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劇」批量誕生:保守的編劇與不羈的觀眾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骨朵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星星

「編劇不覺得這劇情很狗血嗎?國產劇永遠都是這種套路!」

打開豆瓣,這兩句幾乎是今年幾部熱播劇出現最多的評論,從《下一站是幸福》《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三十而已》到正在熱播的《以家人之名》《琉璃》,網友們怒刷著差評。如今的劇集真的越來越容易高開低走,爛尾了。

琉璃編劇回應網友質疑登上熱搜

原因也不複雜,這些劇在前後給觀眾的反差太大。直奔當下女性社會熱點話題,前幾集故事節奏奇好,這些劇一度被認為衝擊今年爆款的種子選手,熱度屢屢突破新高,但在中後段、結尾幾集,崩不住了,強行合家歡結局、人設崩塌,Bug太多,讓大家止不住打上一星差評,口碑斷崖式下滑。

在觀眾看來,邏輯不清、模板化製作,強行修改劇情、人設,身為文字工作者犯這樣的「錯誤」是難以原諒的,編劇能力遭到質疑,「現在的編劇都怎麼了,以後只要是這個編劇的劇就不看了。」內容製作者們有些無奈,同時也覺得有點冤。

一部劇的露面,就像登山一樣,先跨過編劇本身這道坎,然後再邁過平臺、製片、導演、演員的坎,後期宣發也會參與進來。每一部分都砍一刀,作品不斷被減分。而且「換個結尾觀眾就能滿意嗎?也不見得。」他們都很疑惑,這些熱播劇的邏輯沒問題,是符合常理的,怎麼大家就不接受呢。

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矛盾愈發明顯。女性意識覺醒,觀眾對聖母人設、爽劇強行大團圓憤憤不平,但創作者們覺得,故事最後一定要溫暖,在觀眾審美與主流價值觀的反覆撕扯下,投射現實話題的現實題材、女性題材劇一次次成為爛尾的高發地。

如今「爛尾」成為常態,究竟這個鍋應該誰來背呢?

爛尾不只是編劇的鍋,

如何一步步被砍

大家都在拼命搶開頭,這種現象越來越突出。

提到爛尾,編劇月關直指當下的創作誤區。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開頭,忽視了創作本身的內在規律。越來越多的劇像當初考評網絡電影似的,前六分鐘要耳目一新抓人眼球,劇集現在也從前三集一步步縮減,兩集、一集、半集、十分鐘……」

近兩年視頻平臺掌握了劇集的生殺大權,短視頻的到來,受眾注意力又一次被縮減,誰能在最短時間內做到先聲奪人,便成功了一半。而平臺對短劇的推崇,又讓創作者在創作時,能短一點再短一點。

開頭決定了該劇能否拉住觀眾,帶動會員增長,平臺自然十分看重。他們會花很大工夫琢磨前幾集的細節,到後面就不那麼用力了。

於是,創作者們使勁磨著開頭,將重口味、精彩的故事點、矛盾衝突都碼在前幾集。編劇湯祈岑坦言,在前十場戲中,有的創作者都會對每場戲中的人物性格深挖,但在後十場戲中,可能只要三四場戲,保持人物性格就好。

為了追求爆頭,滿足「七分鐘定生死」的收視法則,編劇將極致高潮前置,而後面應該推向高潮的情節無潮可推,造成情節坍塌和爛尾。這樣的亂象讓編劇高璇感觸頗深。

劇本前後的矛盾也變得越來越明顯。為了讓前半部分好看,編劇埋下了很多伏筆,而後面受限於創作能力、篇幅,就發現自己收不住了,最終不得不匆忙結局。

憑藉前半部分的出色表現,《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曾被認為是劇集市場中的一匹黑馬,但在收尾時,編劇團隊卻選擇將結尾落到現實上,把發生的一切解釋為女主的黃粱一夢,觀眾發現自己原來只是看了個寂寞。更重要的是,當大家用「穿越」這一邏輯進行倒推時,根本無法自圓其說,越來越多的觀眾怒打差評。

與此同時,源源不斷的外部意見也讓創作者一再妥協。「內容創作者被當成了槍手,凡是能說得上話的人,都對編劇指點一番。」月關表示。與平臺、資方審美不一致,是湯祈岑最害怕遇到的問題。

置身其間的編劇,在前邊編筐編簍時還能掙扎一陣,但到了收口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到,這根本不是自己要寫的內容,而且在幾方的斡旋中,編劇的鬥志也一點點被消磨,最終向投資方屈服。「你們想要怎麼樣結局,我就給你們安上去。」

導演、演員也推卸不掉責任。

近兩年流量失靈,觀眾對演員演技變得更為嚴格,演員的一舉一動、微表情都可能登上微博熱搜,成為評判劇集優劣的重要指標,而模板化、紙片化或者太過用力地表演,一不小心都會讓這部劇被再砍一刀。

家庭劇《以家人之名》的CP大亂燉被大家怒懟,但感情線的到來並非空穴來風,凌霄給尖尖送內衣、告訴尖尖勾肩搭背可能會被老師誤認為早戀,這些劇情都暗含著凌霄對尖尖不同於兄妹的愛,但因為導演指導和演員演繹,讓凌霄這一角色還是差了一口氣,兩人之間那層朦朧的感情線未被觀眾明顯察覺。

就這樣,一部劇,編劇、平臺、製片、導演、演員等,每一部分都砍一點,作品被一點點減分。

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錯位,

現實題材、女性題材成高發地

除導致爛尾的常規原因外,催生爛尾的新元素也出現了,複雜程度更高。

「我們也不知道觀眾想要什麼樣的結局,難道換一個結尾觀眾就會滿意了嗎?」孫雯姬覺得《下一站是幸福》《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都是符合劇作邏輯的。

在拿到劇本時,他們往往會通過三個問句衡量一部劇的結尾是否恰當。「結尾與故事走向在邏輯上有沒有偏差?是否完成了人物的弧光?有沒有解決故事中提出的問題?」文學策劃李明也認為,如今這些劇,都是按照規範的思路去做的,它們是符合標準的。

這便與當下觀眾審美產生了分歧。

如在《下一站是幸福》中,編劇試圖將現實生活中人「貪婪」的本性在女主身上展現出來,但觀眾不接受。女主賀繁星糾結在大男孩元宋與霸道總裁葉鹿鳴之間,當她與男二在一起時,依舊對男一默默不忘,這一舉動被大眾直接打上「渣女」標籤。

還有一個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便是,《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書桓,報社記者身份,背後又有一個外交官父親,加上自身的才華加持,何書桓成為瓊瑤劇中經典的大眾情人。如今當大家再重新審視這一角色時,一直徘徊在依萍、如萍之間的做法,讓他直接被大眾判定為教科書級別渣男。

「邏輯合理、人物弧光、解決問題」是編劇們評判結尾合格與否的標準,觀眾則更為嚴苛,標準已經提升到人性的搖擺上,劇中身披光環的男女主,從始至終要保持更高的道德底線。

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已經出現錯位,而這種錯位正更多的發生在現實題材中,特別是女性題材劇中。

大眾審美已經發生了一輪又一輪的變化,從《甄嬛傳》開始,大女主大範圍取代白蓮花,如今具有強烈獨立意識的都市女性又成為主流。但即便人設發生改變,對大多數編劇來說,也不會對故事走向產生太大影響,「題材決定了這部劇的結局。」湯祈岑認為。

現實題材大多數都會以一個平穩的調子收尾。

《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前期表現出來的自私、懦弱、勢力,將一個反面的父親形象發揮到極致,但在結尾,蘇大強患上阿茲海默症,用私房錢給女兒明玉買習題集,父女拉著手回家,就這樣作精父親重新得到了大眾的同情,《都挺好》最終還是回到了人性溫暖的底色。

《三十而已》的結尾也是溫和的,第三者林有有全身而退,顧佳賣掉公司、房子,為出軌的丈夫收拾爛攤子。

但這樣的結局讓不少觀眾意難平,在這樣一部詮釋女性獨立的劇中,顧佳為什麼要承擔丈夫的錯誤,觸碰道德底線的第三者憑什麼安全退場,《三十而已》的結局既不夠爽,也未能脫離傳統社會對女性的評判標準,與新女性背道而馳。即便編劇解釋,這樣的處理折射的是顧佳作為女強人的擔當,是更貼合現實的。但觀眾仍未買單。

不僅僅是編劇,製片人也一直在思考「一個特別勁爆、反常規的結局,與一個平庸些的結局,究竟該選擇哪一個?」製片人孫雯姬在這些年的實踐中得出了答案,在結尾時有一些驚喜是好的,但不太希望冒險做一些反常規的設計和套路。「風險太高,沒準這個創新就不被觀眾認可。」

對於創作者來說,現實題材在收尾時不能太過鋒利,觀眾卻急切看到爽感結局,這便造成了,創作者在劇集前面越使勁,節奏越爽,女性人物塑造的越完美,社會話題打磨的越尖銳,與後期大團圓結局的對比就越可笑,觀眾的牴觸情緒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

如今,在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的撕扯下,大家明顯感覺到,現實題材越來越容易爛尾了,特別是女性題材,直接被觀眾爛尾預定。

被數據思維操控的情緒化,

終被反噬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市場對數據化與短內容的推崇已經被拉到了極致。大家沉溺於微博熱搜、短視頻等強情感、強情緒化的內容,於是宣發和創作者都試圖在裡面尋找更多紅利,風險也隨之而來,一旦太過用力,就可能對劇集造成反噬。

「前期宣傳沒有把握好度,過火或者帶歪了帽子,也會讓大眾產生不滿。」湯祈岑覺得。有些劇主題拔得太高,拉高了觀眾的期望值,而觀眾在追劇時,一旦發現並非如此,不滿情緒就爆發了。

《以家人之名》一直打著溫暖家庭劇的標籤進行宣傳,對「偽骨科」「CP線」等避而不談,《三十而已》女性獨立、30+等尖銳話題不斷衝上熱搜,觀眾的期望值被這些信息反反覆覆拉高,當最終結局沒能按照預期的溫暖、爽感發生時,質疑自然就上來了。

社交媒體又將觀眾的質疑進行實時反饋,這種不滿情緒繼續被進一步放大。李明將這一現象比作去餐廳吃飯,好吃的菜不一定會給5星,但對其中的某一道菜特別不滿意時,大家就會在氣憤之下,立馬給一星差評。

情緒化追劇已經十分明顯,而數據化思維盛行,情緒操控創作的風向已經愈發嚴重。大家習慣通過數據找觀眾嗨點進行創作,這些熱搜數字背後無疑都指到了同一個方向——大眾情緒。

從數據中尋找創作邏輯,在捕捉到大眾的某個情緒點後,立刻拿來進行簡單粗暴的創作,誕生了金句劇。創作一再下沉、輕淺,人物越來越紙片化、模板化,缺少血肉,推動故事發展、傳遞情緒與主題的不是人物一舉一動,而是演員在臺詞中硬說出來的。

這樣雖然很容易觸動觀眾共情,但十分危險。最極致的例子便是咪蒙,情緒是激烈的,但在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下,只是簡簡單單的擺了出來,沒有進行剖析,最終落得一地雞毛。

如今對影視劇中第三者,觀眾變得更加歇斯底裡了。

早前《牽手》中俞飛鴻飾演的王純,雖然是第三者,但有血有肉,剖開道德層面,觀眾能夠從她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人性的純美,讓人又愛又恨。如今大多數劇集都更多地利用大眾對第三者仇恨的共情,進行刻畫。人物紙片化,削平人性複雜性,挑動觀眾愛或者恨的二元對立情緒,迅速站隊,投入共情。這樣於短期觀看效果有利,於創作是有弊的。高璇認為。

一個引起廣泛討論的結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部劇在創作上的成功,但爛尾極為可惜。這背後編劇要負主要責任,平臺、製片、演員等也不斷給作品減分,而此刻主流價值觀與觀眾審美錯位、數據化、情緒化愈發突出,創作者如果不能準確捕捉當下大眾情緒,讓人物始終保持豐滿,僅在最後強行拽回大團圓,最終可能就會落得爛尾的命運。

原標題:《「爛尾劇」批量誕生:保守的編劇與不羈的觀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編劇無心,《偶然發現的一天》要爛尾,為什麼韓劇這麼容易爛尾?
    近幾年韓國的奇幻題材越來越多,只有觀眾想不到的,沒有編劇和導演拍不出來的。《偶然發現的一天》女主是童星出道的金惠允出演,說到這個名字大家會有點陌生,但只要一講到2018年的神劇《天空之城》,想必大家對一心想要考首爾醫大的姜藝瑞印象就非常之深刻。這姑娘演技真的太好了,這次美蒂樂公主nim同樣向大家展示了精湛的演技。
  • 「一千零一夜編劇」上熱搜 一千零一夜疑似爛尾編劇錢晶晶被diss
    「一千零一夜編劇」上熱搜 一千零一夜疑似爛尾編劇錢晶晶被diss時間:2018-07-20 18: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千零一夜編劇上熱搜 一千零一夜疑似爛尾編劇錢晶晶被diss 最近,隨著一千零一夜接近尾聲,一千零一夜的編劇頻上熱搜,不過不是誇獎,而是因為不合理的劇情走向被網友
  • 追劇趕上編劇集體放雷,神邏輯毀角色一起來,這屆觀眾太慘!
    宅家追劇本來是件幸福的事,可最近的觀眾卻有點慘,正在熱播的幾部劇仿佛商量好了集體放雷,一個個趕在大結局把人轟得外焦裡嫩,《下一站》人設崩塌,《想見你》強吹爛尾,《新世界》注水跑偏,沒有一部讓人順心。本來賀繁星就因為「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劇情設置被罵雙標自私,結局前又來這一出,不少人選擇當場棄劇,感覺自己被耍了,有網友完美總結,整部劇就是女主和男二培養感情失敗之後,最後兩集回頭把男一撿起來追的故事,實在讓人無語。不過這位網友提到的《想見你》也正巧趕上大結局,關於是否爛尾,兩撥人正吵得厲害。
  • 《頂樓》第1季注水又爛尾!留7坑未填,編劇消費觀眾情緒太明顯?
    《頂樓》的編劇金順玉牢記這一理念,故意在20集片尾將女主秀蓮寫下線,讓觀眾猝不及防。毫不誇張的說,看21集的觀眾都是奔著秀蓮到底死沒死這個懸念,和期待反轉去的。但金順玉的創作理念並不想傳達了不起的價值觀,她追求的是狗血刺激的反轉和讓觀眾欲罷不能的劇情,她要的是收視率。又想大結局收視率高,又想埋線吸引觀眾追第2季,過大的野心讓金順玉失了口碑。
  • 金泰熙新劇《Hi Bye, Mama》爛尾,編劇被罵上韓網熱搜
    喜歡看韓劇的觀眾應該都知道,韓劇爛尾基本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體現一位編劇的水平如何,看有沒有爛尾就能看得出來,前段時間的大熱韓劇《梨泰院Class》,原本在全劇的前半部分還是好評如潮,在進入後半段之後劇情便被編劇寫崩了,大結局更是遭到無數劇迷的吐槽,後面連編劇也不得不出來道歉。
  • 《招搖》爛尾讓觀眾傻眼,原作者坦言將工作壓力帶入作品受爭議
    「注水」、「配角戲份過多」、「主角是預告夫婦」等爭議一直圍繞《招搖》,只是此類現象在國產劇中已經屢見不鮮,觀眾的忍耐度較高。加上男主線討喜的人設以及仍舊甜蜜的愛情線,並沒有消弱太多觀眾追劇熱情。然而劇情走至三分二後,《招搖》爭議再度升高,戲份及節奏問題已經不是焦點,男女主人設崩塌及多位角色接連下線成了爭議重點。
  • 閒說| 這12部爛尾的美劇,真把觀眾當傻子?
    然而編劇的操作神了,他們在最後的最後把老媽寫死,再告訴觀眾,這講了九年故事,其實是為了「老爸」和劇中另一位早就和鐵哥們兒喜結連理的女主角能順理成章地在一起。更侮辱人的是,第九季整整一季都是發生在後者的婚禮上,只是為了讓他們在最後匆匆離婚,好和「老爸」配對。4.
  • 《輪到你了》爛尾石錘?結局反擊失敗,「神劇」不再神
    和眾多觀眾推理的八九不離十,《輪到你了》的最終兇手黑島沙和(西野七瀨飾演)。黑島在第20集中以自述加視頻回顧的方式給男主和觀眾解答殺人過程,相比之前高潮跌宕的劇情走向,最後一集可以說是以自爆式狼人的發言形式減弱了劇集的推理性和揭秘案件的快感性。《輪到你了》是日本電視臺製作的懸疑劇,由田中圭、原田知世主演。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 被觀眾吐槽爛尾是怎麼回事
    湖南衛視今年播出的很多劇收視率都非常的差,只有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算是出圈了。這部劇一開始的時候收視率上升得非常快,觀眾的口碑也非常的好。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口碑非常好的這部劇,卻被很多網友吐槽爛尾了,網友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小編今天就來揭秘一下。
  • 一千零一夜放飛劇情結局爛尾主角被狂虐 編劇的邏輯有毒
    一千零一夜放飛劇情結局爛尾主角被狂虐 編劇的邏輯有毒時間:2018-07-20 18: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千零一夜放飛劇情結局爛尾主角被狂虐 編劇的邏輯有毒 《一千零一夜》是鄧倫和迪麗熱巴主演的浪漫偶像劇,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迪麗熱巴和鄧倫在這劇中的表現非常出色,大家也都希望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能成為一對
  • 《琉璃》爛尾,司鳳剛到手的老婆要沒了,編劇很明顯是走了偏路
    觀眾也能接受,畢竟追了五十幾集,不就是想看褚璇璣和禹司鳳最後能卿卿我我嘛!但很多觀眾顯然沒注意到,這部劇後面還有6集。我想原著作者和編劇寫到了這裡,其實也該是崩潰的,畢竟都大團圓了還要往後發展可就難想劇情了。從放出的預告來看,或許編劇們會秉著拼到底的原則,給觀眾安插了一場「反套路劇情」,讓呆萌可愛的褚璇璣,搖身一變成羅喉計都?
  • 豆瓣8.7分日劇《輪到你了》:「爛尾」邊緣依然「年度神劇」?
    因此,隨著第二季反擊篇劇情的推進,以為更多人物的加入,本就複雜的案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越拉越大的盤子也不僅令觀眾擔憂編劇是否能自圓其說。 「網紅劇」不斷湧現,為何懸疑題材頻陷爛尾? 沒人能夠保證任何一部劇都不爛尾,其中又以「網紅劇」最盛的理論,如今再次被搬上臺前。
  • 2部韓劇讓觀眾抓狂:爽劇不爽渣男還走上人生巔峰,「鬼媽媽」復活又...
    坐在屏幕面前的觀眾如是說。 韓劇中爛尾的實在是太多了,很多編劇給了觀眾一個華麗的開頭,卻留下一個充滿問號的結尾。 今年好不容易有那麼幾部劇讓觀眾們提起興趣,結果要不然就是已經爛尾,要不然就是「我不聽我不聽」朝著爛尾的方向一路狂奔。
  • 爛尾警告!2020年的四部爛尾劇,至今意難平,你中招了嗎
    今年國產電視劇看了不少,但是沒想到在眾多的國產劇中有4部的爛尾,結束到現在本cha都意難平。前期有多喜歡,到處逢人就安利,結尾就有多坑,哭倒在坑底。如果一開始就雷劇看不下去也就算了,最難受的就是開篇製作精良,口碑極佳,但到了後期就開始放飛自我,導致劇情人設接連崩塌。本cha真情實感的追了一部劇,結果就像遭到了詐騙。
  • 假面騎士:米村訪談情報,創作思路被揭示,甲鬥爛尾原因找到了?
    而在眾多製作環節裡,編劇的能力往往會決定作品的品質,甚至被不少觀眾譽為靈魂所在。正因如此,如果一部作品有出現不合理的劇情或者爛尾,觀眾都會把這一筆帳算在編劇頭上。至於米村正二的訪談情報,由於創作思路被揭示的關係,於是眾多粉絲覺得甲鬥爛尾的原因找到了。
  • 當年的神劇,終究還是爛尾了
    不論是系列的電影還是多季數的美劇都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特點,就是越往後質量越容易下降,最後造成爛尾的現象。比如曾經的內地好萊塢第一IP《變形金剛》,又或者是曾經風靡全球的美劇《越獄》都屬於這種情況。而曾經被觀眾們譽為「神劇」的《行屍走肉》,最終也逃不出這個爛尾的「魔咒」。
  • 鬼怪大結局爛尾了?先別急著給編劇寄刀片,來看看這篇鬼怪觀後感
    文 / 謝宜峰 , 百度百家 / 追劇者們鬼怪大結局爛尾了?所以心情很複雜是嗎?先別急著給編劇寄刀片,來看看這篇鬼怪觀後感。看完之後,或許你就釋然多了!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大結局:所有人一起轉世,一切從頭開始。鬼怪等了三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新娘還是個未成年!
  • 兄妹變戀人引發網友不適,《以家人之名》爛尾?看了編劇,難怪!
    最近的國產劇熱度很高,《三十而已》之後,《以家人之名》完美接棒,基本上也是霸屏熱搜的節奏。《以家人之名》的風評不錯,剛剛上線,豆瓣上就打出了8.6的高分,從一開始的劇情和題材來看,這部劇算得上是畫風清奇,不是親手足勝似親手足的人物設定,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不過看著看著,就覺得不太對勁了。
  • 又一部韓劇爛尾了!《九尾狐傳》高開低走,大結局劇情被網友吐槽
    該劇在網絡上的熱度也很不錯,昨天晚上播出大結局,很多觀眾要求拍攝第二季,從而登上了naver熱搜第二名,而在今天早上,李棟旭也因為這部劇登上了naver熱搜第一,總的來說,這部劇算是一部熱門劇了。但是有點可惜的是,雖然昨天播出的大結局熱度很高,但是卻被不少網友吐槽爛尾了,韓網上也出現了不少吐槽的帖子,都是表示該劇的結尾太差,編劇為了籌集數而亂寫,結局對於主要角色的交代有點令人遺憾。
  • 編劇挖坑不填引觀眾不滿!這部被吹爆的10月番恐怕將以爛尾收場
    可是編劇啊,你幾乎把這集所有時間都花在了打架上,真正能推動故事發展的也只有後面幾分鐘,那就是阿列克西斯將茜變成了怪獸。這集唯一的亮點就是這裡,即便想到了大方向,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或許都沒想到,阿列克西斯明明身為一個反派,都第11集了,竟然還一直都現在幕後,這下好了,把茜給獻祭了,大家對第12話的劇情大綱估計都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