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同盟關係終結,在發展戰略產生衝突和意識形態對立的情況下,美蘇兩國進入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時期,並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在空軍戰機方面,當蘇聯還致力於以提升戰機航速或爬升性能來提升空戰能力時,美國就已經意識到了低可探測技術的重要性,並推出了世界首款五代機F22。
俄羅斯在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軍事遺產後,由於長期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俄羅斯研製新型戰機的工作也陷入了停滯。為了打破美國在五代機領域形成的優勢壓制,俄羅斯加快了研製五代隱形戰機的步伐,終於在2010年完成了蘇57的首次試飛工作。
隨著蘇57戰機在俄羅斯的媒體播報中頻頻現身,不少人都認為蘇57或許已經開始小規模的為俄羅斯空軍服役。因為蘇57延續了蘇27戰機的氣動布局,還在機翼前緣加裝了可以控制的邊條,增強了可控渦升力的能力,所以其機身外形酷似被拍扁的蘇27戰機。在蘇57備受外界關注的同時,網絡上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蘇57比F22和殲20等五代機落後多了,為何俄軍仍未放棄這款戰機,依然還要購買?
其實蘇57是否是一款合格的五代機還存疑。F22早就為五代機樹立了4S標準,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戰機的隱身能力。
不少專家指出,雖然俄羅斯給蘇57定義為五代機,但僅從隱身性能來看,蘇57似乎並未達標。蘇57戰機雖然採用了內置彈艙的設計,也拋棄了殲20的鴨翼式造型,以增強其隱身能力,但在進氣道方面,蘇57延續了蘇27的進氣道設計,而非「S」形進氣道,無形中就增加了戰機的雷達反射面。蘇57也因此被外界稱作是一款具備了「體面的」隱形能力的五代機。
雖然蘇57的綜合性能遠比F22和殲20落後,但俄羅斯空軍依舊下定決心要採購大批蘇57,原因也很簡單,為了維持軍事大國的地位,俄羅斯空軍急需一款先進戰機來滿足其發展需求。蘇57作為一款不那麼合格的五代機,即使無法和F22這樣的戰機對抗,也足以對其他三代機和四代機形成代差壓制,而且蘇57的性能肯定會在改進中得到提升,屆時俄空軍的戰力也會大大增強。所以即使蘇57相對落後,俄軍依舊未放棄這款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