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著稱的韓國,在地名上會和中國高度雷同,是抄襲還是?

2021-01-11 假如我是狐城

生活在中國的人擁有四千九百年的驕傲,但也擁有自1840年來長達一百年的落魄。

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孰優孰劣,為何從清代開始,傳統老大帝國的中國會在反侵略戰爭中一敗再敗。敗到最後連文化自信都丟掉。而古典時代的中國令人懷念,可能不僅僅是當時中國國力強盛,更是我們民族在百年屈辱歷史之中丟掉的文化自信吧!

我們現在年輕人所看不起的傳統和古典文化被周圍國家視如珍寶。我們將漢文化衍生出來的鄉土情懷看成是老土,在國外甚至整個西方都會奇怪,因為他們覺得中國人所生活的土地是傳說中的伊甸園啊!

而今天的我們熱衷於去探索東亞周圍的所謂發達國家,以求瞻仰那傳統歷史和文化血脈。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東亞國家實際上只不過是古代中國的模仿者而已。

韓國地名雷同的背後是漢文化

去過韓國旅遊或者了解韓國歷史的人都知道韓國的城市和各種名稱與中國有百分之七十的雷同。記得當年我去韓國採風的時候,聽到的播音介紹說下面我們將要遊歷的將是:襄陽、江陵、麗水、廣州、海南......」

這些地名聽著是不是很熟悉,幸好當時的我清楚韓國與古代中國的關係,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自己上錯了船,在跟著遊歷中國南方,其實這一切還是要從明代中國與當時高麗國說起。

明朝自朱元璋驅逐蒙古人之後,就重新在漢地恢復了唐宋衣冠禮儀制度,過去不能擺在明面上慶祝和使用的漢字與漢人傳統節日也得到了復甦。

當時遠在海外的高麗國(即當代朝鮮和韓國)也是十分高興,他們派遣使者為上國慶祝,同時也乞求朱元璋為他們賜名,而朱元璋當時認為高麗在過去上中國舊土,現在應該恢復朝貢關係,就將高麗改名為朝鮮,取的就是朝日鮮明的意思,而自此之後,朝鮮全境也掀起了一股慕華之風。

所謂慕華就是指羨慕中華文明,那個時候的中國也真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啊!以明朝為核心輻射整個東亞地區,沒有一個國家不服大明帝國的。當時的朝鮮在羨慕中華文明先進的同時,他們就開始了向明朝學習的過程,從衣冠制度,政治制度,地名漢字,都成為了他們的囊中之物。所以今天的我們能夠在韓國地圖上面看見諸如襄陽,漢城,江南等國內的地名。

漢文化是中國人應把握住的自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了,這可能是清代的鴉片戰爭失敗導致的,但更是近代百年屈辱所造成的。直到現在,我們國內都有許多人沒有緩過勁來。還是有很多人對西方文化充滿了幻想,認為西方才是好的,殊不知被我們嗤之以鼻的傳傳統漢文化在東亞其他國家被視為珍寶。

自近代以後,東亞各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韓國從一片廢墟中站起來了,當時的韓國士大夫和精英階層以及是以漢文化為主,他們覺得在自己隔岸的清朝不是中國,他們認為明朝才是正統,抱著這種觀念。韓國精英都以能認漢字,寫漢詩為榮。

現在的韓國,日本甚至在我們中國南方的越南,他們都在進行一項名為去漢化的運動,他們覺得民族獨立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文化和內涵。所以現在的韓國十分奇怪,在我們老一輩人眼中,現在的韓國首都叫做首爾,但我們以前自六百年之前都是叫做漢朝。

所以今日之韓國實則是在宣傳自己國家的文化,但又很難失去自己傳統之中的漢字影響。所以我們中國人在去韓國的時候能夠看見和中國古典郡縣相同的名稱。但這一切在千百年之後都會消失吧!畢竟現在的韓國已經開始了去漢化運動,而中國人是不是也該覺醒了?將傳統撿起來呢?

相關焦點

  • 這麼愛抄襲?韓國繼抄襲中國文化後,又抄襲日本漫畫……
    說起韓國,大家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一定都是「中國又抄襲韓國哪個綜藝節目了」「中國哪部電影(電視劇)又抄襲韓國某部電影了」 等等 。確實,韓國在影視行業和綜藝行業一直都處於領先地位。但是,不要以為只有中國會抄襲韓國的作品,相反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會被韓國抄襲,甚至不止是作品,就連中國的文化都被韓國抄襲。而近日韓國遊戲公司TENNINE在GooglePlay上架了一款名為《(大意為「鬼殺之劍」)》的遊戲。
  • 漢服抄襲韓服,宇宙起源在韓國,韓國人就是那麼文化自信
    中國人和韓國人吵翻了,這一次是因為衣服。近日,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不要臉的韓國人集體聲討中國畫手,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更甚的還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漢服模仿漢服?韓國統治中國?
  • 《東宮》《結愛》疑被韓劇抄襲,網友卻玩雙標?文化自信支稜起來
    畢竟那隻被「文化輸出」的韓國男狐狸都上抖音熱搜了↓事情是這樣的。很多觀眾發現,由李棟旭、趙寶兒主演的《九尾狐傳說》,設定、分鏡、情節很多地方都和宋茜、黃景瑜主演的於2018年播出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類似。
  • 漢服抄襲韓國服飾?中國漫畫家慘遭韓國嘲諷,文化實力不靠嘴!
    中國五千年的繁榮文化讓周圍地區收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影響,再逐漸演變成為自己的文化。漢服可以說是周圍國家傳統服飾的發展源頭,也很能代表中國文化。漫畫引爭議「old先」是國內一名漫畫家,代表作是《19天》,前段時間轟轟烈烈的漢服走秀,讓old先找到了靈感,為《19天》的主角創造了一組漢服混搭的圖片,並且發到了各個平臺上。
  • 韓國綜藝VS國內綜藝,雷同節目盤點
    近年來國內綜藝節目類型不斷增加,很多節目與韓國的很多綜藝很像,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和韓國綜藝極為相似的國內綜藝吧!三、《嚮往的生活》VS《三時三餐》這兩個節目簡直是一模一樣,都是到一個鄉下或者偏遠的地方去,自己建造鍋爐用具,自己去附近的市場買菜,主要的事情就是做一天三頓飯,會有嘉賓到訪一起吃飯聊天。
  • 韓國網友謾罵中國漫畫家抄襲,表示漢服是韓國的,卻慘遭「打臉」
    漫畫家old先因為一組漫畫遭受到了韓國網友的攻擊和謾罵。 韓國網友理直氣壯的表示漫畫家old先抄襲了他們韓國的服飾,並且表示我們國家古代的服飾就只有清裝大辮子,沒有其他的,韓國網友說不要抄襲他們的服飾,說我國的古裝服飾只有清裝大辮子,言語之間也是不屑和嘲諷,似乎我國漫畫家真的動了他們國家的奶酪一樣。
  • 韓劇抄襲國劇,羅生門還是網友自嗨?
    這和《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設定幾乎如出一轍:都是只有一次初戀的「老妖精」,都是前世今生的輪迴戲碼。 而更細節的層面上,兩部劇也多處吻合:比如狐狸娶親當天會下雨,狐狸都愛吃人類的肝臟,還都有一對珠子結緣。多處「巧合」自然讓中國網友產生被抄襲的想法,吐槽《九尾狐傳》是《結愛》「南韓分戀」。
  • 韓綜被指抄襲《乘風破浪的姐姐》,韓粉:浪姐不就是抄襲韓國的
    近日,韓國推出了新綜藝《Miss back》,這是一檔被大眾遺忘了的,離開舞臺很久的女藝人重新向舞臺發起挑戰的綜藝節目。由韓國女歌手白智英擔任導師。但不久就被網友發現其節目概念與我國正熱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雷同。《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的立意是,對於30+女性,青春從來不缺位,也不讓位,而是自信歸位。
  • 在職研究生「論文高度雷同」,學術不端要零容忍
    作者:李一陵據媒體報導,日前,記者發現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
  • 迷之自信的韓國——「萬物起源在韓國」「是我的」「都是我的」
    近來有一條消息,讓韓國尖叫了,大呼「泡菜是我們的!」為什麼呢?因為在2020年年底,由中國主導、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了一項泡菜行業的國際標準。 為什麼會是四川眉山?眉山素有「中國泡菜之鄉」的美譽,在眉山有文字記載的泡菜製作歷史就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
  • 《中國地名大會》解鎖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地名是歷史長河裡的文化符號,集聚了人類的智慧、美德、精神,蘊藏了各個時期的歷史、地理和人文信息。1月18日周六19:00檔,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十期節目,便繼續沿著地名的脈絡,帶領觀眾一起去探索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解開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 為何要重視文化自信,從《一人之下》被指抄襲火影忍者就可以看出
    然而好不容易等到一部劇情上佳且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國漫,先是有人舉報裡面的某些內容違反公序良俗,後面等到動漫上映後,又開始吐槽抄襲火影!我實在是無力吐槽了,你說是缺少專業人才,現在人家請了可以說是在國內排得上頂尖的專業人才,而且人家還參與《火影忍者》的演出和監督工作,即使這樣某些人還能從雞蛋裡挑骨頭!
  • 怎麼韓劇又來抄襲我們了?
    而這部劇更大的爭議還是劇情的抄襲和融梗,《九尾狐傳》播出後就被網友發現和國產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在整個故事背景、人物設定上十分的雷同。比如《結愛》的故事設定狐族來自外星,全身長滿白色的羽毛,沒有翅膀而能在高空翱翔,又有一個唐代校書郎認為「愛情是跨越一切的存在」。
  • 第五人格再陷抄襲風波,老頭這個角色疑似抄襲,原作者已維權
    第五人格又一次陷入抄襲風波,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小丑紫皮稻草人動作,和守望先鋒裡的狂鼠雷同,第五人格官博已對此進行道歉。第二次是第五人格選陣營的背景圖,與《恐怖童話:糖果屋歷險記》雷同。這個糖果屋是2013年的遊戲。被玩家發現之後,第五人格官博對玩家作出道歉。
  • 南韓碰瓷抄襲中國風,自造「東洋風」矇混過關,波及金智秀金希澈
    其實早前於正已經和韓國網民線上開懟了,原因無非就是,南韓某些無知的網民把中國的傳統服飾直接當做是韓國傳統服飾,其實這種類似碰瓷或者直接照搬的行為,中國網民早就見怪不怪了。(畢竟不是誰都能厚臉皮地到處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過這次南韓娛樂圈開始越來越變本加厲地抄襲中國傳統元素,包括藝人的打歌舞臺也是肆無忌憚,堂而皇之地把漢服元素搬上舞臺,還大言不慚地說是韓國的風格···就比如這樣的:某INS博主喜歡畫中國風的作品,但是粉絲留言說:「謝謝你喜歡中國風」,結果博主說:「不!!
  • 中國綜藝又抄襲韓國?
    11日,韓國《國民日報》一篇題為「難道除了抄襲,中國就做不出綜藝了嗎」的報導,再次聚焦「中國節目的抄襲問題」。該報導稱,11日有眼尖的韓國網民發現,10日播出的新一季《極限挑戰》中,兩款遊戲「帶著高腳帽把球踢進球門」和「看圖猜人猜物」幾乎照搬韓國綜藝《新西遊記》的內容,並揶揄稱「節目組連一點改動都沒有,真沒有誠意」。一年前,韓聯社曾報導「中國抄襲韓國綜藝越來越無底線」。
  • 中國漫畫家遭韓國網友圍攻,指責漢服抄襲韓國
    【中國漫畫家遭韓國網友圍攻,指責漢服抄襲韓國】近日,中國漫畫作者「old先」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幾張自己的手繪古風圖,沒想到,一群韓國網友竟大言不慚地表示這是他們的文化,還表示辮子頭和瓜皮帽才是中國的傳統。對此可笑的言論,「old先」還是禮貌地做出了回應。他的畫作參考了我國明朝的服飾,並放出了影視劇中的帽子造型以及我國古代的畫像。
  • 韓國網友斥責中國畫手:漢服是韓國的,請停止抄襲!結果反遭打臉……
    最近,韓國網友在推特上指責中國肆意抄襲韓國「傳統服飾」。雖然聽起來很莫名其妙,但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11月1日,中國畫手old先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幅古風混合的插圖。喜歡的畫手發了畫,畫裡的人物穿了喜歡的服裝,這在我國本來很正常的一件事。
  • 韓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他國「抄襲」 或為應對中國「限韓令」
    2018年1月31日訊,1月30日,為保護文化產品和音樂知識財產權,韓國國會通過了就職於韓國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的李東燮議員提出的「文化產業振興法修訂案」和「音樂產業振興法修訂案」兩項法案。法案中包含了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可以向外交部等中央行政機關的長官提出協助要求的依據。據了解,兩部法案是為了應對中國的「限韓令」進行提案的。
  • 天大廈大兩碩士論文高度雷同,不能忍
    本文來源:邢妍妍光明日報近日,「兩碩士論文雷同」一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封面對比,兩篇論文標題一致。(截圖)兩所相隔近2000公裡的大學,兩名同年畢業的碩士,他們的學位論文是如何做到高度雷同的?7月10日晚,兩所大學分別發出調查處理通報稱,涉事兩名學生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的學術作假行為,均撤銷其所獲碩士學位,收回、註銷碩士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