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所指的陸小曼,對於徐志摩的離世,為何是最悲傷的一個?

2020-12-10 施哥說史

徐志摩,民國大詩人,一個享譽國內外的文藝界翹楚,一個極具才氣的理想主義者,那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是他短暫一生的風格寫照,也是他與這個世界交融的最貼切解釋。

但這句詩卻像一句讖語,本是他告別康橋「悄悄的走了」,卻真的在三年後悄悄的走了,天妒英才,整個文藝界為之震動,無不惋惜這位才華橫溢的新派大詩人的離去,他的死,是文藝界的一大損失。

但很多人不知道,徐志摩的意外離世固然令人悲傷,似乎都不及一個人的悲傷,這個人就是陸小曼,她也因此曾被千夫所指,但其實原因不全在她,並且她是對於徐志摩的離世最悲傷的一個,為何?

眾所周知,在徐志摩短暫的一生當中,出現了三個重要的女人,分別是張幼儀,林徽因,跟陸小曼。

徐志摩

先說張幼儀,是徐志摩時間線的第一個女人,是徐志摩的髮妻,兩人的婚姻是在封建的舊俗制度下由當時的政界大人物張君勵牽線促成,徐志摩曾表示,「只見過一面便娶了她,自己根本做不了主。」幾乎相當於指腹為婚。

對於兩人關係的真實狀況,一直不為人所知,因為徐志摩去世後,張幼儀對此卻一直守口如瓶,直到徐志摩去世65年後,也就是1996年,在張幼儀的侄孫女張邦梅出版的《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一書中,才透漏了徐志摩與張幼儀婚戀中的真實關係和狀況。

徐志摩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相片時,便鄙夷她的形貌,稱張幼儀「像極了土包子!」,可想而知婚後的生活了。生孩子也不過是為了履行婚姻義務而已,徐志摩壓根就沒看上張幼儀,甚至在張幼儀懷二胎的時候,還逼她墮胎和離婚,這令張幼儀心如刀割。

儘管徐志摩對張幼儀很殘忍和無情,但張幼儀的表現卻令世人敬佩,她不僅在今後的人生當中創造了巨大的成功,成了中國第一個女銀行家,還想方設法的照顧和幫助徐志摩及其家人,幾十年如一日,毫無反悔之意。在徐志摩死後的紀念刊物裡,很多也是張幼儀幫忙策劃的。

雖然被徐拋棄,但張幼儀並沒有因此而責怪和怨恨徐志摩,她對徐志摩的愛是不計報酬的,不計條件的,這種愛是無私的愛,相比於陸小曼自私的索取,實在是太偉大了。

但遺憾的是,徐志摩沒有選擇張幼儀,或許不僅僅是因為形象和氣質上的不入眼,徐的骨子裡與生俱來流露著自由主義的氣息,被父母包辦的婚姻當然為他所不屑,這在他的詩歌當中早已表現過。也許在很多年以後,如果徐志摩還活著,看見張幼儀後來的成功,會改觀對她的看法,但時間卻沒有答應給他們一次機會。

張幼儀與徐志摩

對於徐志摩的死,張幼儀顯然是十分悲傷的,畢竟在三個女人當中,張幼儀應該是最愛徐志摩的,因為只有深愛一個人,才有可能不計較得失的去無怨無悔的付出。但她絕不是最悲傷的一個,像張幼儀這樣胸襟寬大,性情剛烈,自強不息的女性,不管遇到什麼事,她都能駕馭的很好,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前行,過自己的人生,外事對她的影響是很小的。

所以固然張幼儀很悲痛,但不是最悲傷的。

在時間線上的第二個女人,是林徽因,徐志摩就是因為她才和張幼儀提出離婚。林徽因對徐志摩的影響很大,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氣質和才華所吸引,在他為林徽因所作的《偶然》中,表達了他對林徽因的摯真愛戀: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在與林徽因相識的這段時間裡,徐志摩的詩作風格變化很大,奠定了他在新派詩人之中舉世無雙的地位。

但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過於理想化,這與他作為一個詩人本就具備的理想主義觀念關係很大,真實的林徽因並非完美無瑕,甚至也有不少毛病,林徽因感到和徐志摩在一起的生活很壓抑,於是決定和徐志摩保持一定的距離,隨梁思成去了美國。林徽因和張幼儀一樣,在愛情中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並不像世人想的那樣冷酷,只是對於她和徐志摩的愛戀,她顯得更為理智一些,不像徐志摩那麼浪漫卻不實際。

徐志摩與林徽因

康橋的那段往事,以及徐志摩當時寫下的那些詩歌,《草上的露珠兒》等,都直接表達了徐志摩對林徽因的美好嚮往,康橋那段往事,當然也能印證兩個人最好的戀愛。

對於徐志摩的意外去世,與其說林徽因失去了一個愛人,不如說是失去了一個合作夥伴,因為此時林徽因的全部心思已經在梁思成身上,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的愛情已經成為過去,兩個人僅是保持著一些學術上的往來而已。對於徐志摩,林徽因嘆其如繁星隕落,更多是放下了負擔,奔向了新的生活。

所以對於徐志摩的離世,林徽因可能是三個女人中最「不悲傷」的一個。相比於陸小曼的遭遇,她實在太幸福了。

當然,徐志摩遭遇事故,林徽因是最直接的原因,若不是要參加她的學術會議,也就不會坐飛機回北京,但是揪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和陸小曼搖搖欲墜的愛情有最大關係。

陸小曼,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最後一名妻子,素有美貌與才華,即是畫家,也是作家,其因美貌而被列為民國四大美女,被胡適稱為「北京城不可不看的一道風景。」其美麗程度可見一斑。

但她卻是一個喜怒無常,揮霍無度,生活糜爛的女人(至少從前是這樣,也許和他出身名門,從小養成的公主性格有關係)。

她的出現,起初給徐志摩帶來了無盡的愉快,徐志摩因此稱自己為「精神上的大富翁」。自從結識了陸小曼,徐志摩「金屋藏嬌」般過起了外人所不知的快樂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當徐志摩發現陸小曼並非如他之前所想像的那般完美無暇,甚至出現了各種讓人無法忍受的缺點和毛病,兩人幸福的感情生活開始出現了裂痕。

陸小曼是有名的揮霍無度,和徐志摩到上海後更是變本加厲。她喜歡夜生活,經常出入夜總會,喝得爛醉如泥才回家。當時有名的「一品香」飯店、「大西洋」酒店等是她經常光顧的地方,她還甚至去賭場,揮霍豪賭,這些脾性是徐志摩以前不曾了解的。

陸小曼

此時的徐家,對這位兒媳非常不滿,在經濟上杜絕支援。徐志摩失去父親的經濟援助,不得不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三所學校教課,課餘時間再趕寫詩文賺取稿費供養陸小曼,就像供老佛爺那樣供養她。但即便如此,依然不夠陸小曼的揮霍,以致負債纍纍。

不過經濟上無休止的付出並不是造成兩人裂痕的根本,而是在兩人中間出現了第三者。當時陸小曼患病,找來一位叫翁瑞午的男子替自己推拿。這樣一來二往,二人很快墮入情網,難捨難分,陸小曼就是從翁這裡學會了吸食鴉片。陸小曼的移情和墮落,終於使一向遷就的徐志摩忍無可忍,感情關係迅速惡化。

1930年冬,徐志摩因對這段感情極為失落,決定暫時離開上海,去北京教書。徐志摩的離開,惹惱了本就反覆無常的陸小曼,她變著藉口管徐志摩要錢花,不給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徐志摩在這段歲月裡,受盡了煎熬和折磨,這與他最初結識陸小曼的美好情形形成了鮮明對比,恐怕也是當初徐志摩料想不到的。

到了北京的徐志摩,幾番勸說陸小曼戒掉菸癮,和好如初繼續生活,起初陸小曼也同意了,但也只是嘴上答應,糜爛的生活一直沒有改變。1931年11月,陸小曼催促徐志摩回上海,但徐志摩希望陸小曼去北京,雙方僵持不下,最後還是徐志摩心軟了下來,決定來找陸小曼,但不巧的是兩人見面就開始吵架。

據鬱達夫回憶說:「陸小曼的公主性子很嚴重,大發脾氣,完全不聽徐志摩勸阻,甚至和徐志摩動起手,將抽鴉片的煙槍扔在徐志摩臉上。」徐志摩悲怒之下,決定馬上離開。不料這一走,竟已是隔世再見了。

11月19日早8點左右,徐志摩搭乘的「濟南號」飛機失事,遇難身亡,年僅33歲,一代英才如繁星隕落,就這麼沒了。

徐志摩遇難,參加林徽因的學術會議是直接原因,但如果不是陸小曼遲遲不答應北上,徐志摩也不會南下,當然,如果他和陸小曼的感情依然很好,當初徐志摩也不會離開上海,就不會有後來的遇難。至於因為張學良的飛機改機,徐志摩無法乘坐,以及天氣惡劣,機長疲憊狀態駕駛等原因都屬於次因。

得知徐志摩遇難,陸小曼悔痛交加,一改往日奢侈,揮霍,濫交的不良作風,不再去夜總會,不再抽大煙,不再任性驕橫,不再大講排場,生活上深居簡出,也斷絕了與其他男人的往來,並且終生穿素服,可見其悲傷程度。

她在給徐志摩的悼念詞《哭摩》中這樣寫道:

「我深信世界上怕沒有可以描寫得出我現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支筆,不要說我自己這支輕易也不能動的一支。可是除此我更無可以洩我滿懷傷怨的心的機會了,我希望摩的靈魂也來幫我一幫,蒼天給我這一霹靂直打得我滿身麻木得連哭都哭不出,渾身只是一陣陣的麻木。幾日的昏沉直到今天才醒過來,知道你是真的與我永別了。摩!漫說是你,就怕是蒼天也不能知道我現在心中是如何的疼痛,如何的悲傷……」

所以對於徐志摩的死,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中,最悲傷的應該是陸小曼,因為只有她對徐志摩做過極大的錯事,並且深愛著徐志摩,她的反覆無常,不過是為了博取徐志摩的呵護,她索要錢財,是為了讓自己更有安全感,讓徐志摩更難放下,但她卻不知道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最終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徐志摩。

不過反過來看,如果身在九泉之下的徐志摩得知陸小曼已改過自新,為他終生素服,也會為此欣慰吧,不過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相關焦點

  • 陸小曼開銷到底多大?為了養她,徐志摩打7份工,還要找前妻借錢
    陸小曼,一個風華絕代的才女,一個千夫所指的名媛。(陸小曼)人們讚美陸小曼的美貌和才情,同時也詬病她的操守和品行。陸小曼遭到巨大非議,不只是因為她不守婦德,在與王賡的婚姻裡愛上了徐志摩,更因為她揮霍無度,把一個偉大詩人生生逼成了賺錢機器,並間接導致了徐志摩的慘死。也許各位讀者無法想像,為了養活陸小曼,徐志摩婚後最多同時打7份工,其中除了教書和寫詩,甚至包括房產中介。那麼,陸小曼的日常開銷到底有多大?竟然把徐志摩逼到這種田地?
  • 陸小曼離婚中將王賡,摯愛徐志摩,為何會再次選擇翁瑞午三婚?
    畫最美的圖,抽最毒的煙,她又引得三位男士盡折腰首先,跟隨老梁來認識一下陸小曼,陸小曼跟隨多位名家學習,吸取眾家之長,畫展更是參加了許多。不僅如此,她擁有豐富的才情,涉獵面十分廣,從戲曲到繪畫,再到文章,她都有了解,如此有才情的女子要吸引眾人的目光可謂是非常容易,她同樣也擁有這樣的資本。陸小曼作為民國第一名媛,有著無數名人平民將她放在心尖上,但真正在她身邊的只有三個男人。
  • 陸小曼與徐志摩都是「二婚」,婚後不久為何徐父依舊看不上兒媳?
    ——徐志摩·《再別康橋》陸小曼與徐志摩都是「二婚」,婚後不久為何徐父依舊看不上兒媳?據歷史了解,陸小曼和徐志摩都是二婚,他們都是相似的,都有著對生活的不同見解,值得一提的是,陸小曼和徐志摩兩個人的婚姻生活算得上是異性相吸。
  •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不可否認徐志摩這一生都愧對於一人,對於張幼儀而言,徐志摩便是她的噩夢,從媒妁之言一開始,這個夢就永遠的伴隨她一生,直至死亡也沒能擺脫。「我不知道徐志摩在他人生最後幾秒鐘的時候,腦子裡面第一時間浮現的會是誰,但我可能知道這一刻,他或許會對張幼儀有一絲的愧疚,而對於陸小曼可能是真正的愛過吧!」噩耗傳到了陸小曼耳旁,陸小曼眼前一白,當即直接給暈倒在地,因為她始終都不相信這一件事情是真的,就連最後收屍都不願去,不願接受這個現實。
  • 徐志摩離世,叮囑好友照顧嬌妻陸小曼,後來兩人整整同居了30年
    人的一生註定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張愛玲 談起張愛玲,相信我們都並不陌生,她是民國的四大才女之一,同時也是民國時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但是,談起張愛玲,就不得不說,民國時候的另一個才女陸小曼了。
  • 徐志摩出事後,陸小曼和翁瑞武一起生活了30年,他們為何不結婚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75,閱讀約3分鐘在民國眾多女性中,陸小曼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胡適說,「陸小曼是北京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陸小曼是民國的頂級交際花或「頭號交際花」。
  • 徐志摩去世,胡適對陸小曼說:你的一切我包了!胡適為何要這樣說
    徐志摩飛機失事後,陸小曼哭的不能自已。就連徐志摩的身後事,都是在好友胡適和翁瑞午等人的幫助下合夥處理的。亡者已逝,餘下人的生活卻也是要繼續的。而擺在陸小曼面前的一個難題便是:自己的生活,該由誰供養?而這些,也僅僅只是陸小曼大開銷下的一個小分支罷了!對陸小曼來說,這根本不值得一提。當初徐志摩在世時,就會陸小曼的花銷感到頭疼。現在徐志摩去世,該陸小曼自己頭疼了!那麼,陸小曼是如何解決自己的經濟危機的呢?這就得感謝翁瑞午的傾囊相助了。這翁瑞午呢,本是徐志摩的好友,是被請來為陸小曼做推拿的。
  • 滿腹才華的陸小曼是如何愛上民國渣男徐志摩的?
    而對於渣男徐志摩,由於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與張幼儀的婚姻破裂之後,就心花怒放地先去找了林徽因。可林徽因卻悄然回國,不久與他人正式結婚了。於是乎,就開始追求陸小曼。
  • 民國「交際花」陸小曼,在風流與徐志摩間的艱難抉擇
    她就是民國美女陸小曼,一生都在為愛而奔波。 陸小曼輾轉於三個男人之間,但她曾自詡最愛的男人是浪漫詩人徐志摩。 她的夢想是與徐志摩甜蜜浪漫,而又在漫長的時間裡一步一步走進「風流」裡,曾因「風流」被著名文人胡適鄙視。
  • 徐志摩遇難後,胡適欲接濟陸小曼,提三個條件,讓陸小曼感到屈辱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王賡)陸小曼出生於1903年,往期的文章中寫過很多次她家中的殷實,這次依然也要多說兩句,她父親是舉人,後來在日本名府早稻田大學畢業,文化水平高不說,沒多久還當了官,創辦了中華儲蓄銀行,所以陸小曼這一輩子的前半生最不愁的,那就是錢。
  • 徐志摩遇難,死狀很慘,陸小曼不願去現場,墓前35級臺階寓意深刻
    徐志摩失事了,現場慘不忍睹,「手腳被燒成焦炭,死狀極慘。」當陸小曼獲知徐志摩遇難消息時的反映,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她不願去濟南現場收屍(也有一種說法,說的是陸小曼太悲傷了,加上徐家不願意看到陸小曼在現場。)
  • 陸小曼:雖然她抽大煙鋪張浪費,但是她是真的愛徐志摩
    徐志摩之前因林徽因與髮妻張幼儀離婚,此時又要娶一個有夫之婦為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此等事就是有辱門風的事情,即便是徐家經濟條件很好,也因此事,徐志摩得不到家裡的錢,無可奈何只能自力更生,由此也註定了他的悲劇!
  • 陸小曼結局:吸鴉片牙齒掉光,61歲臨終想與徐志摩合葬,卻被拒絕
    「問世界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大雁多為一夫一妻制,甚至是終身一侶,因此在古代婚禮中,有送大雁的習慣,並且大雁高於其他聘禮。不過明清兩朝,當局鼓勵女子從一而終,男子卻可三妻四妾,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男性與女性對待婚姻的態度就形成了較大的差別。
  • 徐志摩與陸小曼二婚,恩師梁啓超致證婚詞給新人
    徐志摩出生於1896年,是浙江海寧人,他的家裡面並不是什麼書香門第而是富商之家,他家世代經商,直到徐志摩開始才進入了文人的行列 徐志摩從很小的時候就十分的會讀書,他在1916年的時候考上了北京大學,接受了新思想的徐志摩,對於自由十分的嚮往。
  • 民國才女,陸小曼終生不孕的真相,曾令徐志摩、王賡扼腕嘆息!
    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畫家陸小曼,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民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奇女子,但她的一生卻另世人唏噓不已。 (梁啓超與徐志摩和王賡關係圖) 實際上,對於二人的結合,大多數人都並不看好,這些人中包括陸小曼、徐志摩雙方父母和親友。
  • 陸小曼與翁瑞午同居30年為何不結婚?答案與長女有關!
    翁香光從小到大最羨慕的就是美滿的家庭,可這樣單純的幸福,她在12歲那年就不敢奢望了。讓她的理想化為泡影的表面是一個男人的死,實際卻是更複雜的東西。1931年,也就是翁香光12歲這年,詩人徐志摩因遭遇飛機失事身亡。當時的她很震驚,她幼年時和父親去徐宅替陸小曼姆姨看病就認識他,那時他還經常把年幼的她抱著放在大腿上逗趣。
  • 徐志摩死後,林徽因專門寫下此文,用16個字評價他和陸小曼的婚姻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遇難,詩壇一顆巨星自此隕落。徐志摩的去世,令文壇一片扼腕嘆息。徐志摩最後一次旅行的原因,是去參加林徽因演講活動。摯友去世,林徽因的傷心可想而知。而千裡之外,另一個女人同樣因為徐志摩的離世悲痛不已,她就是陸小曼。
  • 陸小曼人畫俱美,徐志摩為之所傾倒
    陸小曼(1903年至1965年)老上海人或許都會記得1941年陸小曼畫展的盛況。當時,展出的作品有100多件——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精彩紛呈,轟動一時。令許多人驚嘆不已的是,陸小曼竟然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陸小曼的聲名鵲起,她的自畫像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從「徐志摩妻子」到「畫家陸小曼」,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同時,由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畫冊《曼廬墨戲》首發,首次全面地將陸小曼的繪畫作品展現在公眾面前,對於研究陸小曼、研究相關歷史,增添了寶貴的物證。 當時為了讓她安心學畫,徐志摩、賀天健與她約法三章:老師上門,雜事丟開;專心學畫,學要所成;每月五十大洋,中途不得退學。 只可惜,徐志摩在世時,陸小曼畫畫多少有些懶散。 反倒是徐志摩去世之後,陸小曼痛下決心,正兒八經畫起畫來,立志以繪畫來成就一番事業。
  • 陸小曼的開銷到底有多大?徐志摩為養活她,竟同時做過7份工作
    ——徐志摩《雪花的快樂》 陸小曼,民國時期最獨具一格的名媛。民國時期的名媛這個詞並不像如今這般充斥了諷刺的意味,那個時候是特指有才有貌且家境出眾的女子,比如林徽因,比如呂碧城,比如張愛玲,再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陸小曼。 為何說陸小曼是民國時期最獨具一格的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