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庶子不錯,但是並非不得寵。康熙能夠繼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婆婆媽媽。
順治皇帝一共八位阿哥,分別為:長子牛鈕、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
確立可能性:清朝不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度!
嫡子庶子,這是封建王朝最講究的繼位標準,正所謂「立嫡須立長」,這是配合著自古就有的以血緣親屬為紐帶的宗法制而出現的一種繼承制度。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元朝與清朝是不服從嫡長子繼承制度的。所以,早清朝講嫡子、庶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也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在清朝,嫡子不如愛子,愛子不如寵子。所以,在清朝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母憑子貴,這與中國漢族王朝的子以母貴恰恰相反。
所以說,在順治病危之際,其所有皇子都有可能成為後繼之君。
繼位優越性:缺乏競爭勢力!
順治皇帝雖然有八個兒子,但是符合做皇帝要求的只有兩位: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
其中牛鈕、榮親王、皇六子奇綬早夭;皇五子常寧、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年齡太小。試想康熙繼位之時才八歲,自己的三個弟弟該有多小?
原本最具有競爭力的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榮親王,榮親王是後世所追封,因為夭折太早,沒有來得及取名字。作為順治帝最寵愛的妃子,皇帝愛屋及烏,對榮親王推崇備至。但是可惜,董鄂妃天花而死,榮親王也未能保全,順治一度陷入情感低谷,鬱鬱寡歡。
另外,福全本人無意爭帝位。有一次順治詢問福全個人志向,福全回答:「願為上將!」
登基決定性:先帝之喜,太后之愛!
此時此刻,能夠與玄燁競爭的只有皇次子福全,面對福全,玄燁幾乎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首先,對於玄燁沒有得寵的言論是有對象的,對於皇四子榮親王來說,玄燁的確沒有競爭力,不單單是選也沒有競爭力,其他幾位皇子都沒有競爭力。
玄燁從小就聰明好學,順治是耳聞目睹的。其次,孝莊皇太后對玄燁很是疼愛。其中還與一個似重非重似輕非輕,那就是玄燁有過天花經歷,經過陰差陽錯的治療之後,玄燁康復。
要知道,天花在當時可是絕症、天災,能夠捱過來的那都是天選之子。不僅僅是順治帝,就連他手下的大臣們都老是藉助這件事情來抒發自己對玄燁的傾慕。
根本政治性:政治穩定性!
玄燁的生母為佟佳氏,佟佳氏在滿清八旗中的勢力是相當大的。相對於福全的生母寧愨妃董鄂氏(此董鄂妃並非皇四子生母),佟佳氏的家族勢力要大的很多。
其實我們知道,一個皇帝要想坐穩江山,根本原因是階級勢力的支持。舉個例子,順治皇帝能夠繼位,決定性因素是獲得了代善與多爾袞的支持,政治勢力一邊倒,使得豪格支持的博果爾與帝位無緣。
所以說,擁立皇帝不僅僅是扶他上位,最重要的是要為其創造一個穩固的統治環境,否則便是後患無窮。
結束語:綜合而言,玄燁能夠繼承皇位是天命所歸,是歷史選擇,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懸念。況且康熙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傑出君王之一,其本身的帝王英氣自小就有所展現。外加其外戚家族勢力、個人能力、人生奇遇,共同締造了這一位英武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