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接龍⑭|離開方艙,離開隔離點,我回到了家裡

2020-12-25 澎湃新聞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下,每個人的悲歡離合,無奈與抗爭,都是一份獨特的命運體驗。

《@武漢——抗疫故事接龍》是澎湃新聞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聯合推出的特別策劃,以新聞人物報導接龍的方式,記錄正在武漢與疫情搏鬥的人們,呈現出相互聯繫的他們在疫情之中的經歷、心情與感悟,以及面對生命考驗的自我重建。

3月22日,這是崔澤熙自新冠肺炎隔離點回家後,居家隔離的第11天。回家後的崔澤熙讓父親給自己理了個發,還時不時在跑步機上走走,鍛鍊一下身體。

此時,距離武漢市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已過去了12天。

公司開始線上辦公了,但是崔澤熙的工作目前並不多。崔澤熙便利用這段時間,看看平時感興趣但沒時間看的內容,也關注著有關武漢的各種新聞。

看著新聞上,武漢新增的確診數字降為0,來自各地的醫療隊陸續返程,崔澤熙也愈發期待著武漢的一切恢復原樣。

崔澤熙在朋友圈最近的一條視頻,記錄的是自己3月12日,離開武漢軟體學院的隔離點回家的過程,視頻從他走出武漢軟體學院隔離點的宿舍門開始,到在家的父母為他開門結束,配上輕鬆的配樂,這或許就是崔澤熙給他自己在方艙醫院的「西哥vlog」,寫下的最好的句號。

和江漢方艙醫院的

陸俊奕

相似,崔澤熙也用手機記錄下了自己的康復歷程。

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帶領患者們做八段錦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方艙醫院裡,焦慮少得多

1月29日晚,崔澤熙低燒,38℃。在此之前,崔澤熙的父親在居家隔離時,也出現過發燒症狀,當時被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診斷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1月30日,崔澤熙也前往該院接受診斷,拍了肺部CT並做核酸檢測。

2月1日,檢測結果為雙陽性,崔澤熙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並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始了14天住院治療。

崔澤熙說,其實父親在家發燒的那幾天是他最擔心的時刻,但是父親住進醫院,他就漸漸放心了下來,「我覺得進了醫院,就有保障了」。

對於自己確診,崔澤說,「當時還是有一些緊張的」,但是由於自己的症狀較輕,再加上當時新聞上說年輕人不易感、輕症比較容易康復,「我對自己的康復還是很有信心的」。 

「進行了十來天的輸液和口服藥治療後,自己基本已經沒有什麼症狀了。」在留院觀察了一段時間後,2月14日,崔澤熙作為首批患者轉入位於江夏方艙醫院進行後續的治療。

在住院時,雖然對自己的病情較為樂觀,但看到同病房的病友病情嚴重,崔澤熙的心裡還是不好受。「當時同病房就有重症患者,有上呼吸機的,也有需要24小時吸氧的。」

「相比於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方艙醫院中,焦慮少得多。」崔澤熙說。

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輕症患者。看著周圍的病友,崔澤熙的心情也輕鬆了一些,「大家在方艙醫院情緒都還挺好的,包括平時也會一起唱歌跳舞聊聊天,醫護人員還會帶著大家做一做八段錦。」起初是醫生護士說他們有藍牙音響,發動大家唱歌跳舞,後來就是大家自發的了。

得知崔澤熙住進方艙醫院,不少親朋好友都發來關心。有很多人都問崔澤熙在方艙醫院冷不冷啊?飲食怎麼樣?崔澤熙說,「在方艙醫院的環境都蠻好的,艙內也很暖和,雖然醫院還準備了羽絨服,但其實穿秋衣就可以。吃得也好,一日三餐葷素搭配,再加上水果或酸奶,比在家吃得都健康。」

因為來問的人多了,崔澤熙就萌生了想拍視頻記錄方艙醫院的想法。「當時有好多人問,有些問題我都回答了好多次。」

「沒想到,發出來一下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從第一條視頻開始,崔澤熙開始陸陸續續拍下了自己在方艙醫院的日常,而這其中有不少視頻登上了新聞媒體,這也使得眾多網友們能夠零距離地認識方艙醫院。

護士為崔澤熙手繪的獎狀 

完全由中醫醫療隊接管

江夏方艙醫院是唯一一家完全由中醫醫療隊接管的方艙醫院,因此在網上備受關注。崔澤熙表示,「醫生護士們都非常專業,也很負責。」

崔澤熙對醫護人員也都十分信任,「來的都是正規大醫院的醫生,甚至是院士都在這給我們治療,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據崔澤熙介紹,通常醫護人員會在清晨、中午、下午、晚上,每天為患者進行4次體溫和血氧檢測,還會在早上8點、下午2點半查房問診,對於有慢性病的患者會監測血壓等。

「照顧我們醫療隊都是來自全國各大中醫院的。」因此,除了中藥湯劑外,醫生還會採用還有耳穴埋豆、艾灸等中醫療法來輔助治療,「醫護人員還會在飯後帶領我們大家一起做八段錦。

崔澤熙所在「天一」病區由天津醫療隊負責。

「可能知道我們這物資緊缺,他們過來的時候自己採購了蘋果橘子,都發給了我們。」崔澤熙說。出院後,崔澤熙還在群裡看到,天津醫療隊還給病友們發了從天津空運過來的包子餃子。「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關愛。」

2月份的時候,崔澤熙所在病區有6個人過生日,天津醫療隊在醫院內辦了一場「特別」的集體生日會,還給過生日的患者準備了小禮物,「沒什麼東西可買,他們就疊了千紙鶴,還串了好多。」在生日會上,有病友寫了一段天津快板。「醫生護士用天津話念出來還挺有趣的。」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醫護人員不同方式的問候和鼓勵。」崔澤熙說,像生日會那樣的小驚喜還有很多,「我有天早上起床,突然發現醫院一角出現了心願牆。」

在出院的前一天,護士為包括崔澤熙在內的即將出院患者們,舉行了頒獎典禮,還給每個人繪製了不同的獎狀。「我們是要出院了,但他們還要堅守崗位,為其他病友戰鬥,當時心裡真的是很感動。」

「大家其實都會自發地幫醫護人員做一些事情。」崔澤熙補充道,「我經常看到有病友主動去把飲水機前的水擦乾。」

由於崔澤熙的床位比較靠近護理站,平時就會和醫生護士聊聊天,再加上崔澤熙能和各個年齡的患者都打成一片,醫護人員都他稱是醫患之間的潤滑劑。

2月26日,崔澤熙成為江夏方艙的首批出院者,曾治療過崔澤熙的醫護人員,雖然由於輪班當時並不在方艙醫院,但是她們也專門趕到門口為他送行。崔澤熙激動不已,也一直對著醫護人員說,「謝謝你們,謝謝大家,也希望你們早點回家!」

12天相處讓崔澤熙和很多天津醫療隊的隊員成了朋友。即使是在出院後,大家仍跟蹤著崔澤熙的各方面情況,經常關心他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得知我在隔離點,他們時常陪我聊天疏解我的情緒,還提出要給我寄送生活物資。」崔澤熙說,「這讓我在枯燥的隔離生活中,繼續感受著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愛。」

崔澤熙和醫護人員、病友的合影,左二為崔澤熙

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

3月12日,離家42天的崔澤熙,離開隔離點,返回家中,並在醫生的建議下,繼續居家隔離。

崔澤熙的父親也在2月6日治療康復後就返回了家中。崔澤熙和家人團聚了,他也終於吃到,曾在方艙醫院時想念的家裡的「武漢味道」。

「我對武漢還是比較有感情的。」崔澤熙從小在武漢長大,大學也是在武漢大學就讀。出國深造後,崔澤熙仍決定回武漢發展,「武漢這幾年其實發展還是挺好的,而且,父母年齡也大了。」

「這次疫情對武漢人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少企業遇到困難,也對不少家庭造成了創傷。」不過,日前武漢無疫情的小區也日益增加,無疫情小區的居民已經可以在小區內活動。

經歷了這次疫情,崔澤熙表示自己今後一定要積極鍛鍊,健身減肥,增強免疫力。前幾年,崔澤熙都沒有抽中武漢馬拉松的參賽資格。「我還會繼續抽的,我想跑在長江大橋中間的大道上,感覺會蠻有意思的。」

3月15日,崔澤熙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他轉發了一篇題為「來武大看櫻花」推文。

櫻花開了,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

(指導老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師 周婷婷;澎湃新聞記者 崔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畫「方艙大白」, 暖心插畫師解除隔離回家了
    「3月10日所有的方艙醫院都封艙了,我作為從方艙裡面出來的痊癒者,非常激動,感覺春天真的來了。」黎婧說,回到家裡心裡終於踏實了,她會繼續用畫筆記錄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現在治癒出院的朋友越來越多,希望不久之後,所有人都能平安回家。」  3月12日一大早,在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康復驛站的85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結束14天醫學觀察,解除隔離,黎婧就在其中。
  • 方艙醫院教患者跳舞的新疆姑娘:我與武漢有個約定
    3月17日,巴哈古麗·託勒和新疆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一起離開武漢,目前正在烏魯木齊集中醫學隔離。  3月初,張向陽無意間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從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流傳出來的那段跳舞視頻。視頻裡的歡快感人氣氛,感染了很多網友,也同樣感染了張向陽。  3月23日,張向陽將一幅完整的畫作——《方艙醫院裡的「黑走馬」》寄往了新疆。
  • 武漢方艙醫院跳舞的新疆姑娘回家 母親為她補上年夜飯
    【解說】4月14日,為抗擊新冠肺炎,遠赴湖北武漢新疆第二批醫療隊結束28天隔離,離開酒店與家人團聚。曾在武漢方艙醫院帶領患者跳新疆舞的「大白」——巴哈古麗·託勒恆在機場送別了其他地州的同伴後,便匆匆趕回家中。
  • 武漢十二時辰·未時|從武昌方艙醫院首批走出來,恍如重生
    康復出院後隔離14天,回家又隔離10天後,他的生活才恢復正常。疫情初期,彭強的生意就受到影響,加上自己染病住院治療,家裡收入少了不少。4月初,他開始零星接到些運輸的活兒。眼下,他對武漢「解封「抱有期待,「解封」了才能跑外地生意,才能慢慢恢復收入。
  • 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結束隔離回家 有人忘了門鎖密碼
    想給家人驚喜,卻忘了門鎖密碼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結束隔離回家瀟湘晨報記者梅玫長沙報導 4月1日,14天隔離期滿,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的科護士長朱海利和隊友一同走出隔離酒店,準備回到醫院,分別數日的同事正在等待著他們。
  • 燕趙抗疫群英譜丨張曉靜:我在武漢江岸方艙醫院當「管家」
    河北新聞網訊(田澤陽)交班、查房、指導護士開展工作、統計當天核酸檢測人員及CT檢查人員名單......在武漢江岸方艙醫院,每一天張曉靜都像「管家」一樣,把這些工作安排妥當。事無巨細 有條不紊開展工作方艙醫院患者多,各方面的事物都需要協調,張曉靜事無巨細,像「管家」一樣,有條不紊的把艙內的工作安排妥當。抵達武漢後,張曉靜接到支援江岸方艙醫院的任務,並臨危受命擔任護士長。在進入方艙醫院工作之前,她提前了解方艙醫院的管理模式,理清工作思路,根據隊員的自身特點分組、分工。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方艙裡發生的這些故事令人難忘
    3月8日,休艙後的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他,第一個提出要建立方艙醫院時間撥回到40天前。去年的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上,方艙醫院」還被列入搶修搶救方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迅速地把確診的輕症病人都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與社會隔離,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至關重要。」 武漢原本計劃修建60家方艙醫院,最終投入使用的是14家。這一數字,本身就說明了方艙醫院這一嘗試,在武漢取得了成功,為奪取這場疫情防控勝利築牢了基石。
  • 英國男子後悔離開武漢回國:做了錯誤的決定,反而「跳入火坑」
    英國男子後悔離開武漢回國:做了錯誤的決定,反而「跳入火坑」  olivia chan • 2020-05-07 18:45
  • 武漢,再見!我為之戰鬥了44天的城市……
    今天是我來到武漢的第44天。也在今天,我即將離開武漢這座城市。這是我在武漢戰疫的最後一篇日記,我想輕輕地對你說一聲:武漢,再見! 回想在武漢的時光,我收穫了很多很多……第一次進艙時的緊張和忐忑讓我記憶猶新。方艙的患者從一開始的擔心害怕到後來的打成一片其樂融融。他們每一張鮮活的面龐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在一起的日子裡,他們帶給我太多的感動。
  • 特派記者觀察:「宇宙不毀,此群不散」,漢陽方艙「艙友」不舍山東...
    3月17日,我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離開武漢,返回家鄉。一個月的時間裡,醫療隊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599人,治癒出院305人,轉出294人,順利完成了任務。在漢陽方艙,患者被稱為「艙友」。
  • 伊拉克人阿部:我很好 我不會離開武漢
    中國日報武漢1月29日電(記者 周荔華) 湖北常住外籍人士有1.9萬人,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在湖北的外籍人士生活怎麼樣?今天我們採訪了在武漢大學任教的伊拉克人阿部。他說,我和我家人都很好,我相信中國會很快解決疫情問題的,中國政府有這個能力,我不會離開武漢的。
  • 方艙醫院裡堅持學習準備高考的他們,明天上「戰場」了!
    因為她是輕症,被收治到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到醫院的時候除了生活用品,還帶來了一大包的學習用品。「與病魔做鬥爭也是蛻變成長的機會,困難只是暫時的,我相信我能贏!面對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這是黃玉婷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以後,在方艙醫院裡進行隔離治療時說的話。
  • 安徽護士把廣場舞帶進武漢方艙醫院 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兩天,一條在武漢方艙醫院跳廣場舞的視頻廣為傳播,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也點讚稱,「這是見過最贊的廣場舞」。記者了解到,這段廣場舞的參與和倡導者是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顏浩。
  • 方艙無戰事
    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又名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醫護人員每6小時換一次班,8至14點為早班,接下來是午班、中班和夜班。每個人相鄰兩次值班的時間通常間隔24至48小時。 來迴路程、穿脫防護服、交接班和回酒店消毒,算上這些時間,醫護人員得提前2小時準備,延遲2小時休息。如果值早班,李昕得清晨6點起床。值完中班,她凌晨四點才能躺在床上。
  • 武漢日記|方艙阿姨:舉起手機掃一掃「看看新聞」
    2月21日,我來武漢的第18天。昨天「氧氣媽媽」的故事讓很多人動容,今天代大家去探望她,並為方艙裡的患者們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氧氣媽媽」面對面聊,我這才了解到,她兩個月大的寶寶,目前正緊缺奶粉和尿布。「氧氣媽媽」把我拉入了武漢當地的媽媽群,初步調查發現,奶粉、尿布最為緊缺,媽媽們不願輕易更換奶粉的品牌和口味,而在電商平臺下單購買的商品卻遲遲無法快遞上門;嬰兒穿戴的衣物也跟不上,寶寶生長速度快,衣服很快就要更換尺碼;而像成長必備的維生素D、米粉輔食等母嬰類用品,目前也都比較短缺。
  • 方艙是啥樣?生活如何?全方位多圖帶你了解塔子湖方艙生活
    啪~臉真疼~之前的文章點擊:疑似武漢肺炎,居家隔離的第六天居家隔離12天,武漢肺炎,我想我戰勝它了我自身的症狀確實是已經好了,直到發文的今天,從來就沒有反覆過,一直都很正常。也就是說,那時即使我症狀消失已經5天了,但我仍然攜帶著病毒,仍然具有傳染性,這一點大家要格外注意,症狀消失了,自身已經好了,也不代表就可以解除隔離。核酸結果出來的當天,社區就安排我去了隔離酒店。
  • 他們是戰鬥員、調解員、服務員、心理輔導員……武漢方艙醫院裡,有...
    不能多說話,卻一次次苦口婆心安撫勸慰……高峰時,在武漢14座方艙醫院裡,1200餘名警力24小時輪流駐守,負責方艙內部及周邊的治安管理,全力保障方艙醫院安全有序運行。方艙很大,大到一個就可以容納2000名病患;方艙很小,小到只能算派出所、警務站轄區內的一個重點單位。截至3月9日,武漢14家方艙醫院,已有12家休艙。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他,第一個提出要建立方艙醫院時間撥回到40天前。2月1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隨同中日醫院醫療隊一起到達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武漢。當時的武漢,疫情形勢嚴峻:患者人數猛增,醫院床位全線告急。
  • 感染新冠肺炎哺乳期媽媽:我在方艙用吸奶器,護士為我制遮擋
    2月1日,張瑩午睡後察覺到身體不適,發起低燒,當時武漢疫情嚴峻,她不敢隨意出門,開始在家隔離,同時向身在孝感的公婆求援,希望他們能來武漢幫忙照顧。2月6日,張瑩和母親一起前往醫院接受核酸檢測,結果母親為陽性,張瑩則為陰性。因醫院床位有限,母親確診後也只能繼續居家隔離。
  • 方艙醫院考生:那種命懸一線的感覺,讓我心跳加速
    5月6日武漢高三學生複課,他回到離開三個多月的校園——這個他眼中「陌生又熟悉」的地方。2019年12月7日,是湖北省美術聯考時間,彭昕燁為準備專業考試,文化課耽擱了些。2020年2月6日凌晨,他又因確診新冠肺炎,被收治進江漢方艙醫院,25天後治癒回家,「在方艙也耽擱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