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惡化!氣候驟變!人類捕殺!2020年又有多少動物滅絕?

2021-01-11 騰訊網

據2020年12月31日英國《都市報》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新報告表明,現已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物種,「瀕臨滅絕」的超過四分之一(128,918個物種中大約有35,765個)。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也警告說,由於生態系統崩潰,動物們在驟變的世界裡,苦苦地為生存而掙扎,數量平均下降了近70%。

由於氣候變化、人類行為、棲息地喪失以及其他各種原因,許多動物種族面臨著暗淡的未來,而有些種族也已經沒有了未來。

報導列舉了5個被正式貼上滅絕標籤的物種,還有5個,有可能在2021年或以後,面對同樣的命運。

該名單涵蓋了從魚類到昆蟲,從哺乳動物到兩棲動物的各類物種,也陳述了專家們對未來的恐懼與希望。

2020年正式宣布已滅絕的動物:

華麗毒蛙(Splendid poison frog

這種來自巴拿馬的小紅蛙是剛被宣告已滅絕的3個中美洲青蛙物種之—,在寵物界倍受追捧。

據說,受甲真菌病的侵擾,中美洲和南美洲還有22種青蛙已被列為嚴重瀕危物種。

光滑手魚Smooth Handfish

1802年,人們發現了最後一隻光滑手魚。此後,雖然進行過廣泛的搜索,但至今沒有新的發現。

綠色和平組織強調說,這個生活在海底的物種是「現代」第一個被宣布滅絕的海洋物種。

加爾帕偽溪蠑螈(Jalpa false brook salamander)

這種小生物尾部微微彎曲,貌似蠑螈,過去在瓜地馬拉比較常見。它有很多亞種,但留下的照片不多。數十年來,再也沒有出現新的記錄。

侏儒刺螳螂(Spined dwarf mantis

這種昆蟲主要生活在義大利中部的灌木叢中。幾十年前,人們僅在託倫蒂諾發現了一個標本。

今年,專家證實它已經滅絕,而且其近親——加那利侏儒螳螂也面臨衰退和瀕危狀況。

小笠原伏翼蝙蝠Bonin pipistrelle bat

像手魚一樣,這種動物可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滅絕,只是於2020年才正式列入滅絕名錄。

據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有一個標本,但是由於其科學重要性,沒有向公眾展示。

2021年及以後面臨滅絕的動物

歐洲倉鼠(Hamster)

這種可愛的倉鼠原產於歐洲,曾經雄霸整個歐洲大陸和俄羅斯,如今因其生育率急劇下降,而被列為嚴重瀕危物種。

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雌鼠平均每年生育20多隻幼崽,而今只能生育5到6隻,其原因令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金竹狐猴Golden Bamboo Lemur

瀕危的野生金竹狐猴僅剩50到250隻。但是,在馬達加斯加,它們並不是唯一受到威脅的狐猴物種。

IUCN警告說,該國所有狐猴物種中,將近三分之一(31%)處於瀕危狀況,98%的狐猴面臨死亡威脅。

5種海豚

儘管人們採取了重點保護措施,但是這5種海豚——湄公河海豚、亞馬遜粉海豚、伊洛瓦底河海豚和長江江豚,仍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威脅,其中包括水電大壩、汙染和意外的誤捕。

北地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

地球上只剩下最後兩頭北地白犀牛,而且都是雌性,這意味著,永遠不可能再有新北地白犀牛誕生。

塔帕努利猩猩Tapanuli orangutan

2017年,科學家們才發現塔帕努利猩猩的存在。據說,這個物種的數量只有不到800隻。

雖然物種滅絕及瀕危的形勢嚴峻,我們也得到了一些利好的消息。

最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透露,從2003年至2019年,歐洲野牛的數量從1800頭左右增長到6200頭;

2020年,藍鯨又重回南喬治亞州;

在柬埔寨野外,曾經被認為已經滅絕了的暹羅鱷魚幼崽數量創下新紀錄;

150年未見的英國大藍蝶重返英格蘭西南部。

儘管瀕危動物的總體前景仍然暗淡,但是這些保護工作的成功事例,讓自然保護主義者看到了希望。

相關焦點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鎧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在戰國時期,這種犀牛身上堅硬的厚皮還曾被人類用來製作成盔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惡劣、棲息地越來越小以及人類的大肆殺戮,1916年的中國已經沒有了這種犀牛蹤跡,上世紀70年代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在世界徹底滅絕。
  • 新研究:澳大利亞巨型動物滅絕或因氣候變化,而非人類活動
    澳大利亞多種巨型動物為何在4萬年前滅絕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澳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網站上發表論文說,導致巨型動物滅絕最可能的原因是氣候變化,而非人類活動。此前有觀點認為巨型動物滅絕是人類過度狩獵造成的,且發生在人類抵達澳大利亞大陸後不久。但這項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水資源減少、乾旱加劇、火災增加以及植被變化等最終導致袋獅、巨型史前袋鼠等至少13種遠古巨獸滅絕。
  • 人類祖先在400萬年前就已經造成動物滅絕!
    人類祖先在400萬年前就已經造成動物滅絕!現代人類的活動對地球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許多動物因此而滅絕,比如我們熟知的袋狼、旅鴿、渡渡鳥、長江白鱘等等。我們造成動物滅絕的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的冰川期,但是最近在《生態學快報》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推測我們遠古的祖先早在400萬年前就已經造成了動物的滅絕。
  • 一百年來,中國人滅絕了多少種動物?
    研究人員在分析數萬種脊椎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的數據後,發現約50%的物種滅絕,發生在近幾十年內。過去一個世紀裡,物種的滅絕速度,是人類出現前自然狀態的百倍左右。在同一時期,中國亦有大量野生動物滅絕,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又一巨型生物瀕臨滅絕,曾遭人類殘忍捕殺,今全球只剩400隻
    又一巨型生物瀕臨滅絕,曾遭人類殘忍捕殺,今全球只剩400隻眾所周知,數千年來,人類一直是這個星球的主宰。但是在數萬年前,人類還是很渺小的。那時候,地球上的生物種類也是有非常多的。但是在人類統治地球這麼些年的時間裡,它們卻紛紛遭到人類的捕殺。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科學家們正在探索這些巨型食草動物在陸地上漫步時所吃的食物,以及隨著氣候變化以及冰河時代(大約在11700年前)的結束,它們是如何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動物競爭生存資源的。這些謎團的線索在於古老的牙齒和骨骼上。北美乳齒象牙齒上的小劃痕表明,它們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吃草、樹枝和其他植物,食物的多樣化令人吃驚。
  • 長江白鱘,解密「水中老虎」2020年滅絕原因!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人類發展越先進,古老的生物消失的越快。同是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人類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其他生物消失的進程,如果地球上其他有生物滅絕的話,人類是有責任的。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保護珍貴稀有物種,不只是一句喊口號,更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 北極圈曾出現過「企鵝」,受到人類行為幹涉,僅300年便已滅絕!
    南極有企鵝,北極有北極熊,這兩個生物似乎是兩個地區形容詞,近兩年的氣候變化,讓這兩個生物不得不搬離自己原本家園,冰川融化讓它們沒有棲息地,說起這兩種生物,北極熊在我們心中是巨大的存在,企鵝更像是小小的寵物,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早期企鵝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可愛。
  • 最令人矛盾的動物,曾瀕臨滅絕如今卻開始泛濫,該捕殺還是保護?
    在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奇特的動物,但有些動物因為環境原因,或是人類的過度捕殺導致其瀕臨滅絕。但今天要說的,是一種最令人矛盾的動物,曾經瀕臨滅絕如今卻開始泛濫,到底該捕殺還是保護它們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西伯利亞獨角獸」曾與人類並肩而行,可能因氣候變化而被淘汰
    世界上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滅絕消失,有些在人類沒出現的時候就沒有了。那麼那些生物為什麼會消失滅絕呢?有些是因為自然環境的改變,比如氣候因素。自從人類快速發展,19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環境的汙染加快,當時在經濟和科學的發展中我們沒有意識到生物多樣化的價值。生物種類很多已經走向滅絕或者正在滅絕的邊緣徘徊,我們一直在當心這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到來因為現在的生物滅絕最大的推手就是我們人類。
  • 地球發生過五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正在發生,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一開始,人類不想承認自己的血腥和殘暴,於是把責任推給了氣候變化。但是澳大利亞這四萬五千年前的氣候改變幅度並不大,不至於造成那麼大的生態浩劫,就算氣候變化足以導致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的衝擊應該不亞於陸生動物,但事實卻是找不到海洋生物滅絕的痕跡。150多萬年前,澳大利亞巨大的雙門齒獸就已經有了,它經歷了十次冰河期後還是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 盤點40年來滅絕的11種動物:金蟾蜍會發金光
    第1頁: 第2頁: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稱,當今物種加速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活動導致了生物棲息地大面積消失和環境遭到破壞。全球氣溫變暖、人口急速增長和自然環境惡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經歷有史以來第六次大滅絕。下面是在過去40年內新近滅絕的11大最典型的動物。
  • 秒懂科學 | 渡渡鳥後來為什麼滅絕了?
    2020-07-17 12:00 |浙江文藝出版社
  • 南極狼,從命名到滅絕僅用112年,成為首例已知滅絕的犬科動物
    化石記錄的犬科動物的出現可追溯到漸新世和中新世,著使它們成為現存最古老的食肉動物群之一。犬類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由此可見,犬類動物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有多強。同時犬類也是食肉目動物裡分布最廣泛的一科,在滾滾向前的歲月長河中,犬類見證了氣候變化,多物種進化與衰敗,卻依舊存在於這個世界,所以說犬科動物滅絕是非常罕見發生的。那為什麼南極狼會滅絕呢?1876年南極狼滅絕。南極狼又被稱為福克蘭狼。
  • 世界上最「可憐」的動物:把人類當朋友,卻因肉質鮮美被吃到滅絕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園。很多的時候我們都經常說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是對於很多居心不良的人來說,會去惡意的捕殺一些珍稀的生物,把它們做成美味佳餚!說起來世界上最可憐的動物,它們把人類當好朋友,但是卻因為自己肉質鮮美而被吃到滅絕,一起去看一下吧!
  • 最像企鵝的動物:因人類捕殺而滅絕,目前只留下部分完整骨架
    其實不止是人和人之間存在長得相似的現象,動物之間也存在。大海雀和企鵝就長得十分的相似,也許你對企鵝比較熟悉,對大海雀比較陌生,但是一說大海雀和企鵝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你大概就能腦補它的長相和體態了。不過,因為人類的捕殺,大海雀已經滅絕了,目前只留下了數具完整的骨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長得最像企鵝的大海雀吧!(圖片源自網絡,部分圖片為企鵝圖)
  • 冷知識;世界上有多少棵樹、20世紀滅絕了多少種動物及生態平衡
    一,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1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斑驢1860年野外滅絕,飼養斑驢1883年在阿姆斯特丹滅絕)(1972年,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與棲息地被破壞,臺灣雲豹再未見蹤跡,或已經滅絕)(著名的北美旅鴿,1900年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殺死,1914年9月1日下午最後一隻飼養旅鴿死去,旅鴿從地球上滅絕)(1813年,北美大陸上旅鴿的數量為50億隻,是當時人類數量的5.5倍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因缺少食物,餓到瘦骨嶙峋的北極熊據科學報導,北極圈附近多地的環斑海豹瀕臨滅絕。早在2013年,美國就將北極區及其附近兩個海域地區的髯海豹列為瀕危動物,將拉多加湖環斑海豹亞種列為瀕臨絕種動物。洞穴中的北極熊2020年7月20日,《自然》雜誌發布的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但實際上,物種滅絕從未停止發生。就在當下,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的物種正在面臨生存艱難的情況。2020年伊始,澳大利亞的國寶鴨嘴獸就已經難以為繼,被宣布局部滅絕。有數據證明,人類活動加速了野生動物的滅絕,已經超過正常滅絕速度100-1000多倍,許多野生動物也因此過早的消失在地球上。科學家直言:在未來幾十年,還將有550個物種直接滅絕。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幾乎要為過去幾十年哺乳動物的滅絕負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