天時間,30名院士專家共解決各類技術難題73個,提出各類建議117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44個,舉辦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會)17場。
走訪中,針對各單位、企業提出的疑難問題,專家們認真記錄,能夠馬上解決的「現場辦公」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當場承諾帶著這些疑問回北京協同各自的研究團隊幫助解決。
協作發展無窮期
京堰結緣水為媒,協作發展無止境。
據統計,幾年來,累計有院士35人次、專家181人次來堰參加活動,為394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593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120個,培訓「高精尖」人才超過500名。其中,三分之一的院士專家已成為十堰的老朋友。這些「智慧活水」正為十堰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市委書記張維國說,加快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十堰迫切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撐。希望兩地以今年的「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為新起點,進一步健全完善長久長效的交流合作機制,讓更多先進理念、前沿技術、科研成果在十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北京與十堰心心相印、手足情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長劉敏華表示,「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已成為京堰對口協作的響亮品牌。院士專家們將通過人才培養、項目合作、成果轉化等方式接續幫扶,為十堰加快轉型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北京市人才工作部門將繼續拓展京堰合作平臺,與十堰攜手發展。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建立完善長效跟蹤服務機制和定期回訪機制,對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項目進行清單化一對一跟蹤服務,對活動中院士專家為企業提出的有效建議進行一一回訪,協調企業落實相關建議,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助推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十堰日報 記者 紀楓波 通訊員 毛利華)
【來源:十堰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