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仿真飾品要慎重 長時間佩戴或得"首飾病"
2013年06月27日 10:22:30
浙江在線06月27日訊天氣漸熱,不少女士開始佩戴各種仿真飾品,用以搭配夏季多變的服飾。業內專家表示,此類飾品在生產過程中缺乏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監管,長時間佩戴很容易引起「首飾病」。
記者昨天在聯盛廣場看到,不少店鋪都出售各類仿真飾品,價格便宜的不過幾元,稍貴的也在十幾元左右,它們幾乎沒有外包裝,也沒有具體成分說明。有的耳釘、手鐲等飾品由於裸露在空氣中,已經開始泛黃、發黑,而顧客在試戴之前,也並沒有任何消毒、清潔措施。
「戴著不掉色就行了。」經營戶劉女士說,這些飾品從義烏、杭州等地的批發市場購入,具體成分信息並不知情。市民王女士表示,仿真飾品比純金純銀的款式更漂亮,價格也便宜。當問其知不知道仿真飾品包含成分,佩戴時會不會引起過敏時,她顯得滿不在乎。
記者了解到,仿真金屬飾品主要由鈦鋼、銅鋅合金或塑料等材料製成,一般採用鉛、鎳、鎘等金屬對飾品進行電鍍處理,以增加飾品的色澤。今年5月起,國家已經實施了強制性標準,對飾品中鉛、鎘、鎳等有害元素進行限量規定,但近日區檢驗檢疫部門對轄區內經營仿真飾品市場的檢查結果顯示,沒有產品合格證、成分標識以及廠家名稱地址等「三無產品」普遍存在。區檢驗檢疫局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夏季氣溫高出汗多,會加速飾品中金屬鎳的釋放,從而引發接觸性皮炎等疾病,如不及時治療,皮膚細胞容易發生惡性病變。因此,應儘量選購標有產品合格證、材料名稱以及廠家等標記信息的產品。
來源:中國寧波網作者:編輯:
版權和免責申明 林文斌(實習)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