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免費飛機,飛機失事,徐志摩和飛機的兩名司乘人員全部遇難。
妻子陸小曼以不相信徐志摩的死訊是真的為由,拒收電報,拒絕前往濟南認領屍體。
不得已,工作人員無奈只得把電報送到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家裡,接過電報的那一刻,張幼儀驚呆了,他前一天還到過自己店裡詢問,自己新做的襯衫的事情,這麼活生生的一個大活人,怎麼說沒就沒了呢?她拿電報的手不由得哆嗦成一團,眼淚也模糊了眼眶。
就在她愣神的檔口,一旁的工作人員急了:「我們該怎麼辦?我剛去過徐志摩家,她(陸小曼)不收電報,她說徐志摩的死訊不是真的,她拒絕認領他的屍體。」
張幼儀為徐志摩感到深深的悲哀,她不再相信徐志摩與陸小曼所謂的愛情了。看著一旁坐立不安的信使,張幼儀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她決定讓自己的弟弟陪護兒子阿歡去給自己父親收屍。
徐志摩死後半年,他的屍體被運回了上海,不久,徐志摩的第二次公祭在上海舉行。這次的公祭,張幼儀並不打算參加,因為她已經參加了濟南的公祭儀式,並做了最後的道別。
而且,這次的公祭儀式上,一定會有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再說,自己以前妻的身份去參加公祭,一定也會招來別人的議論。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她決定不去參加這次公祭。
但是,公祭的當天下午,家裡的電話鈴聲急促地響了起來,接起電話後,友人急切地說道:「你一定要來一趟,要快,不然要出大事了。」張幼儀剛想問到底出了什麼事?朋友卻急急地掛了電話。
張幼儀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著急地趕到現場,果然出大事了,徐志摩的靈柩已經被打開了。這時打電話的友人看到張幼儀到了,便立即拉住張幼儀說道;「這個事你一定要幫忙,她(陸小曼)要把徐志摩的中式壽衣換成西裝,並且她也不喜歡那口棺木,想把它改成西式的。」
張幼儀再一次為徐志摩感到不值,也對陸小曼行為感到不滿,她(陸小曼)從來都是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從來就沒有為自己身邊的人設身處地考慮過。她只知一味的索取,追求奢靡豪華的生活,揮金如土,如此徐志摩不得不四處奔波賺錢養家,為了省錢,還經常搭乘免費的飛機,以至於打上了自己的生命。
她(徐志摩)本就不是正常死亡,況且又經過這麼長時間,即使保存再好,也經不起再折騰。到現在這種情況,還去糾結這些所謂的形式。
想到這些,張幼儀悲憤不已,她當著所有人面,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了一句話:「你只要告訴陸小曼,就說我說不行就行了。」說完,張幼儀就走了,她不想再看到陸小曼,也不想和陸小曼吵架,她覺得一切都不值得。
這一次,是張幼儀唯一的一次和陸小曼起衝突,而她所做的一切,也全是為了徐志摩,因為徐志摩受傷的軀體已經不起任何的折騰。
徐志摩最後還是穿著中式的壽衣,躺在中式的棺材裡下了葬。張幼儀後來回憶起這件事,說:「他(徐志摩)終究是中國人,他再西化,也沒必要就算是死,也非得換身西裝才行」。他一生傾其所有所追求的西式愛情,也不過如此,並沒有給他帶來所嚮往的所謂幸福生活,他眼裡愛人,到最後都沒有底氣去見他最後一面(徐志摩走的那天,陸小曼和徐志摩大吵了一架)。還是她這個他瞧不起「土氣」中式傳統女人來料理他的後事。想來也讓人唏噓不已。
張幼儀從來都沒有恨過陸小曼,她還一直承擔供養陸小曼的責任,從未間斷,她對陸小曼也沒有一丁點的敵意。唯一的一次衝突,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徐志摩的遺體已經不起任何折騰,為了維護徐志摩最後的一點體面,她才不得已而為之。
她才是那個最有情有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