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地球臭氧層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裡奧·莫利納去世
拯救地球臭氧層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裡奧·莫利納去世 2020-10-18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5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7日電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7日中午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日下午5點45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當地的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揭曉,託馬斯·林道爾(Tomas Lindahl)、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茲·桑卡(Aziz Sancar)獲獎。獲獎理由是「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由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Doudna)獲得。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2006年,因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羅傑·科恩伯格獨享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親亞瑟·科恩伯格也曾在1959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共有6對父子獲獎,他們就是其中之一。
-
...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諾貝爾化學獎歷史上的遺珠之憾
但就是這樣一個為化學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卻在1905年和1906年連續兩次與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1907年,門捷列夫逝世。作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前伯克利化學院院長,他的學生中出過多位諾獎得主:哈羅德·克萊頓·尤裡——氘、重水的發現者,193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廉·弗朗西斯·吉奧克——超低溫化學的應用技術發明者,194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格倫·西奧多·西博格——錼、鋂、鋦和鉳等元素的發現者,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拉得·利比——碳14測年的發明者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183位獲獎者自頒布以來,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給184位在化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獲獎者。因為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所以全世界共有183人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97歲與35歲在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中,所有的獲獎者都不算太年輕。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延伸閱讀: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
-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得主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得主 澎湃新聞 2020-10-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
-
南極臭氧洞發現者、諾獎得主莫裡納:基礎教育投資需要持久的投入
南極臭氧洞發現者、諾獎得主莫裡納:基礎教育投資需要持久的投入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裡奧
-
每經專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未來兩三個月是新冠...
在第一季,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商學院將獨家對話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世界經濟前瞻、科技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教授的獨家專訪。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理性主義與科學精神是否陷入了某種衰退?
-
英國著名導演笑星Terry Jones去世 享年77歲
英國喜劇演員Terry Jones去世網易娛樂1月22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英國著名喜劇團體Monty Python成員,笑星Terry Jones在1月21日去世,享年77歲。
-
美媒: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詩意人生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據美聯社斯德哥爾摩10月8日報導,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10月8日以她「坦率而不妥協」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的作品看上去堅定不移,帶著困惑和創傷的辛辣幽默,尤其是在反映家庭生活時。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普·安德森去世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科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普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一文看懂「基因剪刀」是什麼?
據諾貝爾官網介紹,卡彭蒂耶於1968年出生於法國奧爾日河畔瑞維西,是德國柏林馬克思·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主任;杜德納於1964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院。
-
每經專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希姆·弗蘭克:沒有自上而下的幹預...
在第一季,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商學院將獨家對話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圍繞世界經濟前瞻、科技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17年諾貝化學學獎得主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教授的獨家專訪。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去世
圖片來源:Guenter Vahlkampf/AFP據衛報等媒體報導,匈牙利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於本周四逝世,享年86歲。2002年,他憑藉對納粹死亡集中營的系列描寫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堅持描寫個人面對野蠻、專制的歷史時的體驗」,授獎詞如是說。凱爾泰斯1929年生於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市民家庭。1944年夏,44萬名匈牙利猶太人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14歲的凱爾泰斯便是其中之一。次年他被轉移到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直到被蘇軍解放。「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沒有質疑過對生活的信任。
-
剛剛,兩位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二十四歲時,就獲得了科學博士學位。這在十九世紀末葉的法國,是很少見的。他曾被譽為」娃娃博士」。西奧多·成廉·理查茲是美國著名化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曾多次獲得獎章和各國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理查茲對科學的重要貢獻之一是他對原子量進行了精確的測定,因此獲得了一九一四年諾貝爾化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