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戎馬一生,打下了蒙古帝國的版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之後,於1219年至1260年間,前後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運動,期間開拓的帝國版圖,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1219年至1225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進行了第一次西徵運動,消滅了西域強國花剌子模,消滅花剌子模之後,成吉思汗軍隊穿越裏海、黑海,從而進一步打到了俄羅斯。1225年,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徵取得了很大勝利。
1225年至1244年,成吉思汗的軍隊開始了第二次西徵,這次很快地挺進了俄羅斯,攻下了莫斯科,兵分多路向歐洲多國開始挺進。1241年,蒙古軍隊打敗了波蘭和日耳曼軍隊,蒙古軍隊挺進了匈牙利,並且打敗了匈牙利軍隊,直接進一步踏進威尼斯。
第三次戰爭發生在1253年到1260年,蒙古軍隊進入西亞和南亞地區,一路打到地中海的賽普勒斯島,很多人認為一個王朝的建立,僅憑一場戰爭就可以完成,但任何一個帝國,一個王朝的建立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蒙古帝國也不例外,蒙古帝國是由成吉思汗以及兒子,孫子,前後經歷三代人才建立起來的。成吉思汗僅僅是這個帝國的奠基者,成吉思汗去世之後,他的子孫們又不斷的開疆擴土。
1234年滅金國,將大蒙古的兵線推到了淮河流域;1237年,進攻俄羅斯並佔領莫斯科,最北打到了北極圈;1240年,進攻烏克蘭,佔領基輔;1241年,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蒙古大軍直抵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這才是蒙古大軍所到的最西的地方。蒙古鐵騎之所以所向披靡,固然與自身的勇猛有關,但也有偶然的幸運因素,西徵歐洲史,黑死病症肆虐歐洲,歐洲一片萎靡,給了蒙古鐵騎可乘之機。攻打宋朝時,宋朝內部的腐敗和分化已經相當嚴重,整個政權不堪一擊,被蒙古鐵騎一舉拿下也並不奇怪。成吉思汗一生打下了這麼大的領土,可到最後為什麼沒有守住呢?
成吉思汗生前把蒙古軍徵服的地域分別分給了四個兒子,後來蒙古軍雖然徵戰四方,但實際上他的四個兒子,也就是四大可汗並沒有統一,一直保持著天下四分的局面,在這種局面之下,很多政策得不到貫徹和實施,各個汗國之間利益糾纏不清,導致了嚴重的內部矛盾,自然用不了多久,就會分崩離析。雖然在戰爭中早期草原民族騎兵造就了一個時代強大的戰爭機器,但蒙古人從未對草原遊牧民族,古老傳統進行過任何實質性的改革,真正建立國家之後,他們仍然保持著遊牧民族的習性,沒有對整個國家進行完善的管理,再者蒙古人數相對較少,還要統治那麼大區域,需要的軍隊又何止千萬。
整個元朝也始終處在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政權內部矛盾的緊張狀態之中,無法建立起穩定的政治統治。再加上連年徵戰,不但引起本國人民的不滿,而且激起了統治地域人民的反抗,這樣一來,灰飛煙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