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這是崔澤熙自新冠肺炎隔離點回家後,居家隔離的第11天。回家後的崔澤熙讓父親給自己理了個發,還時不時在跑步機上走走,鍛鍊一下身體。
此時,距離武漢市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已過去了12天。
公司開始線上辦公了,但是崔澤熙的工作目前並不多。崔澤熙便利用這段時間,看看平時感興趣但沒時間看的內容,也關注著有關武漢的各種新聞。
看著新聞上,武漢新增的確診數字降為0,來自各地的醫療隊陸續返程,崔澤熙也愈發期待著武漢的一切恢復原樣。
崔澤熙在朋友圈最近的一條視頻,記錄的是自己3月12日,離開武漢軟體學院的隔離點回家的過程,視頻從他走出武漢軟體學院隔離點的宿舍門開始,到在家的父母為他開門結束,配上輕鬆的配樂,這或許就是崔澤熙給他自己在方艙醫院的「西哥vlog」,寫下的最好的句號。
和江漢方艙醫院的
陸俊奕相似,崔澤熙也用手機記錄下了自己的康復歷程。
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帶領患者們做八段錦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方艙醫院裡,焦慮少得多1月29日晚,崔澤熙低燒,38℃。在此之前,崔澤熙的父親在居家隔離時,也出現過發燒症狀,當時被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診斷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1月30日,崔澤熙也前往該院接受診斷,拍了肺部CT並做核酸檢測。
2月1日,檢測結果為雙陽性,崔澤熙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並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始了14天住院治療。
崔澤熙說,其實父親在家發燒的那幾天是他最擔心的時刻,但是父親住進醫院,他就漸漸放心了下來,「我覺得進了醫院,就有保障了」。
對於自己確診,崔澤說,「當時還是有一些緊張的」,但是由於自己的症狀較輕,再加上當時新聞上說年輕人不易感、輕症比較容易康復,「我對自己的康復還是很有信心的」。
「進行了十來天的輸液和口服藥治療後,自己基本已經沒有什麼症狀了。」在留院觀察了一段時間後,2月14日,崔澤熙作為首批患者轉入位於江夏方艙醫院進行後續的治療。
在住院時,雖然對自己的病情較為樂觀,但看到同病房的病友病情嚴重,崔澤熙的心裡還是不好受。「當時同病房就有重症患者,有上呼吸機的,也有需要24小時吸氧的。」
「相比於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方艙醫院中,焦慮少得多。」崔澤熙說。
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輕症患者。看著周圍的病友,崔澤熙的心情也輕鬆了一些,「大家在方艙醫院情緒都還挺好的,包括平時也會一起唱歌跳舞聊聊天,醫護人員還會帶著大家做一做八段錦。」起初是醫生護士說他們有藍牙音響,發動大家唱歌跳舞,後來就是大家自發的了。
得知崔澤熙住進方艙醫院,不少親朋好友都發來關心。有很多人都問崔澤熙在方艙醫院冷不冷啊?飲食怎麼樣?崔澤熙說,「在方艙醫院的環境都蠻好的,艙內也很暖和,雖然醫院還準備了羽絨服,但其實穿秋衣就可以。吃得也好,一日三餐葷素搭配,再加上水果或酸奶,比在家吃得都健康。」
因為來問的人多了,崔澤熙就萌生了想拍視頻記錄方艙醫院的想法。「當時有好多人問,有些問題我都回答了好多次。」
「沒想到,發出來一下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從第一條視頻開始,崔澤熙開始陸陸續續拍下了自己在方艙醫院的日常,而這其中有不少視頻登上了新聞媒體,這也使得眾多網友們能夠零距離地認識方艙醫院。
護士為崔澤熙手繪的獎狀 完全由中醫醫療隊接管江夏方艙醫院是唯一一家完全由中醫醫療隊接管的方艙醫院,因此在網上備受關注。崔澤熙表示,「醫生護士們都非常專業,也很負責。」
崔澤熙對醫護人員也都十分信任,「來的都是正規大醫院的醫生,甚至是院士都在這給我們治療,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據崔澤熙介紹,通常醫護人員會在清晨、中午、下午、晚上,每天為患者進行4次體溫和血氧檢測,還會在早上8點、下午2點半查房問診,對於有慢性病的患者會監測血壓等。
「照顧我們醫療隊都是來自全國各大中醫院的。」因此,除了中藥湯劑外,醫生還會採用還有耳穴埋豆、艾灸等中醫療法來輔助治療,「醫護人員還會在飯後帶領我們大家一起做八段錦。
崔澤熙所在「天一」病區由天津醫療隊負責。
「可能知道我們這物資緊缺,他們過來的時候自己採購了蘋果橘子,都發給了我們。」崔澤熙說。出院後,崔澤熙還在群裡看到,天津醫療隊還給病友們發了從天津空運過來的包子餃子。「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關愛。」
2月份的時候,崔澤熙所在病區有6個人過生日,天津醫療隊在醫院內辦了一場「特別」的集體生日會,還給過生日的患者準備了小禮物,「沒什麼東西可買,他們就疊了千紙鶴,還串了好多。」在生日會上,有病友寫了一段天津快板。「醫生護士用天津話念出來還挺有趣的。」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醫護人員不同方式的問候和鼓勵。」崔澤熙說,像生日會那樣的小驚喜還有很多,「我有天早上起床,突然發現醫院一角出現了心願牆。」
在出院的前一天,護士為包括崔澤熙在內的即將出院患者們,舉行了頒獎典禮,還給每個人繪製了不同的獎狀。「我們是要出院了,但他們還要堅守崗位,為其他病友戰鬥,當時心裡真的是很感動。」
「大家其實都會自發地幫醫護人員做一些事情。」崔澤熙補充道,「我經常看到有病友主動去把飲水機前的水擦乾。」
由於崔澤熙的床位比較靠近護理站,平時就會和醫生護士聊聊天,再加上崔澤熙能和各個年齡的患者都打成一片,醫護人員都他稱是醫患之間的潤滑劑。
2月26日,崔澤熙成為江夏方艙的首批出院者,曾治療過崔澤熙的醫護人員,雖然由於輪班當時並不在方艙醫院,但是她們也專門趕到門口為他送行。崔澤熙激動不已,也一直對著醫護人員說,「謝謝你們,謝謝大家,也希望你們早點回家!」
12天相處讓崔澤熙和很多天津醫療隊的隊員成了朋友。即使是在出院後,大家仍跟蹤著崔澤熙的各方面情況,經常關心他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得知我在隔離點,他們時常陪我聊天疏解我的情緒,還提出要給我寄送生活物資。」崔澤熙說,「這讓我在枯燥的隔離生活中,繼續感受著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愛。」
崔澤熙和醫護人員、病友的合影,左二為崔澤熙
3月12日,離家42天的崔澤熙,離開隔離點,返回家中,並在醫生的建議下,繼續居家隔離。
崔澤熙的父親也在2月6日治療康復後就返回了家中。崔澤熙和家人團聚了,他也終於吃到,曾在方艙醫院時想念的家裡的「武漢味道」。
「我對武漢還是比較有感情的。」崔澤熙從小在武漢長大,大學也是在武漢大學就讀。出國深造後,崔澤熙仍決定回武漢發展,「武漢這幾年其實發展還是挺好的,而且,父母年齡也大了。」
「這次疫情對武漢人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少企業遇到困難,也對不少家庭造成了創傷。」不過,日前武漢無疫情的小區也日益增加,無疫情小區的居民已經可以在小區內活動。
經歷了這次疫情,崔澤熙表示自己今後一定要積極鍛鍊,健身減肥,增強免疫力。前幾年,崔澤熙都沒有抽中武漢馬拉松的參賽資格。「我還會繼續抽的,我想跑在長江大橋中間的大道上,感覺會蠻有意思的。」
3月15日,崔澤熙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他轉發了一篇題為「來武大看櫻花」推文。
櫻花開了,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
(指導老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師 周婷婷;澎湃新聞記者 崔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