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系列的電影還是多季數的美劇都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特點,就是越往後質量越容易下降,最後造成爛尾的現象。比如曾經的內地好萊塢第一IP《變形金剛》,又或者是曾經風靡全球的美劇《越獄》都屬於這種情況。
而曾經被觀眾們譽為「神劇」的《行屍走肉》,最終也逃不出這個爛尾的「魔咒」。
神劇降世
距今9年前的2010年,正值各種電影、電視劇蓬勃發展的時期,儘管各種優秀的影視劇層出不窮,但要說到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一部以喪屍末日為背景並主打人性的美劇,它叫做《行屍走肉》。
《行屍走肉》最早是一部由美國Image漫畫公司連載的美漫(The Walking Dead),在2009年的時候被美國經典電影有線電視臺(即American Movie Classics,簡稱AMC)拿到版權被改編成電視劇,第一季在次年正式上線。主角團隊瑞克、弩哥達利爾、格倫、卡爾等人也開始了自己徵討喪屍的「漫長路途」。
作為史上第一部正宗喪屍題材的美劇,《行屍走肉》在上線之前已經得到廣泛關注,播出之後也並沒讓人失望,其題材的新穎加上精彩絕倫的劇情得到了所有觀眾的一致好評,高口碑之餘收視率同樣爆表。
當時的《行屍走肉》不但風靡北美,甚至也影響到大洋彼岸的天朝,小賽很記得當時整個宿舍的哥們都圍著看這部美劇第一季時候的場景,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神劇魅力」吧。
「啊?沒了?」 「怎麼只有6集?」這就是當時看完第一季之後觀眾們的心聲。
既然《行屍走肉》這麼火爆,那當然沒有不拍下去的理由。很快,AMC就續訂了第二季。
摸索前進的道路
《行屍走肉》的第二季相比第一季的全面開花,口碑方面其實是略有下降的,觀眾們普遍比較不滿的是劇情方面略有拖沓。
畢竟第二季整整13集全部都是圍繞著赫謝爾的農場而發生故事,格局略小之餘,在角色的人設方面也頗有前後不符的感覺,典型的是主角瑞克在前一集可以毫不猶豫地拔槍殺人,但在下一集卻又變成了個聖母去救敵人。
可以說,這個時期的《行屍走肉》仍然在探索自己的道路。
不過儘管如此,第二季仍然有不少的閃亮點,比如男二號肖恩為了自保而出賣不放棄自己的隊友奧蒂斯,還有瑞克與肖恩之間的矛盾衝突等。
不少角色在第二季也漸漸開始了自己的成長之路,比如弩哥比起第一季更加成熟,團隊之間除的磨合雖然有瑕疵,但整體也是往好的方面發展。
《行屍走肉》的第二季,整體上其實仍然可以說是成功的,因此,第三季的到來自然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行屍盛世
《行屍走肉》的第三季與第四季前半部分,組成了整部劇中最精彩的篇章---監獄篇,也是這部美劇走上巔峰的時期。
原作漫畫中的監獄篇其實相對篇幅較短,而電視劇則針對此點添加了大量原創劇情,更加清晰明確的描繪了反派的根據地伍德伯裡居民的生存狀況,以此作為伏筆。
而在漫畫中的大反派總督的人設的亮點不是很多,所作所為反而頗有點變態的味道。電視劇則在各種原創劇情中大幅度豐富了總督的人設,使得一個原本在漫畫中很快就被主角團擊敗的反派搖身一變變成一個極具魅力的惡役。
電視劇這兩點改動效果非常明顯,總督方與監獄方的衝突持續不斷,雙方從開始接觸到反攻、再到侵略環環相扣,其中不乏穿插諸如舊團隊成員安德裡亞逃亡監獄最後卻功虧一簣,錘神反叛總督、總督借喪屍之手突襲監獄等精彩劇情。
在總督失敗之後,電視劇仍然沒打算放棄這個角色,在第四季中總督通過權謀手段獲得了新一批的勢力並大舉反攻監獄,最終總督被刀女所殺,但監獄也淪陷。至此開啟了瑞克團的新篇章,而總督這名反派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鑑於製作的精良以及極其出色的劇情,監獄篇時期的《行屍走肉》無愧於神劇之名。
小插曲變小篇章,影劇弊端初顯
監獄篇之後,第四季後半段+第五季前幾集組成了一個小篇章-食人族篇。
食人族在原作漫畫裡其實是只有幾頁戲份的龍套,除了害死了一個成員以外很快就被團滅了。但在電視劇裡或許是為了給新篇章鋪路,因此戲份也加多了,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根據地-終點站。
不過此時的《行屍走肉》已經開始凸顯了日後的一個大問題---拖節奏。
在第四季後半段中,瑞克團隊散落四方到前往終點站的過程,為了讓所有人在季終集能全部在終點站碰面,有部分人的集數出現了拖劇情的跡象,不過所幸的是問題並不嚴重,整體的節奏仍然屬於偏快。
從第四季季終集到第五季第三集食人族完全團滅來看,此時的《行屍走肉》是仍然保持著極高的製作水準的,然而可惜的是,這短短的食人族篇卻成為這部美劇最後輝煌的篇章。
人性遮羞布
在第五季後半段,正式進入了漫畫裡最宏大的篇章-救世軍篇。
按理來說,救世軍篇作為漫畫中花費篇幅遠遠超過監獄篇的大篇章,劇情不但非常精彩而且反派BOSS尼根非常有趣,放到電視劇的話就算不火也總不至於讓這部劇跌落神壇吧?
很遺憾,《行屍走肉》跌落神壇的開端還真的是從這個篇章開始的。
或許是因為前面5季積累了極高的人氣,AMC方面可能開始產生了莫名的自信---反正人氣這麼高,怎麼拍都肯定有觀眾支持看啊!
第六季其實也有不少精彩的情節,但劇組方面一再玩起了讓觀眾十分厭惡的舉動---用高人氣角色的「疑似死亡」來吊胃口,季中的「偽格倫之死「當時可以說是引起了觀眾們強烈的不滿。
在第六季季終集,編劇更是做出一個極其作死的舉動---將大BOSS尼根「點兵」殺死的主角團成員模糊化,以此來吊觀眾胃口並希望藉此來增加第七季首播集的收視。
此操作雖然的確讓第七季第一集收視率大幅度提高,然而觀眾心裡恐怕恨不得將編劇拉過來千刀萬剮了,這很明顯會對劇集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跌落神壇,神劇變婆媳劇
第七季以後的《行屍走肉》如果要給一個形容詞,就是婆媳劇。
簡而言之就是明明5分鐘就能演完的劇情,他能給你扯夠一集,讓觀眾聽足44分鐘的廢話,整體上的「拖節奏」問題非常嚴重。
這時候有不少粉絲辯稱本部劇本來就是主打人性的,然而,主打人性與節奏的快慢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難道快節奏的監獄篇就沒有所謂的「人性內涵」了?
槍戰宛如兒戲,通常就是兩方各種射個半天,然後一個人都沒死。
喪屍?早已變成背景布幕了。想當初這部劇吸引大眾目光的主要原因是喪屍,劇情進行到現在,第一季那種會用石頭砸門窗,會奔跑的喪屍早已消失了蹤影,剩下的就是一群主角在面前都不會吃的劇情工具。
各種莫名其妙的情節,讓人就算快進都看不下去,可憐救世軍在原作是非常精彩宏大的篇章,在電視劇中被改成這個樣子。
大BOSS尼根原本是一個極具個性的有趣反派,但劇中將其改成一個話癆也引起了部分觀眾的反感。
看著收視率越來越低,劇組再次進行了作死的操作---讓元老角色的死亡來做噱頭,挽回收視率。
結果在漫畫活的好好的卡爾在電視劇裡莫名其妙地死了,要知道卡爾的演員錢德勒雖然需要上學,但為了電視劇的拍攝甚至他的家人都特地搬到拍攝地的附近居住。
後來錢德勒的父親也對劇組此舉表示不滿,為什麼要強行寫死角色?
除此之外,當時劇組感覺不過癮,還將第一主角瑞克的死亡作為宣傳噱頭,並聲稱他將會在第九季中段真正的告別觀眾(後來也是真的告別了)
收視率不行了就通過將主角團一一幹掉來提高,這操作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行屍走肉》的第七季與第八季在國外的評分也是極低。
劇組一系列的操作直接導致最新的第九季第一集收視率創出了新低,雖然因為瑞克在第五集會告別觀眾因此令到2-4集有所好轉,但在瑞克退場之後很快又回到原樣。
儘管目前的《行屍走肉》已經快速推進時間線到幾年以後,直接進入了最新的低語者篇,但這部劇現在已經很難再吸引得住觀眾們了。
《行屍走肉》終於變成了真正的行屍走肉。
一部能獲得觀眾喜愛的電影、電視劇必定都是花費了認真心思去製作的,《行屍走肉》作為當年國內最火的美劇,劇組的心血與付出觀眾們都看得到。
可惜的是在獲得成功之後,製作方卻似乎產生了一種迷之自信,總覺得自己這劇粉絲多,不斷地進行各種令人目瞪口呆的操作,以至於一代神劇淪落到如今這個田地,只能說是真的讓人心酸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