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雖不是王侯將相,卻憑藉一首首精彩的詩歌垂名千古,讓後世頂禮膜拜。凡是讀書人,大多是背著他的詩歌長大的。
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才越來越懂李白。後世給他貼的標籤太多了:浪漫、狂傲、灑脫、飄逸、調皮等等。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
龐德翻譯《長幹行》
埃茲拉·龐德是出生於1885年的一位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他是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對古典文學和語言學都有很深的造詣。
性格焦躁而衝動的龐德被認定為是個神經病,並被關進了精神病院。我們都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殊不知有的人,可能就是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
龐德進了精神病院後,有了一個屬於自己安靜的房間,便開始了他的創作之路。他整日打字,產量驚人,寫了25部長詩,翻譯了《詩經》、《大學》、《中庸》、《論語》等中國古文,為後來的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看得出來,埃茲拉·龐德真的很喜歡文學和詩歌,特別是中國古典文學。畢竟中國古代的詩歌,是有著讓無數人為之折腰的魅力的。在他翻譯和創作中,發現了一首很經典很讓他喜歡的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這優美的意境深深的吸引了他。這就是他翻譯並在美國廣為流傳的《長幹行》。
但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很多時候的翻譯和改編,都會讓詩句失去它原本的韻味。對於《長幹行》也是如此,說是翻譯,也不過是對內容蒼白的敘述。不僅沒有了格律之美,還失去了它原本擁有的古典的韻味。但當他翻譯改寫完後,這首《長幹行》卻被美國人喜歡並且廣為流傳,甚至進入了美國學校的教材裡,爆火幾十年,可見這首詩在美國文化界的分量。
震驚留學生的原文
儘管有很多美國人甚至認為這首詩是龐德的原作,在美國文學史上也留下了濃妝淡抹的一筆,但是當有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到李白的詩作後,才真正的對這首詩表達了崇敬之意。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來看一看這首震驚了留學生的《長幹行》原文。
李白這首詩是一首五言敘事詩,用一位女子的口吻寫出了她與丈夫的感情經歷。在前6句中,就誕生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個成語,這兩個成語成為了國人心中最美的愛情之一。
後幾句,從14歲寫到16歲,從過去寫到當下,夫妻倆從你儂我儂到不得不分離,娓娓道來,令人感同身受。最後10句,是訴說自己的相思之苦。
春去秋來,女子等著盼著,青春漸逝,容顏不再,唯有心中痴情不變。「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最的兩句,直抒胸臆:「你回來時,不管多遠我都會迎著風沙去接你!」
像這樣的千古絕唱,我們怎麼不讀?
俗話說「詩言志」、「歌詠言」。一首好詩就是一位良師益友。吟讀古詩詞如在花海中徜徉,其色、其香、其味薰陶著人的心靈。
吟讀古詩詞能培養造就一個人的性格,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升華。培根說過:「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
著名學者葉嘉瑩也說:詩的最大作用是讓人心不死。
所以在閒暇時刻,我們不妨多讀讀詩詞,品一品七言律詩,品一品唐詩宋詞。
每天讀一讀詩詞,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更能薰陶我們的氣質,陶冶我們的情操。
如果大家沒有讀詩詞的習慣,那麼我想給大家推薦我最近在讀的《飛花令》。
這套書在"中國古詩詞大會"上廣受好評,是一部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的佳作。
飛花令是古代的行酒令,在唐代十分流行。全書以"飛花令"為線索,選用了詩詞中常用的: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主題,對經典古詩詞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注釋,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古詩詞背後所蘊含的感情。
全書包含1000餘首經典詩詞,包括《詩經》《楚辭》唐詩宋詞、明清佳句。集結了傳世名篇,精選了經典詠嘆。
本書以1年365天為基準,將120餘位詩人的365首作品奉獻給讀者,為大家帶來一種吟誦古詩詞的全新方式。不僅如此,書中還穿插了精美的國風插畫,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讓詩情畫意得到升華。
現在恰逢出版社活動全套四本《飛花令》僅需79元,每本折合還不到20多元,平時少抽一包煙,少喝一杯奶茶,便能從古詩詞中品讀到人生的唯美與浪漫。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這套經典的《飛花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