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手機市場流行這麼一句話,「手機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而近期轉行進軍直播帶貨的羅永浩也在直播期間一再強調重複,那麼,手機廠商真的不賺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畢竟無利不起早,如果沒有相對可觀的收入,難道誰會傻到開一家手機公司做慈善?不過只是利潤相對較低並且能夠博人眼球的營銷手段罷了,而此前,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公開拍著胸脯表示,「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的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
不過,雷軍的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論卻一直都被質疑,畢竟只是空口白牙,沒有數據能夠證實,然而最近根據小米集團正式公布的財報顯示,雷軍真沒吹牛。最近小米集團公布了2019年的具體財報,全年收入首次突破兩千億達到2058億元,現金儲備多達660億元,淨利潤115億元,具備了充足的現金流強大的資金鍊,研發投入為75億元,儘管一直以來小米都被普遍認為全靠打價格戰、堆配置、搞營銷為主,但從財報數據上看來,小米也在努力撕掉這一負面標籤,在研發投入方面也在逐年追加,預計明年投入或達到100億元。
整體營收雖然是十分可觀的數字,但小米的硬體利潤卻低於1%,比雷軍承諾的「永遠不會超過5%」還要低。很難想像,一家全年營收超2000億的小米,硬體利潤居然不足1%,這一結論無法不令人產生質疑和好奇。問題也隨著而來了,硬體不賺錢的小米是靠什麼實現盈利的呢?
根據雷軍表示,小米在2019年的利潤主要來源於網際網路模式,收入達到198億元。而這也是小米和雷軍最引以為傲的模式以及核心競爭力,早在十年前,小米就正式提出由「軟體+硬體+網際網路」組成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硬體不賺錢,而是通過軟體和網際網路結合的模式探索多元化的變現渠道,到目前為止,小米MIUI用戶數量增長至3.1億,此外,小米盒子、小米電視等各類終端產品的銷量也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為小米的尋求利潤和商業變現提供了紮實的基礎。這也是小米手機為什麼能夠始終堅持高配低價,而且不會虧本的主要原因,其原理和運作模式就類似於賈躍亭主張的「生態貼補硬體」模式如出一轍。
近幾年,小米瘋狂擴張產品線,包括電視、筆記本電腦、智能手環手錶、外設等越來越豐富,因此常被網友們調侃為「小米雜貨鋪」。但調侃歸調侃,雷軍和小米堅持的決心可是從未動搖的,畢竟和小米手機相比,大量不起眼的小米其他產品才是其獲取盈利、賺取利潤的關鍵,通過向各類硬體設備植入廣告賺取利潤是小米最主要的創收渠道之一。包括小米手機、小米電視,經常會被吐槽植入廣告過多,但吐槽歸吐槽,在硬體上幾乎不賺錢的小米,絕不會輕易放過廣告創收這一重要盈利渠道,硬體上沒什麼利潤,就只能其他方面獲取收入填補。
但硬體也好,軟體也罷,通過小米的財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雷軍真沒吹牛。號稱性價比屠夫的小米,硬體利潤在業內確實是處於最低標準了,不過價格便宜的同時,也意味著消費者必須要接受廣告、彈窗。那麼,對於小米的盈利模式和雷軍「硬體利潤永遠不超過5%」的承諾,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