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1664字,圖片6張,閱讀時長約5分鐘
1974年,亞洲電視出品了一部電視劇《武俠董小宛》。
劇情講的是,洪承疇把江南名妓董小宛帶進京城,用來迷惑多爾袞。不料,與多爾袞有染的太后為了去掉情敵,將董小宛許配給順治皇帝為妃子,是為董鄂妃。董鄂妃為順治皇帝生了一個太子,卻被把持朝政的多爾袞毒殺。順治皇帝獲知真相後,決意向多爾袞保存。於是,在洪承疇的安排下,董小宛在多爾袞壽辰這天向他敬了一杯毒酒,將他毒死……
類似的情節,在民間流傳得很廣。《清宮十三朝》《清宮演義》等演義小說,都提到了洪承疇將董小宛帶入京城,並變成順治皇帝最寵愛的董鄂妃的故事。其實,在真實歷史裡,董鄂妃和董小宛,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物。她們的身份地位相差懸殊,人生沒有發生過交際,命運更是迥然不同。
先來看她們的身份。
董鄂妃是滿洲正白旗人,生於1639年,出身顯貴。她父親鄂碩是朝廷裡的顯貴大臣,官居從一品的內大臣;弟弟費揚古英勇善戰,後來參加了平定「三藩之亂」、西徵噶爾丹等軍事行動,官居撫遠大將軍、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封爵一等公。
值得一提的是,鄂碩曾在清朝入關之初,隨軍南下,駐紮於蘇州、杭州、湖州一帶。董鄂妃從小就在江南地區長大,受到了江南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出落得楚楚動人,頗有江南女子的氣質。或許正因為此,人們會誤以為董鄂妃是一名江南女子。
董小宛是南直隸蘇州(今江蘇省蘇州)人,生於1623年,父親開著一家蘇繡繡莊,不算大富大貴,倒也屬於小康富庶之家。董小宛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受過一定的家庭教育,知書識禮,溫文爾雅。不幸的是,父親早逝,繡莊又因經營不善陷入破產,欠了許多債務。
董鄂妃和董小宛長大後,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1656年,17歲的董鄂妃進入皇宮,成為了順治皇帝的妃子。順治皇帝有一個龐大的後宮,皇后、妃子加起來有20個。可是,董鄂妃與那些人高馬大、性格豪放的八旗女子相比,顯得姿容嬌媚,風情萬種,格外逗人憐愛。順治皇帝很快就寵愛上了她,「眷之特厚,寵冠三宮,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為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
短短幾個月時間,董鄂妃就由平平常常的賢嬪,升為皇貴妃,在後宮裡的地位僅次於皇后。
1657年,董鄂妃就為順治皇帝生育了一個兒子。這讓順治皇帝欣喜若狂,公開宣稱「此乃朕第一子」,有意將他立為皇位繼承人。
董小宛的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
董小宛家裡的繡莊破產後,欠了許多錢。那時候母親又生了重病,急需用錢。怎麼辦呢?在這絕望的時候,董小宛在別人的推薦下,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一艘畫舫上,當起了賣藝不賣身的藝伎。那一年,董小宛年僅15歲。
從容貌上來說,董小宛天生麗質,超凡脫俗;從才華上來說,董小宛能詩善文,吹拉彈唱樣樣精通。這樣的藝伎,誰不喜歡呢?很快,董小宛就在秦淮河畔名聲大噪,與顧橫波、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一起被稱為「秦淮八豔」。
但是,就算是「秦淮八豔」又如何?董小宛哪怕受到客人的追捧和討好,在本質上依然是一名藝伎,每天過著強顏歡笑的生活。
最後來看董鄂妃和董小宛的命運結局。
董鄂妃的下半場命運略有坎坷。當她為順治皇帝生了1個兒子後,還沒來得及享受喜悅之情,兒子就不幸夭折了。順治皇帝深感惋惜,破格將兒子追封為和碩榮親王,為他修建了一座高規模的園寢,並親筆寫下一篇《皇清和碩榮親王壙志》,抒發對兒子的寵愛和痛惜之情。
董鄂妃經歷了喪子之痛,精神上遭到嚴重打擊,一病不起。1660年8月19日,董鄂妃病重去世,年僅21歲。
董小宛的下半場命運稍有好轉。1639年,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江蘇才子冒闢疆慕名來到蘇州,結識了董小宛。冒闢疆年齡比董小宛大12歲,他愛慕董小宛的才華,痛惜董小宛的身世,便花費重金,將她贖出來,帶到自己的家中。
董小宛在冒闢疆家裡過了一年多的幸福生活,不幸清軍入關,讓他們家庭破敗。董小宛、冒闢疆相依為命,相濡以沫地度過了最後幾年時間。1651年,董小宛因病去世,時年28歲。
董鄂妃與董小宛的人生命運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那麼她們都是過早凋謝的紅顏,在世界上留下了驚鴻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