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盛唐皇帝:六位是正妻所生的嫡子,兩位是小妾所生的庶子

2020-12-12 王福星

唐國公李昺有四個兒子,老大名叫李澄、老二名叫李湛、老三名叫李洪,老四名叫李淵。李昺去世之後,年紀最小的李淵,繼承了唐國公爵位。

古代的時候,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個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個小妾。正妻的兒子是嫡子,小妾的兒子是庶子。只要有嫡子在,庶子就沒有繼承權。

李淵的母親是李昺的正妻獨孤氏,李澄、李湛、李洪的母親是小妾。李淵能超過三個哥哥,繼承父親的遺產,關鍵在於他是血統高貴的嫡子。

李淵有二十二個兒子,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搏命。其他的庶子,沒資格爭奪繼承權,只能是哪涼快哪呆著去。

李淵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有14個兒子,在他稱帝之後,也是李承乾和李泰在爭奪繼承權。原因很簡單,李承乾和李泰的母親,是長孫皇后。其他的庶子,沒有繼承權,壓根就不要想奪嫡的事情。

等到李承乾和李泰兩敗俱傷的時候,李治粉墨登場,成了大唐新的太子。原因也很簡單,李治是長孫皇后所出的嫡三子。嫡長子和嫡次子出事了,就應該嫡三子上啊。

李恪作為隋煬帝的外孫,也是李世民的兒子。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說他:「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

李世民一度想立「英果類我」的李恪,最後卻不得不放棄了。原因很簡單,在有嫡子李治的情況下,立庶子李恪為太子,實在是太難了。

李世民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盛唐從貞觀開始,到安史之亂結束。期間總共有太宗、高宗、孝敬皇帝、中宗、睿宗、少帝、玄宗、讓皇帝八位皇帝。從宗法意義上來講,八位皇帝都是以嫡子身份,登上皇帝寶座。

太宗、高宗、孝敬皇帝、中宗、睿宗、讓皇帝是如假包換的嫡子。其中的孝敬皇帝李弘、讓皇帝李憲是追封的皇帝。他們的母親,都是如假包換的皇后。

唐中宗李顯的嫡子李重潤,被武則天殺了。李顯沒有嫡子,只有庶子。韋皇后收養庶子李重茂為嫡子,並且把李重茂扶上皇帝寶座。

按照宗法制,庶子被嫡母收養,就是嫡子了。李重茂登基的時候,是以嫡子的身份繼承江山,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事情。

唐高宗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隆基的母親,是相王李旦的孺人竇氏。按照禮制,王爺的正妻是王妃,孺人只是小妾而已。李隆基是小妾所生的庶子,本來是沒有繼承權的。

李旦第一次稱帝的時候,冊封劉氏為皇后,竇氏為德妃。劉氏的兒子李憲,被冊封為太子。竇氏的兒子李隆基,被冊封為楚王。

李旦的皇帝寶座,被老媽武則天奪了。李旦被皇嗣、李憲被降為皇孫、李隆基被降為臨淄王。李憲作為嫡子,即便是被降級,身份也比庶出的弟弟李隆基高。

唐中宗去世之後,韋皇后把持唐少帝,企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兵變,殺了韋皇后。李隆基想當皇帝,但是不夠資格,只能擁立父親李旦為皇帝。

李旦稱帝之後,就面臨著立太子的難題。按禮制,有嫡子李憲在,李隆基就沒有繼承權。問題的關鍵是,李隆基實力強大,不立他為太子,備不住就會有第二次玄武門之變。

唐玄宗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憲知道自己鬥不過李隆基,就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對父皇說:「儲副,天下公器,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內失望,臣以死請。」

把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說:「三弟功勞大,應該讓他當太子。我不想當太子,你們要是逼我當太子,我就死給你們看!」

李隆基雖然很想當太子,但是依然要表態:「大哥是嫡子,理應當太子!」

李憲接著說:「三弟功勞大,應該是當仁不讓的太子!」

李隆基接著說:「長幼有序,大哥是長,小弟是幼,大哥才是當仁不讓的太子!」

李憲接著說:「三弟力挽狂瀾,匡扶社稷有大功,就應該當太子!」

《新唐書》作者歐陽修雕像,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旦在寶座上,看著李憲和李隆基演戲。等到李憲三讓之後,李旦發話了:「憲兒有泰伯之賢,三讓天下,列位愛卿以為如何?」

大臣們看著皇帝爺仨演戲,也趕緊配合。大臣們異口同聲說道:「楚王有定社稷功,且聖庶抗嫡,不宜更議。

李旦順水推舟,立李隆基為太子。李憲則是因為「三讓天下」,得到了許許多多的賞賜。李旦和李隆基,都給了李憲很多很多很多錢。用歐陽修的話說,就是:「歲盡錄賜目付史官,必數百紙。」

皇帝給李憲賞賜的清單,動不動就寫幾百張紙,李憲富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李憲富貴善終,最後被唐玄宗追封為「讓皇帝」。

最後上一張作者本人的照片朕樓。

我們回過頭來說一說李隆基,李隆基「聖庶抗嫡」被立為太子之後,馬上就洗刷了庶子身份,成為嫡子。原因很簡單,李旦追封小妾竇氏為皇后。李隆基就成為竇皇后所出的嫡子,並且以嫡子身份登基稱帝。

古代的時候,正妻與小三,嫡子和庶子,待遇就是天差地別。大部分情況下,庶子都沒有繼承權。即便是庶子得到了繼承權,也必須擺脫小妾的兒子身份。

他們要麼是被嫡母收養為嫡子,要麼就是讓生母得到追封。如果沒有擺脫庶子的身份,即便是登基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順。這也是日後的朱棣,非要認馬皇后為母親的原因。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二十四史》。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版權公司籤約,委託版權公司代表本人維護原創權益。未經授權轉載者,版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護原創權益。

相關焦點

  • 嫡子繼承一切,庶子一無所有
    在古代,小妾再怎麼受寵,那是死也不敢踩在正妻的頭上往上爬的,因為要是敢這麼幹,絕對就是一個死。而且小妾無論生前多受寵,死後也不能和丈夫合葬。嫡子是家中繼承人,家裡的所有資源都會向嫡子傾斜。而庶出,則一出生便輸在了起跑線上,從來都是要低上一等,你的一切都是輔佐嫡子。
  • 順治皇帝一共八位阿哥,為什麼會讓「庶子」康熙成為了新君?
    康熙是庶子不錯,但是並非不得寵。康熙能夠繼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婆婆媽媽。順治皇帝一共八位阿哥,分別為:長子牛鈕、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
  • 小妾連生四子,正妻被趕至後院,可四個庶子的成就不如一個嫡女!
    小妾連生四子,正妻被趕至後院,可四個庶子的成就不如一個嫡女! 小妾連生四子,正妻被趕至後院,可四個庶子的成就不如一個嫡女! 說到民國時期的女作家,大家對於林徽因肯定不陌生,其實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原本是一富商的女子。
  • 古代正妻可以隨便處置小妾,但小妾有一優勢,正妻一輩子羨慕不來
    要想多生一個孩子,所以一般有錢的男人都會在娶了老婆以後,又多納幾個妾。正妻與妾不只是名分上的不同,有骨氣的女人「寧當貧家妾,不當富家妾」。妃嬪地位低下,男人娶正妻為妻要吹牛辦婚禮,三媒六聘走了許多程序,而納妾只需讓妃嬪為正妻敬一杯茶。至多請幾個朋友在家裡吃一頓飯,就算是成了。
  • 古代的長子、嫡子和嫡長子有什麼區別?
    長子:顧名思義第一個年長的兒子,但是需要注意的這是妾室所生,也叫作庶長子。 嫡子:正妻所生的所有兒子都可以稱為「嫡子」。 嫡長子:不參與所有兒子的排序,只是在嫡子中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
  • 同樣是魏瓔珞生的孩子,為何一個是嫡公主,一個是庶公主的身份?
    無論在影視劇或者是一些古代的小說裡面,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古代的封建制度是非常的嚴格的,特別是如果有人看一些穿越的小說的話,裡面的一些主角如果是在家宅裡面宮鬥的話,那麼如果說她的身份是庶女,或者是嫡女這個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在之前的時代,嫡女是這家的主母生下的孩子,庶女的話是小妾所生,所以嫡女在家庭裡面的身份是比較尊貴的,但是庶女的話就是要比嫡女低一頭的存在
  • 在中國古代,一個家族中嫡女和庶子誰的地位更高?
    2、嫡子通過努力,在社會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有了比家族嫡子更耀眼的社會地位,那麼這個庶子的地位要高於一般的嫡女。嫡庶的區別在古代,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妻妾成群,妻是娶回來的,而妾是買回來的。妻生的兒女為嫡,妾和丫環生的兒女為庶,所以地位上嫡子女比庶子女在家族的地位要高很多。主家的爵位、財產絕大部分由嫡子繼承,而嫡女會被當作聯姻的工具,找到家室相似的人家作為主母迎娶。
  • 順治去世前有7個兒子,為何最後讓一個不得寵的庶子當了新皇帝?
    而且在歷代王朝,大多數皇帝首先考慮的也是嫡長子,那些由非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大都有其原因。比方說李世民,他是嫡次子,卻是被殺的弟弟李建的兒子。即使是次子上位的李世民,在選擇繼承人時,首先考慮的還是嫡長子。就算長子沒有了,他也可以讓頗有才幹的諸子不管,仍然選嫡子。看得出來,這個制度深入人心,然後,問題就來了。那一年順治有八個兒子,為何偏偏挑了不得寵的庶子當新君?
  • 唐玄宗排行第三,又是庶子,為何能越過兩位兄長,成為皇帝?
    可是,唐玄宗李隆基卻是個例外,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不是嫡子,也沒有像先祖李世民那樣殺害兄長,卻成為了唐朝的皇帝!那麼這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呢? 唐睿宗李旦有六個兒子,老大名叫李成器,老二名叫李成義,老三就是李隆基。李成器生於679年,母親是唐睿宗的皇后劉氏,他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時期,李成器還被冊封為皇太子。
  • 古代同名的兩位女子,一個嫁了三位皇帝,一個生了三位皇帝
    相信很多人遇到過跟自己同名的情況,而在古代也有兩位女子同名,她們都是當時最榮耀的女子,雖然兩個人同名但是卻遭遇到了不同的境遇,最終獲得了不一樣的結局,一個嫁了三位皇帝,另一個則是生了三個皇帝。因為秀女入選的比較多,漢元帝並沒有時間去一一見面,於是就找了個畫師為她們作畫然後供自己挑選,遇到合適的就收入宮中,在畫師來畫秀女的時候其他人都給了畫師一些賄賂,想要得到一次機會面見皇帝,但是王昭君卻沒有這樣做,於是入宮多年了王昭君一次都沒能見到皇帝,因為畫師在作畫的時候給她的臉上點了很多痣,並且故意將她的畫放在最後。
  • 古代小妾地位卑微 但是她們有一個讓正妻嫉妒的「特權」
    古代小妾地位卑微 但是她們有一個讓正妻嫉妒的「特權」時間:2020-12-15 17:12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小妾地位卑微 但是她們有一個讓正妻嫉妒的特權 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國的法律是只允許一夫一妻的,不過在古代,一些有錢人娶幾個老婆都是正常的,甚至國君可以有三千個老婆
  • 都是一個爹,難道除了嫡子,庶子永無出頭之日嗎?
    說到嫡子、庶子,我們會想到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或者可以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個男子可以有多個女子,但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就只有一個。妻子生的第一個男孩子就是嫡子,不在乎是否有才華有能力,自出生就高人一等,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嫡長子繼承制。
  • 正說柔貞皇后蕭氏:大遼第一位妾室皇太后,母以子貴又以子廢
    契丹遼國皇室嫡庶分明,皇帝多為嫡出,庶出的能夠出頭,多是因為沒有嫡子或者嫡子夭折,遼世宗耶律阮就是以庶長子的身份擔起長房門頭的責任,並在太宗叔父駕崩時趁機自立,當上皇帝,他的妾室生母奚人蕭氏也因此母以子貴,成為大遼國的皇太后。01,奚人蕭氏柔貞皇后蕭氏(?
  • 208 足利氏嫡子與庶子之爭,足利義滿與明朝的勘合貿易
    足利尊氏樹敵太多,而在晚年時最大的敵人竟然是自己的庶子足利直冬。足利直冬因為母親出身卑微,所以不為父親足利尊氏所喜歡,淪落在外。足利直冬的叔叔足利直義發現後,將他收留,悉心教導。因而對足利直冬而言,父親形同陌路,叔父則恩同再造。
  • 鐵木真共有四個嫡子,窩闊臺僅是嫡三子,為何鐵木真會傳位窩闊臺
    1225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在徵討西夏時受傷病危,留下三條遺言,此中一條是傳位嫡三子窩闊臺。這是一個使人不測的決意,因為在鐵木真四個嫡子中間,嫡宗子朮赤很壯大,嫡四子拖雷很受寵,嫡三子窩闊臺很平淡,因此鐵木真傳位窩闊臺就使人含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