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戰鬥員、調解員、服務員、心理輔導員……武漢方艙醫院裡,有...

2020-12-1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利鵬 通訊員 徐宏 楊保華

不怕感染是假,仍毅然跨過隔離門,進艙值守。不吃不喝,但一心牽掛病患的溫飽冷暖。不能多說話,卻一次次苦口婆心安撫勸慰……高峰時,在武漢14座方艙醫院裡,1200餘名警力24小時輪流駐守,負責方艙內部及周邊的治安管理,全力保障方艙醫院安全有序運行。

方艙很大,大到一個就可以容納2000名病患;方艙很小,小到只能算派出所、警務站轄區內的一個重點單位。截至3月9日,武漢14家方艙醫院,已有12家休艙。當方艙醫院全部關閉,「方艙警察」這個只存在了一個多月的特殊「警種」,也將不復存在。

一個多月裡,他們經歷了什麼?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得到了什麼樣的評價?

一班三小時準備六小時執勤,不吃不喝守護方艙安全

3月5日下午2:00,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戰「疫」突擊隊隊員龐飛,剛吃完當日的第一頓飯。龐飛和其他5名戰友負責武漢全民健身中心方艙醫院當日早上7點至下午1點的安保執勤。

「我還是昨天吃過飯的。」因為害怕值班期間要上廁所,龐飛當日凌晨5:10起床,上衛生間。6:00,他和戰友下樓,在突擊隊負責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江岸區分局刑偵大隊教導員許奎監督下穿戴好防護裝備。7:00,他們進入方艙,13:00出艙,洗漱完畢直到14:00才吃上當日的第一餐。

方艙醫院,是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方。白衣天使需要守護,醫院秩序需要維持,公安民警不得不逆行向前,堅守防線,確保方艙安全。而能保護民警的,只有笨重的防護服。一旦進了方艙,它既不能打開也不能脫下,從沒想過會穿尿不溼的民警,這次只好乖乖穿上。

「進了方艙,每個民警胸部以上不能碰、不能動,這是鐵的命令。」許奎非常擔心執勤民警手部沾染的病毒傳染到面部,因此嚴格要求。因為穿上防護服不便入廁,進艙前三小時不吃不喝,成了方艙警察不成文的規矩。

「每次上第二天早班,我從前一天晚上9點開始不吃不喝。」龐飛說,下午一點接班的同事,在上崗前三小時就不能喝水,渴了喝一口水含著潤下喉,再吐掉;早上7點吃早餐,晚上七點下班,換衣洗漱一小時,晚上八點才能吃第二頓。

每到飯點,飯香飄來,龐飛和同事們只能抿抿嘴,裝作不餓,或者努力工作,忘掉飢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堅守6個小時,對民警的身體是巨大考驗。「負責凌晨1時至7時執勤的民警,其實是徹夜不睡,好多同事第二天出來一句話都不說,只想躺下睡覺。」許奎介紹,「我們靠意志力堅持,決不會退縮。」許奎率領的戰「疫」突擊隊15名民警、48名輔警自2月12日開始在方艙執勤,住隔離酒店,一直未回家。因為身處方艙,即使等到休艙,他們仍然要繼續隔離。

個個都是全能型「選手」,各類雜事主動幹

新來的患者恐懼不安;因生活習慣差異,患者之間偶有矛盾;病患情緒焦躁,吵鬧醫護人員……封閉的方艙就是個小社會,吃喝拉撒、矛盾糾紛、人情冷暖在這裡都有。

「不能寒了患者的心,更不能因患者吵鬧讓援鄂醫護人員寒心。」 為此,除了治病救人不幹,方艙警察什麼活兒都幹。他們當起戰鬥員、調解員、服務員、心理輔導員,角色隨著需要轉換。

帶著的口罩如果溼了,會導致呼吸不暢。民警本該少說話,但遇到鬧脾氣、發生糾紛的患者,只能苦口婆心勸。小陳一家感染新冠肺炎,父親去世。在方艙隔離的小陳坐臥不安,和保安發生衝突。龐飛和同事宋楓輪番做工作一個多小時,終於讓他平靜。患者梁某因方艙不提供治療基礎病的藥物,向護士求助。護士也無法解決,只好叫讓他找警察。宋楓趕到,答應下班後為梁某買藥。第二天,宋楓就將梁某要的藥送到他面前。

2月14日晚,兩名臨床的患者因衛生問題發生糾紛。龐飛和5名同事趕緊上前控制局面,並聯繫護士為其中一人換床。「該兇時還是得兇,希望大家事後能理解。」龐飛說。方艙警察除了維持治安,還要協助醫護人員分發飯菜、生活物資,給情緒不穩定的病人做思想工作,徵集病人和家屬的意見向醫護人員反饋。

患者反映,艙裡燈光太亮睡不著,民警去調。半夜病人要挪床位,民警去搬。援鄂醫生、護士聽不懂武漢方言,民警們自覺當起翻譯官。醫護人員和病患很快都知道,有困難,找警察。

「警察在,不會發生大矛盾。」「公安民警進方艙值守,我們工作更安心。」患者和醫護人員紛紛在方艙愛心牆上留言。方艙不大,但裡面所有的警察都和龐飛一樣,成了「太平洋警察」,什麼都管。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分局民警張敬畏,堅守至3月8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期間,醫護人員忙不過來,張敬畏主動扛氧氣罐,換飲用水桶,收拾垃圾,一忙就是一身汗。

同為東西湖區分局的95後女警張錦星,經多次申請,最終也成為一名方艙警察。為何這樣安排?原來,病患中有很多女患者,警花上陣利於溝通。事實證明,這個安排是科學的。方艙中,害羞的9歲男孩、不便交流的聾啞病患,都成了她的好朋友,女性細膩、溫柔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休艙時,病患們給方錦星取了個外號,「貼心小棉襖」。

是病人更是戰士,換個戰場繼續服務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裡,湖北省公安廳高警總隊民警金穎和接受治療的其他六名警察組建的「黨員先鋒隊」,成了聯通醫院和病人間的一座「連心」橋。

疫情中,金穎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月7日被安排進方艙醫院集中收治。治療中,看到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忙碌,感受著來自他們的溫暖,金穎心裡逐漸萌生一個想法:「作為一名警察,要與白衣天使共同戰鬥。」

2月10日,進入方艙三天後,金穎加入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東區的臨時黨支部,以志願者身份協助醫護人員為病友發放餐食、藥品,組織調解矛盾糾紛。按照黨支部安排,金穎還負責疏導病友的負面情緒。她引導大媽們跳廣場舞,組織大叔們集體唱卡拉OK,協助編排《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舞。小小活動,拉近人心,金穎和方艙內很多病友成了朋友。

「政府、醫護和我們志願者的努力成效有目共睹。病友們住得安心,身體狀況逐漸好轉,絕大部分病友情緒穩定,艙內氛圍和諧。」金穎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湖北有400餘名民輔警被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中很多人進入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他們,是病人,卻更願意做個艙內的鬥士,一邊接受治療,一邊主動承擔起服務病友、秩序維護等工作,將人民警察的職責延伸到方艙的每一個角落。

和金穎一起治療的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交通大隊民警張兵,治療期間提出將病區分區管理。他所在的醫院東區被劃分為5個病區,由病友自我推薦擔任病區組長,參與日常藥物分發、食品分配。這種管理模式被推廣到武漢多家方艙醫院。

相關焦點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方艙裡發生的這些故事令人難忘
    江漢方艙醫院院長孫暉在休艙後感嘆:「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30天的工作裡,我們積累了方艙醫院的經驗,也看到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方艙的35天,患者之間互相幫助,醫患之間高度協調,有醫生感慨,感覺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方艙裡的一個個故事,一張張面孔,令人難忘。
  • 武漢光谷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3月6日,武漢市最大的方艙醫院之一——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宣布休艙。此前,武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於3月1日休艙,這是武漢市第一家休艙的方艙醫院。光谷方艙醫院於2月17日開艙收治患者,以華中科大同濟醫院為主要依託單位,並有6支國家援鄂醫療隊,共計480名醫護人員在此奮戰。
  • 直通武漢|我們都是戰士!方艙醫院裡別樣的「朗讀者」
    荔枝特報武漢報導組  抑或多麼危險   這是江蘇省人民醫院的護士李晨朗讀的《我們都是戰士We Are All Fighters》中的選段,《我們都是戰士We Are All Fighters》是近期在網絡爆紅的一篇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勵志英文演講稿。
  • 方艙醫院教患者跳舞的新疆姑娘:我與武漢有個約定
    巴哈古麗·託勒恆供圖  她作為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武漢市方艙醫院C區聯絡員,先後三次進入方艙醫院跳舞,調節患者情緒,給患者帶去歡樂。  巴哈古麗·託勒恆於2月4日到達武漢。她先後在2月12日、2月20日、3月7日主動請纓,三次進入方艙醫院跳舞,調節患者情緒,給患者帶去歡樂和信心,被患者們親切地稱為武漢客廳的「小百靈」,新疆的「大白」。
  • 生命方舟——武昌方艙醫院37天記
    他說,自己是毛主席的「鐵粉」,因為在方艙裡的日子,越發喜歡湖南人。他是武昌方艙醫院最後一批出艙的49名患者之一。「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當日下午5時,14支醫療團隊的醫護人員聲震雲霄。至此,武漢所有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 方艙醫院裡堅持學習準備高考的他們,明天上「戰場」了!
    因為她是輕症,被收治到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到醫院的時候除了生活用品,還帶來了一大包的學習用品。「與病魔做鬥爭也是蛻變成長的機會,困難只是暫時的,我相信我能贏!面對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這是黃玉婷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以後,在方艙醫院裡進行隔離治療時說的話。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即將「休艙」 「滿月」成績單:五個「零」
    2月3日,在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推動下,武漢市在江漢區、武昌區和東西湖區啟動方艙醫院建設,集中收治已確診的輕症病人。  當晚7時,武漢市東西湖區接到指令後,迅速調度各行政部門、街道、國有企業等多方力量,集結到剛剛被徵用的武漢客廳,調集物資,啟動建設。2月4日,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東西湖方艙醫院院長章軍建教授趕到這裡時,武漢客廳已成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
  • 逆行者|武漢方艙醫院醫生口述:隊員們雖然緊張,但手挽手進了艙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打破了無數中國人習以為常的普通生活。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無數生離死別和俗世的悲喜,也看到在疫情無情蔓延擴散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勇敢地朝著疫情中心的地方逆向而去。他們是醫護人員、是志願者、是滴滴司機、是快遞小哥,是一群平凡又勇敢的靈魂。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這一數字,本身就說明了方艙醫院這一嘗試,在武漢取得了成功,為奪取這場疫情防控勝利築牢了基石。他,提供了三家方艙醫院的場地武漢客廳,這座竣工於2011年的建築,面積足足有180萬平方米,耗資高達100億人民幣!這裡有藝術館、博物館、高端酒店、大戲院,這裡舉辦過金雞百花獎的頒獎儀式。
  • 燕趙抗疫群英譜丨張曉靜:我在武漢江岸方艙醫院當「管家」
    河北新聞網訊(田澤陽)交班、查房、指導護士開展工作、統計當天核酸檢測人員及CT檢查人員名單......在武漢江岸方艙醫院,每一天張曉靜都像「管家」一樣,把這些工作安排妥當。事無巨細 有條不紊開展工作方艙醫院患者多,各方面的事物都需要協調,張曉靜事無巨細,像「管家」一樣,有條不紊的把艙內的工作安排妥當。抵達武漢後,張曉靜接到支援江岸方艙醫院的任務,並臨危受命擔任護士長。在進入方艙醫院工作之前,她提前了解方艙醫院的管理模式,理清工作思路,根據隊員的自身特點分組、分工。
  • 治癒系漫畫:方艙醫院裡一味撫人心的良藥-光明日報-光明網
    2月20日,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迎來了東莞市的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同時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150份小林漫畫被逐一粘貼在A、B、C三個艙內,原本單調的白牆馬上變得生動、溫暖起來。
  • 武漢直擊|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轉戰漢陽體校方艙醫院
    因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在完成江漢區武漢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患者收治任務後,今天,他們轉戰至新籌建的漢陽體校方艙醫院,與我省及其他省份支援武漢的醫療隊攜手,共同為患者提供治療。
  • 安徽護士把廣場舞帶進武漢方艙醫院 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兩天,一條在武漢方艙醫院跳廣場舞的視頻廣為傳播,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也點讚稱,「這是見過最贊的廣場舞」。記者了解到,這段廣場舞的參與和倡導者是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顏浩。
  • 武漢連夜開建3家「方艙醫院」 集中收治輕症患者
    2月3日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視頻調度會透露,武漢市將在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3處「方艙醫院」,分別位於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長江日報記者連夜探訪看到,各方面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展開。
  • 方艙醫院最後「交卷人」,卷面分三個「0」
    35天時間裡,武昌方艙醫院創造了一系列「最」:最早投入使用、最早成立臨時黨委、最早有患者出院、最早開始病人的心理疏導、最晚休艙……答卷的背後,是摞起的一疊厚厚的「草稿紙」——2月4日湘雅二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42名隊員隨著10臺「野戰醫院」車出徵武漢,成為第一支到達武漢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凌晨展開帳篷,負責住院方艙醫院內的249張床位。
  • 武漢第一家方艙醫院「休艙」!祝全部關門大吉!
    文/七隻小狼環球網3月1日報導,當天,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最後一批34名康復患者出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將進行「休艙」處理,不再接收患者。這家方艙醫院,也是武漢首家「關門大吉」的方艙醫院。(圖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據悉在「休艙」前仍有76名患者在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住院,這些患者將進行轉診處理;此外入駐礄口武體方艙醫院的山西救援隊醫護人士待命,救援物資和設備進行封存,原地待命。據了解,從2月11日20:30開始收治患者,到3月1日宣布「休艙」,礄口武體方艙醫院累計收治病人數330人,累計治癒出院232人。
  • ...醫院嘉獎|方艙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謝志瑩|東西湖|陰唯唯|蚌埠
    蚌埠發布獲悉:日前,中共東西湖方艙醫院臨時委員會、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授予安徽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胸外科護士長陰唯唯、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內科護師謝志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阻擊戰「先進標兵」稱號。陰唯唯:守護生命,堅決完成任務!
  • 好消息:武漢連夜建成方艙醫院,中國最高水平應急醫療隊來了
    繼火神山、雷神山後武漢連夜建三所方艙醫院經過一通宵的忙碌,今天(2月4日)上午8時58分,武漢洪山體育館已經變身一座容納8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等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輕症病人到來。央視記者記者實地探訪武漢「方艙醫院」 :同學:借你課桌和男神劉昊然用下幾百張承載著少年朝氣的課桌,即將面對生命之重。一天前,這些課桌還在一公裡外的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教室內,原本屬於這所建校145年的示範學校中埋頭苦讀的莘莘學子,寄託著他們「逢考必過」的願望。
  • 西安翻譯學院輔導員衝鋒在前 做疫情防控火線的戰鬥員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逆行在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也有在新春佳節依舊堅守工作崗位、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平凡英雄。在西安翻譯學院工程技術學院,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日關注疫情數據、每日摸排學生狀況、每日轉發官方信息……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用實際行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生工作,詮釋著輔導員的初心與使命。
  • 除了跳廣場舞,方艙醫院還是自習室、圖書館
    除了跳廣場舞,方艙醫院還是自習室、圖書館   近日  方艙醫院裡的廣場舞刷屏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