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功夫電影的記憶裡,李小龍的截拳道、李連杰的專業級武術都各具特色,成龍雖然有一身不錯的功夫,但是他想用同樣的方式成名,顯然有難度。於是他用了一種取巧的方式,在武打動作中,加入了很多滑稽的元素,讓動作電影有了喜劇的外殼。
1978年,成龍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等電影,確立了屬於他的功夫喜劇風格。此後他的電影,都是這樣的風格形式。成龍不拘於香港市場,去好萊塢發展,只是有點不如意。
遭到了挫折之後,成龍決定對自己的電影,重新定義一下,單純地滑稽動作片,不足以長久發展。於是,他在1985年回到香港後,找到了鄧景生,一同編寫出《警察故事》的劇本,開啟了警匪動作片的先河。
這部電影的主角,現在看來,都是影帝影后級別的。成龍自導自演,張曼玉和林青霞算是雙女主,楚原是大反派。
成龍為了拍這部電影,算是拼盡了全力。他對影片的真實性,要求非常嚴格。在道具不是發達的年代,成龍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玻璃。
玻璃碎裂時的那種場面,能夠給人一種十分刺激的觀感。人衝破玻璃躍下高樓,打鬥過程中玻璃被打碎,機車上的玻璃震碎,酒瓶子砸在腦袋上,都讓打鬥場面看起來激烈。
正因為如此,《警察故事》又被劇組工作人員稱之為「玻璃故事」。
成龍拍電影,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玩命。
比撞碎玻璃更要命的是,成龍是翻越陽臺再撞碎玻璃,正是在完成這個特技時,成龍受傷,失去呼吸,不得不接受急救治療,才得以保命。
在追擊罪犯時,成龍在陡坡上跑下來,雖然當時沒有受傷,但是成龍介紹稱,那個陡坡,一旦失誤,很可能就會沒命。
當然,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戲碼,是成龍電影的「名場面」之一。他在六樓縱身一躍,跳到了鐵桿上滑落,在鐵桿上纏著燈泡線,而那些燈泡,都是直接連著插座,而不是使用蓄電池。成龍從上滑到下面時,雙手被熱到發麻,燙傷嚴重。
這部電影,一不留神,就會受傷。正是因為成龍對自己的高要求,以及實打實的拍攝,才讓他的動作戲看起來逼真,過癮,觀眾喜歡。
除了對自己的要求高之外,成龍對於兩位女主角,以及其他武師演員,也是有著嚴苛的要求。
林青霞,拍攝《警察故事》時,她已經很有名氣,憑藉著《碧血黃花》《慧眼識英雄》《新蜀山劍俠》,多次提名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但是,在《警察故事》的拍攝過程中,她也要親自出馬,沒用替身。作為被保護的對象,她和成龍飾演的陳家駒一路受到追殺,打戲非常多,她也是頻頻挨打,有一段她被摔在玻璃柜子上的戲,看著都覺得很疼。
那是真玻璃,林青霞不敢,成龍讓其他武師給她做示範。但每次拍攝前,林青霞都嚇得腿軟。成龍沒辦法,在拍攝時突然襲擊,林青霞倒在玻璃上,摔得粉碎,她也非常痛苦,這一個鏡頭就算過了,場面非常真實。
另一位女主角張曼玉,她飾演陳家駒的女朋友,也是挺倒黴的角色,從頭倒黴到結尾,一直在挨打。張曼玉在1983年以香港小姐亞軍的身份出道,對於演戲她是新人。所以在表演時,她一度被成龍罵慘了,一直哭,但她又很倔,堅持把戲拍好。
成龍有名場面讓人拍手叫絕,張曼玉也有很大犧牲,她被罪犯從幾米的樓梯上踢下來,摔在地板上看著都肉疼。
三位主角非常辛苦,這些幕後花絮,只是這部電影拍攝過程中的一點縮影,武師們更加辛苦。很多動作因為要做到真實,所以會有意外失控的情況發生,比如巴士上的玻璃窗跌落在地,就是意外。
《警察故事》第一部非常成功,開創了香港警匪動作片的先河,成龍憑此片拿到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影片也獲得了最佳動作設計獎,自此之後,成龍開始走上了他玩命拍動作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