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極簡」的本質,其實是更為貪婪

2020-12-17 亮亮叔叔

01. 這部電影的主題。

前幾年泰國的電影《天才槍手》,讓我感到非常的驚豔,它稱得上是一部票房奇蹟大片。

而我對電影的女主角茱蒂蒙·瓊查容蘇的印象也還不錯,畢竟她給人的感覺是很健談、表演欲相當旺盛。

茱蒂蒙·瓊查容蘇。

而這裡要講的是她主演的電影——《時光機》,我在看之前還是有些擔心,因為我向來反感島國「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的家居美學。

也不知道從前一年開始,島國這位達人就突然走紅了,頻頻出書受訪,甚至開拍電視節目,講學授徒,鼓勵大家學習「斷舍離」之道。

如此一來,她所倡導的觀念隨即成為一股新興的中產階級生活潮流,人人都突然跟著她參悟,並似乎有所得的樣子。

近藤麻理惠。

但其實,我從來不覺得這種「夠穿夠用」的觀念有多大顛覆性,更稱不上有何禪意。

當你丟棄更多,往往只是換來更大、更新的欲望而已,沒有人會因為「斷舍離」而超凡脫俗,說穿了它不過是個時髦的消費主義陷阱而已。

這是我所看過的由茱蒂蒙·瓊查容蘇主演的第二部電影,它以「斷舍離」為主題,女主角確實是一位深受近藤麻理惠鼓勵,繼而開始追尋新生活模式的年輕設計師。

02. 電影探索了更為私密的欲望根源。

電影海報。

該電影的故事無意纏繞於其中所牽涉的消費衝動與欲望,而是探索更私密的欲望根源,關於物與執著。

電影回頭反問,把那些不再讓你感到快樂的物品全部扔進垃圾袋,清理掉,如此果斷,是否真的有效?

電影又通過女主角收拾舊居所,猶如盤點人生時的掙扎,帶出數段難捨難離、塵封於舊物多年的情感執著(即情執)。

清理舊物解千愁?其實,最難割捨的始終是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人情。

你可以輕易將不再是自己當下需要的物件丟掉,然而,依附在舊物之中的情感,本質上是潛藏在自己的心裡頭。

物是人非,重新整理也不一定可以平息,或者情已逝,但女主角明白,不加考慮地一掃而空,假裝瀟灑的「斷舍離」實則自欺欺人而已,其實只有跟前塵往事做個了斷,才能徹底無怨無悔的逐一斷舍離。

近藤麻理惠以極簡美學感染世人,讓人們覺得「斷舍離」可以果斷爽快,好像解除了人生的束縛,從此就變得輕鬆。

然而,女主角經歷的「斷舍離」卻是無比痛苦,兜兜轉轉,與故人碰上一面,或鼓起勇氣直面讓自己難堪的前情往事,誠實說出傷人的心裡話,但不做這樣的了斷,就不能夠好好將舊物扔棄。

捨棄舊物,只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但困難的是,如何越過千山萬水去跟早已生疏的舊朋友重逢、然後告別,把從前的合影還給念念不忘的前度、不再回頭,打一個電話給早已沒有聯絡的至親、淡然掛線。

拆解情執的過程既漫長又痛苦,而該電影正以這種痛楚打臉近藤麻理惠那種無牽無掛,顯得遊刃有餘的喜悅。

「斷舍離」的果斷、輕盈,把能帶來快樂、激情或對自己有用的物品留在身邊,否則捨棄,這樣似乎欲望最少,也能減少瑣碎煩惱。但剝下時髦與脫俗的糖衣後,就會發現它所隱藏的膚淺和卑鄙。

03. 電影讓我明白了:「極簡」的本質,其實是更為貪婪。

「收納女王」總是那麼窗明几淨地經營一個放下了物慾的幻覺;而另一方面,卻在鏡頭看不見的暗處製造一股不斷追求「無物」的貪婪力量——這就是它的卑鄙之處。

「收納女王」

物慾橫流的今天,追求不斷消費、擁有更多,這固然是一種貪婪的表現,但追求「無物」的境界,也同樣意味著隱藏著對物的貪婪。

「無物」之「無」,在道家看來,並非無而是「無有」,而是「有形」,在生活態度上,所謂「無物」從來都不等同於你的欲望減少,或需求降低,拋棄了「有形」,以便換來更多「無形」的空間。

這就意味著,你無時無刻都處於追求「不斷消費、擁有更多」的循環狀態,更為極致地炫耀自己即使「無物」也能無憂的境界,背後其實是富裕和奢侈上流階層為了標榜其身份「異於別人」的作秀行為。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記得,富豪女星金卡戴珊經常炫耀她和丈夫坎耶維斯特的極簡風格豪宅,表面上他們一家奉行著返璞歸真的「斷舍離」生活。

然而,當有人在網上恥笑他們就像生活在監獄之中時,金卡戴珊便迫不及待拍視頻反擊,炫耀她從來不在鏡頭前讓人看到的廚房、儲物室和巨型雪櫃,原來她家裡還有很多看不見的地方,那裡有無數的傭人在為他們一家打理飲食起居。

「無物」只是一個富豪用來製造更大階級落差的幻象,窮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擁有多少。不,是他們還可以再擁有多少,這一點更為重要。

所謂的極簡生活,就是需要的東西恰好在主人需要的時候以剛剛好的分量出現——其背後有一個極大的備用資源和空間、財富,以及浪費。

而這就是「斷舍離」虛偽喜悅所隱藏著的陰險,讓你任何時間都可以購買更多、添置更多,買的都是最好,讓你最快樂;但凡不夠好或夠不快樂的,統統在你面前消失。

它所崇尚的,從來不是「本來無一物」的境界,而只是以無上限消費所建立的優越人生。

04.電影的女主角是否會覺悟?

世界上不是只有快樂一種感情,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因為令人愉悅而值得保留——這就是它的膚淺之處。

總有一些事物,它的鋒利、或骯髒,一直喚醒你的痛楚,但痛楚有時是記憶的唯一存在形式。

就好像希亞拉博夫主演的電影《寶貝男孩》,在父親施暴下長大的小男孩,需要長期接受心理治療,輔導員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放開舊事,忘記痛楚,但他不願意。

《寶貝男孩》的電影海報。

因為父親唯一留給他的、讓他牢牢記住的,就只有童年的無盡痛苦,永遠留在記憶裡的這種痛,卻是他唯一記得父親與自己生活過的微小線索。

同樣地,像我們都應該知道的悲劇男主角基努裡維斯,他也有類似的說法,你確實需要很多快樂才能過上好的生活,但他不需要;有時讓你活著的,其實是痛。

回到這部電影的故事,女主角正準備走向上流社會,成為一名出入豪華寓所與工作室的高尚設計師。女主角人生當中最大障礙物,仿佛就是父親留在舊居裡的那座鋼琴。

女主角最終決定斬斷這份已逝的親情,甚至瞞著母親狠狠丟棄,從而換來一個更寬廣的空間,迎接新的人生,開展更自由、更豐富多彩的新生活。

然而,那座鋼琴所隱藏著的痛,儘管是女主角無法掙脫的不愉快往事,但那同時也是她母親人生最重要的記憶。同一座琴,各有情執,有人止痛前行,有人卻偏偏記掛這種痛,想把它留下來。

真正的「斷舍離」,當然不是故事最後女主角象徵性地從臉書好友名單中刪掉前男友,這種「刪除」的依依不捨和陣痛,掙扎一下就會跨過了。

而電影中文譯名很好,感覺就像當年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暖暖內含光》一樣,曾經的過往裡含有暖暖的時光,傷痛之中牽連著讓人記掛的情感。

那座被扔掉的舊鋼琴,卻成為了女主角與她母親之間的另一個傷口,而這種痛,其實永遠都在,不會因為扔了舊物而消失。

到底是明白了「斷舍離」的覺悟,還是掉進了另一個黑洞中?這大概是女主角往後安然面對著那個空空的、再無其它雜物勾起煩惱的居室時,偶然會想到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美國這部精心重製的經典驚悚片:現實比電影更可怕
    與這些驚悚鬼片相比,這部電影仍然採用最傳統的「講鬼故事」形式,電影本身驚悚程度不高,反而算是一部精心重製,讓觀眾獲得視覺「享受」的經典鬼片。其實,但凡「鬼片」,這幾年都讓我看得喜感滿滿,某程度上覺得它們應被歸類為邪典片或笑片,遠多於所謂的恐怖電影。
  • 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影,救贖無法洗去身上的貪婪
    附身符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一個年輕的男難民被帶至一個破舊老屋,交由一對母女照顧,小夥子愛上了屋主的女兒,還感覺她受到了惡魔的控制,然而事實的真相卻出人意料。這部電影,是女演員蘿瑪拉·嘉瑞導演的處女作。護身符是一部極度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影。
  • 護身符: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影,救贖無法洗去身上的貪婪
    附身符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一個年輕的男難民被帶至一個破舊老屋,交由一對母女照顧,小夥子愛上了屋主的女兒,還感覺她受到了惡魔的控制,然而事實的真相卻出人意料。
  • 貪婪之島之後的故事?手遊「HUNTER×HUNTER 貪婪冒險」公開!
    貪婪之島之後的故事?手遊「HUNTER×HUNTER 貪婪冒險」公開!貪婪冒險」(iOS/Android),本作定於在今年冬天上線。 「HUNTER×HUNTER 貪婪冒險」的故事是以G.I.(貪婪之島)的自定義G.I.2為舞臺的3D動作RPG遊戲。
  • 「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就存在於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所開創的文明中。軒轅黃帝所開創的文明,概括起來包含了兩大核心部分:第一大部分是關於「重疊結構世界」的世界觀。就像現代文明是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所開創的「單一結構世界」的世界觀上一樣,軒轅黃帝所開創的文明也是建立在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上,只是這種世界觀與現代文明的世界觀完全不同,TA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的世界觀。也許,讓現代人無法理解與接受的是,產生於5000多年前的「重疊結構世界」的世界觀,遠比現代文明的「單一結構世界」的世界觀要來得更為先進。
  • 《我不是藥神》:一部堪稱「神作」的華語電影
    當然,賣座的電影未必叫好,又賣座又叫好未必是稱得上是「神作」,而稱得上「神作」的華語片更是屈指可數。不過,這裡要講的《我不是藥神》不但賣座、叫好,而且在我看來堪稱神作!01. 2018年度的最佳作品。在沒有大型動作場面或特技「加持」之下,《我不是藥神》以感動與共鳴來獲取觀眾的好感,「四兩撥千斤」在內地暑期檔狂收31億。雖然,中國內地在以往也同樣出現了不少低成本電影大賣,像陳思誠、王寶強、劉昊然聯手打造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片,但有些觀眾未必會對其笑點產生共鳴。
  • JIL SANDER是如何將「極簡主義」的影響力擴散於服飾之外的?
    如今時尚圈內「極簡風」盛行,在一眾秉承「極簡主義」的品牌之中,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的時裝品牌JIL SANDER是不得不提的「翹楚」之一。 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在各大時裝周的街拍中,頻繁出鏡的JIL SANDER LOGO單品,成為一眾時尚博主的新寵兒。
  • 《王國之心》是如何塑造「黑暗」的?
    編者按:與許多「非黑即白」,「正義必須戰勝邪惡」的傳統劇情不同,《王國之心》系列對「光明」與「黑暗」關係的探討相當深入。這部作品並沒有徹底區分「光明」和「黑暗」,認為二者是相伴相生的關係,近似於「本質」與「存在」之間的聯繫,重要的不是徹底剷除黑暗,而是尋求平衡。
  • 這部以「拐賣」為背景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那些不為人知的事實
    《盲井》同時,《盲井》還提名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而這部電影,是導演李楊的處女作。這部同樣以「盲」字打頭的電影,主角是一名被拐賣的婦女。1990年代末,初踏上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白春梅,急於幫父母分擔重擔,卻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在她發愁之際,裝扮成醫藥採購公司員工的人販子向她伸來熱情的雙手。
  • 網絡大電影之「逃殺2020」、「靈魂騎士」重磅上線刷碎暑期屏
    該電影講述了一種改寫大腦記憶的程序引發的關於爭奪程序和恢復記憶的血案,瘋狂而貪婪的科學家、無辜的實驗體學生、尋回記憶的路途、被暴力和陰謀尾隨席捲的命運........故事情節懸念迭起。作為2016暑期檔中備受期待的輕科幻電影觀眾對《逃殺2020》可謂望眼欲穿如今剛剛上映便大獲好評據了解,這部電影啟用院線級製作團隊不論是拍攝角度、
  • 「拖戲」太多了,否則,梁朝偉、林志玲主演的這部電影會更好
    這兩部電影都極具個人風格,可惜成名太快,他隨後拍了《風語者》和《記憶裂痕》這兩部票房「撲街」的電影,這是他不懂得處理戰爭電影和科幻電影的弊端造成的。雖然他勇敢嘗試,但是好萊塢卻容不下失手的導演,於是,他返回中國,拍下了這部當時中國影史上製作費用最高的歷史戰爭電影。
  • 看了這部9分神番,我想去「地獄」工作
    連「地獄」這種題材,都可以做成動漫。甚至看過之後,魚叔有種想去地獄工作的衝動。今天就來介紹這部反差值滿點的番劇——鬼燈的冷徹鬼燈の冷徹這部風格別致的動漫,改編自江口夏實創作的人氣同名漫畫。一經推出,好評如潮。
  • DC 電影宇宙的「小丑」其實是「羅賓」?其實是被小丑洗腦了
    「小丑」是「羅賓」變化而成,有些人聽到此消息會認為很扯,但也不少人並不感到奇怪,因為DC 以前早就有相關的設定和故事了,而這篇文章將帶大家認識漫畫、卡通、電玩,如何讓「羅賓」變成「小丑」的劇情與設定。>」的稱號,這也是「小丑」出道前用的身分,感覺就像是繼承,而傑森也執著於「小丑」的存在,仿佛「小丑」仍糾纏著自己的人生。
  • Overlord:科普馬雷手上的「貪婪與無欲」,安茲突破百級的道具
    在第十話的結尾,我們看到安茲只帶著馬雷過來,而馬雷手上穿戴著顏色不同的金屬手套,沒錯,那就是安茲給予馬雷的世界級道具「貪婪與無欲」。下面就讓我們科普一下馬雷手上的這件世界級道具吧。因為之前夏提雅受到世界級道具「傾國傾城」的影響,安茲抱著必死的決心才將夏提雅擊敗,拯救了回來。
  • 蝙蝠俠也可能變成「小丑」!這部變態片被低估了整整20年
    《衛報》稱它為「新世紀的《搏擊俱樂部》」,《娛樂周刊》認為它是一部「借古諷今的傑作」。其後20年間,它又不斷被翻案,人們總能從這部影片中挖掘出新的現實價值。原因近幾年才被揭曉,影片編劇吉娜薇·特納(Guinevere Turner)揭露,本片的強烈反對者格洛麗亞·斯坦因曾與萊昂納多進行過交談,她警告小李:「不要接這部電影。你剛因為《鐵達尼號》成名,全球的女孩們都等著看你下一步要做什麼,而這是一部瞠目結舌地展現針對女性暴行的電影。」
  • 這部電影中,有這些「無名之輩」們發光的演技
    吃完飯,他要去報復戲弄自己的手機店店員,她不讓,還是那句「先殺了我」。爭執中,一個意外發生,那一刻,他突然理解了她為什麼那麼想死。他決定幫她去死。他推她上天台拍了想拍的照片,然後一起坐在天台邊上靜靜地抽了根煙,看夕陽落下。那一刻,他們不再是「殘廢的瘋婆娘」和「蠢賊」——「你叫胡廣生?我叫馬嘉旗。」按照計劃,他走之前會為她打開煤氣。
  • 這部「街頭霸王」太好看了,我看了十遍
    「街頭霸王」的格鬥遊戲已經家喻戶曉了,由遊戲改編的動畫版本也挺多,小初喜歡的就是今天推薦一部日本1994年播出的高質量的劇場版「街頭霸王2」。國際刑警春麗和美國上校古列聯手調查此時,結果維加派出三大殺手,沙加特(泰拳王),拜森(重量拳),還有巴洛克(西班牙殺手),隆在期間遇到一位神秘的師傅,學會破壞力巨大的「波動拳」。為了消滅維加以及救出肯,和正義的格鬥家們向邪惡勢力發出挑戰。
  • 「花木蘭」國慶檔「橫空出世」,下一部爆款動畫電影?
    那麼,這部動畫電影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尤其是在當下優質動畫電影作品不斷給觀眾帶來驚喜之時,其品質是否能夠不負所望?動畫電影崛起時 定檔國慶引關注「國漫真的崛起了麼?」近段時間關注的微博熱門話題,這是其中不可不提的一個。
  • 人究竟能有多貪婪?這部印度電影給你答案——《塔巴德》
    貪婪就是貪婪,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性格,而「各取所需」與「源遠流長」這兩個詞語永遠不會跟貪婪成為朋友。當然,貪婪的屬性就是不滿足,這種不滿足是不會分時間和地域的。而且更多的時候,這種不滿足還會促使貪婪者本身勇往直前。
  • 電影《人間失格》既嘲諷島國社會結構,還探討啥是喪失做人的資格
    島國頹廢派作家太宰治在自盡前,留下了遺作《人間失格》,而「人間失格」就喪失做人的資格的意思。不過,我這裡要講的科幻動畫電影《人間失格》,本身跟太宰治沒有太大的關係,但看完這部電影,你就會明白「什麼才是真的喪失做人的資格」。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