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發生了多起學生跳樓、跳水自殺事件,我們需反思些什麼?

2020-12-24 全腦開發程老師

看著新聞報導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開人世,其間有9歲的孩童,也有17歲的少年,還有20餘歲的碩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

究竟哪裡出了問題,讓這些孩子能夠狠下心來,拋棄生養自己的父母,拋棄自己的好友,拋棄將來可能的美好前程,拋棄自己年輕的生命~~~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足

這裡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

1、孩子內心覺得委屈,卻有無法在家長這裡得到排解

2020年9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一名九年級的學生張同學在教室裡與另外兩名同學玩撲克的時候,被老師發現後叫了家長。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張同學的母親在來了之後,也沒有問孩子究竟怎麼回事,在樓道裡直接給孩子兩記響亮的耳光。

在母親轉身的那一刻,張同學稍稍猶豫了一下,就縱身一躍,從樓上跳下,當場身亡。

青春期的孩子有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好面子,無論男孩或是女孩。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自己的母親猛扇耳光,內心是多麼的憤懣,但又是多麼的彷徨。如果是同學,可能直接就回擊過去,但那是自己的媽媽啊……

羞憤不已的張同學,心裡充滿了委屈,更是懷有一肚子的怨氣,無法發洩出來,只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這位媽媽如果當時稍微克制下自己的情緒,哪怕是在家裡扇上這麼兩記耳光,估計也不會有這幕慘劇的發生了!

2、家長過於強烈的管控欲望導致

還記得《小歡喜》中的那個情節麼?高考成績非常有益的丁一,從小喜歡地質,可卻在父母的強迫之下,報了自己不喜歡的金融專業。

心中鬱悶的丁一,在曾經租住的小區內徘徊,最終還是從樓上跳了下來。而英子則是最後見到他的人。

後來在宋倩的逼迫之下,無奈的英子也選擇了自殺這條道路,只是她比丁一幸運些,最終還是被救了下來。

如果丁一的父母在孩子報考志願的時候,能夠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或許悲劇也不會發生。

同樣,對於宋倩而言,過於嚴厲的管控,也是造成英子心理壓力過大,無法承受的原因!

孩子抗壓能力弱,又缺少相應的渠道紓解

2020年7月2日,深圳的一名初一學生在當天考試中帶手機進考場作弊,被老師抓住後,覺得很沒有面子,於是跑上教學樓6樓,直接跳下。

有鑑於此,深圳市教育局連夜發文,取消除高考、中考、專業水平考試(初、高中)外,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不得組織期末考試。已經考試過的學校,不得公布學生成績及學校排名,生怕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考試作弊被抓,老師批評後,選擇跳樓自殺。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低,簡直難以想像。

如果這個孩子平時的心理素質強一些,父母對孩子的疏導多一些,或許就不會出現這一悲劇了!

2020年11月2日,湖南師範大學一名女生婷婷在宿舍內自殺身亡,起因是擔任院團委工作期間,因工作太累,多次提出辭職,而校方肖姓老師卻以學校確實需要人為理由拒絕了她。婷婷找過肖某三次,但次次都被拒絕了。

更需要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肖姓老師還經常用打壓性的語言來打壓婷婷,讓其逐漸否定自己的價值,產生悲觀情緒,最終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如果事發前能夠有人開導婷婷,讓她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的關心,或者肖姓老師在日常工作中說話柔和一點,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結束語

對於學生的跳樓、跳河自殺事件,近年確實比較密集,或許和疫情期間長期網課,減少了孩子們與同齡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關,但究其根本,還是我們教育中出了問題。

正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安徽望江那名女生,投河之前有人報警,但警察卻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挽救女孩,女孩最終還是溺亡。#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

如果事先有人能和女孩聊聊天,表示下關心,或許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

《禮記.中庸》裡有一句話:凡事預而立,不預則廢!

如果家長能對孩子多一些溫情,少一些責罵;

如果老師能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

如果社會能對孩子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指責;

相信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就會多一些,世間的悲劇就會少一些。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廣州一男子傷醫後跳樓自殺,這是近年第四起傷醫後自殺事件
    今天上午發生的這起傷醫事件,因為事件倉促,具體細節不詳: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暴徒傷醫後跳樓自殺! 對於傷醫後跳樓自殺的,連評論都不知道如何寫!
  •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4月20號,南京世貿濱江新城小區,14歲初二男孩,從自家42樓跳下身亡。該男孩,就讀南京鼓樓實驗中學,因到校未帶學習用品,家長被請到學校談話,晚上因為玩電腦,被媽媽批評,雙方發生爭吵,孩子自殺身亡。
  • 大學生一個月跳樓10起,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太殘酷?
    生命是可貴的,除了愛情和自由,任何事情都不值得我們拿自己的生命去維護。可是,有些人卻不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做出跳樓自殺的行為,讓人惋惜,更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12月4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東校區發生一起學生墜樓事件,警方排除它殺,墜樓原因仍在調查中。河南財大發生的這一齣悲劇讓人痛心,但更讓人痛心的是,這已經是一個月來發生的至少第十一起大學生跳樓事件。
  • 「我活得太累了」瀘州一小學生留遺書跳樓自殺:我只希望多睡會兒
    而眼前的事實提醒每一個人,這的的確確是一樁悲劇留給世人的血淋淋證據——四川瀘州一名小學生在寫下這封遺書後,非常堅決的跳樓自殺了。「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寫下這句話的是一名原本無憂無慮的孩童,而如今,他卻如此決絕踏上了那條不歸路,他,還只是一名孩子啊,究竟是什麼讓他如此不堪重負呢?是什麼讓他如此感慨人生之累?
  • 四川瀘州一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字條上表示活得太累,想睡一覺
    12月15日,四川的一個小區裡發生了一件跳樓事件,而此次跳樓事件的主人公卻是一個小學生。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懷疑世界,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用這種無法挽回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人生呢?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才引得一個僅僅上小學的一個孩子能有這麼大的壓力呢?而如今有關部門表示此案件正在調查中,具體內容需等到有關部門調查完畢以後才能知道。但是隨著近幾年頻頻有著未成年人自殺的案件發生,從之前的案例分析一下現在的未成年人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
  • 甘肅學生情侶酒店燒炭自殺帶給我們的3點警示
    近日甘肅的一對學生情侶自殺的消息傳遍了各大網站,想要不看都難,據說是因為欠貸無力償還而造成的,真的很讓人痛心。網際網路真的是一把雙刃刀,一不小心就會讓人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才會有無數悲劇的發生。圖片來自網絡近幾年由於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引起的事件真的是多如牛毛。
  • 在繆可馨事件中,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
    8天後,常州市金壇區政府辦、教育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不過,對於這一結果,家屬並不認可,隨即爆料稱,當時繆可馨剛上完作文課,事發前,她的作文被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  這一事件,經過媒體的報導、自媒體的討論,在網絡上激起了很大的情緒。
  • 遺書曝光: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墜亡現場擺滿鮮花
    是什麼讓這些連死都不怕的大學生,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打開百度、搜狗等軟體搜索「自殺」關鍵詞,彈出來的是免費24小時心理危機諮詢熱線。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05月09日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研三學生跳樓自殺, 家屬認為自殺原因為導師薛燕平阻撓其畢業;2020年9月初 浙江大學動科院女博士生燒炭自殺,自殺原因為導師壓榨;2020年9月初 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研究生上吊自殺,自殺原因為導師龍承念壓榨;2020年09月17日 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大二學生跳樓自殺,自殺原因未知
  • 自焚事件後,裡昂又現跳樓自殺案!學生:沒錢+新冠,太苦了…
    1月9日,一名裡昂的碩士生從位於5樓的學生公寓窗口縱身跳下,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回想2019年11月,同樣是在裡昂,一名學生在CROUS門前焚火自殺(詳情閱讀:法國大學生上街自焚,究竟是什麼將他逼上絕路?),引起法國社會的劇烈反響。
  • 「我活的太累了」,四川小學生跳樓身亡,事件需要引起反思
    12月15日,網傳四川有位小學生跳樓!據說是因為壓力太大,該學生還留下了字條,父母看完後淚流滿面,後悔莫及。據媒體爆料,12月15日,四川瀘州市江陽區附近的某個小區發生了墜樓事件,墜樓者是一名小學生。根據網傳圖片可以看到,一名身穿校服的小學生躺在單元樓道的門口處,光是一張圖就讓人非常揪心。
  • 7歲小學生留下遺書後跳樓自殺
    近日,四川一小學生留下遺書後跳樓自殺 小學生自殺的新聞這些年屢見不鮮。 今年4月,河北9歲小學生因被沒收平板,老師公開批評,跳樓自殺。
  • 男友疑喬裝進入女生宿舍,因感情糾紛持刀殺害女友後跳樓自殺,女生...
    近幾年,殺人的案件也是頻繁的被曝出,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這些時間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感情糾紛或者家庭矛盾或者其他等等的矛盾,案件的原因都大同小異。 最近這樣的一則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一個男子打扮成女性潛入女友的宿舍,拿著刀將女友殺害之後,自己跳樓自殺的新聞。
  • 北交大三學生稱,失去人生目標,跳樓身亡,只因無法正確面對失敗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跳樓自殺身亡,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讓人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高學歷人才頻頻自殺這一社會問題上。這名學生墜亡現場擺滿了鮮花,讓人感覺無比沉痛。一個前途光明,風華正茂的名牌大學的大學生為什麼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呢?
  • 全民網課誘發「學生焦慮」,自殺事件背後真相,源於親子信任喪失
    這就是說,數十萬教師搖身一變為「主播」,學生名正言順成為手機的主人,而家長,還得肩負起班主任的責任。很多家長夜裡嘆息:網課不僅是上給孩子的,還是上給爹媽的!這段時間,因為網課引發的自殺事件接二連三:2月25日,重慶市一位13歲的初中生因被母親批評上網課不用功,在家中上吊自殺;3月3日,在河北石家莊,有名5年級的學生因上網課與家長起衝突,而後想不開跳樓;
  • 又一孩子跳樓自殺,誰是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母親到現在也理解不了,自己只是打了兒子兩巴掌,兒子怎麼就跳樓了。 02 母親管教孩子不是很正常的麼?怎麼就打兩巴掌就受不住了?如果不滿意,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出來和母親溝通解決,為什麼要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來懲罰自己的母親,讓母親承受喪子之痛?
  • 自殺悲劇一再發生,救與不救都是在用生命衡量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事件頻頻發生。有數據表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而在全球範圍,自殺已經是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大部分人都有想過自殺,但自殺又何嘗不是為了活下去。畢淑敏說:「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想過自殺,比如我自己。」既然是內心的呼喚是想被看到、被關懷,那麼我們是否真給予過他們實際幫助?其實,我們大多時候,都只是在喊喊口號。
  • 小學生「活得太累」跳樓,是什麼壓垮了他
    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小學生跳樓自殺。疑似男孩跳樓前留下的字條上「我活得太累了」「只希望能多睡一會」「我早已絕望」等字眼格外讓人心疼。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調查,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通報。我們無法判斷在跳樓前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壓力和疲倦,但字條上歪歪扭扭的「恐懼並絕望的黃xx」的落款無疑展現出他長期以來的壓抑和絕望。他將自殺的原因歸咎於父母的壓力、老師的失望和同學玩笑般的話語。至於具體細節和原因,我們只能等待警方的進一步披露。但現實生活中,學生們學習的壓力的確不輕。
  • 8歲女孩短滑起步摔跤立馬爬起:論孩子的心理素質教育
    暫且不說冠軍,一個8歲的小女孩,摔倒後,沒有哭泣,也沒有放棄,而是選擇立馬爬起,繼續比賽。再者,雖然爬起的時候被別人超了大半圈,可是她依然堅持比賽,沒有自甘墮落,依舊全力以赴。同時,也告訴我們,在教育一環中,孩子的心理素質教育必不可少。02曾有過這樣的事件發生:陝西漢中一名十歲的女孩因為被老師批評要求請家長,女孩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傷心,從三樓縱身跳下,身亡。
  • 如何避免學生跳樓自殺——「雙面少年」折射出的心理問題與對策
    2017年的最後一月,卻有老師和學生,再也等不到2018年元旦的來臨。看了三條新聞:一個是遼寧盤錦女教師課堂上被學生捅死;一個是湖南湘潭"雙面少年"被老師打罵跳樓自殺;還有長沙的一位僅十三歲的女生疑被認為偷錢而從三十樓縱身躍下。
  • 戰「疫」進入下半場,我們應該反思些什麼?
    ——海涅  這次疫情,至少有三點值得我們深思  一、預警機制的失靈與「吹哨人」的警示  回溯濫觴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過程,可以發現因信息傳遞不及時、不客觀、不全面,造成防控機制失序,貽誤了控制疫情快速傳播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