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參考文獻:《元史》、《新元史》記載,成吉思汗的子孫中人才輩出,其中最出名的人物是建立了元朝的忽必烈。但是在個人能力上,以及對帝國的貢獻上,他都遠遠不如成吉思汗的兩個孫子,蒙哥和拔都。
成吉思汗所創造的蒙古帝國在最巔峰的時期,橫跨歐亞大陸,是人類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除了成吉思汗打下堅實基礎外,他的子孫後代們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蒙哥是成吉思汗第四個兒子,託雷之子。1241年窩闊臺去世之後,蒙古帝國經歷了頻繁的權力更迭,從乃馬真攝政、貴由汗執政、到海迷失後稱制三個階段,導致帝國內部混亂,各地的宗王也不斷狀態自己的勢力,內憂外患,龐大的帝國面臨倒塌的危險。1251年的時候,蒙哥在拔都和大部分的蒙古貴族支持下,從成吉思汗的第三個兒子,窩闊臺的家族手裡奪得蒙古帝國的汗位,成為第四任大汗。
蒙哥執政後,一方面削減宗王的權力,將地方的行政權力收回,加大中央集權和對地方的控制;另一個方面,在對外徵戰時,要求軍隊減少破壞和屠殺。
在內政上,在歸屬蒙古人統治的領土內恢復生產建設,將整個帝國實行統一和固定的徵稅標準,減少百姓的盤剝。開產整個帝國的人口、牲畜、原材料的清查,清楚掌握手中的資源。
對外擴張上,蒙哥在位期間對西亞、中國南方和高麗展開軍事行動,將帝國領土擴展到了空前的成度。但在親徵南宋期間被投石機擊中,重傷而亡,也有一種說法是患痢疾病逝,終年51歲。
成吉思汗的另外一個與蒙哥不相上下的孫子是拔都,他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兒子,金帳汗國的創建者。拔都以待人寬厚,仗義疏財文明。
在1235年,窩闊臺令各支宗室長子率領軍隊親徵東歐,史稱「長子西徵」,拔都以宗王之長身份統領全軍,連窩闊臺的長子貴由(後來成為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都要聽從他的號令。近七年的徵戰,拔都率軍隊橫掃東歐,直到窩闊臺去世的消息傳到前線後,「長子西徵」才宣告結束。
拔都和貴由在「長子西徵」中曾結下矛盾,貴由當上帝國大汗後,兩人積怨更進一步加深。1247年秋,貴由以西巡為幌子率領精銳部隊進入準格爾地區,打算突襲拔都。然而,貴由卻突然重病去世,一場險些導致蒙古帝國分裂的危機因此被化解。
貴由死後,帝國大汗的寶座懸空。有人認為拔都身為宗王之長,又在「長子西徵」中建功無數,無論是資歷還是威望都理當由他繼承汗位。拔都以自己能力不足為由予以拒絕,全力支持蒙哥繼承汗位。從實際情況來看,拔都雖然獲得了很多蒙古貴族的支持,但蒙哥所在的託雷家族擁有的軍事實力遠勝過其他宗王。如果拔都真的有染指汗位的野心,必然會掀起血雨腥風。拔都明智地選擇了急流勇退,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他在考慮事情方面還是以大局為重。1256年,拔都在自己的封地病逝,終年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