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狼奇案》;看完莫名的感到唏噓,我甚至有點心疼兇手,1962年的那場綁架謀殺我並不知道,只是單從電影裡看,一個孝敬父母,一個疼愛老婆孩子,一個有情義的帥哥,本質上都不該是個壞人,卻因為貧窮,因為仇富,走上了這樣的不歸路,太不該了。
2、《溶屍奇案》;影片沒有在暴力情節上過多著墨,而是把重點放在了法庭審理過程當中。從影片中能夠清晰可見當年的陪審人員大多見風使舵,缺少專業精神,尤其是一些人想快點了事草草收場,甚至不看證據只憑印象直覺辦案。為了表達對當年參與審理案件人員的不滿,導演查傳誼在片尾用字幕提出了對此案的質疑。
3、《烹屍之喪盡天良》;脫離了主流社會的軌道,流入了小團體,為了謀求歸屬感與認同感,從眾心理使一個人慢慢被同化,也解釋了為什麼殘忍取樂多半是小團體作案。他們覺得自己個人造成的傷害不致命,毫無目的只是覺得好玩,這種凌駕於人的權力感是正常生活裡汲取不到的。
4、《紙盒藏屍之公審》;恐怖而且挺鬧心的。歐陽究竟有沒有殺人,只有他自己知道。開放性的結局,無法分辨是否是真兇,但是任達華看起來還是壞人。如果是被冤枉,一個家庭對抗整個社會,真的是螳臂當車。算是改編得比較不錯的香港奇案電影了。
5、《屯門色魔案》;憑藉《人肉叉燒包》的成功,李修賢趁勢推出了一系列直接發行錄影帶的《重案實錄》電影,算是那個年代的流媒體先鋒了。可惜大多質量平平,基本上是在複製《人肉叉燒包》的黃暴模式,技術水準更是十分低劣。
6、《羔羊醫生》;驚悚且變態。但是今天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承認,沒有太多的推理,而是通過暴力搞定的結果,沒有太大懸疑,還是情se佔據了主導影片時長,純為變態s級片。但不過任達華和李修賢的演技真的大讚,李修賢太酷了!
7、《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多少人看了這部電影對叉燒包有了陰影,我就是其中一個…童年陰影,我還記得那個小孩躲在下面血水從上門留下來。這電影當年看的時候年紀還小,我深深地記得給我看吐了,好幾個星期不吃肉包子。
8、《三五成群》;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表現出來的風格也非常寫實,不良少年的粗魯暴戾,近乎幼稚的江湖義氣,一味追求刺激好玩而不自知即將要付出的代價。看過之後,慶幸自己當初是個認真學習的孩子,沒有混社會混幫派的經歷。
9、《烏鼠機密檔案》;本片能夠將這麼一個瘋狂的故事毫不拐彎抹角地講述出來,是香港電影最讓人讚許和留戀的地方。鄭則仕飾演的角色老實巴交,但是突如其來的噩運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至最後將其逼瘋,這種極端的情緒宣洩就是當時港人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10、《等候董建華發落》;很多作品多傾向於把焦點放在作惡的罪犯上,和罪犯一起找他為什麼會這麼做的原因,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是歸因於外界,而被害者憑空受害就只剩下一個悲慘的符號了;這個電影倒是沒有完全就是為罪犯辯白,正常人對罪犯的感情應該就是女主後面那種厭惡以及害怕吧,和解倒是太難了。
香港十大奇案題材電影,你可能一部也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