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飛機失事後,陸小曼哭的不能自已。就連徐志摩的身後事,都是在好友胡適和翁瑞午等人的幫助下合夥處理的。
亡者已逝,餘下人的生活卻也是要繼續的。而擺在陸小曼面前的一個難題便是:自己的生活,該由誰供養?
陸小曼的難言之隱
陸小曼出身名門又是家中獨女,理論上來說,是不該缺錢花的。可凡事都有例外,在陸小曼這兒,就有這樣兩個意外:娘家已經頹廢了,而夫家卻又不供養自己。
陸小曼的父親曾是晚清舉人,家中顯赫,與開銷上是從來沒有委屈過陸小曼的。因此,也就養成了陸小曼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可後來,陸父為了援助革命,已經捐出了大半身價,餘下的一些銀錢也遠不夠支撐陸小曼的花銷。因此,陸母雖然也一直在資助陸小曼,但總的來說卻也是杯水車薪。
而徐志摩父母這邊呢?當初結婚,徐家父母就對陸小曼不非常滿意。他們心目中的完美兒媳乃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因此,徐家是萬萬不會撫養陸小曼的。
這樣的情況,是極其尷尬了。要知道,陸小曼的開銷,那可不是一般的大。比如說,陸小曼當初為了抑制病痛,就走上了吸大煙的道路。
而這吸大煙呢,開銷就極大。可花銷僅僅是在買大煙上麼?可不止如此,吸菸後,體內乾結,不容易上廁所。
於是,為了上廁所順利,尋常人家吃都捨不得吃的蜂蜜,陸小曼是直接往體內注射的,這樣可以使得腸胃蠕動,促進排便。
而這些,也僅僅只是陸小曼大開銷下的一個小分支罷了!對陸小曼來說,這根本不值得一提。當初徐志摩在世時,就會陸小曼的花銷感到頭疼。現在徐志摩去世,該陸小曼自己頭疼了!
那麼,陸小曼是如何解決自己的經濟危機的呢?這就得感謝翁瑞午的傾囊相助了。這翁瑞午呢,本是徐志摩的好友,是被請來為陸小曼做推拿的。
後來徐志摩去世,翁瑞午就從隔三差五來看陸小曼、而演變成了住進陸小曼的公寓。對外呢,陸小曼的說法是:翁瑞午是我丈夫的摯友,我總不能趕他走吧!
就這樣,陸小曼開始和翁瑞午住在了一起。翁瑞午不僅會供養陸小曼的一切開銷,還會在陸小曼身體不適時給她做推拿。
可問題就在於:這翁瑞午是個有家室的。現如今,陸小曼頂著徐太太的名頭,和翁瑞午不清不楚的攪和在一起,這算啥事兒呢?
被世人看在眼裡,不僅丟了陸小曼自己的面子,更是損了徐志摩的名聲。於是,徐志摩的一眾好友經過商量以後,決定推選胡適為代表,找陸小曼談談。
陸小曼和胡適
為何會選胡適為代表呢?原因便在於,當初徐志摩能和陸小曼結婚,就多虧了胡適的從中調和。胡適不僅出面說服了徐家父母,更是請來徐志摩的恩師梁啓超為他們送祝福。
可以說,作為這對夫婦的主婚人,胡適是盡了大力氣去成全的。那麼,選胡適為代表去和陸小曼談判,那是再合適不過。
於是,胡適見了陸小曼之後,便對她說:只要你離開翁瑞午,與他斷絕關係,你的一切我包了。可陸小曼卻笑著說:我的事,你包不了,你沒法包。
看似幾句不著頭腦的話語,其實後面是含著前情的。原來,早在陸小曼還沒有嫁給徐志摩的時候,她和胡適就已經是好友了。
當時,在寫給胡適的信中,陸小曼會親切的稱呼胡適為「我最親親的朋友」,而且也會在信中寫到:你覺得如果我去看你的時候,她剛好在家會有問題麼?
這裡的「她」,外人推測其實是胡適的妻子。這樣的信件往來,就說明了一件事兒:陸小曼和胡適之間的感情,肯定比外人看到的要深。
而這,就也解釋了胡適為何要「包了陸小曼的一切」。要知道,陸小曼的開銷,那可不是一般人的開銷,養一個陸小曼的花費,足以養活一個家庭。
就算是作為朋友,為了保全徐志摩的名聲,那麼胡適的付出也著實大了些。但有了其他的情分加持的話,胡適的行為也就可以解釋了。這大概也是對故人的一種補償吧!
而在《胡適遺稿及迷藏書信》中,陸小曼也表示:我還有時恨你雖愛我而不能原諒我的苦衷,與外人一樣的來責罰我;或者是:你豈能不管我?我怕你心腸不能如此之忍吧?
可以說,胡適和陸小曼之間,也是有著很深的牽扯的。這種感情或許達不到愛情的高度,但是超越友情卻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陸小曼大約也明白,胡適那般的人物,會供養自己的經濟生活,但卻不會再對自己的感情負責了。畢竟,自己是徐志摩的遺孀,胡適不管怎樣都不會對摯友的妻子再有啥想法。
於是,陸小曼決絕了胡適的要求,還是留在了翁瑞午的身邊。倒也是,跟翁瑞午在一起,雖然沒有妻子的名分,但卻享受到了超越妻子的待遇。
這麼來說的話,陸小曼也是有知人之明的。她能清楚地感知到,到底誰才會為了自己付出一切,把自己放在世俗批判的前面。
結語
當然,生活如飲水,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會。陸小曼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或者是否值當,那也只有陸小曼本人才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