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被拘捕為何「震動」香港?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上周五因涉及參與去年8·31 非法遊行被捕。有香港律師表示,根據香港法律,黎智英被起訴的兩項刑事罪行——非法集結罪最高可判監5年,而刑事恐嚇罪最高也是判處5年監禁。不過,也有香港法律學者預計,按照過往案例,即使定罪,法官可能也不會判黎智英入獄,而是判罰社會服務令。
黎智英被拘捕
黎智英被拘捕,很快成為輿論焦點。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
第一,香港警察的拘捕行動,和我們的想像有很大差距,警察執法不只是克制,簡直是相當「斯文」了。
來回看現場:
28日7時30分左右,港島總區重案組十多名便衣警員,乘坐4輛七座車,到達黎智英位於何文田嘉道理道的住所院門外。身著警察背心的警員下車按門鈴,對大宅內的人說,「我們來找黎智英先生。我是警察,你替我向他通傳」,然後又用英文說了一遍,並加了一句「goodmorning」打招呼。
這警察說話,怎麼聽著都像是上門拜訪的客人。
但黎智英並沒有及時應門。大約過了10分鐘,黎智英才走出來。警察沒有拿出拘捕令,只是隔著院門對他說,「是有一宗案件要你協助」。這時候,才有人開門讓警察進入院內。黎智英則向警方表示,正在做運動,要先淋浴,讓他們等待。之後又過了十多分鐘,身著西裝外套和運動褲的黎智英,戴上口罩出門,被押上警方車輛,前往九龍城警署接受問話。
和黎智英同一天被捕的,還有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李卓人及香港「民主黨」前主席楊森。香港警方表示,三人涉嫌在去年8月31日參加未經批准的集會。而這次遊行正是香港亂局的一個轉折點。此前「黑衣暴民」主要是針對一些具有特定政治象徵意義的建築物,如立法會大樓、香港中聯辦大樓等;此後,暴力破壞活動則蔓延到全社會,佔據街頭、阻塞交通,每次都令全港陷於癱瘓。而且,暴徒對警察和平民的人身傷害不斷加劇,縱火、割頸、淋燒路人。
黎智英、李卓人、楊森等亂港分子多次參與非法遊行
有現場視頻顯示,去年8月31日,黎智英在一場集會中高調現身,邊喊口號,邊大搖大擺地參與非法遊行,他當時揚言不怕警方搜捕。另外,2017年6月,黎智英在維多利亞公園參加某次集會活動時,突然走到一名正進行正常採訪工作的《東方日報》記者前,一邊用右手指著他的臉部,一邊用髒話辱罵,其行為當時被全部錄下來。《東方日報》以及這名記者先後17次致信香港律政司,要求給個交代。
第二,黎智英之流害怕法辦,企圖極力把事件「政治化」。
包括黎智英在內的三人,將在5月5日到東區裁判法院應訊。到28日中午,獲准保釋的黎智英等三人,先後離開了警署。離開後,黎智英、李卓人等人還不斷污衊港府「散布恐嚇信號」,大談所謂到了「大算帳時代」云云。
而黎智英被拘保釋的第二天,楊森就與多名男女到黎智英大宅共商對策數個小時, 之後分開兩部私家車離開。泛暴派則瘋狂反撲, 黑衣暴徒再現旺角, 堵路縱火。
另一方面,黎智英被捕後,西方反華勢力立刻為他們的「代言人」出頭。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批評,美方赤裸裸幹預特區法治和司法獨立。
香港警方當天回答拘捕行動是否有「政治考慮」時表示,他們是在完成相關調查後開展行動的。香港律政司在周六(2月29日)深夜發表聲明,重申檢控決定嚴格按照證據、適用法律和檢控守則而作出,不論涉案者的政治背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抓住了事件的要害。他說,所有其他泛民頭頭和黎智英一樣,不管如何和美西政府勾肩搭背都沒有免死金牌。」他還轉載了去年十月,黎智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在華盛頓的合照,諷刺說,「只有在謁見外國人的時候才打領帶的香港人,不要搬美國的政客嚇香港的法官吧...」
黎智英打著領帶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面
梁振英表示,香港每年因相同罪名被捕的人士不少,但只有黎智英被捕成為大新聞,「因為太多人以為刑不上黎智英! 」。「但任何人無論如何呼風喚雨,只要犯法,不管輕重,都要拉要告!」
由此來看,這次拘捕和起訴,焦點不在控告罪名輕重,而是向黎智英及其後臺發出明確信號,特區政府不會縱容這樣的人,繼續損害香港法治及民主秩序。
臺灣《壹周刊》停刊
「淫媒」為何失敗?
「禍不單行」,就在黎智英被香港警方從家中拘捕的第二天,29日,他在臺灣經營了20年的《壹周刊》也宣告玩完。
位於臺北內湖區的《壹周刊》總部大樓,已人去樓空,網上的訂閱在凌晨零時停止服務,接近百名的員工被解僱。與此同時,黎智英可能在臺北被提告和罰款。因為他違反臺灣勞工保護法規,大量解僱員工沒有提前六十日申報。
不過,這對於「視規矩如無物」的投機客黎智英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罷了,能奈我何?從業多年,違法違規無數,他早已練就「蝨子多了不怕咬」的耍賴功夫。
倒黴的是為《壹周刊》賣命的員工。就在幾天前,偷拍藝人林志玲一案中的記者和主管都在臺灣被判刑。
事發在2017年3月某晚,娛樂新聞記者陳某,用具備夜視功能的高倍數攝影機,在臺北文山區林志玲豪宅的對面偷拍,並誤把林志玲的經理人,當作林的前男友言承旭。林志玲的居家生活照,隨即被《壹周刊》做了個大封面,標題就是《言承旭直搗香閨 林志玲秘密愛巢曝光》,並用「疑似林志玲女子裹著浴巾關紗門」的噱頭,吸引讀者購買。
林志玲(取自林志玲工作室微博)
法官認定,《壹周刊》為刺激銷量、廣告牟利,侵犯林志玲私隱權。涉事的陳姓記者判處有期徒刑四個月,吳姓主管判有期徒刑三個月,同時,《壹周刊》共須向林志玲賠償八十萬元新臺幣,約二十萬五千港元。
2001年,黎智英以虎狼之勢闖入臺灣媒體圈,創刊臺灣的《壹周刊》。為了吸引眼球,以臺灣時任領導人陳水扁的女兒陳幸妤,及其準女婿趙建銘的私生活,作為報導焦點,把狗仔隊文化帶到臺灣,並引發臺灣傳媒界的地震。而多年來,它不顧傳媒操守,侵犯隱私,或者報導誇張失實,敗壞社會良俗的同時,惹上的官司也數不勝數。
最轟動的莫過於記者敲詐臺灣首富郭臺銘案。2006年,臺灣《壹周刊》記者臧家宜夥同男友,企圖借出書,披露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涉嫌逃稅等負面消息,並以此恐嚇勒索郭臺銘一百萬美元。案發後兩人各被判入獄八個月。
壹傳媒旗下的刊物在香港也同樣案底累累,香港《壹周刊》被批評為「淫媒始祖」,曾被香港法官形容是「誨淫誨盜」,多次判罰。旗下《爽報》更多次被指賣弄色情、荼毒青少年,引發多個團體到壹傳媒大樓外示威抗議。
黎智英的壹傳媒,為創收不惜搞各種「下三濫」,但業務卻仍走下坡路。近六年來,壹傳媒至少有九本雜誌和報紙「關門」,香港《蘋果日報》,2月底也裁員至少40人。有網民諷刺說,《蘋果日報》過去大半年不斷煽動香港市民「攬炒」,這次終於「得償所願」。
虧得最厲害的,還是臺灣《壹周刊》,發行量只有香港《壹周刊》的十分之一,因此最近四年連續血虧,累計虧損超過十八億港元。期間黎智英多次變賣臺灣資產套現,被外界認為是放棄在臺灣的投資和經營,如今果然「兌現」。黎智英在《壹周刊》2月底停業消息傳出的前夕,還曾不顧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三次在夜間召集多名他手下反中亂港的馬仔,以及何俊仁、李卓人等人密會。外界盛傳他已經「山窮水盡」,肯定有「要事」交代。
只有小學文化的黎智英
為何投機傳媒?
綽號「肥佬黎」的黎智英,1948年12月出生於廣東。七歲時,其父逃往香港,其母被批鬥後送去勞改。為了養活自己和弟妹,黎智英只能在街頭做小生意,還曾以偷竊為生。
12歲時,黎智英孤身一人偷渡到香港,做了一名童工。不過到了20多歲時,他成為廠裡最年輕的經理。黎智英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還是有股狠勁,在業餘時間自學英語,因為他不甘居人下。
1973年,香港股市遭受股災重創,黎智英卻發現了投機的機會。他將攢下的7000元港幣投進股市,一年之後賺了25萬。這筆錢成為他的第一桶金。
1981年,黎智英在香港創辦了「佐丹奴」服裝公司。「佐丹奴」的成功,讓黎智英成為香港知名的服裝老闆。不過,他的野心可不止於此。在他看來,媒體是所謂「第四種權力」。1990年,42歲的黎智英,將營業額高達16億元的「佐丹奴」股份全部售出,創辦了《壹周刊》和壹傳媒。
作為一個外行,為了在香港激烈的媒體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黎智英採用了走偏門的方式。以偷拍名人私生活聞名的香港狗仔,就是黎智英一手培養起來的。「只要是讀者要的我們就給」、「沒人性才能做傳媒」,更是黎智英辦報的「名言」。
在黎智英的心裡,根本沒有一點新聞人的職業操守,「譁眾取寵」的重要性遠超過「實事求是」。1995年,黎智英又推出《蘋果日報》。滿版儘是誇張的標題、聳動的圖片,以及不設下限的內容。在香港傳媒界,黎智英膽量之大、手段之怪,成為一個十足的另類「奇葩」。
據說,黎智英對人性的弱點十分清楚,不僅能夠迎合各種市民趣味,還有一套獨特的用人之術。他會不惜重金聘請員工,年終給高分紅。但他也常常因為一言不合,一夜之間就解僱同甘共苦多年的業務骨幹。對那些為其打拼多年的「元老功臣」,他也毫不留情,手段異常毒辣。
黎智英經歷過兩次婚姻,先後育有6個子女。第一次離婚後,他又對當時《南華早報》的記者李韻琴「一見鍾情」。為了追求她,黎智英甚至曾放下事業,追隨著女方到了法國。
這是不是一段浪漫的愛情,無人知曉。但顯而易見的是,這段婚姻,讓黎智英進入香港的「上流社會」。
因為李韻琴的胞姐李偉琴,正是香港民主黨的元老、第二任主席楊森的妻子,而楊森又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的「親密戰友」。作為香港反對派「教父」級人物,李柱銘利用其「政治影響」和資深大律師的身份,常年一直在西方勢力面前擔當「引路人、黑中介」的角色。也正是有了這層關係,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黎智英,得以和李柱銘以及西方政界搭上線。
「傳媒大亨」為何亂入政壇
大把撒錢?
作為一個傳媒人,黎智英的主業是失敗的。不過,多年來,他為何卻能充當香港反對派的「金主」,大把撒錢?又為何執著地插手政壇?
早在2011年中,黎智英被揭發多年來在其集團長期虧損的情況下,仍以數以千萬計,接連向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公民黨、民主黨、社民連等反對派人士,輸送政治獻金。案情曝光後,社會譁然。
2012至2014年間,黎智英又向九個反對派政治組織,以及14名人士,提供了4080萬元政治黑金。壹傳媒還免費給非法「佔中」刊發廣告,資助非法「佔中」在其他媒體買廣告。
除了撒錢,黎智英還親力親為。去年香港的修例風波中,《蘋果日報》不斷發布虛假資訊抹黑港府和港警,連篇累牘煽動市民上街,不僅詳細地繪製遊行時間和路線圖,還列明遊行口號和訴求,甚至派發教唆如何對付警察的所謂「抗爭手冊」,完全是暴亂遊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黎智英多次參與非法遊行
黎智英去年8月曾在《蘋果日報》撰文,自爆連月來極端暴力分子為非作歹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影響特首選舉和立法會選舉選情的11月區議會選舉中取勝,藉此「改變香港和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直言,黎智英一夥的真正目的是奪權變天,恐令香港萬劫不復。
期間黎智英還接受CNN專訪,乞求川普進一步介入香港。黎智英狂言,即使經濟變差也要繼續動亂,企圖「借港反中」,稱「國際壓力加上經濟放緩、就業職位流失,中國可能就會改變」。
洗腦賺錢 黎智英要一箭雙鵰?
一方面在網上大肆煽暴,一方面黎智英也大發暴亂財。他借「撐自由」之名,大肆販賣《蘋果日報》,去年6月實行網上收費訂閱。為了進一步對青少年洗腦,又推銷「撐學生睇蘋果計劃」,聲稱只要是10至22歲,就讀本地學校或大專院校的全日制學生,便可免費申請閱讀,還美其名曰「讓學生了解社會真相」。但這筆300塊的訂閱費,還是發動市民來「贊助」給學生。可謂洗腦賺錢一箭雙鵰。
果然,九月中旬,香港壹傳媒官網宣布,《蘋果動新聞》訂閱數超過七十四萬,《壹周刊》訂閱人數超過十萬。辦公室裡,有些過去被裁掉的同事又回來上班了,福利變好了。為此,黎智英還和員工一起切燒豬慶祝。香港的這場暴力風波,竟替苟延殘喘的壹傳媒續了命。
「亂港頭目」為何能趁亂發財?
學者時吳華在他的專著《金融國策論》中談到, 2014年,作為非法「佔中」的實際操盤手和「金主」的黎智英,不僅接受美國的資助高達2.7億元港幣,還在非法「佔中」的關鍵節點,不斷通過掌控的媒體來造勢。與此同時,非法「佔中」背後的美國背景的基金會,通過「支持資金」的發放力度和節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非法「佔中」的規模和時間,為其準確操縱香港金融市場預期,進行市場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非法「佔中」期間,美國的對衝基金和高盛等投行獲利頗豐,他們加大對港股炒作,在前期趁機賣空港股。而黎智英也通過沽空港股獲利約10億港幣。這兩者之間的關聯,頗有玄機。
這一幕,居然在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中再次重演。香港《大公報》報導,黎智英的壹傳媒,大半年中至少有三次不尋常的股價異動和爆升。其中一次是在去年六月風波初期,六月六日起的短短十天,股價由不足兩毛錢升幅翻倍。壹傳媒市值升了約五億元,黎智英佔股權的七成五,帳面就可獲利三億七千多萬元。
壹傳媒是港股中從沒有盈利的「毫子股」,竟然能獲得美國大行全力支持,明眼人都看得出此中的不尋常。幕後資金或借抬高股價,合法地為修例風波的暴力事業注資,而代理人「領獎」過後,股價回落。去年,壹傳媒類似的股價大幅起起落落約有三次,怪不得黎的主業長期虧損,但他的生活仍然如此的滋潤。幫著美國搞亂香港,這就是黎智英當下的生意經,也是他的畸形利益所在。
黎智英為何甘當漢奸?
香港修例風波開始後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2019年7月初,黎智英就跑到美國,見了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以及多位議員。給予他如此高規格的會晤,黎自我感覺像個「風雲人物」了。他當然清楚,美國當前如此下力氣,通過搞亂香港來牽制中國,他黎智英在「幫美國的大忙」,他覺得自己前所未有地重要了,也更有靠山了。
負責跟美國政治人物牽線搭橋的,是黎智英身邊的一個助理Mark Simon,此人具有美國海軍情報部門背景。退役後,Mark輾轉來到香港從商,「自然而然地搭上黎智英」。
他多次在黎智英的黑手操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文匯報》稱,Mark是美國共和黨香港支部主席,黎智英給各政黨的捐款完全由他代辦。從2003年開始,Mark以壹傳媒高層身份,8年向美國政壇捐款超過20次,其中2008年美總統選舉時,向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捐款三次。
根據維基解密,黎智英還與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關係密切,配合後者旨意幹預香港政治,控制泛民的人事和行動。2013年6月,黎智英考察了仰光兩個房地產項目的地盤,兩地盤分別佔地2.5和4英畝,都是服務式住宅兼寫字樓的綜合大型樓盤,樓高26層。黎智英還有意入股緬甸人民銀行,當中涉款8100萬美元,折合6.2億港元。黎智英只是這筆大額投資的一個參與者。
當時在香港和臺灣經營的壹傳媒一直走下坡,令人質疑黎智英到緬甸進行巨額投資的目的和資金來源,不排除投資只是障眼法,目的是把美國中情局提供的資金,漂白為生意資金,以在香港策劃更多的反華活動。
黎智英被拘捕
香港市民給黎智英送上「漢奸」的稱號,黎智英稱並不在乎。他給自己貼上了「追求民主自由」的標籤,但破壞香港民主的,恰恰是黎智英之流。黎智英一家8口,除了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其餘7人均持有英國護照。很明顯,黎智英早已做好準備,一旦香港亂了,隨時有出走的後招。
但黎智英的族人為此感到萬分羞恥。2019年8月,香港《大公報》刊出了一份廣東順德黎氏家族的公告,將黎智英剔除出族譜。公告稱,「黎氏列祖列宗在上:今黎氏逆子智英,禍亂中國香港,黎氏蒙羞,故開祠堂,祭先人,剔除出族譜,之後智英此人一切行事與順德黎氏無關!」對於要名要利的黎智英來說,這無疑是重重地「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