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一次得一次影后?盤點銀幕女神張曼玉的電影生涯

2020-12-15 小卿悅讀

「我知道自己長得不好看,所以我一定要努力把戲演好。」年輕時的張曼玉對林青霞說道。

作家亦舒說:「最愛張曼玉,模樣好,白晰得離奇,一頭好頭髮,小小眼睛,厚腫小嘴巴,體格無瑕可擊,笑起來如純潔兔寶寶,無論穿什麼戴什麼古怪東西,仍然可愛活潑。」

這是大部分人對於張曼玉的印象,她可愛活潑,活得通透,是華語電影中不可替代的優秀女演員。

有網友總結說,張曼玉失戀一次,就會得一次影后。

接下來菓子和你一起盤點影后張曼玉的電影生涯中的那些故事。

參選港姐,正式開啟星途

張曼玉,祖籍是上海,1964年出生在香港。8歲的時候,張曼玉一家人移居的英國。

張曼玉的童年並不幸福,她的父感情不好,後來離婚。張曼玉在訪談節目中說,母親對自己非常嚴格,做錯事情就要被打。

現在在回頭看,張曼玉非常感激母親的嚴加管教,是母親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有原則、懂自尊」的人。

在張曼玉17歲的時候,母親帶著張曼玉回到了香港,之後成為了一名兼職模特。18歲的她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並獲得亞軍。之後籤約香港無線電視臺,正式開啟星途。

初出茅廬,只能是個花瓶

張曼玉出道以後,出演了電視連續劇《畫出彩虹》。因為這部電視劇,張曼玉得到了王晶的關注,王晶記住了這個有著嬰兒肥和兩顆大兔牙的女孩兒。王晶曾經評價張曼玉是一張白紙,毫無心機,她的性格比外表更加可愛。

之後,王晶邀請張曼玉主演《青蛙王子》,這是她的第一部電影。同年,張曼玉和張國榮、梅豔芳一起出演《緣分》。

張曼玉多年以後再回憶起哥哥張國榮,雙眼含淚。張國榮知道自己年輕氣盛,經常在自己面前誇別的演員。

張曼玉說自己知道哥哥是為了督促自己進步。

成龍在專訪中說張曼玉是「最早一個到,最後一個走」的敬業演員,這源於兩人在《警察故事2》中的合作。據說,張曼玉在戲中不用替身,高難度、有危險的戲都是自己上。

「我不管她會不會演戲,只要她走出來,我就要看。」這是《玫瑰的故事》的作者亦舒對導演說的話。張曼玉由此成為了《玫瑰的故事》女主角。

這是張曼玉第一次接觸文藝片,演技稚嫩,電影效果並不好。

張曼玉並非科班出身,年輕的她帶著的標籤就是電影中誰誰誰的女朋友,沒有自己的特色。在那時的電影界充當的是「花瓶」的角色。但張曼玉的起點是非常高的,合作的演員都是成龍、周潤發等人。

失戀後初獲影后稱號

1987年,張曼玉和爾冬陞相戀。朋友說爾冬陞是個大男子主義,不適合她。但張曼玉覺得自己性格溫柔,可以以柔克剛。

但是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多。有一天,爾冬陞在家中擺下燭光晚餐,提出分手。張曼玉由喜變驚,哭了起來。

一年後,張曼玉出演王家衛的處女電影《旺角卡門》,憑藉此片,張曼玉首次提名金像獎。

1989年,年僅25歲的張曼玉憑藉關錦鵬導演的《人在紐約》(又名《三個女人的故事》)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0年,張曼玉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同年憑藉《愛在別鄉的季節》獲得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經歷過失戀的張曼玉迅速崛起,開始躋身實力派演員行列。

再失戀,憑藉《阮玲玉》成為雙料影后

和爾冬陞分手後的三年裡,張曼玉磨礪自己的演技,拿到多個獎項。在1991年,張曼玉在陳可辛的導演處女作《雙城故事》中擔綱女一號。也認識了美國人Hank,兩年後兩人分手,沒想到Hank將張曼玉寫的情書公開了,這讓張曼玉成為了圈內的笑柄。

王晶還一次為故事原型拍成了《愛在娛樂圈的故事》,讓張曼玉的這一段戀情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

同年,張曼玉主演電影《阮玲玉》。本片以記錄片的拍攝方式,採用「戲中戲」的形式,穿插阮玲玉的原片與張曼玉飾演的阮玲玉的畫面交織,同時還有老影人的採訪視頻和張曼玉自己的感受。

有網友評論說:「此影片可謂創造出了時空變換的美感與意境,讓人不禁為這一代玉人的一生惋惜與深思。」

張曼玉憑該片獲得柏林影后、金馬影后。

與外國人相戀,電影生涯也開始進入「中西合璧」階段

1996年,張曼玉接拍了第一部外國電影《迷離劫》以及被譽為華語最佳愛情影片之一的《甜蜜蜜》。

但張曼玉的感情並不是甜蜜蜜的,更像前者的名字,是一個迷離的劫。1997年,張曼玉迎來了第一段也是唯一的一段婚姻,丈夫是一位法國導演,兩人的婚姻並沒有維持很久,4年後以離婚收場。

隨後,張曼玉的好幾任男友都是外國人,有珠寶商,也有建築師。

張曼玉的戀情很引人注目,但她在電影的表現更加引入注目。

《花樣年華》被英國電影學院召集的800多位影評人評選為「影史最佳影片」。

《英雄》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憑藉《清潔》榮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亞洲首位坎城影后誕生。

2004年決定息影,10年後卻以搖滾歌手身份再出現

2004年,張曼玉成為了坎城影后,她自己說進入了另一個人生階段,決定息影。

2014年,50歲的張曼玉籤約了音樂公司摩登天空,成為了一名歌手。

「我不想停下來」,張曼玉在臺上說道。

「我今年49歲7個月零13天,不是50歲!我一直夢想著唱歌,現在還不晚。」

一個在電影界拿獎拿到手軟的影后,在2014年的音樂節上給觀眾澆了一瓢冷水,因為她音都唱不準。但她在臺上的話,重新獲得了觀眾的支持和鼓勵。

從花瓶到影后再到搖滾歌手,張曼玉似乎給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

從少女到少婦,從妖精到民國女人,從文藝片到武打片,張曼玉總能在電影中給人帶來驚喜。

可能很多人在討論50多歲的張曼玉感情還沒有歸屬,討論50多歲的她怎麼還像小年輕一樣追逐音樂夢,討論她「失戀一次就獲獎一次」的傳奇經歷......

這樣的張曼玉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正如《悅己》專訪所說的:「與其說她是個傳奇,不如說她是認真生活的真女人。在鎂光燈的追逐下,她一次次在人生轉折點選擇放棄,找回那個更自由、更灑脫的自己。」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張曼玉:從花瓶到國際巨星,歷盡情劫終成「曼神」,如今她是這樣
    每個角色都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張曼玉把金鑲玉飾演的更加突出,把那種咄咄逼人、嫵媚動人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青蛇》張曼玉飾演的小青從不懂愛,到懂得愛就是永不分離。她和王祖賢這版的蛇精被稱為最美沒有之一,手拿小扇輕盈曼妙,笑語生花的兩大女神成為了永恆的經典。
  • 張曼玉「老醜窮獨」?影后的瀟灑和自在你不懂
    那單身多年的張曼玉真的破產,過得不好嗎? 影后的資產 上個世紀香港黃金時代美女如雲,但在眾多影迷的心中,大概只有張曼玉能稱神——「曼神」。
  • 「天才影后」的絕色情史:她得的無數大獎,其實都是對自己的犒賞
    那一年,他自編自導的電影《旺角卡門》正在找演員,想起張曼玉之前在亦舒小說改編片《玫瑰的故事》中的表演很有潛質,就找她演女主角。這部電影,和張曼玉搭戲的男主角,是大她3歲的劉德華。影片非常成功,張曼玉因此,首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提名。
  • FansBook110楊冪盼五年內嫁人 張曼玉失戀暴瘦
    公眾形象一向不錯的林心如爆出負面新聞,她無奈回應稱懶理這些不實報導,張曼玉被傳因失戀暴瘦至81斤,眾人心中的女神慘變火柴妞,文章吊威亞時被刮傷,頭部傷口長達5釐米,奶爸養家著實不易。對著這些新鮮出爐的八卦唏噓一番後,是不是覺得我們平平淡淡的生活也不賴呢?
  • 退休影后張曼玉又老又醜又窮還孤獨真慘,其實富婆的快樂我們不懂
    我們今天說的是曾經的香港美女影后,張曼玉。張曼玉隱退後,幾乎是神隱狀態,偶爾有她的消息也都是不好的消息,媒體每次拍到她,她都一副皮包骨肉弱不禁風瘦成紙片人落魄模樣,香港媒體生怕他們的報刊無法吸引看客眼球,喜歡用特別驚人的詞語來譁眾取寵,什麼骨瘦如柴、禿頭駝背、身材形變、女神變紙片人之類。
  • 從「花瓶」到「曼神」,56歲張曼玉依舊秒殺眾人
    張曼玉最近出山拍綜藝,徹底打破了外界對她的揣測和誤解。人們以為「美人遲暮」,其實這些年,她過得既灑脫自由又平淡純粹。從青春少女到實力影后,無論是早期的活潑可愛、中期的優雅高貴還是現在的搖滾奔放,她都在詮釋著自己的精彩。
  • 張曼玉:昔日香港文藝片女王,如今不顧外界嘲笑,盡情享受音樂
    但阮玲玉一開始的人選是有著百變天后之稱的梅豔芳,因檔期原因放棄了,這才讓這個身世、情感、經歷都十分複雜非常考驗演技的角色落入了張曼玉手中。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張曼玉不但拿到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甚至還獲得了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獎盃,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影后。
  • 「渣男收割機」張曼玉的坎坷情史:她看人的眼光,實在太差了
    在最開始的時候張曼玉有最好的資源,第一部戲就搭檔了鍾楚紅和鍾鎮濤,而第二部戲就搭檔了張國榮和梅豔芳,第三部戲就是成龍的《警察故事》光是1988年光是電影就有12部,後來被人稱為張十二,那時候香港影評界對張曼玉的評價多是:「她給觀眾的印象,除了美麗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主要是拍喜劇片,在這些電影中,飾演的大多是天真又帶點憨味的傻妹,熱鬧有餘,內涵不足。
  • 是「花瓶」還是「影后」?備胎逆襲,曼神的成名之路
    其實成為「影后」前的張曼玉的演藝生涯並不是順風順水,在成為一代傳說以前,她在娛樂圈受盡了委屈和非議,她的演技一直是議論的話題,還曾因演技差被稱為是一個不會演戲的「花瓶」。1964年,張曼玉出生,從小家庭富裕,不愁吃喝,張曼玉從小接受的就是高檔的私塾教育,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後來父母因感情不和而離異,張曼玉隨母親一起生活。
  • 誰才是華語電影第一女星?鞏俐的影史地位,遠非張曼玉可比!
    華語電影唯二金球獎,一番大女主電影《藝伎回憶錄》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三項大獎,同樣勝過張曼玉。 在坎城-威尼斯-柏林這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比較,鞏俐主演作品的成就,更是完勝張曼玉。 鞏俐主演電影一共12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張曼玉主演電影只有6次入圍。
  • 新時代國際電影節十佳電影女演員揭曉
    女演員們橫跨70年,既有中國影視起步階段的第一代銀幕女神,也有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風靡全國港臺影星,還有時下風頭正勁的小花,不同年齡層的「女神」匯聚,代表著中國影視行業的傳承,也讓此次頒獎更具看點。如今,在此次華鼎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女演員」獲獎名單中,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銀幕女神共同入圍,留下了屬於她們的時代記憶。1955年,《神秘的旅伴》讓觀眾認識了王曉棠,在那個影視劇並不發達的年份裡,濃眉大眼,笑起來很甜的女主角,就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曉棠則是建國初期的「美麗女神」,深受觀眾喜愛。
  • 張曼玉和鞏俐誰才是中國女演員中的最強王者?
    張曼玉和鞏俐首先說說張曼玉,張曼玉很小的時候就隨著父母前往英國並且在英國讀書,在她十八歲的 時候跟著母親來到香港度假,有一次她在街頭裡逛街,結果被星探發現了,於是開始進入娛樂圈,起初兼職做模特,給一些平面雜誌社拍照片,後來經人推薦參加1983年的香港小姐選美大賽,並且獲得了那一年的亞軍,第二年就被導演賞識邀請拍電影,於是張曼玉出演了自己的電視劇處女作《畫出彩虹》,從而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1989年憑藉劇情片《人在紐約》獲得第2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這也是她第一次在電影上獲得的獎項,並且在之後的十多年裡獲得多次金馬獎和金像獎,這讓當時許多女演員望塵莫及。
  • 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盤點武俠電影十大經典女主角
    90年代的一部部香港武俠電影,曾是無數80後90後心中的永恆經典,電影中的很多女主角更是無數男生心中的魂牽夢繞。下面小編就來盤點那些武俠電影裡的經典女主角!可是她的作用可不僅僅如此,她是整部電影中除黃飛鴻外,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缺一不可的角色。手持西洋照相機,一席淡色歐洲服飾,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膚,幾乎毫無瑕疵的面部,從一開場不僅簡潔明了的展現了角色的身份背景,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后,38屆僅26人封后,張曼玉一人包攬5屆
    這個獎項最大的特點就是獎盃形狀比較多變,至今已有5款造型了:第一屆是一個簡單的金屬人型;第二屆是個高舉星球的男人;第三屆是一個藍色水晶方塊;從第四屆開始變成了一個揮著手向前飛奔的肌肉男性,1991年又啟用了新造型,一個手持星球,身圍膠片的女神造型,據說這個造型臨摹1979年的香港小姐冠軍鄭文雅,並命名為「星光榮耀」,一直沿用至今。
  • 首個亞洲坎城影后,張曼玉演繹的現代電影史
    張曼玉是目前影后最多的獲得者,她的一生過於傳奇。香港小姐亞軍出道的她,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美麗與實力共存,也告訴人們花瓶一詞與她無緣。她的影視作品多達128部,最出名的就是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清潔》,還有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的《阮玲玉》。
  • 華語影壇最偉大的女演員之張曼玉,看過她的電影才算認識她
    一、早期的質疑:1983年,十八歲的張曼玉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奪得亞軍,同年代表香港赴英國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入選前十五名,由此開啟演藝生涯。2003年9月,張曼玉以《英雄》中的紅衣造型登上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會刊封面。2003年,在電影《清潔》中,張曼玉獨自撐起一部劇情平淡略顯沉悶的歐陸文藝影片。除卻精湛的表演,張曼玉還在影片中大展英語、法語和粵語多語言功底,並親自演唱了四首電影插曲。
  • 劉德華年輕時和少女張曼玉合作主演的一部電影
    《旺角卡門》這部電影是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作,也是劉德華第一次和張曼玉合作,當時劉德華年輕英俊且瀟灑,張曼玉還帶有少女時的嬰兒肥,非常清純秀麗,兩個人在花樣的年華,共同演繹了一段浪漫悲壯的愛情。《旺角卡門》與王家衛其它電影都不一樣,它歸屬80年代中興起的江湖派英雄類型電影,故事也以充滿悲涼色彩的黑道生涯為主幹線,在保持大致寫實風格的同時,也不失散發感性情調。總而言之,和王家衛其他作品相比較,《旺角卡門》的形式和劇情更為簡練直接。
  • 繼「百花影后」,周冬雨再引領「90浪潮」,同榜的章子怡被吐槽
    近日,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聯合第27屆華鼎獎組委會,在澳門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獲獎名單,以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獲獎名單。
  • 54歲張曼玉近照曝光,淪落到住平民區?網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其中,張曼玉曾在香港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為止她仍舊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前段時間,港媒經常在平民社區小西灣附近拍攝到女神張曼玉,不禁讓人猜測,張曼玉已經搬入平民區了。
  • 華語電影的悲哀:好的女演員越來越少,百花爭妍的盛景難再現
    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金雞百花雙料影后,張瑜的演技自然、生動、細膩,貢獻了許多經典的銀幕人物。無論是《廬山戀》中陽光熱情的周筠,《巴山夜雨》中陷入精神危機的劉文英,還是《知音》中純真機警的小鳳仙,《雷雨》中天真善良的四鳳……張瑜都演繹得栩栩如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