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始,姜子牙受到元始天尊的命令,在萬眾矚目下,親自斬首九尾。但是,在斬向九尾的那一刻,他一直以來,所堅信的信念,因為九尾體內的一縷元神發生了動搖。這一刻,他對自己產生了質疑。我究竟該信什麼?
長久以來,姜子牙所堅信的大廈,在頃刻之間崩塌了。在影片中,姜子牙他想不清楚,但堅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實的。所以,眼看著眾人都分封神位,但他淪落到了北海。被元始天尊發配到了北海,面壁思過。
北海,可以說就相當於姜子牙,所面臨的困境,因為他在局中根本看不清楚。所以,九尾會說,他什麼都不懂。即是困境,同樣也讓他看清了真相。
看清了他一直以來的所追求的結果,武王伐紂的背後,不過是一個權力的更迭,所帶來的並不是天下安居樂業,反而是更多的流離失所。於是,他更加的迷茫。那當初那場大戰,究竟是為了什麼?
妲己的出現,真正的為姜子牙解開了答案,兩人一同前往。一路上,看到了餓草遍野,屍骨滿地,看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最後,通過九尾也真正的知道了當年大戰的真相。元始天尊為了一統整個仙界,陰謀策劃的一個陷阱。而九尾,姜子牙都成為了他的棋子。
圖片來自網絡
通過姜子牙的整個過程,為什麼說是一個中年人的困境呢?對於中年人,一般的印象就是油膩。早已經經歷了世間的沉浮,經歷了人生的炎涼。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同樣是感到迷茫的。
正所謂「四十不惑」,就是一個真實的折射。這樣的年齡,面對著人生所剩不多的時間,如何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理想,抱負成為了一個問題。就如同,影片中姜子牙所一直提倡的「愛護眾生」。
是整日昏昏沉沉,混一天是一天,一路走下去,還是讓自己在短暫的生命裡,在努力一把。這是姜子牙的困境,也是所有中年人面臨的困境。
他在池邊直鉤釣魚,釣的不是魚,而是人生。正如歷史中的姜子牙,六十才出山,輔助武王打敗了商朝。
實現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抱負,但他之前的人生,就像那隻鉤下的魚。哪一個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除了姜子牙這個人物,在影片的細節上,儘管有些說不通,其實換一種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封神來說,這整個故事中,無疑是備受關注的。姜子牙代表著正義,妲己代表著奸邪,實際上早已經是命中安排好的。其實,透過透過《姜子牙》,雨落看到了背後的階級對立。首先,是九尾。她為什麼會蠱惑紂王?
根本的原因,在於她身為妖,想要進階成就仙位。本質上,她是想擁有更高的名氣。但是,最終卻落入了元始天尊給她下的套路。
忽悠她,蠱惑紂王。自己藉此,鞏固自己的勢力,實現仙界的統一,並藉此剷除異己。這是一個陰謀論,顯然九尾成為了其中的炮灰。
元始天尊為什麼要九尾綁上宿命鎖?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看透了這一切。索命鎖,在九尾和妲己的身上,一旦綁上就不可能解開。
關於宿命鎖,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說,已經將妲己和九尾的命運綁在了一塊。所以,無論如何它是根本無法解開的。
其實,解開索命鎖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當九尾放棄的時候,鎖子自然就解開了。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但是,元始天尊沒有跟姜子牙說,只有在最後一刻斧子落下的那一刻,九尾徹底絕望。才真正的解開了鎖子。
九尾之所以不願意解開,主要在於她不甘心,被元始天尊利用,導致狐族被滅,可謂是日日折磨著自己。而且,妲己身上有自己的靈力,更不可能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而姜子牙所說的最後一把鎖子,其實,是一種隱含的意義,那就是對現存階級的一種挑戰。元始天尊通過自己的計劃,成為了真正的掌權者。
而他所帶來的並不是,所謂的天下和平,而是更多的災荒,破亂。所以,姜子牙最後的所作所為,是帶著天下所有人的不滿,挑戰元始天尊的權威。砸掉登天梯,無疑是徹底斷了元始天尊利用人間的一個陰謀。
其中,有個人的成長,有階級的對立,有人性的複雜,有世態的炎涼。所以說,這樣一部電影,它一點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國漫,它更像是一個披著國漫的文藝片。
除了對故事內容的難懂之外,對於整部電影的畫風可謂是讓人眼前一亮。可以說,《姜子牙》的畫風,絕對是頂尖的技術製作。其中呆萌,傲嬌,奶兇的四不像,一看就讓人元氣滿滿。整個畫風的製作,導演評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真正體現它的,是工作量。二維鏡頭中的一個畫面,其中一幀就能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去製作。這可以說,是正常工作量的三四倍。
整部電影中的細節,人物的設計,表演的方式,都很有講究。可謂是,真實的呈現了神話故事中的一面。另外,備受質疑的一點,就是申公豹這個人物。很多人認為與以往的性格差異很大。
其實,這對於影片來說,很容易理解。申公豹從始至終,都只是一個配角人物,而且,透過他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姜子牙內心的矛盾。
對於《姜子牙》這部國漫來說,也真正的讓很多人意識到,國漫並不只是給兒童看,成年人同樣有屬於自己的動漫。整體看上去,還是非常不錯的。這部電影頗具哲學性。(來自網絡綜合報導)#十一黃金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