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造船智慧——船舵

2020-11-24 新華網客戶端

舵是船舶的重要操縱設備,附設在船體外,利用航行時水流在其操縱面上的作用力來工作,是控制船舶航向的裝置。

《天工開物》中對舵的作用原理是這樣介紹的:「凡舵力所障水,相應及船頭而止,其腹底之下,儼若一派急順流,故船頭不約而正,其機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關門棒,欲船北,則南向捩轉;欲船南,則北向捩轉。」大意是,船舵能阻擋水的力量,其作用範圍到船頭為止,船底下好像有股很急的順流,船頭無需約束就能擺正。要想讓船向北行駛,只要把關門棒向南扭轉就行;而要想讓船向南行駛,則將關門棒向北扭轉即可。

按現代的力學知識來解釋,如圖所示,在發動機的作用下,船向前(即圖示向右)航行。在研究船體和水的相對運動時,通常將船看作固定不動的物體,而認為水流正在進行與船行駛方向相反的移動。從所給的圖中可以看出,水有一個作用力P壓到了舵A上,在P的作用下,船會圍繞著重心C順時針轉動。船與水的相對速度越大,即船的行駛速度越快時,舵就會越靈敏。但是如果船與水的相對速度為零,即相對靜止時,舵的靈敏度很低,就無法使船轉動起來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舵的國家,舵的發明是我國造船和航海技術方面的重大成就,對世界航海事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我國的船舵是由船槳發展而來。古代航行早期,船槳分為兩種,分別用來划行和控制方向,其中控制方向的槳就被稱為舵槳。舵槳的位置從船舷逐漸移至船尾中央,成為尾槳,操作方法也逐漸從划動轉變為不離開水面的左右擺動。但這樣的尾舵槳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遇到淺灘或靠岸時不易操縱。於是古人不斷改善舵的形狀和安裝方式,最終發明了真正的舵。

早期的舵是斜伸出船尾的,在船後會凸出較多;改良之後舵的形態變為垂直插入水中,舵面和舵柱的聯結位置也由舵面中部移到了邊上,這種舵叫做垂直舵。我國古代的帆船結構大多是首尾翹起的,因此正適合安裝垂直舵,後來還會在船尾修建專門的舵樓,用來操縱船舵。

後來因航道上的水深淺不一,古人又將垂直舵升級為了升降舵,也叫懸吊舵,這是一種能用繩子轉動滑輪從而使之能夠上下移動的舵。當船靠岸或駛入淺灘時,可以將舵吊起,避免被折斷;當船隻在行駛過程中不需要改變航向時,將舵升起來以減少阻力、提高行駛速度;當遇到風浪時,將舵降到最低處,可以減少船體搖晃、降低船隻隨風漂泊的可能性,從而降低船隻航行的危險性。

時至今日,舵仍舊是船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看來,我國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許多發明成果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展應用。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一級教師胡曉豔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鄭玉婷   [責任編輯: 郭童]

相關焦點

  • 國寶會說話:中國人最早發明了舵,影響了世界航海史,此船是物證
    該船船首有錨(上圖),錨上不僅有錨爪,還有橫杆,它可以使錨爪沉入水下後較好地扣底抓沙。這種錨早已脫離了錨的初級階段,基本上具備了後世錨的特點,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該船船後有舵。舵杆通過舵室固定在尾部(已脫落),其板葉寬大(上圖),障水有力,下端與船底取齊,水淺時無需提舵。此舵不同於近代的舵,它還保留著由艄演變而來的跡象。舵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上的重要發明,這隻帶有舵的船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一例,也是世界上已發現的較早的船舵形象資料之一。
  • 「伐江陵之木以為船」:湖北古代造船縱橫談
    早在遙遠的古代,湖北人民就用自己的智慧造出各種船隻,行駛斤碧波千頌的湖泊之中,擊在波濤湧的萬裡長江。一、西周時期楚國的造船水平西周時,周昭王曾率大軍來到江漢地區,橫渡漢水時,他乘坐的木板船在江中沉溺,昭王及其隨員均遭滅頂之災。
  • 小古船裡的大文化:一位船模師的「造船夢工廠」
    新華社記者汪海月攝新華社合肥12月21日電(記者 汪海月)雕刻細緻的宋代客船、紋飾精美的古羅馬戰船、簡樸的巢湖漁船……65歲的吳培偏愛船。憑著他的一雙手,歷史長河裡的一艘艘古船以船模的形式復現。走進吳培位於合肥的工作室,仿佛走進了一家小型的「造船夢工廠」,大大小小的船模造型不一,嚴格按照比例縮小製作,大到船帆,小到窗戶,每一個零部件都精細逼真。
  • 「欹帆側柁入波濤,撤漩捎濆無險阻」:淺析船舵小史
    出現木板船以後,隨著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的發展,船越造越大,就需要多人划槳。這時要每把槳都兼管推進和操縱是頗為不便的,一不協調就會你東我西,使船偏離航向。在長期的行船實踐中,人們開始從划槳手中指定靠近船尾舷邊的負責控制航向。划槳的人有了分工,槳也就按作用的不同分了家,有的以推進為主,有的以操縱方向為主。這種專管操縱的槳,可以稱之為「舵槳」,是舵的祖先。在我國商代,船隻已經比較大了。
  • 修路挖出一艘千年「遊艇」,發現中國最早的船舵,考古家嘖嘖稱奇
    我們知道咱們中國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航母了,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其實我們中國的造船業在世界上算是非常超前地,早在數千年來的時候,古人就已經發明了船。大家知道最早的船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其實是一艘來自於千年前東漢時期的舵船,它是用陶土製作而成的,雖然說材質方面算不上多麼的珍貴,但是這艘舵船的形象的確是非常生動,如今更是成為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寵兒。
  • 《盜賊之海》船舵回正怎麼判斷 船舵回正判斷方法
    導 讀 盜賊之海中玩家在海上航行時判斷船舵的方向還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及時回正,有可能會導致航向錯誤,那麼盜賊之海船舵回正怎麼判斷
  • 荒島求生船舵操作方法
    荒島求生遊戲中,想要控制船舵的方向需要造帆,用帆航行時才能用船舵控制方向。造帆時有個箭頭提示前進方向,把舵造在帆的後面,先上舵,再升帆,用帆杆瞄著要去的島就行了。船板越少,左右轉向的延遲越少。新人小夥伴可以先開個單板船練練。
  • 造船原理、船型和船舶設計:我國古代造船技術縱橫談
    一石是一百二十斤,那麼萬斛船的載重量就相當於六百噸,它在古代世界中可以說是巨大無匹的了。除了對浮力的認識以外,我們從船型還可以看到古人對水的阻力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如果說,瘦長的獨木舟是由於受到天然原料限制的話,那麼在木板船出現以後,所有船(即使是幾隻船並成的連體船,單體船身也是這樣)的形狀都是長比寬大,而且首尾都比中部狹,這就是人們有意識的行為了。
  • 淮濱老船工,造船不下水,居然還捧回了省級大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李鵬「俺17歲就到淮濱縣造船廠跟著師傅學造船,今年68歲了,幹了快52年,一輩子與造船結下了不解之緣。」於是,他籌資10萬元,開始了製造還原古老船模的艱苦努力。紀錄淮濱造船歷史的古船模在王保貴的影響和帶動下,由最初的3位職業船模創作隊伍,到2016年成立了淮濱木船模型研究會,參與人員已經發展到20餘人。如今造出的船模種類,已經涵蓋淮濱碼頭上曾經停靠過的通杆連伐、花船、漁船、捕捎船、對連筏子船等30多種。
  • 船舵和螺旋槳
    眾所周知,在海上航行的艦船都能轉向,實際上,大多數的船隻是靠舵和螺旋槳來實現拐彎的,那麼潛艇是怎麼拐彎的呢?其實潛艇也不例外。雖說潛艇的外形跟一般的軍艦差別很大,但在動力這方面,跟一般的軍艦基本上是同一個原理的,所以說潛艇也是通過艦體上的船舵與後面的螺旋槳來實現拐彎。首先,在潛艇尾巴後面的螺旋槳不斷地旋轉,從而為潛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前進的動力,有了動力,才是潛艇做一切機動的基礎和保證。但是,僅僅靠螺旋槳的動力,是不能讓潛艇拐彎的,所以,這就需要自古代以來就出現的東西,那就是船舵。
  • 世界上第一個方向盤靈感來源於船舵?揭秘汽車方向盤的歷史變遷
    此後,據說是當時德國的一個小船工,因為船老大欠薪,就乾脆將船上全部之前的東西給變賣了,並且為了報復船老大,還將船上的船舵給扔掉了。 結果,這個扔掉的船舵被一個汽車生產的技術員看見了,他靈機一動,為什麼不用圓形的船舵來掌控汽車的方向呢
  • *ST船舶打造世界級精品船 助推中國走向造船強國
    5月29日,*ST船舶(600150)下屬子公司上海外高橋(600648)造船有限公司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20000TEU超大型貨櫃船「中遠海運室女座」號命名交付。「中遠海運室女座」號是外高橋造船為中遠海運集團量身定製、國內完工交付的最大貨櫃船,由中船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研發設計。
  • 航海王燃燒意志:新手造船、買船攻略詳解
    答案:船塢自己造船、回歸禮包籤到、周年慶禮包、消耗彩鑽活動禮包、150抽活動、打折彩鑽商店購買、交易商店購買等渠道可以獲得船隻。 船只有什麼效果、作用? 答案:船隻出戰後能增加全上場陣容攻擊、生命、防禦、速度四個屬性情況。提高人物的面板屬性。
  • 江南造船再獲世界最大貨櫃船訂單,箱位總數達24100箱
    世界最大貨櫃船訂單再次花落江南造船,箱位總數達24100箱.12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江南造船獲悉,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獲得2艘24000TEU超大型貨櫃船建造合同。
  • 《寶可夢劍盾》S5雙打極巨船舵空間隊怎麼搭配 雙打極巨船舵空間隊...
    導 讀 《寶可夢劍盾》中空間隊伍一直是比較強力的隊伍,而空間隊也有非常多的變種,哪些空間隊可以幫助玩家輕鬆上大師呢,下面請看由「snowO_Oman」帶來的《寶可夢劍盾》S5雙打極巨船舵空間隊推薦
  • 江南造船交付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貨櫃船
    江南造船交付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貨櫃船 12月22日,由江南造船建造的23000箱超大型雙燃料貨櫃船「達飛羅浮宮」號正式命名交付。該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貨櫃船型,且取得多項突破。
  • ...就做城南特色的小白底船模 ——訪市級非遺項目小白底船模製作...
    他家擺放著幾張船木做成的長椅,桌上放著兩隻已完工的小白底船模,扯著帆,上寫「一帆風順」四字,牆上貼著的則是陳冬友製作過的一些船模照片,如箬山釣機、烏郎鼓等。陳冬友生於1956年8月,原本是與吉捕岙村相鄰的沙岙村人,7歲時就讀於沙岙小學,那時的小學六年制,他小學畢業後就綴學了。16歲開始學造船,他後來的嶽父柯梅梅就是他的師傅,而柯梅梅的師傅則是他的二叔公陳理德。
  • 上海「清代鋼船」啟動修復,其百年鉚釘水密技藝已失傳
    近日,作為中國航海博物館重點文物之一,「牛莊燈船」的搶救性修復保護項目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正式開工 「牛莊燈船」是清朝成立海關稅務司後在全國沿海最早更新使用的鋼質鉚釘航標燈船之一,代表著19世紀中晚期造船技術及航海發展的先進水平。 在其跨越百年的風雨歷程中,「牛莊燈船」經歷了我國近代航標事業從無至有,也見證了新中國航海事業蓬勃發展。
  • 百歲燈船開啟修復 將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迎來「新生」
    近日,作為中國航海博物館重點文物之一,「牛莊燈船」的搶救性修復保護項目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正式開工。12月22日,燈船四周已搭起腳手架,修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明年8月修復完成,向公眾開放參觀。
  • 《天涯明月刀》怎麼造船 造船步驟分享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怎麼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