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市場,幾乎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一手「捧」起來的。
文/王福凱 億歐專欄作者
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接受純正的英文教學,家長們花了不少力氣和金錢尋找好的外教。在很多家長心裡,似乎長著外國臉就意味英文教的好。
但最近和外教相關的負面事件頻發,讓「喜歡」外教的家長們有點鬧心。
7月9日,7名英孚教育徐州中心的外教因為涉毒被公安通報;16日,一所中介機構的人員因為非法組織外國人來中國當外教而被判刑,上訴被法院駁回,這些外國人都來自非英語母語國家,沒有任何教學資質和經驗,來到中國後卻變成了雙語幼兒園的外教。
這僅僅是外教市場的冰山一角。
「黑外教」遍布各個教育機構
外教問題由來已久。
近幾年,媒體多次曝光外國逃犯跑到中國,搖身一變成為高薪外教的事情。
2018年9月,在上海一所大學做外教的男子丹·希爾斯被曝出竟是美國15大通緝犯之一,曾因涉嫌謀殺和性侵幼女罪被起訴。2017年11月,1名美籍逃犯被中國警方遣返。這名逃犯自2009年入境上海後,在英語培訓機構以外教身份潛藏了8年。2016年,一家教育機構的外教因為涉嫌性侵學生,被警方逮捕......
這些觸目驚心的新聞,不免讓家長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曾在英語培訓行業工作多年的李明向億歐教育表示,這些有犯罪背景的外教比例非常少。這些人逃到中國的時間比較早,他們往往利用信息不對稱,隱藏自己的身份。
其實,外教市場最大的問題還是老師資質問題。
李明表示,「外教資質的問題早已是行業共識了,有些機構隨便找個老外就來騙家長錢」。
我國對在華工作的外教有著嚴格的規定,在華外教需要滿足無犯罪記錄,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2年及以上的相關工作經歷。從事語言教學的外教,應持有教師資格證書或國際通行的語言教學資格證書等。
中國國際人才市場國際教育部部長王雨石介紹,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統計,2017年在中國從事教育行業的外國人已達40萬,但符合母語工籤要求的合法外教只佔三分之一,超過20萬的外教都是「黑外教」。
這些「黑外教」往往沒有教學資質,也未從事過語言教學,教學水平幾乎沒有任何保證。
供不應求的外教市場
外教市場,幾乎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一手「捧」起來的。
為了讓孩子從小贏在起跑線,說一口發音純正的英語,家長們更青睞於母語是英語的歐美外教。在家長圈裡,甚至流傳著一個外教鄙視鏈:歐美老師>菲律賓老師>中國老師。很多家長對外教的信任達到了「迷信」的程度,認為白皮膚、藍眼睛的外國人英文教學水平就會更高,從來也沒去考慮過他們的資質問題。
很顯然,並不是會說中文就能教好中文,同樣,並不是每個外國人都能教好英語。
但在強烈的市場需求刺激下,英語培訓機構、幼兒園和學校,都願意把擁有外教作為一大優勢,國內對外教的需求也隨之大量增加。
美語課堂是一家北美外教供應商,長期為國內的教育機構招聘外教,其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Alex告訴億歐教育,「我們在美國有自己的招聘團隊,每年會招聘500-1000名的北美外教,主要客戶是國內英語培訓機構」。關於老師的篩選標準,他表示,「我們會根據客戶提供的教師畫像有針對性的招聘,比如國籍、資質、口音、教學經驗等。面試時會要求老師試講,在正式授課前,還會對老師進行20-30天的培訓」。
但符合資質的外教數量遠遠滿足不了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好的外教依舊供不應求。普睿奇在線是一家為線下教培機構提供高質量北美在線外教的公司,其創始人錢洪表示,對好外教的需求是剛需,只要是有第二語言科目的機構和公立校,對高素質母語外教均存在很大需求,規模越大的機構需求量越大。
億歐教育在調查時發現,在一些中小機構中,為了借外教名義吸引更多學生,這些機構會以降低門檻的方式,招聘更多的外國人,甚至只要是「外國臉」就可以。很多外教甚至不是來自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比如俄羅斯、烏克蘭、塞爾維亞,但經過機構的包裝就成為了「合格」的外教。
事實上,不少外教是利用旅遊籤和商務籤入境。如果籤證到期,中介會幫助外教到使館進行商務籤證或學習籤證延期,或者以多次入境的方式長時間留在中國。這也增加了國家對「黑外教」監管的難度。
許多教育機構非常歡迎留學生做外教,甚至佔了外教市場的七八成。錢洪說,「留學生的成本低,但主要問題就是不穩定,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只'看臉'的機構根本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在線英語能否解決資質問題?
國內的外教供不應求,合格的外教數量有限,因此有人嘗試用在線的方式解決供給端的問題。
通過將尋找外教的範圍擴大到國外,比如北美、歐洲,不斷擴大優質外教的供給。這個模式典型的代表就是近幾年火熱的在線少兒英語,利用在線直播方式連接更多國外優質的外教資源,既省去了工作籤證等諸多約束,也沒有了犯罪的風險。據VIPKID官網介紹,其籤約的北美外教人數已超過7萬名。
在線英語公司都宣稱自己嚴格篩選外教,老師來自北美或歐洲,並且持有TEFL或TESOL等國際英語教學資格認證,外教培訓上崗錄用率低於5%。
在這個模式下,老師的教學質量似乎能夠得到保證,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個負責外教招聘的業界人士表示,招聘什麼樣的老師完全靠企業「良心」。在一些企業中,只有一部分老師確實是如宣傳的那樣,具有相關的資質。在少兒英語火熱的2018年,他們接收了大量的外教招聘需求,能夠完全符合擁有資格證書、又有意願線上教學的老師非常有限,招聘成本也更高。為了能夠找到更多老師,滿足快速發展需要,很多企業降低了招聘標準。對於老師的資質,如果企業不公布老師的資格證書,用戶也根本無法查詢。
他還提到,菲律賓外教是一個重災區,有些平臺的抽傭比例高達70%,最後外教到手的時薪可能還不如當地一個服務生,這樣的薪資是無法指望外教能夠認真地教學。
家長不崇拜,監管做到位,AI老師來輔助
解決外教問題,需要多方努力。
一是,破除家長對外教的過分「崇拜」。家長過分追求外教教學,導致機構為了迎合家長需求,把外教作為「賣點」。家長應該端正理念,不是外國人就能說好英語、教好英語。另一方面,家長應該重視外教的資質,檢查外教有無合法資質,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是,外教市場亂象橫生,加強監管已是勢在必行,國家方面要對外教的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目前對「黑外教」的監管還處於缺失狀態,相關部門需要對外教人員的資質加強審查,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外教和機構,予以處罰。
對於線上機構,教育部近日發布《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意見》要求機構在培訓平臺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教學經歷。
三是,利用新技術解決優質教師供給不足的問題。比如,AI老師採用真人外教錄播+互動的模式,嘗試為用戶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課程。雖然AI老師的互動性還無法達到真人效果,但低成本和基於用戶數據的個性化教學,是它的優勢。這個領域已有葡萄英語、少兒流利說、好未來等眾多參與者。
結語
在教育的劇場效應下,焦慮的家長們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買天價學區房,送孩子上國際學校,初中就送孩子出國,甚至是全家移民國外......
但教育更像是農業,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給孩子適合的教育,足夠的成長空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郝景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在我的教育觀中,沒有成功、優秀這類的期望,我能做的是竭盡所能將我的孩子託向一個高度,讓她看到這個世界的寬廣,然後我期待她能對我說,媽媽,我知道我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知道我想怎樣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