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安徽日報》刊登了關於
淮河路步行街建設智慧街區的文章
在商鋪裡,可以刷臉支付買單,線上預約搶購;
逛街時,用小程序就能查詢
停車位、廁所、「網紅」店地址……
擁抱數位化,通過微信公眾號、
小程序、自有App等搭建「雲商圈」
已成為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式之一,
不斷探索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
▽
2018年,商務部提出支持改造提升一批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的步行街,力爭用2年至3年時間,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步行街,通過改造提升,把步行街建成促進消費升級的平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和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今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示範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在提升硬體實力的同時,用數位化手段為街區裝上「智慧大腦」。
服務貼心、管理優化,消費體驗再升級
逛街時,你是否遇到過這些情況?想去附近景點「打卡」,小巷子太多,繞半天找不到路;出來吃個飯,餐館周邊車位全滿,尋不見停車位;想帶小寶寶出門逛街,可是擔心找不到母嬰室……
「你往前走,左手邊的第一條巷子叫北油坊巷,再往裡走幾百米,那裡有公廁。找不到的話,看『線上淮河路』裡的地圖,跟著定位走。」12月9日,在淮河路步行街上,一家服裝店導購員小李熱心地為顧客指路。打造智慧商圈,小李口中的支付寶小程序『線上淮河路』是重要的用戶終端,為消費者帶來了方便。
停車場、公共租賃、母嬰室、洗手間……在「線上淮河路」主界面的「公共服務」一欄裡,記者看到,這些場所標註清晰,使用地圖導航,即可找到。「小程序裡可以查詢到李鴻章故居、逍遙津公園等街區景點的位置,一些『網紅』店鋪、特色美食店,也有路線推薦。」小李說,尤其對初次來街區遊玩的顧客來說,「線上淮河路」的功能非常實用。
除了消費者看得見的提升,在淮河路步行街智慧街區指揮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3D街區圖,實時捕捉的數據也在為消費者的安全保駕護航。
事件等級:四級;事件更新時間:12月9日14點57分;事件說明:出店違法經營……3D街區圖的某位置突然閃爍紅點,並彈跳出新窗口。「你看這家店,人形模特放在店門外招攬顧客,被攝像頭捕捉下來了,我們會立刻聯繫城管人員過去處理。」智慧街區改造項目建設方負責人曹文鋒說,目前淮河路步行街主街道分布著200多個攝像頭,可以對消防、人群聚集、違規佔道等數據進行實時採集和分析,實現風險預警。
作為我省歷史悠久的一條特色商業街,淮河路步行街體量龐大,匯集多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年客流量達5500萬人次,年銷售額超過170億元。「在節假日時,步行街遊人如織,通過監測,可以結合人流、車流誘導,優化路口通行效率。」曹文鋒介紹說。
賦能商戶、吸引客流,激發街區新活力
數字賦能商業,最終目的是激發街區活力,刺激消費。特別是在疫情背景下,意義更為突出。
「線上淮河路』在9月和10月各發放了一批消費券,效果十分明顯。」位於淮河路步行街的百大鼓樓商場運營部部長於傳奇說,商場兩次共核銷消費券10萬元左右,帶來了超過30萬元的銷售額。據了解,9月至10月,「線上淮河路」共發放消費券150萬元,實名領券20萬人,為街區帶來銷售額1.67億元。
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消費者的選擇面廣了,對商家而言,獲客成本卻越來越高了。「『線上淮河路』是一個全新的引流埠,聚合了步行街上的眾多商家,我們有一些新的促銷活動,也會在平臺上發布。相信隨著平臺逐步成熟,將會為我們帶來新的客流。」於傳奇說。
廬陽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陳建中告訴記者,「線上淮河路」小程序今年9月上線,截至目前,會員人數超過4.2萬人。「聚焦遊客體驗、商戶引流、街區管理,形成『吃住行遊購娛』一體的線上平臺,將會為商戶們帶來福利,助推步行街消費繁榮。」
徽式簷瓦、木紋石磚,不同於主街的現代繁華,淮河路步行街不久前剛剛完成撮造山巷的改造提升,如今處處浸透皖風遺韻。在一個個古香古色的店鋪門口,還貼著一張二維碼。
記者嘗試掃描二維碼,頁面顯示商戶信息、優惠信息、商戶評價等信息。「這個二維碼是智慧街區專屬的『誠信共治碼』,顧客可以掃碼對商戶進行點評、投訴建議,這既為其他顧客提供了消費參考,也可以幫助商戶改進服務和進行產品升級。」陳建中說,在前期走訪調研中,商戶們對推出「誠信共治碼」一事響應積極。「誠信共治碼」的使用,有利於政務管理提效、商戶賦能引流及提升遊客體驗,形成政府、商戶、市民三方受益的良好互動氛圍。
據了解,淮河路步行街目前已實現公共區域5G信號全覆蓋,在公共安全、街區管理、商業消費等領域全面開展數位化改造,搭建了數據管理+數據監控雙中臺,加強線上線下融合,實現了「全場景引流+新消費體驗+智慧化管理」三位一體。
分析數據、精準營銷,數位技術「繪」未來
實體經濟的數位化方興未艾,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值得期待。
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很多實體商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還停留在淺層次上,只是簡單地開通了線上商城、打通會員系統、停車服務等功能,全面數位化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數位化不是口號,要學會利用數據。除了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更加人性化 、智能化的遊逛吃玩優惠信息外,淮河路步行街在數位化改造過程中,還著眼於用數字手段為街區內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經營指引和方案。
在智慧街區指揮系統的主界面左上方,記者看到,有「會員商戶」「客流分析」「經營分析」3個子項目。「當會員數量達到一定量級,數據就可以為我們繪成一幅淮河路步行街消費者畫像,預測市場走向。」曹文鋒解釋說,精準營銷才能低成本引流,數位化恰恰為精準營銷提供了技術支撐。「智慧街區指揮系統正式運行時間較短,目前在數據分析方面的價值還未發揮出來。」
客群主要分布在哪個年齡段?街區哪個時間段客流量最大?哪些店鋪人氣高?什麼樣的產品最受歡迎……未來都可以通過消費數據分析出來,幫助商戶更有針對性地調整產品和服務,以及為街區整體規劃提供參考。「將以往雜亂無章的信息轉變為極具運營價值的分析結論,當『線上淮河路』的會員數量達到幾十萬人時,我們就可以逐步勾勒出客群畫像。」曹文鋒說。
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讓數字商業成為了可能。如何將領先的數字商業技術與傳統商業經驗有機結合,如今成了新課題。省經濟研究院宏觀部主任竇瑾認為,數位化改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任何商圈在進行數位化改造的過程中,都要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合適的數位化改造路線,平衡投入與產出,不可一味追求高大上。她建議:「改造提升要以提高效益為導向,要以內容建設為核心,突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消費體驗,拉近與消費者距離。一方面通過數位化手段引流,使更多消費者走進實體商業,建立連接;另一方面通過社群營銷、直播電商等多途徑,突破時空距離,擴大消費群體,增加用戶黏性。」
• end •
來源:安徽日報
原標題:《商圈數位化,「預」見新未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