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一共八位阿哥,為什麼會讓「庶子」康熙成為了新君?

2020-12-22 鮮花暢談歷史

康熙是庶子不錯,但是並非不得寵。康熙能夠繼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婆婆媽媽。

順治皇帝一共八位阿哥,分別為:長子牛鈕、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

確立可能性:清朝不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度!

嫡子庶子,這是封建王朝最講究的繼位標準,正所謂「立嫡須立長」,這是配合著自古就有的以血緣親屬為紐帶的宗法制而出現的一種繼承制度。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元朝與清朝是不服從嫡長子繼承制度的。所以,早清朝講嫡子、庶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也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在清朝,嫡子不如愛子,愛子不如寵子。所以,在清朝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母憑子貴,這與中國漢族王朝的子以母貴恰恰相反。

所以說,在順治病危之際,其所有皇子都有可能成為後繼之君。

繼位優越性:缺乏競爭勢力!

順治皇帝雖然有八個兒子,但是符合做皇帝要求的只有兩位: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

其中牛鈕、榮親王、皇六子奇綬早夭;皇五子常寧、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年齡太小。試想康熙繼位之時才八歲,自己的三個弟弟該有多小?

原本最具有競爭力的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榮親王,榮親王是後世所追封,因為夭折太早,沒有來得及取名字。作為順治帝最寵愛的妃子,皇帝愛屋及烏,對榮親王推崇備至。但是可惜,董鄂妃天花而死,榮親王也未能保全,順治一度陷入情感低谷,鬱鬱寡歡。

另外,福全本人無意爭帝位。有一次順治詢問福全個人志向,福全回答:「願為上將!」

登基決定性:先帝之喜,太后之愛!

此時此刻,能夠與玄燁競爭的只有皇次子福全,面對福全,玄燁幾乎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首先,對於玄燁沒有得寵的言論是有對象的,對於皇四子榮親王來說,玄燁的確沒有競爭力,不單單是選也沒有競爭力,其他幾位皇子都沒有競爭力。

玄燁從小就聰明好學,順治是耳聞目睹的。其次,孝莊皇太后對玄燁很是疼愛。其中還與一個似重非重似輕非輕,那就是玄燁有過天花經歷,經過陰差陽錯的治療之後,玄燁康復。

要知道,天花在當時可是絕症、天災,能夠捱過來的那都是天選之子。不僅僅是順治帝,就連他手下的大臣們都老是藉助這件事情來抒發自己對玄燁的傾慕。

根本政治性:政治穩定性!

玄燁的生母為佟佳氏,佟佳氏在滿清八旗中的勢力是相當大的。相對於福全的生母寧愨妃董鄂氏(此董鄂妃並非皇四子生母),佟佳氏的家族勢力要大的很多。

其實我們知道,一個皇帝要想坐穩江山,根本原因是階級勢力的支持。舉個例子,順治皇帝能夠繼位,決定性因素是獲得了代善與多爾袞的支持,政治勢力一邊倒,使得豪格支持的博果爾與帝位無緣。

所以說,擁立皇帝不僅僅是扶他上位,最重要的是要為其創造一個穩固的統治環境,否則便是後患無窮。

結束語:綜合而言,玄燁能夠繼承皇位是天命所歸,是歷史選擇,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懸念。況且康熙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傑出君王之一,其本身的帝王英氣自小就有所展現。外加其外戚家族勢力、個人能力、人生奇遇,共同締造了這一位英武帝王。

相關焦點

  • 順治去世前有7個兒子,為何最後讓一個不得寵的庶子當了新皇帝?
    而且在歷代王朝,大多數皇帝首先考慮的也是嫡長子,那些由非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大都有其原因。比方說李世民,他是嫡次子,卻是被殺的弟弟李建的兒子。即使是次子上位的李世民,在選擇繼承人時,首先考慮的還是嫡長子。就算長子沒有了,他也可以讓頗有才幹的諸子不管,仍然選嫡子。看得出來,這個制度深入人心,然後,問題就來了。那一年順治有八個兒子,為何偏偏挑了不得寵的庶子當新君?
  • 順治共有八個兒子,卻讓一個不得寵的庶子成為了皇帝,原因為何?
    順治雖然有八個兒子,但他的選擇餘地卻並不多,因為在他去世前,他並沒有嫡子可以繼位。順治有四個皇后,其中第一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因為不得順治喜歡,被廢掉,沒有生下皇子。順治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也是博爾濟吉特氏,是第一位皇后的侄女。
  • 69歲的康熙皇帝,身體一直非常健康,為何會突然去世?答案真的很意外!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24歲的順治帝福臨因染天花突然病逝,這時候愛新覺羅·玄燁年僅八歲。順治帝生前並沒有立皇儲(太子),在他臨終前德國人湯若望建議,立愛新覺羅·玄燁為皇位繼承人,理由是因為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順治帝接受了湯若望的建議,以遺詔形式正式冊立愛新覺羅·玄燁為皇太子。
  • 清東陵3次被盜,為何順治帝孝陵卻無人問津?康熙有一「妙招」
    君王駕崩之後,自然會入住到皇陵之中,因此自古皇帝的墓穴建造的都極其繁華,不光是規格非常的莊重,同時還會有不少的金銀財寶,就好比是當年秦始皇嬴政在駕崩之前,就將自己百年之後的陵墓修建提上了日程,不光是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兵馬俑,其次裡面還有大量的陪葬品,玉器、瓷器、壁畫、奇珍異寶更是數不勝數,同時還讓不少人陪葬,其陵墓內奢華至極
  • 清聖祖康熙有97個孫子,弘曆不是嫡長孫,為什麼最受皇爺爺喜愛?
    康熙皇帝是清王朝走向盛世的第一位皇帝,康熙皇帝也是清朝最有福氣的皇帝,他四歲時得了天花,後來痊癒了,因為古代天花無法治療,順治皇帝將玄燁立為皇帝,在順治皇帝不當皇帝後,康熙皇帝正式登基為帝。他都鰲拜,平三藩,徵討準噶爾,讓帝國走向強大。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康熙皇帝最終在朝堂上宣布十四阿哥胤禵作為大將軍王,康熙皇帝之所以讓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主要是因為在當時只有十四阿哥胤禵最為合適,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的描述中,在康熙皇帝的眾多皇子中,只有大阿哥和十三阿哥以及十四阿哥帶過兵,不過此時大阿哥和十三阿哥因為事情獲罪,被圈禁在宗人府限制了自由,自然沒機會,就只剩下了十四阿哥,加上十四阿哥不論是才德還是帶兵能力,
  • 康熙巡西安1:關中82座帝王陵,康熙皇帝因何只祭拜其中9位?
    崇禎皇帝為了減員節流,裁撤全國驛站。下崗的郵遞員不幹了,插旗造反,在陝西人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帶領下,明朝被掀翻了。李自成建都西安,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張獻忠建都成都,國號「大西」,年號「大順」。所以看見「大順通寶」這種銅錢,不要以為是李自成大順朝的錢,「大順」的商標張獻忠提前註冊了,這是張獻忠大西朝的銅錢,李自成的銅錢叫「永昌通寶」。
  • 八位盛唐皇帝:六位是正妻所生的嫡子,兩位是小妾所生的庶子
    原因很簡單,在有嫡子李治的情況下,立庶子李恪為太子,實在是太難了。李世民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盛唐從貞觀開始,到安史之亂結束。期間總共有太宗、高宗、孝敬皇帝、中宗、睿宗、少帝、玄宗、讓皇帝八位皇帝。從宗法意義上來講,八位皇帝都是以嫡子身份,登上皇帝寶座。
  • 康熙死因謎團重重,隱藏296年的真相被揭曉,學者:不是壽終正寢
    但是,你們知道康熙皇帝的死因是什麼嗎?不是壽終正寢,而是另有預謀,康熙皇帝隱藏296年的死因終於被揭曉!康熙是順治爺的第三個兒子,本名叫玄燁,剛出生不久就被感染了天花,因為天花具有極強的傳染性,這才不得不將玄燁被送出宮去,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優秀,年僅五歲,就能文能武,有一身好本領,被順治欣賞而後回宮。
  • 康熙的一臉麻子為他皇位繼承加高分,順治的幹爺爺也起到重要作用
    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在皇太極駕崩後,滿族統治者內部為皇權繼承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矛盾無法調和的情況下,年僅六歲的順治就機緣巧合的當上皇帝,成了大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他共育有八皇子,而長子、四子、六子夭折。到順治去世前,只剩下五位皇子,其中福全年齡最長,玄燁次之。
  • 順治皇帝24歲去世,並且獨寵董鄂妃,為何還能誕育8兒6女14個孩子
    在順治皇帝的後宮之中,有封號和級別的后妃就超過了20位,包括4位皇后(其中包括了被追封為「孝獻皇后」的董鄂妃,以及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7位正妃、9位庶妃,再加上其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以及沒有任何名分的格格和宮女,總數差不多有四五十人。
  • 順治皇帝獨寵董鄂妃,甚至要出家當和尚,為何還生下了8子6女
    那麼,順治在獨寵董鄂妃,又英年早逝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能生下14個孩子呢? 首先,順治結婚非常早,14歲成婚 大清律,男子16歲,女子14歲即可成婚,那順治為什麼那麼早就結婚呢,這裡面其實有深一層的宮廷政治考慮。
  • 山西五臺山一寺廟,清朝順治皇帝在此出家,康熙寫詩、乾隆題匾
    鎮海寺名字的由來正如其名,在古時就是為了鎮海之用,據當地老人說,在建立之初,鎮海寺的對面是一個海眼,海水無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這裡噴湧出海水,導致大水災,因此當時的文殊菩薩為了保護這一方百姓,便在這個海眼之上建立了一座佛塔,目的就是鎮住這個海眼,後面人們在佛塔的基礎上又修建了一座寺廟,取名為「鎮海寺」。
  • 康熙猝死之謎,兩位證人證明康熙是非正常死亡
    當時清朝已經有了立國的基礎,清朝皇帝入關後,順治皇帝是清朝第一個入關的皇帝。現在看來,在順治皇帝身上,還有很多不解之謎,他的死更是一個謎。關於順治皇帝的死,史書上只記載了一句話,歷史上無論哪個皇帝,死的記載都不會那麼罕見。其中,除亡國皇帝外,其餘皇帝都很吃香,所以史書也會詳細記載他們的生平。然而,作為清朝第一位皇帝的順治皇帝,關於他的死,記載只有一句話。
  • 一個被「詛咒」的清朝封號,備受寵愛的五阿哥永琪,才封4月就死
    清朝有兩個早逝的皇子,一個是順治皇帝與董鄂妃的愛子,另一個是乾隆皇帝寄予厚望的五阿哥愛新覺羅·永琪,他們倆的封號相同。說到永琪大家一定很熟悉,畢竟他常常作為影視人物在螢屏上出現。
  • 她是順治的記名秀女,嫁給康熙朝最顯赫的親王,22年生了13個子女
    清朝皇帝納娶妃嬪的主要途徑是選秀女,然而,選秀女並非是一蹴而就,有的秀女過了初選,還要參加複選,這種過了初選秀女的名字會先被內務府記下來,稱為記名秀女。清朝初年,有一名記名秀女原本可以成為大清皇妃,沒想到皇帝卻突然駕崩了,後來,這名秀女嫁給了一位王爺,22年內竟生下了13個子女,這名秀女便是康熙初年輔政大臣索尼的女兒赫舍裡氏。
  • 康熙的九位皇子為何要拼了命爭奪皇位,卻不願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再比如《康熙王朝》中提到的班布爾善,他的父親塔拜雖然也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但是爵位只是一個三等輔國將軍,在清朝宗室爵位的十二個等級中排在倒數第三位,而這也導致的班布爾善的起點也非常低,使得他不得不長期選擇依附於權臣鰲拜,進而成為其屬下和黨羽。而與此同時,清朝時候宗室成員的待遇又往往與爵位等級密切相關,爵位越高所獲得了俸銀也就越多,反之則「待遇」上會明顯差很多。
  • 康熙九龍奪嫡,十四阿哥為何放棄四阿哥,轉而而支持八阿哥?
    常言道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句話在康熙的兒子中明顯不適用,其中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胤禛和胤禵就立場鮮明不同陣營交鋒,十四阿哥堅決站隊八阿哥。相比之下,四爺胤禛因為被批評喜怒不定,從此成為見誰都板著臉的「冷麵王」,喜怒不形於色,性格內向的人同性格外向的人素來很難交朋友。胤禵是性情中人,同八阿哥交好的程度甚至可以性命相託,為了八哥胤禩可以跟十三哥大打出手,在康熙面前以性命擔保等等。
  • 感念與傑書的兄弟君臣關係,讓康熙就此留下善待代善子孫的遺言
    現存的康熙遺詔的漢文部分中,公認的最有價值,同時也是最為重要內容,便是康熙皇帝對於自己皇位傳承的安排。「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 身強體壯的康熙為何會突然去世呢?
    康熙皇帝是大清的傳奇,他是大清盛世的開創者。他在少年時便滅了鰲拜,青年時平定了三藩。他對清朝的貢獻是非常多的,他還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是關於康熙的死,很多人都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認為康熙在前一個月還能去獵場打獵,為什麼會在皇宮中突然暴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