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江蘇高郵北海社區收到了一筆特殊的捐款,捐款人是今年88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緒加立。緒加立老人年輕時上戰場保家衛國,如今耄耋之年仍心繫家鄉,貢獻微薄之力。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日前,記者來到家住北海路東二巷的緒加立家中,聽他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難忘歲月。
榮譽證書
已是深秋,陽光卻依然明媚。初見緒加立時,他頭戴軍帽,身著軍服,胸戴軍功章,坐在院子裡一張乾淨整潔的躺椅上,手捧報紙,一旁的桌子上還放著冒著熱氣的茶杯。原來,聽聞記者前來採訪,緒加立早早就穿戴好引以為傲的「裝備」。明亮的陽光透過院子裡的窗戶照在他的面龐上,顯得他格外耀眼。
88歲高齡的緒加立
「1951年3月,我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當時我是懷揣『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決心去打仗的。」回憶起那段烽火歲月,緒加立的情緒有些激動。
毅然決然 成為一名志願軍戰士
1951年3月,當年只有19歲的緒加立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他從江蘇高郵到河北省邯鄲市王化鎮王化堡進行4個月的新兵集訓,之後便赴遼東省(現為遼寧省)鄭家屯進行專業炮兵訓練。
「那時我們在解放戰爭時繳獲的美式火炮裝備都被運到朝鮮前線,留給我們訓練的火炮是日本96式150榴炮彈。」緒加立記憶猶新,「鐵輪子笨重,運動和射擊時操作較繁瑣。」由於文化水平不高,緒加立充當的是三炮手,主要任務是裝填炮彈。「訓練強度很大,一天下來,兩隻胳膊都無法抬起,吃飯都很困難。」緒加立回憶道。
年輕時的緒加立
憑著年輕有靈氣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快緒加立被補充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1師27團2營4連。「我們這個師是解放戰爭初期組建,並於1950年10月首批入朝作戰的部隊。」談到這,緒加立很是驕傲。此後,經過兩個多月的突擊訓練,緒加立初步掌握了基本射擊技術要領。
緒加立成為1950年10月首批入朝作戰的部隊中一員
緒加立說,進入朝鮮時,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剛結束,由於武器裝備等方面不如外國,損失非常慘重。當時情況十分複雜,每個志願軍戰士必須要在入朝前將個人照片、筆記本、書信等全部上繳,包括新兵所帶的「八一」軍徽的胸章、毛巾、水壺均去除,不留一絲解放軍的痕跡。儘管當時軍隊給養十分困難,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每個人都感到十分光榮。
驚心動魄 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比起很多在戰爭中受傷甚至長眠於朝鮮的志願軍戰友,我很幸運。一共有三次,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三次驚心動魄的場景。」儘管緒加立的聽力已不甚敏銳、身板不再挺拔、步履也已蹣跚,但他依然思路清晰,記憶力驚人,言談間神採飛揚。
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後,戰線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當時緒加立參與挖坑道,「挖坑道很辛苦,不僅要專注『挖』,敵人還不斷地向我們洞口打炮。」緒加立說,當時他們都是白天打眼、裝炮、放炮,晚上向洞口外出土,坑道裡的炸藥煙排不出去,十分嗆人。
緒加立與北京炮校校友畢業合影
「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危險的就是找啞彈。在尋找啞彈過程中,我們班為此還犧牲了3個戰友。」說到這裡時,緒加立眼睛開始發紅,那次是他和3個戰友在一個山溝裡找一枚敵機投下的啞彈,在初步確認不是定時炸彈後,大家都非常高興,紛紛說道從這枚啞彈上掏出來的炸藥夠用一段時間了。當時,天色已晚,大家決定第二天一起過來掏炸藥。第二天一早,緒加立起來時,發現3個戰友已與連長一道出發去掏彈了。班長告訴緒加立,人手夠了,讓他留下來做別的事情。「誰知沒過多久,報信的說炸彈響了,3死1傷。」緒加立說著忍不住留下了眼淚,「現場慘不忍睹,3個戰友全被炸飛。」
「啞彈事件」後,緒加立憑著年輕的衝勁、肩上的責任,帶著為戰友「復仇」的心態,沒有絲毫害怕,一直忙碌著掏彈。一天傍晚,正在山洞裡準備休息的緒加立突然聽到「嗖」的一聲,床鋪下鑽進一個東西,他立即用手一摸,是炮彈。「快跑,是炮彈。」緒加立趕緊召集山洞裡所有人,迅速離開山洞。就在大家跑出離山洞50米左右時候,炮彈連續爆炸,整個山洞面目全非。
緒加立北京炮兵學校畢業證
另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是一次搜山時,緒加立背著四枚手榴彈在樹叢裡鑽來鑽去,但是不知什麼時候其中一枚手榴彈蓋子開了,隨即青煙直冒,更可怕的是指環被套在了樹枝上,隨時都可能爆炸。就在此時,緒加立奮力撕下彈袋與背帶的結合部,將四枚手榴彈甩出去,半空中四枚手榴彈同時爆炸。「我的命真的是撿回來的。」緒加立感慨道。
敢打敢拼 榮立三等功
「敵軍如此攻擊我方,但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作鬥爭。」緒加立告訴記者,因為「啞彈事件」後,上級不允許再挖坑道掏炸藥,但由於前方炸藥不夠用,後方雖運些炸藥,但還是供不應求,於是,所有人都在想辦法節省炸藥且要提高炸藥使用效率。
緒加立發揮聰明才智,根據槍、炮彈的原理,用尺把硬木棍子打進1米深的炮眼中間一段,在上面放進炸藥爆破。「效果還真的好,炸藥節省三分之二,大大提高了效率。」說到這裡,緒加立嘴角露出了微笑,「之後聽說,這個方法還推廣到全連、全團,而我因為這項改革,立了三等功,營政治幹事還將我的材料上報團政治處,除記功外又授予我全團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立功證書
1953年7月14日,由當時的副班長和小組長推薦,緒加立經過嚴格的考驗後,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是我政治生命的開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天。」緒加立深情地告訴記者。說著,緒加立走進房間,拿出他的所有寶貝。「你看,這張照片就是我剛入黨時的那年拍的,這張是我當時立功的證書。」在緒加立的寶貝裡,記者還看到他的立功獎狀、功勳章,上面濃縮了他的光輝歲月,是他一生的榮耀。
功勳章
數年徵戰,炮陣地轉移多少回,參加炮戰多少次,到底打了多少仗,緒加立已記不清了。緒加立告訴記者,之後,由於工作踏實,學習勤奮,加上不怕吃苦不怕累,他得到上級領導重視,在很短的時間內即任副班長、班長和連長等職。
1953年7月27日,韓戰結束。緒加立選擇留在朝鮮,幫助朝鮮恢復生產,重建家園。1955年年底,緒加立回國。據緒加立的兒子緒萬軍說,現在老父親還是喜歡看戰爭片,有時候看著看著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劇中的音樂哼唱起來;遇到戰士受傷或犧牲的鏡頭,老爺子甚至會流下眼淚。緒加立告訴記者,他這一輩子活得很精彩,沒有遺憾。「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要上戰場。」
記者:趙妍東方 編輯: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