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凝筆端,尺幅傳精神。綜觀當今十堰書法事業的發展,正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十堰眾多書家一幅幅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韻味十足、清新靈動、神採飛揚、剛柔相濟,展現著獨特藝術特色的書法作品,正躋身莽莽蒼蒼的中國書法之林。
■記者 冰 客
書法不斷層
十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書法的傳統,我市書家們秉承這些書法遺風,在藝術之路上不斷探索進取。據有關史料記載,酷愛奇石的北宋書法大家米芾生在湖北,在武當山下長期居住,別稱米襄陽和「襄陽居士」。據傳,米襄陽對家門口的武當仙山頗有感觸,生前無數次前來拜山,曾在武當山朝陽洞前揮毫疾書,留下靈動鮮活的「第一山」三個字。
據志書記載,清代至民國時期,文人書寫均用毛筆,講究書法。光緒初年,鄖陽貢生袁肇嶽書法作品「江山千古秀、花木四時春」入選湖北省書畫展覽會。從上世紀50年代起,書寫使用硬筆,書法逐漸成為少數愛好者的興趣。
清末至民國時期,十堰地區內書法較有名氣的如張德先、任春福、徐硯香、李品三。進入20世紀70年代,十堰又湧現出一大批書法愛好者,並有部分人取得一定的成就。
1983年,十堰市書法家協會應運而生,1994年地市合併後,我市成立新的十堰市書法家協會,為十堰市書法愛好者同仁組織。2005年後,協會相繼成立了評審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刻字委員會、篆刻委員會、教育委員會、展覽委員會、發展委員會八個專業委員會。2007成立了十堰市書法家協會青少年會員部。協會的書法、刻字、篆刻群體,異軍突起,實力雄厚。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省級展覽,並獲得多項獎勵,在湖北省有較強的影響力。
從原東風輪胎廠退休的書法家葉繼成,可謂見證了十堰市書法事業的發展,陪伴著十堰書法事業一路走來,在談起十堰書法藝術事業時感慨頗多。
1971年,葉繼成退伍後支援「三線建設」,來到東風輪胎廠工會從事宣傳工作。在原東風輪胎廠,葉繼成參與組建廠美術興趣小組。「1974年是一個節點,那時著名書畫家莫麓雲來到了十堰。同年,我結識了張軍、李吉君等人。」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葉繼成同他們一起研討書法美術等藝術創作。1983年,葉繼成參與發起組建「十堰市書法工作者協會」,並擔任副主席,十堰書法界由此迎來藝術的春天,書法創作及展覽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1989年9月,原十堰市書法工作者協會更名為十堰市書法家協會。
書風不浮華
在十堰書法界,黃家喜書法融百家於一體,形成了自己溫婉典雅、秀逸涵雄的書法風格。以楷書和行書見長的黃家喜,其小楷中堂《出師表》曾在中國書法最高獎——全國首屆書法蘭亭獎中入展。全國首屆書法蘭亭獎2002年9月在山東青島舉辦,每4年一屆,當時從全國2萬多件作品中評選出500件作品參展獲獎。「參展的作品《出師表》功力紮實,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作品行氣貫通,章法布白規範,獨特且具有韻味,形式感強。」
「十堰書法兼容並蓄,雖然沒有北方的粗獷雄強,也沒有南方的娟秀唯美,卻融合了南北之風,具有十堰的書法特色。」書法家劉國平這樣認為。漢江流域蘊育了漢江文化,也蘊育了漢江書風。在悠悠漢水滋潤和巍巍武當洗禮之下,深受漢江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響,劉國平的書法注重追求地域特色,體現道家風範和道家思想,其書法作品有平淡古雅之趣,流動圓潤之勢,俊逸而不浮華,唯美而不媚俗,其作品很少有雄強霸悍、劍拔駑張之勢,多呈現靈秀自然、古拙鬱暢之態,無廟堂氣的累,金石氣的沉,而有書卷氣的秀,靜穆如高僧參禪,和雅如儒士撫琴。
10年前,書法家李永濤的小楷《元曲選錄》在由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比賽中獲獎,成為當屆湖北省書家在此次比賽中獲獎檔次最高的一個。行草書是李永濤近年主攻項目,取法「二王」,兼收張旭、懷素,雄秀多韻,開合有度,灑脫中見厚實,飄逸中見老硬。楷書,取法唐代書法家褚遂良,又與漢碑相結合,寫得靈動、清雅,凝而不拙,疏而不散,隨意中透出灑脫。擇其厚重拙樸、靜穆高雅之韻,用筆沉著穩健,細細透露出一種堅韌的力量。
在十堰書法中,黃家喜的正楷、王志林的狂草、葉繼成的行楷、田生雲的漢簡、劉國平的行草、李永濤的小楷等眾多書家各具特色的書法風格都飲譽書界。
名作不斷流
近年來,我市書法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成績喜人,先後有數百件書法作品參加國展、省展等各級各類展覽,湧現出了黃家喜、王志林、葉繼成、楊啟國、熊焜、楊剛、劉國平、田生雲、徐江海、李永濤、鄒觀祿、牛豔東、杜民、吳剛、潘曉平、景貴社、黃敏、何朝波、孫文平等一大批知名書法家,他們或行或草,或篆或隸,各種書體兼具,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著十堰書家的創作水平和整體風貌。目前,我市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就達17名,省書法家協會會員140餘名。
據《十堰市志》記載,從1994年至今,十堰市有數百件書法作品在省級以上書法大展賽中入選、入展、獲獎。其中,黃家喜、葉繼成、胡順江、熊焜、田生雲、楊剛、劉國平、李永濤、黃勁松、牛豔東、何朝波、孫文平、王與勝、吳剛、楊天學等書家的作品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各種展覽中入展、獲獎。
為了增加書協凝聚力,不斷提高書協會員們的創作水平,增加在國展中的入選機率,市書法家協會還邀請全國書法名家,為全市書協會員開展書法創作講習班進行輔導,從臨帖、臨創、創作、書寫材料、章法、用印等,全方位地對書協會員創作的書法作品進行一對一的點評。
市書法家協會在舉辦各類書法作品展的同時,還與展覽同步結集出版《十堰市第一屆小品書法作品集》、《十堰市第二屆小品書法作品集》、《關愛生命——安全生產杯書法、美術、攝影作品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市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作品集》、《書法報——2008年度書法海選年度佳作作品集》、《秦巴墨韻》等各種書法集近百部。個人出版的書法作品集有《黃家喜書法作品集》、《葉繼成書法作品集》、《李永濤書法作品集》、《胡順江書法作品選集》、《翰墨丹青——中國當代書畫篆刻家第二輯李永濤卷》、《湖北中青年代表書家作品集——李永濤卷》等數十部。
翰墨傳神韻,書法展風骨。武當山的靈秀,漢江水的綿柔,形成了蘊含武當風骨的十堰書法風格。十堰書法在秉承歷史書法遺風的同時正長足發展,闊步前行。我市書法家們揮毫潑墨,展示著具有十堰山水秀美和文化風骨的書法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