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抖音掀起了一陣「成家班熱」。
大抵每個人少年時,都懷有一個武俠夢,才會在此時紛紛獻上才藝,「我可以加入成家班嗎?」
但與之共存的,是很多人的疑惑:成龍現在的電影怎麼越來越爛了?
事實上,隨著電影業的進步和自媒體的普及,這個童年時期被我們奉為神一般的人,神秘感被逐漸消耗殆盡,演技也被越來越多人詬病。
但我始終覺得:不是大哥不敬業了,而是人會老,我們卻只想看他玩命。
01
成龍生於香港,1971年以武師身份進入電影界。
1978年,他憑藉電影《蛇形刁手》和《醉拳》,確立了功夫喜劇的風格,很快就在香港積累了名氣。
1985年,他主導主演的《警察故事》,成為了其人生的轉折點。
該片之後,他憑藉「動作特技」「喜劇」這兩大元素,馳騁影壇,一路從香港打到了好萊塢。
2016年,成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雖然事先沒有太多徵兆,但其實一點也不意外:所有他得到的,都是他應得的。
記得小學時,放學最期待的就是回家看成龍的電影。
那時候還不知道,那些看起來有趣又過癮的動作,背後付出了多少艱辛。
拍攝《警察故事》時,成龍抱著通電的燈柱從六層樓滑下來,所過之處火花四濺、噼啪作響。下來之後,他的雙手鮮血淋漓,嚇得張曼玉和林青霞抱頭痛哭。
拍攝《A計劃》時,他從20多米高的鐘樓跳下,穿破兩層遮陽布直接落到地上。當時的安全措施,就是把下面的遮陽布拉緊一些。
拍攝《龍兄虎弟》時,他從樹上摔落,腦袋狠砸在石頭上,耳朵冒血,血再流進鼻子裡,差點送掉性命。
拍攝《我是誰》時,他從70米高的21層斜面大樓滑下,成就了一項新的吉尼斯記錄。
在其他經典影片中,他還能橫穿高速貨車底,能掛著直升機在吉隆坡上空飛半天能從天台凌空跳到對面陽臺......
放到世界電影史上,他可能也是「最牛拼命三郎」。
為了呈現最好的觀感效果,成龍無數次受傷、命懸一線。
他總是說:「我跳完這個動作肯定會死掉,就會變為一個傳奇。」
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做一件事,還有什麼能難得倒他。
「英雄」的外殼下,他愛管閒事又愛嘮叨,也有自卑與遺憾的時刻,在做那些驚世駭俗的動作時也會害怕,他也是個普通人,只是敢做不普通的事而已。
02
當然,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成龍的成就,離不開成家班。
1971年,成龍剛進入電影圈的時候,武術人員都是東拼西湊、到處串場的。
後來李小龍意外去世,一度風光的香港功夫片墜入谷底。成龍發現自己身形靈活的優勢,決心設計出花式多樣的打鬥招數,突破功夫片暴力血腥的標籤,為功夫電影市場提供新題材。
於是他召集從前一起學習的武行兄弟們,成家班從此成立。
成家班組建後,成龍對動作設計很上心,所以對武師們很嚴格。
在拍攝《警察故事》時,有一個汽車俯衝山坡的鏡頭,因為車速太猛意外出軌,一名成員被車撞飛直接休克,緊接著兩名成員在從巴士二層跳向小車時,由於車速過慢,跳出的距離不夠,導致後腦勺重重磕在地上,直接被送往醫院搶救。
成家班的敬業,為他們贏得了「武行飛虎隊」的稱號。
在那時的電影人看來,他們是無所不能的。
回想起那段歲月,一名成員頗為感慨:「那時電影就講究硬氣,都給觀眾看真的。有部戲就是很簡單的一腳,在臉上踢一腳,因為要拍特寫。第一個上,『哄』一腳暈倒了,第二個上,『哄』一腳又暈倒了,結果連上七個,都被踢暈了。」
看似無所不能的背後,是武師們用血肉之軀硬生生扛下來的。
如果說成龍對他們是嚴格,對自己就是拼命。
他在做一些高危動作,比如跳樓、跳車、車外懸掛等,從來不用替身。因為他知道,替身也是人。
拍攝《龍兄虎弟》時,保險公司得知他要在懸崖往下跳,直接把他列為了黑名單,好在成龍順利完成了精彩一躍。
好在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成龍就這樣帶著成家班走出國門,走向好萊塢,真正讓中國功夫電影走向世界。
可以說,沒有成龍,就沒有成家班,沒有成家班,就沒有成龍。他們相互鼓勵、互相成就,打造了屬於中國功夫喜劇的名片。
03
當我們回過頭去看會發現,成龍似乎很久沒有「玩命」了,成家班也解散然後重組了。
他的電影越來越溫情,越來越平和,真的只是「表演」了。
今年的電影《急先鋒》中,成龍第一次在影片中爬樓梯,無數影迷紛紛留言:「大哥終於想起來走樓梯了。」
然而這個梗,也讓很多看著成龍電影長大的觀眾笑不出來。
成龍年輕時,以不用替身為傲。
而如今,當他選擇走樓梯而不是跳樓時,也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告訴我們,他也敗給了歲月。
我們終究只是難捨那個能打的成龍罷了,但不要忘記,他曾經比誰都要拼命去拍戲,如今也想方設法去轉型,作為一個演員,他無愧。
成龍會老,但演員這個職業不會老。
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問:「成龍過氣了嗎?」
「是不是過分拔高成龍的地位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喜歡成龍了?」
事實上,如今成龍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不管過去多久,中國的影史上,永遠都會保留屬于成龍這一章。李小龍是把功夫帶入西方世界的領路人,而成龍無疑是前輩最忠實的追隨者,《十二生肖》之後,成龍把轉型放在第一位,但始終不忘忠義、家國情懷。
或許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但他傳遞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04
2020年,成龍66歲了。當周星馳滿頭白髮鮮少出現,當李連杰因病身材走形,當成龍安分走樓梯,我們才發現,他們也不過是會老的普通人。
曾經一幕幕電影經典,終究只能成為回憶。每個人都有黃金時代,每個人也都有逝去的黃金時代。
無論如何,「爛片之王」的帽子不應該戴到成龍的頭上,畢竟是他曾經的勇敢,帶給我們不可磨滅的精神愉悅和視覺衝擊,帶給中國影史無數個輝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