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京城 智澤十堰——2020年「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紀實

2020-12-18 瀟湘晨報

因水結緣,以水為媒,北京十堰一家親。

七年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在為京津地區送去浩浩碧水的同時,這座宏偉的世紀工程也成為京堰兩地結下深情厚誼的見證者。

七年後的10月26日,第七次「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拉開帷幕。4天時間,30名北京院士專家帶著先進理念、前沿科技,深入高校、醫院、企業、農田,開展項目論證、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共同譜寫京堰對口協作發展新篇章。

柔性引才促發展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近年來,圍繞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目標,十堰始終把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014年起,每年一次的「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為十堰創造了引才新方式,豐富了引才新路徑,形成了引才新亮點,成功搭建起十堰、北京人才智力協作新平臺。

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作用,讓每一個需求單位都「解渴」?關鍵要在找準企事業單位發展痛點上下功夫。

活動開始前,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聯合市科技、經信、生態環境、文旅等部門,深入企事業單位,綜合運用座談調研、發放意見函、開闢網站留言板等形式,廣泛徵求各類人才在創新創業中最希望幫助解決的問題。經過反覆研究、精心篩選後,形成項目需求清單。北京有關方面根據我市需求確定專家人選,確保無縫對接。

本次活動共邀請30位院士專家(1位院士、29名專家)。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王恩哥被市委、市政府聘為「十堰市科學顧問」,光子製造領域專家趙衛、汽車塗裝專家侯長林、神經外科專家倪明等被聘為「十堰市特聘專家」。

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後,院士專家們直奔主題,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分成汽車及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及環保、醫療衛生、農業農村、文化旅遊、高校和城市規劃7個組,深入我市企事業單位、各縣(市、區)實地對接。

4天時間,院士專家通過實地調研、項目論證、技術攻關、學術交流及座談諮詢等方式,先後深入我市92家企事業單位,為103個項目「傳經送寶」。

精準對接解難題

院士專家們的到來,猶如久旱的大地迎來甘霖。

「當前我們研究課題中有鋁合金輕量化、高性能剎車片及新能源電池等新技術,相信能應用於重卡研發和新能源汽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北京大學教授陳東敏、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長趙衛一行實地考察時提出的意見,讓東科克諾爾商用車制動系統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十分興奮。

恆進感應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是專家參加2019年院士專家行活動時的對接企業。這次專家再次回訪跟蹤,並向企業介紹了共同申報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獲獎情況。雙方還就2021年共同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建立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十堰)實習基地等事宜達成初步意向。

「北京專家上門診療,幫我們省了一大筆費用!」回憶起一周前的「驚喜」,正在市中醫醫院照顧老伴的張阿姨很激動。張阿姨的老伴患有頭部膠質瘤,原本想去北京找專家看。聽說北京腫瘤專家張青教授要來市中醫醫院,她趕緊報名。「張教授為老伴開了中藥處方,並建議實施直腸給藥,同時實施中藥貼敷、穴位針灸。這幾天,老伴的痛感明顯減輕,我心裡踏實多了。」張阿姨說。

「專家的一席話,幫了我大忙!」房縣朝青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朝青說,他養殖的雞產蛋量低、抗病性差,一直找不到原因。北京畜牧專家陸軍實地察看後,一針見血地指出「養殖場地處深山,土雞近親繁殖導致雞種退化」的癥結,並提出「適當引入外地雞種、改良基因」的建議。

4天時間,30名院士專家共解決各類技術難題73個,提出各類建議117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44個,舉辦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會)17場。

走訪中,針對各單位、企業提出的疑難問題,專家們認真記錄,能夠馬上解決的「現場辦公」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當場承諾帶著這些疑問回北京協同各自的研究團隊幫助解決。

協作發展無窮期

京堰結緣水為媒,協作發展無止境。

據統計,幾年來,累計有院士35人次、專家181人次來堰參加活動,為394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593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120個,培訓「高精尖」人才超過500名。其中,三分之一的院士專家已成為十堰的老朋友。這些「智慧活水」正為十堰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市委書記張維國說,加快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十堰迫切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撐。希望兩地以今年的「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為新起點,進一步健全完善長久長效的交流合作機制,讓更多先進理念、前沿技術、科研成果在十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北京與十堰心心相印、手足情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長劉敏華表示,「北京院士專家十堰行」活動,已成為京堰對口協作的響亮品牌。院士專家們將通過人才培養、項目合作、成果轉化等方式接續幫扶,為十堰加快轉型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北京市人才工作部門將繼續拓展京堰合作平臺,與十堰攜手發展。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建立完善長效跟蹤服務機制和定期回訪機制,對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項目進行清單化一對一跟蹤服務,對活動中院士專家為企業提出的有效建議進行一一回訪,協調企業落實相關建議,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助推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十堰日報 記者 紀楓波 通訊員 毛利華)

【來源:十堰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十堰8年攻堅養得「中國好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6年來,已平穩運行2100多天,調水量達340多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6700多萬人,其中河南13個城市、河北9個城市、天津14個行政區居民以南水為主要飲用水源,北京城市用水約73%為南水。
  • 為家鄉文旅著色添智!十堰文旅形象代言人、金牌導遊新鮮「出爐」
    楚天都市報12月28日訊(記者鄔曉芳 通訊員黃志堅)12月27日晚,「魅力十堰 我來代言」2020十堰市文化旅遊形象代言人評選暨金牌導遊總決賽成功舉辦。此次大賽的舉辦,旨在選拔、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文旅行業,為十堰打造東方國際休閒養生旅遊目的地和文旅康養休閒勝地著色添智。
  • 十堰歷史名人⑨|孟少農:把生命的最後10年獻給了十堰
    孟少農1977年年底,62歲的孟少農因二汽建設需要來到十堰。自此,這位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泰鬥」,將自己生命的最後10年,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車城十堰。他帶領一窮二白的二汽由弱變強,忍著病痛給學生們講課。如今,他的銅像還屹立在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校園裡。他的名字,一直留在十堰人的心中。
  • 十堰「世紀之約·山水之戀」2020年秦男楚女相親系列活動結束
    沐浴著初冬暖陽,伴隨著淡淡菊香,15日,「世紀之約·山水之戀」2020年秦男楚女相親系列活動之一、人民公園大型相親會舉行,眾多單身男女前來尋找自己的緣分,十堰日報社多個媒體平臺同步直播。至此,「世紀之約·山水之戀」2020年秦男楚女相親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 湖北十堰:發揮組織職能 保障疫情防控
    參與方式:請關注「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參與活動。 7000餘名幹部下沉:走進社區樓棟「亮身份」聯防 疫情發生以來,十堰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接連迅速部署,第一時間下發通知、4次致信黨員幹部、制發市直機關幹部下沉社區工作安排及推進工作方案,明確「機關幹部到位100%、支部派工100%、作用發揮100%」,組織引導市直7000多名黨員幹部聞令而動、向難而行,紛紛亮出黨員身份,向居住地所在的街道社區黨組織報到
  • 湖北省資訊|擁抱發展,鳳鳴十堰再啟新章,碧桂園再次在十堰這個地方...
    向潮而立的十堰,名列中國十大宜居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總有未曾熟悉的風景。水、陸、空三位一體全面發展,各種利好不斷,十堰,正插上雙翼,蓄勢待發!鳳鳴十堰,三子落地。2018年4月18日,碧桂園首駐十堰,碧桂園·十裡江灣從此啟幕十堰美好人居新篇章。2018年6月15日,碧桂園進駐十堰丹江口,丹江口碧桂園位於丹江口市政務機構核心位置,周邊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環境優美。
  • 遠古時代,十堰曾是國寶大熊貓的家園
    考古專家曾在「鄖縣人」生活的學堂梁子遺址附近發現了兩件較為完整的武陵山大熊貓下頜骨化石。大熊貓武陵山亞種是大熊貓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世界上少有發現。1990年,考古專家在發現「鄖縣人」過程中還發掘出武陵山大熊貓下頜骨化石,這對研究大熊貓的演化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十堰歷史文化|「鄖縣人」震驚中外 改變「人類起源說」
    從1975年在鄖陽區梅鋪鎮發現「鄖縣梅鋪猿人」開始,「鄖西白龍洞人」、「鄖西黃龍洞人」和距今100萬年的「鄖縣人」接連在十堰境內被發現。隨著對十堰古人類文化研究的深入,十堰被學術界譽為「古人類長廊」。學堂梁子遺址、梅鋪猿人遺址、黃龍洞遺址、白龍洞猿人遺址均屬於舊石器時代遺址,說明遠古時期就有古人類在十堰這片土地繁衍生息。
  • 其中一個寶貝來自十堰
    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觸摸十堰書法之脈搏
    光緒初年,鄖陽貢生袁肇嶽書法作品「江山千古秀、花木四時春」入選湖北省書畫展覽會。從上世紀50年代起,書寫使用硬筆,書法逐漸成為少數愛好者的興趣。 清末至民國時期,十堰地區內書法較有名氣的如張德先、任春福、徐硯香、李品三。進入20世紀70年代,十堰又湧現出一大批書法愛好者,並有部分人取得一定的成就。
  • 十堰榮摘「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十堰榮摘「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2020-11-20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氣溫驟降 城區多條道路結冰-十堰晚報數字報|十堰晚報電子版...
    「這些水都是12月5日供暖後出現的。」李女士說。 無獨有偶,東風50學校路口也有很大面積的水漬,最近幾天因氣溫較低,水被凍成冰,早晨有多人在該處滑倒。「這條路是學生每天的必經之路,小孩子要是摔骨折了,誰負責?」學生家長王先生說。 隨後,記者分別聯繫到人民廣場社區和光明社區。
  • 三張世界級名片閃耀全球,中國最具魅力城市,十堰
    十堰當選中國最具魅力城市,當之無愧名至實歸。十堰是世界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武當山」、「丹江水」、「汽車城」三張世界級名片閃耀全球。三張名片,張張是硬牌,都是無敵的大小王雙炸。
  • 十堰歷史文化|融合多種文化於一體 十堰「漢水文化」源遠流長
    沔可讀為嬭(音nǎi),嬭即奶,故沔水即奶水,意指沔水澆灌哺育一方蒼生,是母親河。此外,地質和考古學界有一種說法:在長江、黃河形成的7億年前,漢水便在今日甘肅東南部和陝西省的西南部形成了。如果從這個意義上去審視漢江,漢江不僅是中國的父親河、母親河,還應是中國的祖父河或者祖母河。
  • 就在十堰,快來尋寶……
    十堰綠松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其明豔動人的色澤、細膩溫潤的質感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十堰大力開發綠松石產業,綠松石已經成為「仙山、秀水、汽車城」之後,十堰的又一張世界級名片。@丁真,十堰——中國綠松石之鄉,邀請你開啟一場綠松石尋寶之旅。
  • 十堰2020秦男楚女第五場相親活動舉辦 近百名醫生教師甜蜜相約
    連陰雨終於結束,10月17日,柔美的陽光灑在中國中鐵·世紀山水營銷中心外廣場上,近百名從事醫務、教育等職業的單身男女甜蜜相約在此,「世紀之約·山水之戀」2020秦男楚女相親系列第五場相親活動,在熱鬧歡快的氛圍中舉辦。
  • 從A到Z,給你26個愛上十堰的理由!
    提起十堰不知你心中是否有一個十堰情結身在十堰的你或許毫無感覺但十堰有大美而不言!從十堰的山川,你可以讀出氣勢雄偉的堅韌從十堰的湖泊,你可以讀出一望無際的壯闊從十堰的園林,你可以讀出綠草茵茵的幽靜從十堰的村落,你可以讀出世外桃源的美麗
  • 歷經31年「長跑」,十堰正式邁進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十堰是川陝咽喉,四省通衢從1476年鄖陽府開府建制的農耕文明到1969年三線建設騰升的工業文明再到2014年大江北去潤澤北方引帶的綠色文明十堰兒女追逐文明創造文明的步伐從未停歇倉稟實而知禮節從1989年開始十堰開始了文明城市創建久久為功積跬步,聚沙成塔創文明
  • 「大衣哥」朱之文變身「西服哥」:我為十堰人民創作了一首歌
    「這次是我第二次來十堰,很多年以前我來過這裡,對十堰印象很深,我覺得十堰風景依舊和當年一樣美,山青水綠天藍,而且人好。」朱之文說,雖然沒有登過武當山,但是他知道武當山是道教聖地,也是太極拳的發源地。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朱之文笑著說,來十堰之前,他就聽說十堰脫貧了,為此他感到十分高興。
  • 「七仙女」打卡十堰新網紅地
    ■文、圖/記者 周侖居城市之上 品大奢之境太極泉健康休閒廣場正式開業 太極泉健康休閒廣場大樓主體於2012年動工興建,2018年7月底開始裝修,2019年11月18日開始試運營。 居城市之上,品大奢之境。太極泉休閒健康廣場作為東風大道的新地標,自試營業期間便是無數十堰人的快樂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