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輯:
寫在前面:
本文系車則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車則」,請勿侵權
進入正文:
東風雪鐵龍看點一覽:
1、 東風雪鐵龍全球戰略車型將於2021年上市。
2、 東風雪鐵龍專業級舒適SUV天逸C5 AIRCROSS 將於上半年上市。
3、 東風雪鐵龍多維空間SUV C3-XR中期改款將於年中投放,新車型將採用全新外觀內飾;
4、2020-2030年雪鐵龍設計方向公布。
11月20日,2020(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式開幕,東風雪鐵龍在本次車展現場一口氣公布了品牌明年的產品事件規劃、全新車型規劃,更將驚豔巴黎的雪鐵龍19_19概念車、剛剛斬獲CCPC麋鹿測試榜首的天逸400THP等車型帶到了現場。
信息量之高,出乎了各大媒體同行的意外。
東風雪鐵龍2021年重磅「產品事件規劃」是什麼?
2020CITROËN SPACE 巡迴開展:感受與生俱來的濃濃』法味『
2020年,站在雪鐵龍品牌新的百年起點上,東風雪鐵龍全面回歸母品牌,在股東雙方的大力支持下,開啟品牌向上的全新徵途。
東風雪鐵龍公關傳播高級總監屈洪宇介紹到,「2020 CITROËN SPACE是東風雪鐵龍品牌向上的重要舉措,也是東風雪鐵龍強化客戶體驗的重要行動。」
據了解,作為東風雪鐵龍品牌專項行動,2020 CITROËN SPACE通過法式文化、藝術、設計、生活方式等內容,鮮活地展現雪鐵龍樂觀、人性、巧思的品牌個性,以及法式樂觀設計、領先舒適、智慧科技的品牌優勢。
東風雪鐵龍品牌體驗巡展2020 CITROËN SPACE即將在北京、廣州、武漢、成都、上海,全國5大城市展開,為期近半年。
東風雪鐵龍車型未來設計走向是什麼?
雪鐵龍設計總監PierreLECLERCQ(皮埃爾·勒克萊克)先生曾表示:
「19_19概念車有很遠的前瞻性,是從現在到2030年雪鐵龍汽車的設計靈感源泉。」
在本次車展現場,東風雪鐵龍也帶來了這款驚豔巴黎的「懸浮式透明膠囊」:雪鐵龍19_19概念車。19_19概念車的亮相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5月在巴黎 VivaTech,整車從外觀到內飾、科技配置都完全脫離了現有概念車的設計:
30英寸超大車輪,輪胎和輪轂無縫連接,後鉸式車門,可伸縮方向盤,形似噴氣式飛機,也像一枚巨型膠囊。
從這款車身上可以找到很多未來汽車發展的影子。比如自動駕駛,19_19概念車配備了先進自動駕駛技術,可自動接管和操作車輛,解放駕駛者。
比如快速充電,這款純電動概念車充滿600公裡續航電量只需要20分鐘,配備的感應充電系統還可以讓車輛邊開邊充,實現無中斷、無線纜充電。
那麼,這款車是否能成為雪鐵龍未來的設計方向?
坦率地說,個人覺得可以,不僅因為PierreLECLERCQ,更因為雪鐵龍這品牌,法系車在設計和車型推廣上,向來獨來獨往,將理想與浪漫以完美的狀態展現在已經競爭白熱化的汽車市場中。
當年的畢卡索車型是這樣,相信未來的CITROËN還會這樣。
東風雪鐵龍將在2021年投放的車型具體是哪些?
東風雪鐵龍總經理毛創新表示,2021年東風雪鐵龍將會上市三款新車激活市場,一款為全球戰略車型,另外兩款分別是多維空間SUV C3-XR的中期改款車型和專業級舒適SUV天逸C5 AIRCROSS的年型改款車型。
其中,SUV天逸的新車型擁有更多豐富配置,將在上半年上市,C3-XR中期改款車型將採用全新的外觀內飾設計,將於明年年中投放。
那麼在2021年雪鐵龍「不變」的會是什麼?
彪悍的底盤技術。
作為拉力賽戰場制霸級選手,雪鐵龍在底盤上的造詣已經成為了業界標杆之一,源自於WRC冠軍技術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Grip control增強式智能多路況適應系統等底盤技術,大師級的底盤調教雪鐵龍均在量產車上一一搭載。
在2020年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CCPC)上,東風雪鐵龍量產車型之一天逸系列就憑藉優異的操控性斬獲麋鹿測試項目桂冠,刷新了該賽事麋鹿單項三年以來的最好成績。
註:東風雪鐵龍在此次參展的9款車型中,天逸佔比達到了1/2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雪鐵龍車型的「穩」不限於書面,在真實惡劣路況中,可以輕鬆解決:乾燥路面、溼滑路面、顛簸路面等多種複雜路況,在突發情況下具備更好可控性。
畢竟麋鹿測試21年記錄仍未破,雪鐵龍大師底盤不是吃素的。
註:1999年,在瑞典雜誌「 Teknikens Värld 」的麋鹿測試中,雪鐵龍Xantia Active V6以85km/h的成績排在了第一,到如今依舊雄居榜首。
雪鐵龍的底盤在眾多車迷心中,已經是巔峰級的存在了,旗下車型,往遠的說富康、老愛麗舍、老畢卡索,在高速過彎的時候,都會有產生出一種類似漂移的感覺。
本次車展現場,東風雪鐵龍帶來了整個天逸家族,以及東風雪鐵龍天逸C5 AIRCROSS、東風雪鐵龍C-Series潮享版、東風雪鐵龍C6等等車型。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法系車迷,別錯過。
註:
本文僅供參考,實際感受以試駕為主。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車則客服,立即刪除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