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如何過年的?為何他們搞不懂的習俗,只有中國人懂

2020-12-21 養老運營高廣銀

日本人過年有很多有趣的習俗,這些習俗在日本已經流傳了上千年。日本深受中國漢文化的影響,因此在這些民俗上有深刻的漢文化的影子。日本人早期和中國一樣,過兩個新年,即舊曆新年和新曆新年,後來更改為只過新曆新年,即中國的元旦。可能在很多外國人眼中,日本的門松、鏡餅、料理等,都具有濃鬱的日本特色,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日本新年裡的這些習俗,有很深的中國影子,凸顯了漢文化的影響。

賀年卡

賀年卡在日本叫做年賀卡,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在新年到來的時候,人們會互相寄賀卡表達祝福,日本人在寫年賀卡的時候,最常用的措辭還是中文,比如「謹賀新年」,「迎春」,或者寫一些英語的「Happynewyear」等。看似像日語,其實都是漢語的意思。

年糕

日本一般在12月25日至28日做好新年裡供神用的年糕,如果28日這天沒有做完,那麼30日前必須做完。29日這天不能做年糕,在日語當中9和漢字中「苦」是同音的,被認為不吉利。

從前日本做年糕,鄰裡之間會互相幫忙,會用杵和臼,用力地搗,但是現在超市當中到處都有年糕售賣,現在自己動手做的人越來越少。至於為什麼吃年糕,可能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漢朝時期會用米做糕,稱之為稻餅、餌、餈等,其中稻餅這一名稱還被日本人沿用。中國南方、北方都有年糕,南方多用糯米磨成粉製作而成,北方會用小黃米,這種米又黃,又粘,而且還比較甜,是黃河流域百姓慶豐收的美食。

「年年高」和粘粘糕是諧音,明崇禎年問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正月元旦。啖黍糕,日年年糕」,年年糕也有年年高之意,南北方儘管材料不同,過年時候吃年糕都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

年糕在日語當中被稱之為餅,從讀音上看,沒有任何諧音可取。所以很多日本人也並不知道年糕的來歷,日本稻米種植技術來自中國,因此年糕這一習俗也傳至日本。時至今日,這一習俗依然延續。

門松、繩結、鏡餅

在日本,過新年必不可少的裝飾就是門松、繩結和餅。門松就是放在門口的松樹,從年初一直擺放到正月十五,這半個月時間裡被稱之為「松之內」。

日本對松樹的喜歡源自於中國文化當中「松鶴呈祥」,「松鶴長春圖」,這是中國民間最吉祥的圖案。松樹耐嚴寒,不凋零,中國歷史上把松樹作為經得起風寒耐磨,以及長壽的象徵。而且松樹被認為是百木之長,長青不朽千年古松之脂能變茯苓,服食者可長生。鶴,是中國珍稀涉禽。《詩經》有云:「鶴鳴於九霄。聲聞於天。」說它能飛得很高。在天上嗚叫。鶴被道家看成神鳥。在鶴前加仙。又稱仙鶴。鶴的壽命一般在五六十年,是長壽的禽類。

過年意味著年紀又長了一歲,所以與新年最直接相關的就是祝福長壽,日本人之所以選擇松樹,也是借用了松樹在中國所代表長壽的隱喻。松樹在日本分布廣泛,唾手可得,可是鶴卻是非常稀缺的,因此日本認為了湊齊松鶴,會在家中掛上鶴形的繩結。

繩結在日本主要是為了闢邪的,在日本神社當中掛有粗繩,表示將不乾淨的東西擋在繩外,繩內的區域是淨土。一般神社當中掛的繩結都非常粗,一般一橫三縱,沒有特別複雜的形狀。而家庭當中的繩結會編織成圓形或者仙鶴的形狀。圓形在中國民俗當中代指團圓之意,仙鶴與門松則組成了「松鶴呈祥」。

鏡餅是一種圓形的年糕,年糕也有其他形狀,比如在關東地區,人們喜歡把年糕做成方的,但是作為新年裝飾用的年糕,一般都是圓形的,圓代表團圓,圓滿之意。日本將鏡餅擺成兩層,上面放上橙子,橙子在日語當中和「代代」諧音,因此放在一起就表示代代高,一般把鏡餅放在家中最重要的位置,比如客廳或者神龕旁邊。到了正月十一,這些鏡餅會被掰開,會被當作「雜煮」吃掉,以討個吉利。

除夕108下鐘聲

日本人在除夕之夜和中國習俗相近,也會整夜不睡,以迎接年神的到來。日本的寺院會在除夕之夜12點時候開始敲鐘,守夜的人們會共同聆聽新年的鐘聲。這些寺院會敲響108下,在中國「8」代表發,同時還有興旺發達之意。日本借用漢語的意境,「8」在日本也是吉利的數字。

在日本,認為人的煩惱有108種,敲響這108下,可以送走108種煩惱,新年裡肯定心情愉快。具體是哪些煩惱,其實日本人自己也說不清,不過日語當中有「四苦八苦」之說,這其實也來自於中國的生、老、病、死,這四苦是每個人不可迴避的痛苦。另外四種分別是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前四種加上後四種,共八種苦。

初夢

在日本,人們把新年所做的第一個夢稱作「初夢」,大家會互相講述自己的「初夢」,以此預測自己新年的運程。傳統認為,如果在「初夢」當中夢到吉祥的事物,那麼新年裡將會萬事如意,最吉利的包括富士山、老鷹、茄子。在日語當中有,一富士,二鷹、三茄子之說。

富士山、鷹很容易解釋,可是為什麼是茄子,很多日本人也不理解,因為茄子在日語當中並沒有吉祥的諧音。在唐朝時期,《周公解夢》便流傳到日本,在《周公解夢》第十五部分關於瓜果的釋義為:

「食柿食柑主疾病,食薄桃離而複合,食棗者主生貴子,食桑椹主生貴於,食慄者主有分別,食梨者主失財帛食一切果者兇至,食茄者主妾有子,食蔥韭者主有爭,食韭者有重喪至,食蒜者主災害事,食萊者見菜黃兇。」

很明顯,日本關於夢見茄子吉利說法來自於《周公解夢》,棗、桑椹等蔬果在日本並不常見,而茄子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因此茄子預示著家庭當中將有添丁之喜。

日本都不願自己在「初夢」當中夢到不好的東西,因此會在睡覺前寫上咒語,然後把咒語放在枕頭下面。由於咒語的篇幅較長,所以會準備一張畫有貘的紙,人們認為貘能夠吃掉噩夢。那麼貘這種動物是從哪兒來的呢?

雖然在馬來西亞有貘這種生物,但是和日本人畫中所描繪的貘完全不同。貘其實來自於中國,被形容為元神的宿主,在白居易《貘屏贊》記載,自己有頭痛的問題,於是在屏風上畫了一個貘,因此不再做噩夢。白居易認為貘喜歡吃鐵,把世上兵器所用金屬都給消耗掉,因此還有和平之意。日本人對於唐詩,尤其是白居易詩文非常喜愛,因此加速了貘的傳播。

日本新年的風俗,尤其是那些充滿了大和民族特色的風俗,或多或少都有中國的影子,這些元素都能夠在漢文化當中找到淵源。因此如果要理解日本的傳統文化,必須要回到中國古代,從中國古代找到那些文化的根源。

相關焦點

  • 美國專家:真搞不懂中國人,醫護人員為何如此勇往直前?
    美國專家評論,真搞不懂中國人,醫護人員為什麼如此勇往直前?,雖然我們無法避免意外,但在面臨意外的時候,肯定會有些恐懼,沒有一個人是不怕的。在我國有一個特殊職業,他們不畏懼,總會迎難而上,他們就是白衣天使的醫護人員,而在他們的心裡很重要的東西需要守護,他們認為這比自己還重要。因為他們清楚自己面臨的事什麼,但是他們依舊的會衝上去,也要守護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如果他們不迎難而上,那又有誰去守護我們呢?
  •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 為何中國人基本上都看不懂?
    日本滿大街的漢字 為何中國人基本上都看不懂? 全世界除了中國,其實還有很多國家至今都保留漢字。這當中就包括日本,但是很多人去日本旅遊,發現街上的漢字他們基本上都看不懂,這是什麼原因呢?
  • 歐洲這個小鎮,每年都按中國習俗過年,帽子上4個漢字卻鬧了笑話
    要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上,不少西方人甚至比我們中國人自己還著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今國外最火爆的紋身圖案不是別的,正是漢字。西方人不惜查閱字典,諮詢海外華僑,都希望在自己身上紋一個亮眼的漢字。不僅如此,我們過年舞獅和紅包的傳統也被迪特福特的居民學到了,他們甚至見面還會互道恭喜發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們並不認識恭喜發財這四個漢字。在原本應該寫有「恭喜發財」字樣的禮帽上,卻寫的是「中國郵政」,著實讓國人忍俊不禁。除此之外,這個小鎮還自封了皇帝。
  • 旅居日本的中國人,都是如何「過年」?
    一年一度,對於那些旅居在日本的華人來說,真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這些旅居日本的中國人,都是如何「過年」的呢?比起餐桌上清一色的日式料理,或許,這個時候,來上一份餃子,熱氣騰騰的水煮做法,帶著湯汁,沾著醬料,更能夠溫暖人心。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進入現代社會,傳統的好習俗漸漸被人遺忘,作為後輩,也已經鮮有人知道這些習俗的來龍去脈。所以,老人們開始擔心,以後到了天堂,還有沒有子孫在過年時,想起他們?
  • 日本人為什麼能區分誰是中國人?日本網友表示,因為中國人顏值高
    日本人拘謹又愛鞠躬,長著齙牙羅圈腿,韓國人大餅臉小眼睛,大白臉紅嘴唇千人一面大呼小叫沒禮貌。中國恕我說不出來,風格太多。畢竟咱56個民族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特色,主要還是看氣質!日本人有更多亞洲矮黑成分,所以看上去更東南亞,而中國人的話,上古時期中國的土著也是矮黑居多,但是後來幾千年來各種民族種族之間交流戰爭融合,逐漸混血形成現代中國人,基因構成不同,自然長得就不同。中國人的人種構成比日本複雜。
  • 有趣,看看日、韓、越是怎麼過年的!
    大家想一想,十幾億人在同一天裡歡歌笑語地慶祝,何其壯觀?最近幾年由於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春節已經逐漸成為全球性的節日,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外國人也越來越看重這個在他們的日曆上查不到準確日期的節日。為啥?第一是因為熱鬧,因為中國人內心根深蒂固的過年情節使我們不管身在何處,處境如何,都會在春節這天使出渾身解數地大肆慶祝一番。
  • 日本人過年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人民網東京12月31日電(趙松)現代日本使用公曆,「新年」即中國的「元旦」,日語也稱「正月」。日本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歲末的時候進行大掃除、掛新年飾物迎接神靈等等。 日語中的「正月」原本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現在指新年節日,通常是1月的前3天,或者前15天。
  • 在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
    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呢?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一樣,,但總體而言都是大同小異,我的家鄉在南方江西,我就來聊聊,我那邊過年是怎樣一個習俗。以前在年前的半個月到20來天的時間是人們最忙的時間,忙什麼呢?
  • 日本人坦言:不願意和中國人一起吃飯,因中國人太愛熱鬧了
    說起日本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就因為這個國家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更重要的是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日本與我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日本一直以來與我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日本在一些文化習俗上與我國也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就拿飲食文化來說,每個國家都有著獨特的飲食文化,當然這些文化的形成也和歷史背景和歷史推論性有著一定的聯繫
  • 中國過年這天,日本為啥不過?改日子了!
    這幾天,中國人沉浸在年的喜慶之中。與此同時,朝鮮、韓國、越南、泰國等周邊國家,與中國一樣,也沉浸在年的喜慶之中。但是,日本則不同,不在中國人過年這天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日本女子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也與中國人一樣,在農曆正月初一過年,習俗也非常相似。但是,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就不在農曆正月初一過春節了,而是選擇在陽曆1月1日過春節。
  • 日本人是如何過年的?(最全的介紹)
    日本新年又稱「正月」,一般認為始自飛鳥時代,當時的推古天皇從中國唐朝引進元嘉歷,仿效中國農曆計算公元,並仿效唐人習俗慶祝新春(也有說法認為日本在六世紀前已有慶祝正月的習俗)。但明治維新之後,全盤西化,1872年12月3日開始使用西方太陽曆,不但開始重視起聖誕節,連新年也提前到了西曆元旦。
  • 為何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百姓聽不懂?說的不是日語嗎
    相信大家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是再熟悉不過了,日本從古至今一直都有著滅亡中國的野心,不過泱泱大國怎麼會屈服於一個彈丸之地呢?日軍侵華戰爭是有史以來日本對中國發動的最大的戰爭,在戰爭前期狂妄的日本人還想90天滅亡中國,最終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努力粉碎了日本人的夢想,並且把他們趕回了東洋老家,不再敢東進半步。
  • 錢文忠:中國人如果入日本國籍 就會被要求改姓
    [摘要]全世界絕大部分人對自己的姓氏都看得很重。比如說中國人在日本工作,如果你要加入日本籍的話就得改姓。他們會認為,如果能夠切斷你的家族記憶,就等於切斷了你與母體——中國傳統之間的關係。【看點1】當我搞了外國文化之後,我才發現我們中國文化遠遠比它們好。我們作為中國人,我們沒有能力或者沒有興趣了解自己的文化,實在是對不起我們自己。你不去搞中國文化,對於文化是沒有損傷,受損失的是你自己。【看點2】中國人在日本工作,如果要加入日本籍的話,就得改姓。為什麼?因為日本人很明白,這樣才能切斷你與故土的聯繫。
  • 日本人如何迎接新年?這些日本新年習俗你都知道嗎?
    因為一般在葬禮的前一天有通宵的習慣,只有一天的裝飾是不吉利的。根據各地習慣不同,門松一般會擺到1月6-7日或是15日,然後交由神社統一處理。鏡子在日本神事中是三種神器之一,所以供神的這個鏡餅也被做成了鏡子的圓形狀來供奉,裝飾方法也是很講究的,要到1月11號才可以打開,一家圍坐一起吃。吃完鏡餅,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 日本人不懂漢字,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是什麼樣?
    日本人不懂漢字,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哭笑不得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如今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頻繁,而到其他國家旅遊和留學,如今也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一般到了一個新的國家,首先就是要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學會當地的語言,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溝通起來就非常困難,甚至還會讓人笑掉大牙。就好比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非要用中文給自己取名字,結果翻譯後讓人哭笑不得。
  • 日本神社裡供奉了三位中國人,他們是誰?日本為什麼會供奉他們?
    對於日本這個國家,除了精日分子,相信提到這兩個字大家都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曾侵略過我們,並且大肆燒殺搶掠,給我們廣大的國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內心創傷,更讓我們氣憤的是,日本至今都沒有做出一個真摯而又誠懇的道歉,而德國人就不同,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他們不會遮遮掩掩,也不會無的放矢,像是德國總理就曾在猶太人的墓碑前下跪,而日本人,別說是下跪了
  • 日本的靖國神社為何供奉了3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日本因何供奉
    日本雖然國土面積不大,經濟卻十分發達,幾十年前,在中國經濟還未突飛猛進時,日本就曾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力不可小覷,不過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已超越日本,讓日本退居第三位。日本只有一個民族就是大和民族,這是一個讓全世界都不敢小看的民族,如果掉以輕心,那必然會承受沉痛的代價。
  • 日本「新年習俗」,如何「迎接新年」?
    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雖然同屬亞洲國家,但是在新年的習俗上,還是各有不同。打開今天的ins分享,從昨天的元旦開始,就被日本人的「新年」刷屏了。眾所知周,日本人的新年不同於我們的春節。俗稱「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也就是每年的1月1日開始,他們過得是公曆的新年。那麼,日本的「形象習俗」,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呢?第一步,提前準備好新年禮物,寄贈新年賀卡。
  • 過年時,給壓歲錢是一種負擔嗎?七成日本人認為是的
    今天1月17日是北方的小年,明天1月18日是南方的小年,不管北方還是南方,到1月24日就是中國的除夕,過年了。春節過年,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這個節日有著其它節日沒有的傳統習俗,大人要給孩子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